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他继承了老师柏拉图的思想成果,但他的继承是以批判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他以“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的话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他的《诗学》一直被称为西方文艺理论史上的奠基之作。在《诗学》中,他对悲剧首次进行了全面论述,提出了一套系统的悲剧理论,对后世悲剧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悲剧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句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一定义涉及到悲剧的内容,形式,性质和功能等各方面,通过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悲剧通过剧中人物动作摹仿对象,具有完整、统一的情节结构。它通过语言的运用,加上人物行动,综合舞台表演的手段,形成特殊的艺术效果。悲剧表现正面角色历经磨难和痛苦,这类突发事变引起人们的怜悯,让人感受角色的无奈。悲剧的目的是净化情感,陶冶人的品性。
二、悲剧的灵魂:情节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由六个要素构成的,即情节、性格、思想、台词、扮相和音乐。其中情节是最重要的,称之为“悲剧之魂”。借助于情节,悲剧才是“完整的”或者统一的,也正是通过情节,悲剧才会实现它的净化功能。亚里士多德强调情节的完整性,他所强调的整体是指完整的活动有头,有身,有尾。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解释:所谓“头”,指事之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亚里士多德还提出,组成情节的事件必须严密布局,这不只是着眼于戏剧的形式美,它既是對作品形式的要求,也是对作品内容的要求。
情节是对行动的模仿,人们幸或不幸取决于他们的行动。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几个家族的故事。”这些家族都是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只有这样的艺术题材才能刺激作者的创作欲望,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其中“突转”、“发现”和“苦难”是悲剧情节的三个因素。就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描写的就是两个家族之前年轻人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之后,才得知两个家族之间的仇恨,两人都努力抗争,但阴差阳错最终双双死去。这就属于“突转”和“发现”的同时出现,最终结局是苦难的,从而引发了读者的怜悯和感叹。
亚里士多德还强调悲剧应该避免三个方面:一定不能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或坏人由逆境转为顺境。第一种情况不是煽动恐惧或引别人哀怜而是使我们憎恶。第二种情况根本不是悲剧情节,他既不引起我们的人类感情的赞同,也不唤起我们的怜悯或恐惧。第三也不能写一个恶贯满盈的人从顺境转入逆境。这样的故事可能会引起我们的人类感情,但不会使我们产生怜悯或恐惧。由此可见悲剧判断的标准就是能否引起我们的怜悯或者恐惧之情。
在《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恐惧“是一种由于想象有足以导致毁灭或痛苦的、迫在眉睫的祸害所引起的痛苦或不安的情绪。” 怜悯是“一种由于落在不应当受害的人身上的毁灭性的或引起痛苦的、想来很快就会落到自己或亲友身上的祸害所引起得痛苦的情绪。”这样看来,怜悯是有一个人遭受不应该遭受的厄运引起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正常的人都有怜悯之心,因此当人们观看悲剧时,从对角色的不幸遭遇中引发恐惧和怜悯,反思自己的缺陷,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
三、悲剧的人物
亚里士多德认为能充当悲剧主人公的人物只能是一些道德品质比好人坏又比一般人好的中间人。即犯过失的好人。这些人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邪恶,而是由于他们犯了某种错误。这些人往往是血统高贵的大家族的英雄人物。这些悲剧英雄享有极大的成功,却也犯下某种错误,这种错误被发现了,于是发生“逆转”导致不幸。这就是著名的“过失说”。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用俄狄浦斯王的举例进一步阐释了“过失说”,也就对怎样塑造悲剧人物树立了一个典范。俄狄浦斯的例子,作为他是一个崇高的英雄人物,他曾为城邦解除过灾难,又以坚强的毅力承担了后一次灾难的责任。如果不是因为他自己的冒失,便不会失手杀死自己的父亲。虽然他是无意中杀害的,但这毕竟是过失。正是这个过失,使他遭受了命运的无情嘲弄。后来他与忒拜原王后结婚,犯下命中注定不可饶恕的“杀父娶母”的罪孽,得知事实真相后他自刺双目,流放自我。因而,他的悲剧给人以惊心动魄的震动,从而引发人们的恐惧和怜悯。
