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加大了创新支持力度,鼓励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因此,探讨新形势下如何优化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系统十分必要。本文从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点出发,分析该类单位财务管理系统中凸现的问题,并从系统优化的目标与路径选择上,探讨相应地解决对策。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系统 目标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5(a)--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简单。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社会组织的各项管理体系也在不断优化,如何在组织中建立准确、高效、适应性强、能不断进化的财务管理系统,逐渐成为关乎组织发展的重要命题。以下从财务管理系统的优化目标和路径角度,探讨科研事业单位作为特定的组织,如何建立能发挥优势、适合特点、提升效率的财务管理系统。
1 研究背景
1.1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征
科研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主要提供科学技术生产和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科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不以盈利为目的,提供科學技术公共服务,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以财政拨款为主要经费来源,科研成果是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不同于其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经费管理的专项性。科研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主要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科研经费主要来源包括相关部委、地方财政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科研经费主要用于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科研基地的建设等。(2)产出的不确定性。科研事业单位虽然有专项经费,但短期内不一定有科技成果。进行科学研究,需要通过不断尝试,从错误中学习、改进,一个科研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几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3)科研成果具备显著的公共物品性。科研事业单位的科学技术成果,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除了少数关乎国家安全的研发成果之外多用在公共服务和推广服务,具有消费对象的非排他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意义深远,但获益难度大。
1.2 时代背景
2015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战略,并从8个大方面、30个小方面,对鼓励创新做了具体部署。2016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做了总体部署,并从6个大方面、16个小方面做了具体要求。
国家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科研事业单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一直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不断的改革,科研事业单位的经费自主权不断加大,科研人员的奖励激励机制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大幅简化,有效提高了科研事业单位的效率和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日益加强。财务管理对会计原始凭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升。财务管理制度办法需不断更新以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对财务管理监督评价体系日渐完善,科研项目审计验收要求不断提高。
1.3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实行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对于科研事业单位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确保科研事业单位正常运转,促进科研经费合理使用,它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及绩效考评四部分。目前,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正不断向科研化、系统化、精细化改进,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高,预算编制、执行与决算融合度更高。已经建立了简单的财务管理系统,实现了收支核算、预算控制、项目管理等功能,但仍不能满足科研事业单位实际需要。
2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的主要问题
2.1 科研事业单位特点与现行财务管理体制有冲突
科技成果的投入与产出很难单纯通过财务手段衡量。科研事业单位的投入与产出往往具有以下特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常常要几代科学家不断努力,科研成果往往有巨大的社会价值。这些特点不适用于财务的投入产出分析,而且与会计分期有一定的冲突,需要寻找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人才价值无法通过财务数据衡量。人才是科研事业单位最大的“资产”,而这一资产的价值很难用财务数据衡量,现有的人员工资、项目资金投入、成果转化收入等财务数据,无法匹配科学家的个人和社会价值,这也是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与重点。
2.2 财务管理系统不能很好服务于科研目标
不断取得科技创新是科研单位最主要的目标,财务管理系统应该在准确核算的前提下,向辅助与服务科研倾斜。目前,财务管理系统止步于实施项目预算管控、进行财务核算、提供财务报表等基本功能。科研项目组、科研团队、科研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关财务数据查询、报告时,只能按照财务设置规则,通过辅助核算系统进行多次查询与统计,工作量大、错误率高。
2.3 财务管理系统没能有效利用现代通信手段
原始凭证传递目前尚未实现电子化。只有少数单位启用了会计原始凭证电子信息采集并通过网络传递的系统,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报销传递,仍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浪费大量人力。业务审批未能有效利用通信手段。多数单位的财务业务审批,需要经办人员面见相应管理人员,进行签字审批,遇管理人员出差、开会等情况,报账流程就此中断,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4 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学习功能
