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协同理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在开放性与复杂性并存的外界环境中,如何通过内部协同作用,实现时间、空间、功能的有序结合,从而把握整体的发展方向。志愿服务活动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了一系列小子系统,他们既相互独立存在,又相互协调发展。如何利用好学校及社会为当代大学生提供的良好资源,把握志愿服务活动整体发展方向,达到实践育人功能最大化,是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一步。
关键词:协同理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协同理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在开放性与复杂性并存的外界环境中,如何通过内部协同作用,实现时间、空间、功能的有序结合,从而把握整体的发展方向。协同是一种关系性思维,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各子系统的协作运行。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是一种有目的、自组织、有调节的、相互耦合的作用关系。而术科类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多视角的规划设计,更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相互呼应的推动和落实。
一、术科类志愿服务的现状
术科专业志愿服务工作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了教学实践、舞台实践、研究实践、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下面又包含了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方法等一系列小子系统,他们既相互独立存在,又相互协调发展。但在对音乐学院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分析后,发现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志愿服务活动意识不够深入
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体意识不够,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了解的不够深入,参与的动机停留在“必须的社会实践”,完成需要的8学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志愿服务活动效果不够理想,不够主动的服务态度,则不能将活动精神融入行动,达不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影响到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
2.志愿服务活动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目前还有很多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不全面,对志愿服务内容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去敬老院,到农村支教,进大赛会场服务方面,活动场所比较单一。从活动形式上来说,音乐学院的志愿服务形式除了慰问和演出之外,少有同学有创新意识,从而导致活动的简单化形式化,仅仅为了做活动而活动。当代大学生应明确,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既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专业知识的领悟的过程,更是通过实践积累知识和拓展技能的过程,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达到实践育人的良好效果。
二、协同理论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适用性
20世纪70年代,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哈肯对“协同”给予了他所认为定义:系统的所有部分之间通过彼此协作,让整个系统实现微观个体视角下的重新构建,形成新的结构与特征。协同理论主要研究了开放性系统在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或物质交换的状况下,如何借助自身内部要素的协同作用以实现其在时间、空间以及功能上的重新构成,从而从无序走向有序,同时在外界因子有效干预的情况下,达到子系统1+1>2的效果。
依据协同理论,可以将志愿服务活动视为一个协同系统,将学生主体、指导教师、学校、实践单位等依据协同理论,当外部进行有效干预或促进系统内部内容进行自我调整时,系统中的所有子系统以及子系统自身内部的所有要素之间就会产生协调合作,形成整体效应。因此,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当中,可以运用协同理论自组织原理,通过各个运动变化的子过程之间的相互协作、竞争,使过程演化为有序的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实践团队自主意识,使其相互合作,从而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同时,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实际作用。从协同理论的角度观照高校的思政教育,有助于在不同层次与角度上对其进行方法论的确立。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等方面有所助力。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一个重要的特点应该是发挥专业优势,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开发并组织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具有专业学科特色的品牌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优势,积极发挥高校社团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大力发展各级志愿者协会。坚持在社会关注、群众急需、青年能为的结合点上寻找突破口,充分发挥志愿者们的知识与专业优势,在社会公益服务、社区发展服务、成长辅导服务、科技文化服务、困难群体服务、生态保护服务等领域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创新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利用协同理论为指导,完善组织管理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多样化。
三、协同合作,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可持续化发展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通过与不同的个体与群体的交流和联系,可以加强他们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志愿服务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书本上,校园文化氛围这种隐形教育资源,能给大学生带来更加重要的影响。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氛围中实现志愿精神的内化于心,外化为自觉行动。在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工作也需要进入新时代。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应该进一步探索学校与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衔接机制,从制度层面上实现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素质培养和就业质量提高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理论和实践表明,“协同”是当前志愿服务活动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其进行协同理论的考察与探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它的丰富性和协同性,从理念入手进行创新,进而引导内容和途径创新,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可以达到新时代教育的目标,使志愿服务走向纵深与精细,提高实践育人的有效性,促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君.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创新路径.[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
[2]周金容.协同理论视角下高职校企合作的现实困顿与发展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8.
[3]李成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
[4]周思勇,裘广宇,徐俊杰.协同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5]林佳.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实现路径初探.[J].《价值工程》.2017.