总的来看,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论”,首先表明悲剧人物不是无缘无故遭到苦难,而是的确犯了错误;他们并不是败德丧行之徒,却遭到命运的惩罚,结局凄惨,所以能够引起我们的怜悯与恐惧。其次,“过失论”打破了传统的命运观念。造成悲剧的原因,不仅仅是所谓的命中注定,人物的性格也是其中之一。因此他强调了悲剧的教育功能。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西方文论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后世的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傅亮(1983.11),女,汉族,安徽青阳人,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讲师。
一、悲剧的定义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为“悲剧”下了一个定义:“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句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这一定义涉及到悲剧的内容,形式,性质和功能等各方面,通过定义我们可以看出:悲剧通过剧中人物动作摹仿对象,具有完整、统一的情节结构。它通过语言的运用,加上人物行动,综合舞台表演的手段,形成特殊的艺术效果。悲剧表现正面角色历经磨难和痛苦,这类突发事变引起人们的怜悯,让人感受角色的无奈。悲剧的目的是净化情感,陶冶人的品性。
二、悲剧的灵魂:情节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由六个要素构成的,即情节、性格、思想、台词、扮相和音乐。其中情节是最重要的,称之为“悲剧之魂”。借助于情节,悲剧才是“完整的”或者统一的,也正是通过情节,悲剧才会实现它的净化功能。亚里士多德强调情节的完整性,他所强调的整体是指完整的活动有头,有身,有尾。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解释:所谓“头”,指事之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的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亚里士多德还提出,组成情节的事件必须严密布局,这不只是着眼于戏剧的形式美,它既是對作品形式的要求,也是对作品内容的要求。
情节是对行动的模仿,人们幸或不幸取决于他们的行动。悲剧中没有行动,则不成为悲剧。但没有性格,仍然不失为悲剧。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几个家族的故事。”这些家族都是声名显赫的“大家族”,只有这样的艺术题材才能刺激作者的创作欲望,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其中“突转”、“发现”和“苦难”是悲剧情节的三个因素。就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描写的就是两个家族之前年轻人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之后,才得知两个家族之间的仇恨,两人都努力抗争,但阴差阳错最终双双死去。这就属于“突转”和“发现”的同时出现,最终结局是苦难的,从而引发了读者的怜悯和感叹。
亚里士多德还强调悲剧应该避免三个方面:一定不能写好人由顺境转入逆境,或坏人由逆境转为顺境。第一种情况不是煽动恐惧或引别人哀怜而是使我们憎恶。第二种情况根本不是悲剧情节,他既不引起我们的人类感情的赞同,也不唤起我们的怜悯或恐惧。第三也不能写一个恶贯满盈的人从顺境转入逆境。这样的故事可能会引起我们的人类感情,但不会使我们产生怜悯或恐惧。由此可见悲剧判断的标准就是能否引起我们的怜悯或者恐惧之情。
在《修辞学》中,亚里士多德认为恐惧“是一种由于想象有足以导致毁灭或痛苦的、迫在眉睫的祸害所引起的痛苦或不安的情绪。” 怜悯是“一种由于落在不应当受害的人身上的毁灭性的或引起痛苦的、想来很快就会落到自己或亲友身上的祸害所引起得痛苦的情绪。”这样看来,怜悯是有一个人遭受不应该遭受的厄运引起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正常的人都有怜悯之心,因此当人们观看悲剧时,从对角色的不幸遭遇中引发恐惧和怜悯,反思自己的缺陷,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
三、悲剧的人物
亚里士多德认为能充当悲剧主人公的人物只能是一些道德品质比好人坏又比一般人好的中间人。即犯过失的好人。这些人之所以遭受不幸,不是因为本身的邪恶,而是由于他们犯了某种错误。这些人往往是血统高贵的大家族的英雄人物。这些悲剧英雄享有极大的成功,却也犯下某种错误,这种错误被发现了,于是发生“逆转”导致不幸。这就是著名的“过失说”。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用俄狄浦斯王的举例进一步阐释了“过失说”,也就对怎样塑造悲剧人物树立了一个典范。俄狄浦斯的例子,作为他是一个崇高的英雄人物,他曾为城邦解除过灾难,又以坚强的毅力承担了后一次灾难的责任。如果不是因为他自己的冒失,便不会失手杀死自己的父亲。虽然他是无意中杀害的,但这毕竟是过失。正是这个过失,使他遭受了命运的无情嘲弄。后来他与忒拜原王后结婚,犯下命中注定不可饶恕的“杀父娶母”的罪孽,得知事实真相后他自刺双目,流放自我。因而,他的悲剧给人以惊心动魄的震动,从而引发人们的恐惧和怜悯。
总的来看,亚里士多德的“过失论”,首先表明悲剧人物不是无缘无故遭到苦难,而是的确犯了错误;他们并不是败德丧行之徒,却遭到命运的惩罚,结局凄惨,所以能够引起我们的怜悯与恐惧。其次,“过失论”打破了传统的命运观念。造成悲剧的原因,不仅仅是所谓的命中注定,人物的性格也是其中之一。因此他强调了悲剧的教育功能。
总之,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在西方文论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对后世的文艺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傅亮(1983.11),女,汉族,安徽青阳人,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