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恩来曾经高度评价过一对同父异母兄弟,称赞哥哥为“抗日的千古功臣”,弟弟为“海军的好参谋长”。这对兄弟姓张,哥哥是少帅张学良,弟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海军参谋长张学思。张学思走了与哥哥不同的人生道路,17岁的他来到延安参加革命,并在此与广东姑娘谢雪萍相识相爱。
一见倾情
日寇入侵,家庭变故,张学思走上了一条与父兄完全不同的道路。1933年,年仅17岁的张学思毅然来到延安,投身革命。
1940年,张学思从延安马列学院毕业,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第三分校东北干部队的队长。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延安女子大学(以下简称“女大”)举行形势报告会。这一天,张学思早早地来到女大礼堂,挑了一个前排的位置坐下。无意间,张学思发现距离自己不远处坐着一位端庄、恬静的姑娘,她正在翻阅一本画报。一向喜爱看画报的张学思按捺不住便凑过去,问了句:“同志,请问画报是从哪儿借的?”
“图书馆。”姑娘没有抬头,顺口回答。
“听口音,你不像北方人?”
“我是广东来的。”也许画报里的故事太吸引人,也许姑娘不愿意被别人打扰,她仍然没有抬头。
“一个女孩子怎么跑这么远?”
“那又怎样,抗日还分什么远近?”姑娘抬起头来,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好事之徒”。就在四目相对的一刹那,两人同时报以友善的微笑。爱情就这样产生了。姑娘那柔情似水的一笑,已经定格在张学思的记忆深处。
不久,女大举办第二场报告会,张学思又早早地坐到原来的位置上,东张西望地期待那位姑娘的到来。然而,他失望了,直到散会,姑娘的倩影始终没有出现。
这一天,张学思遇到了古道热肠的东北老乡顾大姐。
“大姐,我想……我想向你打听个人。”
“谁啊?吞吞吐吐的。”
“大眼、圆脸、长辫子,老家在广东……”张学思描述着。
“别说了,你问的不就是‘小广东’吗?她叫谢雪萍,我俩在一个班呐。”从顾大姐口中,张学思了解了谢雪萍的经历。
谢雪萍出生于广东省德庆县,父母都是雇农,由于家境贫困,两个姐姐出生不久先后被送人,谢雪萍被姨母领养。起初,姨母待她很好,甚至送她上学。后来,姨母生了自己的孩子,谢雪萍开始遭到虐待,14岁时,谢雪萍逃离姨母家,只身前往广州,在一家纺织厂做了名女工。这期间,她思想渐渐觉悟,开始参加工人运动。抗战爆发后,谢雪萍前往延安,先在抗大受训,后转到女大就读。
顾大姐从张学思闪烁的言辞中,心里已猜出几分,决定设法玉成两人的婚姻。
精心策划
自从延安实行星期日休息制度后,南关市场便成了延安最热闹的地方。一个星期天,顾大姐找到谢雪萍,说:“‘小广东’,陪我到南关市场买点东西吧。”
“巧了,我正想去买笔记本哩。”不一会儿,两人沿着延河说说笑笑向南关市场走去。转过河湾,突然一位青年策马扬鞭迎面而来,“张昉,张昉(张学思到延安前用的别名)……”顾大姐朝着骑马的青年扬臂招呼。
张学思勒住马,顺势跃下:“是顾大姐啊,去赶市场吗?”答话间目光与谢雪萍相遇,两人点头微笑。
“哦,对啦,我来介绍一下。”顾大姐老练地把握时机,指着张学思说:“他叫张昉,抗日东北干部队队长,我的老乡。”说完转过身,拉着谢雪萍的手,说:“她,谢雪萍,女大三班的学员,我俩是同学。”
“好像在哪儿见过?”张学思故作若有所思状。“那天在女大礼堂听报告……”谢雪萍倒是实在,主动与张学思握手。
顾大姐趁势说,一起去张学思屋里看看,他是东北干部,条件比咱们好多了,有现成的笔记本,不用买。就这样,谢雪萍走進了张学思的窑洞。
相熟后,张学思请谢雪萍吃饭。谢雪萍后来回忆两人第一次吃饭的情景,“那是离学校不远的一个小饭铺,他说,‘哎,要一个法国面包。’我听不明白,等端上来一看,什么法国面包啊,就是馒头片裹鸡蛋炸了一下。我就笑了,‘哎呦,这就叫法国面包?这个挺好做的嘛。’他开玩笑说,‘哎,那你天天给我做啊?’这是什么话,想来是有深意的”。
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张、谢两人好上了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人对两个出身迥异的青年相恋表示担忧。有人提醒谢雪萍:“你知道吗?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张学良的弟弟啊!”乍听此言,谢雪萍确实有些惊讶,这个“情报”顾大姐和张学思没有向自己透露过,可是,她想,干革命还讲什么门当户对?“我可管不着他是谁的弟弟,我喜欢的是他本人,不是他的身份。”
1940年中秋之夜,在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里,张学思、谢雪萍和另外几对新人一起举行了一场新颖的集体婚礼。婚后不久,两人一起离开延安,率东北干部队奔赴华北敌后抗日战场。从此以后,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这对出身不同、但有着共同理想的夫妻始终同甘共苦、恩爱如初,他们之间的纯真爱情被广为传诵。(综合《党史天地》《黄河黄土黄种人》)
一见倾情
日寇入侵,家庭变故,张学思走上了一条与父兄完全不同的道路。1933年,年仅17岁的张学思毅然来到延安,投身革命。
1940年,张学思从延安马列学院毕业,担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以下简称“抗大”)第三分校东北干部队的队长。
那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延安女子大学(以下简称“女大”)举行形势报告会。这一天,张学思早早地来到女大礼堂,挑了一个前排的位置坐下。无意间,张学思发现距离自己不远处坐着一位端庄、恬静的姑娘,她正在翻阅一本画报。一向喜爱看画报的张学思按捺不住便凑过去,问了句:“同志,请问画报是从哪儿借的?”
