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备受我们推崇的人本主义在家庭教育中受到了重视,在人本主义理论下,课堂上的教学目标不是由教师定而是由学生情况决定,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兴趣来确定,教学评价也很个性化。这是教育中的一个自由明主的主张。人本主义对于我们教育者最大的启发就是,我们教育者要学会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判断分析制定受教育者需要一种怎样的学习,我们给他们的学习应该是合适他们的学习。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观察受教育者得的情况,教育者可以决定是否进行互动,是否进行更加深入的沟通,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来因材思教。
关键词 “双主”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人本主义衍生出两种教学模式:以学为主和以教学主。以教为主就是完全由教师决定,以学为主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两种主张各有弊端。因此出现了一种“双主”教学模式。“双主”模式就是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也就是怎样使在教师主导下的课堂中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同于国内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以教为主的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老师花了很大的精力讲课,但学生学习效果很差;也有别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与教学重点无关的知识,教师功能极其弱化,学习效率也很低下,教师未能起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双主”模式正是弥补了两种模式的不足,吸取了两种方式的长处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文基于双主教学模式对《在word中插入图片》进行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Word排版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同学们了解到Word作为一个优秀的办公软件,不仅可以对文字进行处理、还能实现对图像的处理。本节知识掌握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后面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的上述理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让学生掌握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方法;②根据需要调整图片大小,移动图片的位置;③学会设置文字环绕方式。(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想像力,以及对信息加工处理以实现自己的创意的动手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宣传单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美丽景致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重点:让学生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难点: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及文字环绕方式。
三、依学情,立教法,指导学法
本课的学习者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好奇心都很强,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有了一些计算机基础,对word的操作环境也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加上教材趣味直观,所以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同伴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基本任务。
鉴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线,采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来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演示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任务驱动法”则使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这节课中学生主要用到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交流—尝试操作—自主创造—作品展示”。学生在完成每个任务的过程中,从思考、讨论(完成任务的办法)开始,在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探究验证)的基础上,完成任务,最后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2)多媒体教学课件。(3)学生预先分组,并确定组长。(4)将家乡的相关资料及精美图片存放在学生机桌面。
五、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了如下五个教学环节:(1)情境激趣,引出主题;(2)直观形象,教学演示;(3)任务驱动,自主探究;(4)实践运用,提高发展;(5)展示评价,归纳总结。
第一个环节:情景激趣,引出主题
首先,我打开事先准备好的word文档《我的家乡》,让同学们看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的激情一下了被调动起来,我接着出示更多的图片,并且向学生提出问题“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份家乡美景的宣传单呢?如何设计图文并茂的宣传单?”反应快的同学立即回答:插入图片!那么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如何插入图片?
第二个环节:直观形象,教学演示
问题提出后,先让同学们思考,然后让能力强的学生说说他自己如何操作,教师接着进行点评,那么问题的答案就已经清楚了。但由于这一任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所以教师要做教学演示,于是我转入屏幕教学,演示操作步骤,并借用板书归纳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操练。这样做,既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强化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第三个环节: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通过刚才教师演示,学生自己操练,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能将图片插入到文档中来。紧接着我以自己插入的一张图片为例,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在文章中是否合适?根据学生的作答,我归纳出3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1:怎样改变图片的大小?
问题2:怎样移动图片的位置?
问题3:怎样调整图片和文字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3个问题就成为了3个急需同学们解决的新的任务,我请学生先看教材自主学习,再根据自己的能力高低选择1个或多个任务进行交流探究,并尝试操作。这种分层教学的方式,既让能力高的同学充分得到锻炼,展示自已的才华,又可让能力较低的同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得全体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在学生自主合作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对于个别同学遇到的问题,老师则进行启发引导。 这一环节的最后,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流评价,从评价中巩固所学知识。教师最终以总结的形式借用板书归纳操作方法。
第四个环节:实践运用,提高发展
在学生掌握新知后,我设计了一个以小组为单位来为家乡设计一份宣传画的比赛,宣读比赛规则后,让学生合作美化宣传单,这个环节的设计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创造,充分发挥自已的灵感和特长;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采用比赛的方式,目的是再次激起学生的兴奋点,在不知不觉中使知识得到巩固。
教学第五个环节:展示评价,归纳总结
在这个环节里,我将小组比赛中的优秀作品,通过大屏幕放映,让学生欣赏,让他们在欣赏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在即将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时,我请同学们谈谈自已本节课的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回顾教学过程,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加深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孩子们自己精心设计一份图文并茂的《‘我去过的旅游景点’宣传单》,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老师,让老师分享你们的成功。”
六、板书设计
我的教学板书精练而明确地呈现出我的教学重点,是多媒体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
总结:最后对于收到的学生发的宣传单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并且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评价宣传单的时候,重点看看学生是否把握了这一课程的知识点,以及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双主”教学模式下,教师在一步步引导学生接受知识,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是从学生当下掌握知识情况出发,一层层深入,不会打消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很好地培养了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好奇,利用这一点来进行知识点的传递,学生在这样情况下接受的知识是主动的,对知识的内化有很好的作用。最后作业的设计又可以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再次系统巩固,同时还培养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对于美的欣赏和传递。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 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0,01:7-18.
[2]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49-54.
[3]蒋梅.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法学实践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12,02:129-133.
