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年来,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保险市场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随着市场内保险公司数量的增多,行业间的竞争不断加剧,保险公司从直接承保产生的利润开始下滑,甚至出现亏损。这种状况促使保险公司寻求其他的收入来源以维持经营稳定,而通过开展保险投资获得投资收益,进而弥补公司收益下降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方法。纵观国际上保险业发达的国家,保险投资已成为行业主调。
[关键词]保险投资;投保人
首先,保险投资关乎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和持续发展。从投保人的利益出发,保险公司通过运用保险资金投资取得有效收益来降低保险费率,投保人因此享受到缴费“优惠”。而从保险公司的利益来说,投保人享受到费率下降的好处,对保险需求也会有所增加。这在无形中拓宽了保险市场并产生规模效应,使得公司的经营稳定得以保障。同时,得益于投保量的增加,保险资金累积不断扩增,这为保险投资提供了更多的稳定资金供给,使投资获取收益更具可行性。这样的投资良性循环,不但有利于保险公司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还能促进保险公司的公积金和资本金增长,增强其偿付能力,为稳定公司经营财务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我国保险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有足够的市场潜力,保费收入仍具有保持高增长的动力。但保费收入高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较高的承保风险,保险公司在承保利润下滑的市场趋势下,资金压力巨大。因此需要保险投资收益以弥补或缓解这种资金压力。此外,利率风险也是影响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承保利润下滑的原因之一。由于保险资金运用受到国家的严格监管限制,大多以银行存款形式进行配置,也就导致了投资收益与银行的利率波动紧密关联,从近年来利率下调的趋势上来看,寿险公司的利率风险在不断扩大。因此, 必须大力发展保险投资,改变保险公司的资产结构,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提高投资回报率。
再者,从行业宏观角度来看,保险业既要对企业的财产损失提供经济补偿保障,同时也能利用好积累的保险资金对效益优好的经济单位进行投资,充分发挥其保险融资的功能,促进社会再生产的有效进行。这样不仅是遭受经济损失的企业可以得到经济补偿,保险资金所投资的经济单位也能够因此获得其发展扩大所需要的资金。通过保险投资使保险业在发挥经济补偿功能的同时,兼具融通资金的职能。
从目前我国保险投资的现状来看,保险资金参与市场经济发展已十分活跃,特别是2016年在股市中频频举牌上市公司,让保险投资逐渐走进民众的视线焦点之中。近年来,国家鼓励保险业进行投资,对保险投资标的范围的调整,使保险资金投资得以快速发展,但快速发展的背后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保险投资结构的单一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从行业领头的几个大型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配置来看,现金和银行存款占比较大,而政府债券、金融债券这些法律规定允许投资的项目所占比重较少。而保险资金投资对收益的要求与国债市场对期限、规模等的限制难以较好组合。近几年我国虽然逐步拓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如允许其介入银行同业拆借,投资证券基金,买卖央企公司债券,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活跃度仍不高, 险资无法大规模介入;证券投资基金无法由保险公司自主控制,另外证券基金还存在体量小,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而中企债券收益率低,流动性不足等特点限制了其成为险资的主要投资标的。
第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受制于投资渠道窄,导致了保险资金在银行存款的投放比重过高、资产证券化水平过低、投资方式单一等现象。以寿险为例,因为大部分的未决责任准备金是以银行存款形式存放,所以导致银行储蓄利率成为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主要根据。因为只保证资金安全性还远不够抵消利差损失,必须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使保险资金不但保值而且增值,进而提升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发挥保险保障功能。
第三,我国保险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资金运用与来源的结构不匹配。所谓保险资金投资结构指的是不同的保险投资形式的投资额所构成的占比和关联性。现行相关政策对不同性质的保险资金投资限制大都规定用于短期投资上,导致了资金运用的效率低下。另外,在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善环境下,投机性短期投资将使得保险公司承担更大的风险。 这种长期负债与短期投资的不合理的组合配置,将成为保险公司成长发展的障碍。
当今,保险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安定离不开保险业的稳定经营,基于保险投资对我国保險市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以下建议:
首先,在保证资金安全性前提下,着力于提升保险资金盈利能力。保险公司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投资策略,既要资金安全又要争取实现盈利,通过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来提高其偿付能力,确保公司经营财务的稳定,从而进一步扩大公司经营规模。
其次,政府应当着重对投资对象、交易管理过程、渠道创新、投资监管进行制度上改进及优化,保障保险资金运用的效率提升,从而增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稳定公司经营,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管理的职能。
最后,政府也应积极探索拓宽投资渠道,从我国保险投资的现状来看,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过窄问题已严重影响其投资收益,无法匹配保险资金投资的有效需要。单一性的投资渠道导致低效率的投资回报,不利于我国保险公司的成长与发展。如何拓宽投资渠道关乎我国保险业未来发展,尝试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保险投资渠道上的经验,引入创新投资管理机制,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有祥.现代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决定因素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4):4-6.