科研事业单位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具备极高的人员素质优势,财务管理制度通过简单的培训和应用,很快就能被全员理解执行。但由于国家持续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和管理权限的放开,财务制度、管理办法等变化速度加快,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常常不能实时跟进这些变化,报账审核发现问题,往往需要返回重做,一方面浪费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也滋生了误解与抵触情绪。 3 财务管理系统优化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应该在服务科研人员这一根本目标上,改变自身定位,进行各种功能优化,最终建成能助力科研单位事业发展的财务共享中心。
3.1 要树立服务于人的目标
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有多种渠道获取外界信息,这虽然给生活带来便利,但也分散了人的注意力,不利于集中精力专心工作,进而影响工作效率。这一现象,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一定要杜绝。科研事业单位在财务系统的功能优化时,会加入大量新的信息技术与手段,这些手段在运用时,务必要配合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避免因贪图账务处理高效、便捷,导致科研人员的精力分散与时间浪费,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财务系统的功能优化。
第一,以人为本,优化制度流程。人才是科研事业单位最重要的“资产”,科研人员的时间和注意力不容浪费。因此,在财务管理系统越来越及时、高效的改进中,要建立保证人力“资产”效用最大化的制度。首先,要避免注意力的分散,系统的操作人员每天可以在自己空闲时接收财务信息并处理;其次,要减少人员时间浪费,用信息化手段递送凭证,进行财务审核、审批;最后,要把账务审批要件与内容,通过提示提醒的方式,内化到系统中,形成系统报账指南,便于操作人员学习。
第二,强化服务科研的职能。要在目前财务管理系统单纯的财务核算、预算管理、财务报表等功能基础上,开发适合科研项目、研发团队、科研人才,能反映科研投入与成果评价的功能。比如按科学家、项目组查询账务生成报表,按项目执行期汇总业务数据,按科研成果或项目负责人查询整个研发链多个相关项目的财务数据等功能。
3.2 优化系统功能的路径
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财务报账可以应用原始凭证扫描、网络信息传递、电子签章审批的流程。充分利用手机、QQ、微信、电子邮件等信息传播工具保证财務信息流通顺畅,不因管理人员因事离岗而中止。内化报账指南体系,将最新经费管理政策、财务管理办法、财务报账要件、流程节点信息、流程进度信息等通过提示提醒的方式内化到系统中,系统操作人员在审核单据的过程中也能掌握财务的最新动态,发挥知识密集型组织优势,不断提升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处理的专业性。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目前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满足组织在反映人才价值、有效服务科研、方便项目审计、进行评价激励等方面的需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共享中心建设:(1)运用大数据技术反映人才价值。引入科研人员在成果效益、专利开发、文章影响力等方面的外部数据,结合系统自身数据,建立能侧面反映人才科技创新力的评价系统。(2)开发服务科研的查询功能。在通过财务账目查询数据的基础上开发符合科研人员工作需要的跨年度、跨项目、跨账套的查询功能。(3)科研项目审计、结题工具开发。依据最近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制度,以及审计、结题工作的实际要求,开发可自定义的报表生成工具,并不断按实际的外部情况更新。(4)引入科学、高效的激励与评价模块。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制度对于科研效率有显著影响。科研评价与激励体系应本着评价简便易行、助力研发效率提高、评价周期可自行定义等需求。目前,谷歌、微软等国际大企业推行的OKR(目标与主要结果)体系,在上述方面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效果,但是能否改造成适合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特点的评价与激励体系,还要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系统 目标与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5(a)--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传递变得更为简单。为了顺应时代潮流,社会组织的各项管理体系也在不断优化,如何在组织中建立准确、高效、适应性强、能不断进化的财务管理系统,逐渐成为关乎组织发展的重要命题。以下从财务管理系统的优化目标和路径角度,探讨科研事业单位作为特定的组织,如何建立能发挥优势、适合特点、提升效率的财务管理系统。
1 研究背景
1.1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特征
科研事业单位是指受国家行政机关领导,主要提供科学技术生产和服务的社会公共组织。科研事业单位有以下特征:不以盈利为目的,提供科學技术公共服务,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以财政拨款为主要经费来源,科研成果是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不同于其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以下特点:(1)经费管理的专项性。科研事业单位的专家学者主要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科研经费主要来源包括相关部委、地方财政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科研经费主要用于科技创新、科研成果转化、科研基地的建设等。(2)产出的不确定性。科研事业单位虽然有专项经费,但短期内不一定有科技成果。进行科学研究,需要通过不断尝试,从错误中学习、改进,一个科研成果的取得,往往需要几代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3)科研成果具备显著的公共物品性。科研事业单位的科学技术成果,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除了少数关乎国家安全的研发成果之外多用在公共服务和推广服务,具有消费对象的非排他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意义深远,但获益难度大。
1.2 时代背景
2015年3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强调“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战略,并从8个大方面、30个小方面,对鼓励创新做了具体部署。2016年7月3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见》,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改革创新、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做了总体部署,并从6个大方面、16个小方面做了具体要求。
