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及远送时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840150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这段文字的时候,我正坐在西安飞往榆林的飞机上,座位号42B,夹在两个熟睡的陌生人中间,企图用文字去纪念爷爷,我们都还未及送别却已知这一刻不远了。这样一种情绪很难用语言描述得清,好像原本建立在认知里关于生命逝去的那种理智却正被一笔一笔摘取,眼泪莫名地一点点涌出。几天前爷爷病重,我们赶回去看他,我第一眼见到那个印象中从未如此清瘦又虚弱的爷爷时,眼泪也是这样忽然泛起,那一刻我忍不住伸出手握紧了爷爷的手。
  从机场到神木爷爷奶奶家里还有一个半小时车程。几个小时后,我也许会先到姑姑家或奶奶家,吃过晚饭去医院看爷爷,也可能直接去医院。不晓得待会儿再见到爷爷时,这样的情绪是会继续伴随还是暂且游离去别处。而我们后来为数不多的见面,会不会也像小时候那样,在我的生命中留下深刻的印迹。
  心里最先出现的是那些最久远色彩却格外鲜明的画面,那些记忆在神木东山上,在爷爷奶奶东山脚下的小院和屋里,在那方院落远近一二里的街巷里。
  从爷爷奶奶原来住处的院子里朝东边抬起头,就可以看见山上挺立着的一座天然形成却胜似人工雕饰的侧身人形石块。那石块大大的头部下是佝偻着后背的身体,再连着因半蹲而突出却平坦的大腿面,怀里足够四五个小朋友坐,印象中坐在里面吹着风是极舒适的。印象中爷爷经常带我们爬山,除了山上那些怪石嶙峋,还有大大小小的佛寺。我们曾经在一个叫作万佛洞的寺庙里排在相对而立的僧人队伍末端,模仿着他们站立的姿态和念出的经咒。我已经想不起那些令人疑惑的咒语在空中飘散出的形状,可是那种大约是梵文带来的异域感打造的神秘氛围依旧让我觉得新奇而温暖。我想或许是那氛围里融入了有爷爷在的特别的温馨吧。
  爷爷奶奶家山下的院子是我童年中的重要一隅。它好像永远充满了花香——当然除了院墙角落里占地小小的旱厕和果香。果似乎也没有香气,因为我不记得以前种过的那些果树,只记得最后的两株枣树,红枣好像并不产生特别的香气。我摘过那些红枣,小小的,红色很饱满,那是白日赋予的色彩。夜晚赋予小院的就真的是香气了。爷爷奶奶那时候种了一种花,至今我也没搞清楚它的学名是什么,反正是一种香气很特别很易识别的花。我问爷爷,那是什么?他告诉我那花叫作“夜来香”,因为它晚上开花,花香会随着夜风依进鼻管。后来的二十来年中,我也偶尔又闻到过那种花香,可是却再没听谁说起“夜来香”这个名号。再后来,我的孩子长到了爱问问题的年纪,有时我会用自认为很了不起的搪塞之语回答她。看到她一本正经附和的样子,我会想到爷爷的回答,给那样的香气记上一抹文艺。再看着孙女深以为然的样子,一定也很骄傲吧。如果暖暖长大后也四处寻找想证实记忆中那些先入为主的答案,那她终有一天会明白,那些独特的错误留在记忆里是多么完美无懈。
  进到屋里,有放置我和表弟比赛吃饺子用过的桌子的角落,有厨房里长方形的大储水槽,和沉得不像话的铜水瓢,还有后来变成床的部分。最开始是什么来着,记忆有些模糊了,或许是盘大炕,因为我记得在上面唱戲的情景,那舞台是巨大且结实的。我也曾经偎在爷爷身旁,玩儿抓中指和猜火柴棍的游戏。我的印象中老奶奶(爷爷的母亲)也安息在那盘炕上,我爬上前去看见她不动,走得非常安详。后来还在院里举办了法事,披着华丽袈裟的僧人念了许久的经。我那个时候四五岁的样子,孩童的记忆充满毫不偏差的细节是多神奇的一件事。屋里还有屋,我们称之为“西窑”,我小时候不太喜欢那个房间,里头黑压压的,再加上它的名字,总有种尔乃偏殿的感觉。可是后来的许多好吃的都是在那儿享用,包括味道超好的神木烩菜,边嚼丸子边研究餐边柜上摆放的早已泛黄的老照片,回想时,可以教育自己,有趣往往是非常简单的。