“图书馆。”姑娘没有抬头,顺口回答。
“听口音,你不像北方人?”
“我是广东来的。”也许画报里的故事太吸引人,也许姑娘不愿意被别人打扰,她仍然没有抬头。
“一个女孩子怎么跑这么远?”
“那又怎样,抗日还分什么远近?”姑娘抬起头来,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好事之徒”。就在四目相对的一刹那,两人同时报以友善的微笑。爱情就这样产生了。姑娘那柔情似水的一笑,已经定格在张学思的记忆深处。
不久,女大举办第二场报告会,张学思又早早地坐到原来的位置上,东张西望地期待那位姑娘的到来。然而,他失望了,直到散会,姑娘的倩影始终没有出现。
这一天,张学思遇到了古道热肠的东北老乡顾大姐。
“大姐,我想……我想向你打听个人。”
“谁啊?吞吞吐吐的。”
“大眼、圆脸、长辫子,老家在广东……”张学思描述着。
“别说了,你问的不就是‘小广东’吗?她叫谢雪萍,我俩在一个班呐。”从顾大姐口中,张学思了解了谢雪萍的经历。
谢雪萍出生于广东省德庆县,父母都是雇农,由于家境贫困,两个姐姐出生不久先后被送人,谢雪萍被姨母领养。起初,姨母待她很好,甚至送她上学。后来,姨母生了自己的孩子,谢雪萍开始遭到虐待,14岁时,谢雪萍逃离姨母家,只身前往广州,在一家纺织厂做了名女工。这期间,她思想渐渐觉悟,开始参加工人运动。抗战爆发后,谢雪萍前往延安,先在抗大受训,后转到女大就读。
顾大姐从张学思闪烁的言辞中,心里已猜出几分,决定设法玉成两人的婚姻。
精心策划
自从延安实行星期日休息制度后,南关市场便成了延安最热闹的地方。一个星期天,顾大姐找到谢雪萍,说:“‘小广东’,陪我到南关市场买点东西吧。”
“巧了,我正想去买笔记本哩。”不一会儿,两人沿着延河说说笑笑向南关市场走去。转过河湾,突然一位青年策马扬鞭迎面而来,“张昉,张昉(张学思到延安前用的别名)……”顾大姐朝着骑马的青年扬臂招呼。
张学思勒住马,顺势跃下:“是顾大姐啊,去赶市场吗?”答话间目光与谢雪萍相遇,两人点头微笑。
“哦,对啦,我来介绍一下。”顾大姐老练地把握时机,指着张学思说:“他叫张昉,抗日东北干部队队长,我的老乡。”说完转过身,拉着谢雪萍的手,说:“她,谢雪萍,女大三班的学员,我俩是同学。”
“好像在哪儿见过?”张学思故作若有所思状。“那天在女大礼堂听报告……”谢雪萍倒是实在,主动与张学思握手。
顾大姐趁势说,一起去张学思屋里看看,他是东北干部,条件比咱们好多了,有现成的笔记本,不用买。就这样,谢雪萍走進了张学思的窑洞。
相熟后,张学思请谢雪萍吃饭。谢雪萍后来回忆两人第一次吃饭的情景,“那是离学校不远的一个小饭铺,他说,‘哎,要一个法国面包。’我听不明白,等端上来一看,什么法国面包啊,就是馒头片裹鸡蛋炸了一下。我就笑了,‘哎呦,这就叫法国面包?这个挺好做的嘛。’他开玩笑说,‘哎,那你天天给我做啊?’这是什么话,想来是有深意的”。
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张、谢两人好上了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人对两个出身迥异的青年相恋表示担忧。有人提醒谢雪萍:“你知道吗?他可是大名鼎鼎的张学良的弟弟啊!”乍听此言,谢雪萍确实有些惊讶,这个“情报”顾大姐和张学思没有向自己透露过,可是,她想,干革命还讲什么门当户对?“我可管不着他是谁的弟弟,我喜欢的是他本人,不是他的身份。”
1940年中秋之夜,在延安宝塔山下的窑洞里,张学思、谢雪萍和另外几对新人一起举行了一场新颖的集体婚礼。婚后不久,两人一起离开延安,率东北干部队奔赴华北敌后抗日战场。从此以后,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成立后,这对出身不同、但有着共同理想的夫妻始终同甘共苦、恩爱如初,他们之间的纯真爱情被广为传诵。(综合《党史天地》《黄河黄土黄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