国家对创新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对科研事业单位的要求也进一步提升。“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是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一直为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不断的改革,科研事业单位的经费自主权不断加大,科研人员的奖励激励机制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大幅简化,有效提高了科研事业单位的效率和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日益加强。财务管理对会计原始凭证的质量要求日益提升。财务管理制度办法需不断更新以适应外部形势的变化,对财务管理监督评价体系日渐完善,科研项目审计验收要求不断提高。
1.3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实行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对于科研事业单位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确保科研事业单位正常运转,促进科研经费合理使用,它包括预算的编制、执行、监督及绩效考评四部分。目前,科研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正不断向科研化、系统化、精细化改进,预算编制更加科学、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不断提高,预算编制、执行与决算融合度更高。已经建立了简单的财务管理系统,实现了收支核算、预算控制、项目管理等功能,但仍不能满足科研事业单位实际需要。
2 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的主要问题
2.1 科研事业单位特点与现行财务管理体制有冲突
科技成果的投入与产出很难单纯通过财务手段衡量。科研事业单位的投入与产出往往具有以下特点: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常常要几代科学家不断努力,科研成果往往有巨大的社会价值。这些特点不适用于财务的投入产出分析,而且与会计分期有一定的冲突,需要寻找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人才价值无法通过财务数据衡量。人才是科研事业单位最大的“资产”,而这一资产的价值很难用财务数据衡量,现有的人员工资、项目资金投入、成果转化收入等财务数据,无法匹配科学家的个人和社会价值,这也是科研事业单位改革的难点与重点。
2.2 财务管理系统不能很好服务于科研目标
不断取得科技创新是科研单位最主要的目标,财务管理系统应该在准确核算的前提下,向辅助与服务科研倾斜。目前,财务管理系统止步于实施项目预算管控、进行财务核算、提供财务报表等基本功能。科研项目组、科研团队、科研管理人员,在进行相关财务数据查询、报告时,只能按照财务设置规则,通过辅助核算系统进行多次查询与统计,工作量大、错误率高。
2.3 财务管理系统没能有效利用现代通信手段
原始凭证传递目前尚未实现电子化。只有少数单位启用了会计原始凭证电子信息采集并通过网络传递的系统,大部分科研事业单位报销传递,仍然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浪费大量人力。业务审批未能有效利用通信手段。多数单位的财务业务审批,需要经办人员面见相应管理人员,进行签字审批,遇管理人员出差、开会等情况,报账流程就此中断,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4 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学习功能
科研事业单位属于知识密集型组织,具备极高的人员素质优势,财务管理制度通过简单的培训和应用,很快就能被全员理解执行。但由于国家持续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和管理权限的放开,财务制度、管理办法等变化速度加快,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常常不能实时跟进这些变化,报账审核发现问题,往往需要返回重做,一方面浪费人力物力,另一方面也滋生了误解与抵触情绪。 3 财务管理系统优化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科研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系统应该在服务科研人员这一根本目标上,改变自身定位,进行各种功能优化,最终建成能助力科研单位事业发展的财务共享中心。
3.1 要树立服务于人的目标
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有多种渠道获取外界信息,这虽然给生活带来便利,但也分散了人的注意力,不利于集中精力专心工作,进而影响工作效率。这一现象,在科学研究工作中一定要杜绝。科研事业单位在财务系统的功能优化时,会加入大量新的信息技术与手段,这些手段在运用时,务必要配合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避免因贪图账务处理高效、便捷,导致科研人员的精力分散与时间浪费,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财务系统的功能优化。
第一,以人为本,优化制度流程。人才是科研事业单位最重要的“资产”,科研人员的时间和注意力不容浪费。因此,在财务管理系统越来越及时、高效的改进中,要建立保证人力“资产”效用最大化的制度。首先,要避免注意力的分散,系统的操作人员每天可以在自己空闲时接收财务信息并处理;其次,要减少人员时间浪费,用信息化手段递送凭证,进行财务审核、审批;最后,要把账务审批要件与内容,通过提示提醒的方式,内化到系统中,形成系统报账指南,便于操作人员学习。
第二,强化服务科研的职能。要在目前财务管理系统单纯的财务核算、预算管理、财务报表等功能基础上,开发适合科研项目、研发团队、科研人才,能反映科研投入与成果评价的功能。比如按科学家、项目组查询账务生成报表,按项目执行期汇总业务数据,按科研成果或项目负责人查询整个研发链多个相关项目的财务数据等功能。
3.2 优化系统功能的路径
充分利用现代通信手段。财务报账可以应用原始凭证扫描、网络信息传递、电子签章审批的流程。充分利用手机、QQ、微信、电子邮件等信息传播工具保证财務信息流通顺畅,不因管理人员因事离岗而中止。内化报账指南体系,将最新经费管理政策、财务管理办法、财务报账要件、流程节点信息、流程进度信息等通过提示提醒的方式内化到系统中,系统操作人员在审核单据的过程中也能掌握财务的最新动态,发挥知识密集型组织优势,不断提升科研事业单位财务处理的专业性。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目前科研事业单位的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满足组织在反映人才价值、有效服务科研、方便项目审计、进行评价激励等方面的需求。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共享中心建设:(1)运用大数据技术反映人才价值。引入科研人员在成果效益、专利开发、文章影响力等方面的外部数据,结合系统自身数据,建立能侧面反映人才科技创新力的评价系统。(2)开发服务科研的查询功能。在通过财务账目查询数据的基础上开发符合科研人员工作需要的跨年度、跨项目、跨账套的查询功能。(3)科研项目审计、结题工具开发。依据最近的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制度,以及审计、结题工作的实际要求,开发可自定义的报表生成工具,并不断按实际的外部情况更新。(4)引入科学、高效的激励与评价模块。科研事业单位的绩效制度对于科研效率有显著影响。科研评价与激励体系应本着评价简便易行、助力研发效率提高、评价周期可自行定义等需求。目前,谷歌、微软等国际大企业推行的OKR(目标与主要结果)体系,在上述方面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效果,但是能否改造成适合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特点的评价与激励体系,还要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