作者简介:王靖雯,1989年7月,女,汉族,籍贯:吉林省九台市,陜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协同理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
协同理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在开放性与复杂性并存的外界环境中,如何通过内部协同作用,实现时间、空间、功能的有序结合,从而把握整体的发展方向。协同是一种关系性思维,注重从整体上把握各子系统的协作运行。系统中的各子系统之间是一种有目的、自组织、有调节的、相互耦合的作用关系。而术科类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需要多视角的规划设计,更需要有计划、有步骤、相互呼应的推动和落实。
一、术科类志愿服务的现状
术科专业志愿服务工作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了教学实践、舞台实践、研究实践、社会实践等一系列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下面又包含了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实践方法等一系列小子系统,他们既相互独立存在,又相互协调发展。但在对音乐学院学生的志愿服务活动的分析后,发现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志愿服务活动意识不够深入
部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体意识不够,对志愿服务精神的内涵了解的不够深入,参与的动机停留在“必须的社会实践”,完成需要的8学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志愿服务活动效果不够理想,不够主动的服务态度,则不能将活动精神融入行动,达不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影响到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功能的发挥。
2.志愿服务活动创新意识有待加强
目前还有很多大学生对志愿服务的认知不全面,对志愿服务内容的了解仅仅局限于去敬老院,到农村支教,进大赛会场服务方面,活动场所比较单一。从活动形式上来说,音乐学院的志愿服务形式除了慰问和演出之外,少有同学有创新意识,从而导致活动的简单化形式化,仅仅为了做活动而活动。当代大学生应明确,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既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专业知识的领悟的过程,更是通过实践积累知识和拓展技能的过程,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达到实践育人的良好效果。
二、协同理论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适用性
20世纪70年代,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哈肯对“协同”给予了他所认为定义:系统的所有部分之间通过彼此协作,让整个系统实现微观个体视角下的重新构建,形成新的结构与特征。协同理论主要研究了开放性系统在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或物质交换的状况下,如何借助自身内部要素的协同作用以实现其在时间、空间以及功能上的重新构成,从而从无序走向有序,同时在外界因子有效干预的情况下,达到子系统1+1>2的效果。
依据协同理论,可以将志愿服务活动视为一个协同系统,将学生主体、指导教师、学校、实践单位等依据协同理论,当外部进行有效干预或促进系统内部内容进行自我调整时,系统中的所有子系统以及子系统自身内部的所有要素之间就会产生协调合作,形成整体效应。因此,学生在志愿服务过程当中,可以运用协同理论自组织原理,通过各个运动变化的子过程之间的相互协作、竞争,使过程演化为有序的理论为指导,培养学生实践团队自主意识,使其相互合作,从而达到更好的育人效果。
同时,志愿服务作为实践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推进,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实际作用。从协同理论的角度观照高校的思政教育,有助于在不同层次与角度上对其进行方法论的确立。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等方面有所助力。大学生志愿者群体一个重要的特点应该是发挥专业优势,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开发并组织与专业结合紧密的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具有专业学科特色的品牌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领导优势,积极发挥高校社团和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大力发展各级志愿者协会。坚持在社会关注、群众急需、青年能为的结合点上寻找突破口,充分发挥志愿者们的知识与专业优势,在社会公益服务、社区发展服务、成长辅导服务、科技文化服务、困难群体服务、生态保护服务等领域不断丰富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创新志愿服务活动的形式,利用协同理论为指导,完善组织管理机制,促进志愿服务多样化。
三、协同合作,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可持续化发展
大学生在志愿服务活动中,通过与不同的个体与群体的交流和联系,可以加强他们对社会、集体和他人的了解,有助于提高大学生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志愿服务的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书本上,校园文化氛围这种隐形教育资源,能给大学生带来更加重要的影响。以校园活动为载体,使学生在耳濡目染的氛围中实现志愿精神的内化于心,外化为自觉行动。在十九大中,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我国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及工作也需要进入新时代。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应该进一步探索学校与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衔接机制,从制度层面上实现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素质培养和就业质量提高的有机结合。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理论和实践表明,“协同”是当前志愿服务活动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其进行协同理论的考察与探究,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它的丰富性和协同性,从理念入手进行创新,进而引导内容和途径创新,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可以达到新时代教育的目标,使志愿服务走向纵深与精细,提高实践育人的有效性,促进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晓君.试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创新路径.[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
[2]周金容.协同理论视角下高职校企合作的现实困顿与发展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8.
[3]李成龙.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3.
[4]周思勇,裘广宇,徐俊杰.协同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启示.[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5]林佳.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育人功能实现路径初探.[J].《价值工程》.2017.
作者简介:王靖雯,1989年7月,女,汉族,籍贯:吉林省九台市,陜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