  爷爷奶奶老房子的院门开在一条小巷里,砖石铺就的路面从巷口凹凸到巷尾,巷子很长,以至于巷口有巷口的故事,巷尾有巷尾的故事。我们每次离开,爷爷都会站在巷口送别我们,我总记得后车窗外越来越小却还不停招着手的他,挥动不舍。听说爷爷也曾站在那个巷口,等担着水路过的我的妈妈,我爸爸说成媳妇多少有他的功劳。还有巷口那户人家的狗吠声,永远逼迫小孩子沿着对面墙根忐忑而过。巷尾的故事,相比巷口的热闹温情,神秘又肃穆,从巷子尽头转弯,再如何七拐八拐过后,有一条窄到一次只能穿过一个小朋友的墙缝,墙缝后面的世界,属于烈士陵园的庄严。当我们从那道印象里特别宽阔的坡道上飞奔而下过,又喘着粗气豪迈地向上爬。
  爷爷爱和我们聊新鲜发生的事、国家大事,我一直知道,可是后来自我变成一个不怎么爱说话的人,缺乏聊天的练习,所以我们的话也渐渐少了。他和奶奶住在西安的那段时间,时常逛附近的村子,采购食材送来,但好像聊天也不如小时候那么多。也许性格里不乏在孤独里怡然的部分,那些没有语言的时刻即便有小小急迫,我也还是很享受,想想是因为安心吧。我知道属于爷爷的,比如他内心是一个永远不老的存在,也属于我们,它会一直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
  许多画面不由自主地闯进来,甚至那些还未发生的,如果拿来道德的标准,我自己都不晓得该怎么判,只知道现在和以后想说的话确定有那几句:
  爷爷,如果您还没走远,就再多留一会儿多看一会儿,我们都在,就像我保证过的那样,我们都回来了。您再看看我们,多看看奶奶,还有以前的院子和外面的街道。我听姐姐说您似乎在不清醒的时候说要上街,我宁愿相信那是您的愿望,那么在远行之前,忘记身体的痛,再走走阳光沐浴下的街道吧。我想您会安然,没有任何遗憾。
其他文献
金水镇已经在这世界上存在一万四千六百三十二天了,这是镰刀从《金水志》里翻出的数字。镰刀合上那本书就后悔了,他把带有硬邦邦的胡渣下巴顶在左胳膊上,思考着为什么一个存在了一万多天的地方却让自己如此厌弃。这问题到底出在哪了。他应该向这一万四千六百三十二天的哪一天要一个答案,还是问问自己呢……他踌躇片刻,把头抬起来望着已是半老徐娘的图书馆工作者。那人正在和自己的朋友视频聊天,全然不顾几米开外一个并不太在意
期刊
“花里豹”并不是一只豹子,而是一只公鸡。它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它的故事在很长时间内被人们津津乐道。  1990年春天,大地已经解冻,天气逐渐暖和起来,温柔的阳光从早上就洒满大地,照在还没扯完的麦草堆上,照在摞得齐整的硬柴上,照在还未发芽的杨树、榆树的光秃秃的枝干上,照在桥村的每一个角角落落。人们纷纷离开了自己的热炕头,脱掉笨重的棉衣棉裤,出门活动了。妇女们在家门口纺线,或几人围在一起纳
期刊
假设,大雪将你困在我身边  早已在屋檐下码好木柴  也窖藏了萝卜和白菜  我在假设一种假设  假设 大雪将你困在我身边  我就为你生一盆烈火  烧掉年轮 烧掉劈不开的枝桠  往事也在火上翻烤  如水的目光炖出香气  伴着陈年老酒  伴着我的陪伴  陪你涉过冬天的河流  陪你老成一头暮雪  陪你将地老天荒铺排得白雪茫茫  那之后 我更愿是马背上的一朵雪  迎着朔风 驮着凛冽  去更凛冽的地方  永远
期刊
