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之我见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4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应注意突出美术特征,做到德育与审美教育相互渗透;美术基础知识的引导和作品欣赏相结合;注重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欣赏;引导学生对作品的欣赏,注意沟通,共同参与;合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等手段。想方设法提高美术课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索之见
  【中图分类号】G621.1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1-0090-02
  我们的美术鉴赏教学不仅是一种教育行为,而且教育的功能体现在美术学科上是应该超越美术本体的,所以必须让美术作品或者艺术家与人的精神世界相结合,才能真正体现出审美教育的目的。下面就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实践和理论的学习,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突出美术特征,并做到德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
  突出美术特征,一方面要防止过多强调美术学科的特征。如上课大量使用美术专业名词、专业术语,或直接套用教材语句,将学生本来生动有趣,轻松愉快的美术欣赏课,上成了深奥难懂的研究课,这既不符合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美术欣赏的教学目标,学生审美价值观得不到满足,美术的学科目标也难以实现,并将导致学生对美术欣赏兴趣的丧失。教师应力求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另一方面就是要防止一味迎合学生兴趣,没有回到审美教育的主渠道上来,忽视了新课改中规定的美术欣赏的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提高审美素养和艺术创造的能力。如有的教师过多介绍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轶闻趣事,或过多挖掘作品的思想内容或只是单纯的只搞技法训练等,这都忽视了艺术作品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功能,造成喧宾夺主。
  二、美术基础知识的传授和作品欣赏相结合
  如果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仅以“像”或“不像”,“美”和“不美”来评判美术作品,就是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基础知识和作品欣赏不能并重的表现。“像”或“不像”对于再现性作品来说,尚有可言,但若单纯地只是拿“像”和“不像”来作为评判的标准,那么,在当今这个数码影像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美术中的许多绘画作品又如何才能立脚?而对于表现性作品,特别是十九世纪以后的意象性作品和抽象性作品而言,就更难以入座了,艺术作品的创作远不只是为了象形,艺术家寄托在作品中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才是作品的灵魂所在。如欣赏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若以像和不像去评判这件作品,而不去分析作者如何运用点、线、面的纵横交错以及色彩的冷暖关系、体积的大小等形式要素,给人造成的心理感受与爵士乐、百老汇所特有的属性的联想和分析,学生是不会正确理解这件作品的。同样,以“美”和“不美”来评述美术作品,对高中生而言可以说是肤浅的,我们知道,“美”给人的感受是多样的,和谐谓之美,悲壮谓之美,崇高谓之美,有形式之美,也有内容之美。美具有多元性、复杂性。不少的“美感”,是通过不美的形式来表现的,如挪威画家蒙克的作品《呐喊》,正是通过极不协调的色彩和近乎可怕的形象来表现出自然给人的不安和恐惧的,使人们在19世纪末民众压抑的那种情绪在此得以释放而获得特有的“美感”。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也是通过怪诞的造型和地狱般的色彩来揭露法西斯的罪行,以此表达了人民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慨,从而使人产生一种泄愤后的“美感”。所以教师在分析这些作品的时候,不通过美术基础知识,对作品进行理性的分析,而单纯地以像和不像、美和不美去评述它,美术欣赏是难以收到好效果的.在欣赏美中深人浅出地传授了审美知识,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地形成知识系统和审美经验。
  三、突出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欣赏
  (一)美术作品的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向学生传授了审美知识,又给学生做出了审美示范,所以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应具体到内容和形式上。
  (二)美术在很大程度上说,就是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仅凭教师口头传授,而没有学生的亲自参与和体验,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和掌握的。或者某些学生在美术作品的。所以只有教师自身苦下功夫,提高自身专业、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到“能意会,可言传”,语言准确而言简意赅,风趣幽默而具有感染力。如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一课中讲到马远的《寒江独钓图》,教师在讲解这幅作品的时候,先从画面的形式切入:画面中只有一位老者,独坐船头在垂钓,周围是一大片空白。后引导学生思考周围大面积的空白表示什么意思?这幅画描绘的内容是什么?看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觉?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之后,教师可再进一步引出唐代著名诗人柳宗元的《江雪》这首诗:“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并阐明诗的意境与画中内容的吻合。但要避免像上语文课那样在欣赏评述中完全以“文学性阐述”来代替美术作品欣赏。如果作品中所涉及到的故事、人物与情节、诗词的介绍不能和作品的美术语言、形式、风格结合起来,那也不是真正的美术欣赏。另外还应避免把美术欣赏课上成美术史论课而陷入史论的汪洋之中,而应欣赏到点子上(即强调作品本身的欣赏),并把握好作品内容和形式两个要素。
  四、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注意沟通,共同参与
  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通过学生自己的观赏、分析和讨论,学生对美术作品必然见智见仁,会产生各种看法或不同的评价。由于学生的欣赏、认识能力所先限,这些看法也许是十分主观的、肤浅的或不全面的,但只要他们是认真的,是真实的感受,教师就应给予尊重和认可。因为,对美术作品的理解本无统一的标准,不像做数、理、化试题,只有一个固定的答案,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学生自己会慢慢懂得作品真正的内涵。如欣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忧愁心情的人会感受到它的悲伤或忧郁,乐观心情的人会探索它那神秘的微笑,究竟是微笑还是悲伤呢?答案在自己心中。因此,对美术作品的赏析本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教师应尊重、保护、鼓励学生的任何见解,甚至是相反的见解,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源自内心的观点、感受,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理解作品、发表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结论正确与否并重要,关键的是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过程。在探究的过程中启发学生求异思维和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一)当前美术教育,应全面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样化的电教手段,确实能提高教学效率,这对推动教育现代化,实施素质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
