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發展农村老年远程教育,对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有作为。农村老年人通过接受老年远程教育,获得所需的各类知识,使生活充实、智能发展、身心健康、晚年芬芳,使老年学员成为可亲可敬的长者、快乐健康的老人、传递博爱的使者,起到“抓一代、促二代、带三代”的重要作用,形成一人上学、全家受益,从而带动一片、影响一方的良好氛围。
上下联动,建设老年选程教育三农系列体系
根据“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整合部门资源,建立地方特色教学资源库。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及时设置深受广大学员喜爱的地域性特色课程,使老年教育更具鲜明的地域特色,以满足当地老年人需求和打造地方特色老年教育,推动老年教育长足发展。
一是充分利用省、市、县委组织部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农村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科技课程建设;二是建立教学资源协作机制,按照实用的原则,整合电教、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广电等部门的有效资源,开发乡土教材,充实远程教育资源库;三是有针对性地适时引进外地优秀教材和信息资源;四是收集和处理致富信息,尊老、敬老、孝老的先进典型,老有所为的典型事例。
齐抓共管,推动老年远程教育落地落实
老年远程教育是一项公共社会事业,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每个人共同关心。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把老年教育纳入社会发展全局,列为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之一,建立老年远程教育收视点评估体系,考核收视效果,推行建点奖励。
三明市探索出“六联六创”模式,即设施联建,创网络化服务体系;活动联抓,创多样化服务路径;部门联动,创集聚化服务平台;组织联盟,创社会化服务环境;培训联办,创专业化服务队伍;机制联立,创常态化服务格局。由部门分散作战、各自为政的“独唱”转变为统筹协调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大合唱”,增强办学整体合力。
力求实效,彰显老年远程教育魅力
拓宽思路,强化措施,让老年人进得来,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最后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才巴农村老年远程教育站点打造成带动村民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养老的平台和载体,引导老年人适应新形势,快乐学习,健康生活,提升自我,提高生命生活质量。
建成“红色基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老年学员成为品德高尚的现代老人,发挥他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收看时事政策、红色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课程等,做到政治教育、知识学习和文化熏陶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特别是充分利用三明丰富的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通过诸如红色旅游、红色调研、唱红歌、重温红色经典等实践活动,让学员重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农村远程教育系统,让广大中老年人及时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政策,使老年学员成为依靠政策致富的带动人、受益人。
成就“文化课堂”。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农民书屋建设工程,在各基层站点经常性播放村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同时组织村民开展各种演出活动,寓教于乐,使广大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健康之家”十九大报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老年远程课堂经常播放一些医学保健类课程,使老年人初步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部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往往会出现问题,与子女孙辈的沟通也会出现障碍,让他们收视一些心理健康课程、代际沟通课程等,有助于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农村老年人没有固定收入,是弱势群体,会出现老年人被虐待情况,选择相关法律法规课程,让老年人学会用法律维权,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感。构筑人性化的爱心服务网络,帮老年人获得身心健康相关知识,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开辟“科技之窗”。《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的第三项任务提出,“运用信息技术服务老年教育”。根据各地的产业特点,利用老年远程教育收视点或现代网络技术,选择经营管理类、技术技能类等课程,因需施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出“远程教育十专家辅导十基地实践”等教学模式,引导农村中老年人掌握致富信息技术,提高科学致富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拓宽发家致富的思路。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运用远程教育课堂所学知识,建立起瓯柑专业合作社及专业型信息服务站,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合作社借助网络,农产品热销厦门、福州、温州等地。眼下,在尤溪农村,信息化革命已成为改变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当地中老年人不落伍,不掉队,享受着掌握信息化带来的红利,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上下联动,建设老年选程教育三农系列体系
根据“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整合部门资源,建立地方特色教学资源库。挖掘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的、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传统文化、地域文化,注入时代元素。及时设置深受广大学员喜爱的地域性特色课程,使老年教育更具鲜明的地域特色,以满足当地老年人需求和打造地方特色老年教育,推动老年教育长足发展。
一是充分利用省、市、县委组织部教育教学资源平台的主渠道作用,加强农村经营管理、农村实用技术、市场信息等科技课程建设;二是建立教学资源协作机制,按照实用的原则,整合电教、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广电等部门的有效资源,开发乡土教材,充实远程教育资源库;三是有针对性地适时引进外地优秀教材和信息资源;四是收集和处理致富信息,尊老、敬老、孝老的先进典型,老有所为的典型事例。
齐抓共管,推动老年远程教育落地落实
老年远程教育是一项公共社会事业,需要全社会各行各业、每个人共同关心。各级党委、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把老年教育纳入社会发展全局,列为政府工作考核指标之一,建立老年远程教育收视点评估体系,考核收视效果,推行建点奖励。
三明市探索出“六联六创”模式,即设施联建,创网络化服务体系;活动联抓,创多样化服务路径;部门联动,创集聚化服务平台;组织联盟,创社会化服务环境;培训联办,创专业化服务队伍;机制联立,创常态化服务格局。由部门分散作战、各自为政的“独唱”转变为统筹协调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大合唱”,增强办学整体合力。
力求实效,彰显老年远程教育魅力
拓宽思路,强化措施,让老年人进得来,坐得住,听得懂,记得牢,最后学有所获,学有所用,才巴农村老年远程教育站点打造成带动村民致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文化养老的平台和载体,引导老年人适应新形势,快乐学习,健康生活,提升自我,提高生命生活质量。
建成“红色基地”。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老年学员成为品德高尚的现代老人,发挥他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通过收看时事政策、红色文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课程等,做到政治教育、知识学习和文化熏陶相结合,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特别是充分利用三明丰富的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通过诸如红色旅游、红色调研、唱红歌、重温红色经典等实践活动,让学员重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在实践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通过农村远程教育系统,让广大中老年人及时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三农政策,使老年学员成为依靠政策致富的带动人、受益人。
成就“文化课堂”。通过整合文化资源,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农民书屋建设工程,在各基层站点经常性播放村民喜闻乐见的节目,同时组织村民开展各种演出活动,寓教于乐,使广大农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新思想、新文化,形成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社会风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健康之家”十九大报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中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老年远程课堂经常播放一些医学保健类课程,使老年人初步掌握基本的健康知识;部分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也往往会出现问题,与子女孙辈的沟通也会出现障碍,让他们收视一些心理健康课程、代际沟通课程等,有助于身心健康,家庭和睦;农村老年人没有固定收入,是弱势群体,会出现老年人被虐待情况,选择相关法律法规课程,让老年人学会用法律维权,以增强他们的安全感。构筑人性化的爱心服务网络,帮老年人获得身心健康相关知识,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开辟“科技之窗”。《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的第三项任务提出,“运用信息技术服务老年教育”。根据各地的产业特点,利用老年远程教育收视点或现代网络技术,选择经营管理类、技术技能类等课程,因需施教,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出“远程教育十专家辅导十基地实践”等教学模式,引导农村中老年人掌握致富信息技术,提高科学致富的能力,帮助他们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拓宽发家致富的思路。尤溪县洋中镇后楼村运用远程教育课堂所学知识,建立起瓯柑专业合作社及专业型信息服务站,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合作社借助网络,农产品热销厦门、福州、温州等地。眼下,在尤溪农村,信息化革命已成为改变产业结构的重要力量,当地中老年人不落伍,不掉队,享受着掌握信息化带来的红利,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领头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