失眠  我的眼睛又听到窗外  那只有淡紫色瞳孔的灰猫  它弄丢了一朵夏日的荷花,此时像  一把锯子。整夜地切割空气中的礁石  即便如此,我还是看到了地下  潮湿的灵魂穿过金属刀片发出的  轻微抖动声——体内的风  正忙于驱赶昨日入侵的阴霾  失眠是一块漆黑的磨刀石  苦楝树新生的枝桠上  ——悄然冒出一朵罂粟花  我们之间的秘密  那时木槿花正开得火热,我们摒弃  双耳,钻进潮湿的林地并排躺在一起
期刊
活到二十多岁的时候,苏北北才知道,自己原来不是人。  “那我是什么?”苏北北说,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你是机器人。”西山说。  “机器人?呵呵,你开什么玩笑,哪有机器人会像我这样,有血有肉,吃饭穿衣。你看你看,皮肤下面还有血管,一道一道,绿莹莹的。”说着,苏北北举起白嫩嫩的胳膊,给西山看。  西山冲着她笑,说:“那也是机器人。”  苏北北不服气,她把西山的胳膊也举起来,放在自己的胳膊跟前,对比着
期刊
我死了。  我因啥而死,又是怎么知道自己已经死了,这些应当联系起来的追问,我都不曾拷问过自己。不过,我死了,这是事实。或者,现在的我已经是自己的灵魂,像只蝴蝶一般游荡在我生活过的这个村庄。只是漫无边际而轻松自在地游荡着,像这个世界发生的一切与己无关一般游荡着。  这阵子,巷道里那些左邻右舍都神色匆忙地往我家去了,看那样子好像真的死了人似的。我却莫名其妙地站在那儿想了想,我们家这阵会是谁就这么死了呢
期刊
世间最美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当智慧与食材相遇,经过煎炸炒涮,就能成就一道美食,通过味蕾将思念的距离拉近。当思想与笔墨相遇,丹青妙笔在挥毫泼墨间就能成就一幅烘云托月的字画,让人享受视觉的盛宴。而今天我要讲的,是大河、古道与一位艺人相遇,从此成就的一段传奇。河是洛河,陕西境内最长的内流河。道是秦直道,世界最早的高速公路。艺人叫张俊功,成长于洛河畔、古道旁的陕西省甘泉县桥镇乡安家坪村,一个陕北说书史上
期刊
考上大学是所有人预料之外的事情。  第一年寒假回家,我穿着时兴的阔腿浅色牛仔裤,蹬着抹跟的高跟皮鞋,在父亲的职工小院一时成了最时髦的城里人。我看见,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罕有的喜悦笑容,像山崖间的依米花,低吟浅唱。  夜晚,我盘腿坐在炕头,跟母亲促膝长谈。母亲说,我代替她活成了她希冀的模样——原来,她一直为自己是一个目不识丁的家庭主妇耿耿于怀,她对职工小院的阿姨们满心满眼的羡慕。她曾经立誓,就是砸锅卖铁
期刊
一  我小时候常患病,听我母亲说,是因为她在怀我的时候,想吃带着酸味的橘子罐头,家中没钱,父亲便去山中摘了不少野果子给母亲吃,后来在胎里留下了病根。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但我小时候的病,确实不少。  母亲说我小时候爱哭,晚上放不了床,得有人抱着,但不管是怎么抱着,我还是常常发高烧。这对别的小孩都是家常小病,打上一剂退烧药,好好睡一觉,早上起来便可相安无事,照常吃两碗大米饭。而我一烧就烧糊涂了,在床上
期刊
陕北高原上悲怆的唢呐声在冬日冷峻的窑洞前鼓荡着,激越着。  爷爷的灵棚上,刺眼的白纸花,一朵朵扶着钢管向天空蔓延。两个彪形大汉从大门外拉进一只体态健硕的山羊,指头粗的绳索,在山羊不安的扭动下绷得直直的。院前显得颓靡的磨盘,此刻就要派上用场。它将作为山羊最后匍匐于大地的断头台,洋洋得意地挺直腰板。那把闪着白光的刀子,就摆在磨盘上面,远远望去,就连那耀着的光,也是寒冷的。山羊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磨盘上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