  (二)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行,传统的授受式美术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日益明显,现代教育技术确实给美术欣赏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这种融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信息于一体的教学技术,弥补了传统美术学科教学方法的不足,有许多教学的重点、难点迎刃而解。
  总之,高中美术欣赏课堂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突出学科特征,并做到德育与审美教育相互渗透;美术基础知识的引导和作品欣赏相结合;注重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欣赏;尊重学生对作品的看法,注意沟通,共同参与;合理利用现代化学手段等。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年4月
  2、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 人民美术出版 2003年5月
  3、王大根,美术教学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8月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城乡基础设施落后,各部门相互独立,城乡建设缺乏统一科学性规划。一些新换届的政府领导热衷于推进“民心工程”“ 实事工程”,有些工程的实施往往缺乏长远规划指导,在城市交通等基础建设中存在大量的重复建设,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都造成了巨大浪费,有悖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利于地方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前瞻性;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TU981.8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目前我县新课改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对每位初中化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应对挑战,探索化学教学的奥妙。  【关键词】初中化学;主导与主体;环保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23 【文章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在教学中尤为重要,高中生物课被学生称为“理科中的文科”, 本人进行了不懈摸索,认为抓好高中生物课的起始教学工作,尤其在学生刚接触生物课的第一学期的教学中,应主要围绕“培养生物学习兴趣,训练基本学习方法”的目标展开进行。  【关键词】生物起始教学;忌“紧赶进度”;忌“不讲方法地死记硬背”;忌“重练轻讲,重难轻易”;忌“重文轻图”  【中图分类号】G413
期刊
【中图分类号】G33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2-0012-01  我们使用的Go for it选材于生活,但从生活到教材是一个“由繁到简,提炼生活”的过程,它透过复杂的生活现象,展现了清晰、简约的文字与图片。而学生获得的语言知识只有回到感性、生动、丰富的生活世界,才能满足他们在语言、情感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教师在启发学生留意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尊重学生
期刊
【摘要】泡沫混凝土是混凝土大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泡沫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使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  【关键词】泡沫混凝土;结构材料;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TU375.5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1-0085-01  泡沫混凝土是混凝土大家族中的一员,近年来,国内外都非常重视泡沫混凝土的研究与开发,使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现将有
期刊
【摘要】为了达到“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我使用了学案,感受颇深。学案的使用改变了由老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  【关键词】以学生“学”为主;教师“导”为辅;导学结合;练评促能  【中图分类号】G633.26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2-0014-01  
期刊
【摘要】新课改突出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新理念,使学生能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是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422.6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2-0002-02  新的课堂改革迎面而来,高中英语也需要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新课改突出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新教材要求语文教师更新课程观、学生观、质量观,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掌握新课程、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进行创新,以使教学工作产生一个质的飞跃。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新教材  【中图分类号】G654.3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2-0011-01  自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都尝试用不同的教学
期刊
【摘要】新发布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以下简称混凝土规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的要求比原规范严格了,规范用词由“可”改为“宜”。这就要求在结构设计中,设计者必须认真对待由于超长给结构带来的不利影响,当增大结构伸缩缝间距或者是不设置伸缩缝时,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结构开裂。  【关键词】后浇带;设计;施工  【中图分类号】G526.48 【文章标识码
期刊
【摘要】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由于政府与社区对农村留守学生关注较少、学校教育和管理失控、父母监控机制弱化,致使农村留守学生产生了严重的教育问题。如学习行为习惯不良、心理不健康、价值扭曲、行为偏差等。为此我们要从父母应肩负育人职责、学校加强教育作用和重视社会育人作用三方面采取措施,解决农村留守学生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留守学生;教育;现状;对策  【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