[4]方慧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5]王春华.教学设计的理性及其限度[D].山东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关键词 “双主”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 学习兴趣
人本主义衍生出两种教学模式:以学为主和以教学主。以教为主就是完全由教师决定,以学为主是完全以学生为中心。两种主张各有弊端。因此出现了一种“双主”教学模式。“双主”模式就是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作用的同时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也就是怎样使在教师主导下的课堂中让学生参与进来共同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同于国内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以教为主的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学习,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老师花了很大的精力讲课,但学生学习效果很差;也有别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学习与教学重点无关的知识,教师功能极其弱化,学习效率也很低下,教师未能起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双主”模式正是弥补了两种模式的不足,吸取了两种方式的长处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文基于双主教学模式对《在word中插入图片》进行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Word排版知识的延伸和拓展,通过本课学习,要使同学们了解到Word作为一个优秀的办公软件,不仅可以对文字进行处理、还能实现对图像的处理。本节知识掌握的好坏,也直接影响到后面知识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鉴于对教材的上述理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让学生掌握在Word中插入图片的方法;②根据需要调整图片大小,移动图片的位置;③学会设置文字环绕方式。(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和意识,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想像力,以及对信息加工处理以实现自己的创意的动手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宣传单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美丽景致的兴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重点:让学生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难点:调整图片的大小、位置及文字环绕方式。
三、依学情,立教法,指导学法
本课的学习者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好奇心都很强,在学习本课前已经有了一些计算机基础,对word的操作环境也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加上教材趣味直观,所以他们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同伴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完成基本任务。
鉴于此,在实际教学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主线,采用“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来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演示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任务驱动法”则使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在这节课中学生主要用到的学法是:“接受任务—思考交流—尝试操作—自主创造—作品展示”。学生在完成每个任务的过程中,从思考、讨论(完成任务的办法)开始,在对(讨论的结果)进行(探究验证)的基础上,完成任务,最后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2)多媒体教学课件。(3)学生预先分组,并确定组长。(4)将家乡的相关资料及精美图片存放在学生机桌面。
五、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我设计了如下五个教学环节:(1)情境激趣,引出主题;(2)直观形象,教学演示;(3)任务驱动,自主探究;(4)实践运用,提高发展;(5)展示评价,归纳总结。
第一个环节:情景激趣,引出主题
首先,我打开事先准备好的word文档《我的家乡》,让同学们看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的激情一下了被调动起来,我接着出示更多的图片,并且向学生提出问题“想不想自己设计一份家乡美景的宣传单呢?如何设计图文并茂的宣传单?”反应快的同学立即回答:插入图片!那么我顺势提出第二个问题:如何插入图片?
第二个环节:直观形象,教学演示
问题提出后,先让同学们思考,然后让能力强的学生说说他自己如何操作,教师接着进行点评,那么问题的答案就已经清楚了。但由于这一任务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所以教师要做教学演示,于是我转入屏幕教学,演示操作步骤,并借用板书归纳操作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操练。这样做,既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强化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
第三个环节:任务驱动,自主探究
通过刚才教师演示,学生自己操练,大部分学生基本上都能将图片插入到文档中来。紧接着我以自己插入的一张图片为例,请同学们观察图片在文章中是否合适?根据学生的作答,我归纳出3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问题1:怎样改变图片的大小?
问题2:怎样移动图片的位置?
问题3:怎样调整图片和文字之间的位置关系?
这3个问题就成为了3个急需同学们解决的新的任务,我请学生先看教材自主学习,再根据自己的能力高低选择1个或多个任务进行交流探究,并尝试操作。这种分层教学的方式,既让能力高的同学充分得到锻炼,展示自已的才华,又可让能力较低的同学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使得全体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在学生自主合作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对于个别同学遇到的问题,老师则进行启发引导。 这一环节的最后,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交流评价,从评价中巩固所学知识。教师最终以总结的形式借用板书归纳操作方法。
第四个环节:实践运用,提高发展
在学生掌握新知后,我设计了一个以小组为单位来为家乡设计一份宣传画的比赛,宣读比赛规则后,让学生合作美化宣传单,这个环节的设计给学生留下自由发挥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创造,充分发挥自已的灵感和特长;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团结协作的力量;采用比赛的方式,目的是再次激起学生的兴奋点,在不知不觉中使知识得到巩固。
教学第五个环节:展示评价,归纳总结
在这个环节里,我将小组比赛中的优秀作品,通过大屏幕放映,让学生欣赏,让他们在欣赏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在即将结束本节课的教学活动时,我请同学们谈谈自已本节课的收获,目的在于让学生回顾教学过程,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加深对本课重难点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培养学生的美感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请孩子们自己精心设计一份图文并茂的《‘我去过的旅游景点’宣传单》,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给老师,让老师分享你们的成功。”
六、板书设计
我的教学板书精练而明确地呈现出我的教学重点,是多媒体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
总结:最后对于收到的学生发的宣传单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价,并且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评价宣传单的时候,重点看看学生是否把握了这一课程的知识点,以及学生对于这一课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双主”教学模式下,教师在一步步引导学生接受知识,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每一个问题的设计都是从学生当下掌握知识情况出发,一层层深入,不会打消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很好地培养了他们对未知事物的兴趣好奇,利用这一点来进行知识点的传递,学生在这样情况下接受的知识是主动的,对知识的内化有很好的作用。最后作业的设计又可以让他们将所学知识再次系统巩固,同时还培养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对于美的欣赏和传递。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运用“新三论”的系统方法 促进教学设计理论与应用的深入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0,01:7-18.
[2]陈怡,赵呈领.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02:49-54.
[3]蒋梅.基于现代教学设计理论的法学实践教学设计[J].教育研究,2012,02:129-133.
[4]方慧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5]王春华.教学设计的理性及其限度[D].山东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