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许多家庭只有一个宝贝疙瘩。在家长心目中,那可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顶在头上怕掉了”,甭说惩罚了,就连一个手指头也不敢动,一个“不”字也舍不得说。那么,我们现在讨论“家长可不可以惩罚孩子”这个话题是不是太不合时宜?
“哄”不是万能的
近些年来,一种称做“赏识教育”的思潮通过各种大众传媒广泛传播,给家长思想上造成了很大混乱。
孩子不管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都要大加赞赏,说“你真行”、“你真棒”,给孩子叫好,为孩子鼓掌。比如说,一个孩子经常无故打人,家长不但不严厉批评,反而要给他鼓掌。为什么?因为昨天打了两个人,今天只打了一个,进步了。孩子又打了人,还给他鼓掌,为什么?因为昨天把人打得流了血,今天没有打伤人,下手不那么狠了。这是典型的“哄”的伎俩。
什么叫赏识?所谓赏识,就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刚才提到的这个欺负人的孩子是典型的“屡教不改”,本来就应该实施惩罚,怎么反倒为他鼓掌呢?提倡“赏识教育”的人认为,这样可以使他逐渐地、自然而然地改掉打人的毛病。这完全是自欺欺人。
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颜之推早就批评过这种现象:“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当法尔。”这是说,对孩子不管不教,任其为所欲为,该批评的反而夸奖,该斥责的反而欣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以非为是,以恶为善,颠倒是非善恶。
二是自然后果的惩罚。孩子犯了错误,不是由家长剥夺他的需要,而是由他自己承受后果,也就是“自作自受”。比如,总是欺负别人,小朋友们都不搭理他了,这就是遭到了“自然后果”的惩罚。
对孩子实施惩罚,要特别谨慎小心。一是不可滥用,不到万不得已时,一般不用。二是公正合理,恰如其分,要根据孩子所犯错误的情节轻重、性质以及态度确定惩罚的方式,最好让其心悦诚服地接受。“罚不当罪”,过轻,起不到积极作用;过重,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或引起逆反心理。三是惩罚要看孩子的个性特征、性别特征,要让孩子在心理上承受得了,避免产生副作用。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可不可打?一般情况下不要打。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未尝不可。比如,两三岁的孩子,不知道深浅、利害、安危,看到新奇的东西如电器插座等就想摸一摸,动一动,玩一玩。对这种危险行为,怎么进行管教呢?给他讲道理,说:“这个东西不能摸,一摸就电死了。”什么叫“死”?孩子可能会天真地问:“死好玩吗?”对不懂事的孩子来说,那无疑是“对牛弹琴”。他根本不可能懂。说不管他,放任自流,任其为所欲为,让他体验一下“自然后果”的惩罚,那行吗?管教那么小的孩子,唯一行之有效的管教方法,就是在他要伸手摸电器插座的时候,声色俱厉地训斥。如果还是不听话,就要狠狠地打他的手,甚至要把他给打哭了,重重地给他以刺激。这样打一两次,就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摸那东西——手疼痛”这样的条件反射,以后再也不会伸手去摸。像这种“狠狠地打”,也不能说是“体罚”,而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有效教育。
“哄”不是万能的
近些年来,一种称做“赏识教育”的思潮通过各种大众传媒广泛传播,给家长思想上造成了很大混乱。
孩子不管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都要大加赞赏,说“你真行”、“你真棒”,给孩子叫好,为孩子鼓掌。比如说,一个孩子经常无故打人,家长不但不严厉批评,反而要给他鼓掌。为什么?因为昨天打了两个人,今天只打了一个,进步了。孩子又打了人,还给他鼓掌,为什么?因为昨天把人打得流了血,今天没有打伤人,下手不那么狠了。这是典型的“哄”的伎俩。
什么叫赏识?所谓赏识,就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或赞扬。刚才提到的这个欺负人的孩子是典型的“屡教不改”,本来就应该实施惩罚,怎么反倒为他鼓掌呢?提倡“赏识教育”的人认为,这样可以使他逐渐地、自然而然地改掉打人的毛病。这完全是自欺欺人。
南北朝时期的思想家颜之推早就批评过这种现象:“恣其所欲,宜诫反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当法尔。”这是说,对孩子不管不教,任其为所欲为,该批评的反而夸奖,该斥责的反而欣赏,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以非为是,以恶为善,颠倒是非善恶。
二是自然后果的惩罚。孩子犯了错误,不是由家长剥夺他的需要,而是由他自己承受后果,也就是“自作自受”。比如,总是欺负别人,小朋友们都不搭理他了,这就是遭到了“自然后果”的惩罚。
对孩子实施惩罚,要特别谨慎小心。一是不可滥用,不到万不得已时,一般不用。二是公正合理,恰如其分,要根据孩子所犯错误的情节轻重、性质以及态度确定惩罚的方式,最好让其心悦诚服地接受。“罚不当罪”,过轻,起不到积极作用;过重,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健康,或引起逆反心理。三是惩罚要看孩子的个性特征、性别特征,要让孩子在心理上承受得了,避免产生副作用。
经常有家长问,孩子可不可打?一般情况下不要打。但在特殊情况下也未尝不可。比如,两三岁的孩子,不知道深浅、利害、安危,看到新奇的东西如电器插座等就想摸一摸,动一动,玩一玩。对这种危险行为,怎么进行管教呢?给他讲道理,说:“这个东西不能摸,一摸就电死了。”什么叫“死”?孩子可能会天真地问:“死好玩吗?”对不懂事的孩子来说,那无疑是“对牛弹琴”。他根本不可能懂。说不管他,放任自流,任其为所欲为,让他体验一下“自然后果”的惩罚,那行吗?管教那么小的孩子,唯一行之有效的管教方法,就是在他要伸手摸电器插座的时候,声色俱厉地训斥。如果还是不听话,就要狠狠地打他的手,甚至要把他给打哭了,重重地给他以刺激。这样打一两次,就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摸那东西——手疼痛”这样的条件反射,以后再也不会伸手去摸。像这种“狠狠地打”,也不能说是“体罚”,而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有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