[2]周晶.我国保险资金入市的风险防范与监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张昭东.关于我国保险投资状况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2,(02):59-62.
[4]陈中.马凯: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N].证券时报,2013-09-18(A02).
[5]林炫圻.商业保险资金运用投资优化与风险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傅海宽(1991—),男,汉族,福建泉州人,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金融保险。
[关键词]保险投资;投保人
首先,保险投资关乎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和持续发展。从投保人的利益出发,保险公司通过运用保险资金投资取得有效收益来降低保险费率,投保人因此享受到缴费“优惠”。而从保险公司的利益来说,投保人享受到费率下降的好处,对保险需求也会有所增加。这在无形中拓宽了保险市场并产生规模效应,使得公司的经营稳定得以保障。同时,得益于投保量的增加,保险资金累积不断扩增,这为保险投资提供了更多的稳定资金供给,使投资获取收益更具可行性。这样的投资良性循环,不但有利于保险公司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还能促进保险公司的公积金和资本金增长,增强其偿付能力,为稳定公司经营财务提供有力保障。
其次,我国保险业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有足够的市场潜力,保费收入仍具有保持高增长的动力。但保费收入高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较高的承保风险,保险公司在承保利润下滑的市场趋势下,资金压力巨大。因此需要保险投资收益以弥补或缓解这种资金压力。此外,利率风险也是影响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承保利润下滑的原因之一。由于保险资金运用受到国家的严格监管限制,大多以银行存款形式进行配置,也就导致了投资收益与银行的利率波动紧密关联,从近年来利率下调的趋势上来看,寿险公司的利率风险在不断扩大。因此, 必须大力发展保险投资,改变保险公司的资产结构,拓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提高投资回报率。
再者,从行业宏观角度来看,保险业既要对企业的财产损失提供经济补偿保障,同时也能利用好积累的保险资金对效益优好的经济单位进行投资,充分发挥其保险融资的功能,促进社会再生产的有效进行。这样不仅是遭受经济损失的企业可以得到经济补偿,保险资金所投资的经济单位也能够因此获得其发展扩大所需要的资金。通过保险投资使保险业在发挥经济补偿功能的同时,兼具融通资金的职能。
从目前我国保险投资的现状来看,保险资金参与市场经济发展已十分活跃,特别是2016年在股市中频频举牌上市公司,让保险投资逐渐走进民众的视线焦点之中。近年来,国家鼓励保险业进行投资,对保险投资标的范围的调整,使保险资金投资得以快速发展,但快速发展的背后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保险投资结构的单一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从行业领头的几个大型保险公司的投资组合配置来看,现金和银行存款占比较大,而政府债券、金融债券这些法律规定允许投资的项目所占比重较少。而保险资金投资对收益的要求与国债市场对期限、规模等的限制难以较好组合。近几年我国虽然逐步拓宽了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如允许其介入银行同业拆借,投资证券基金,买卖央企公司债券,但银行同业拆借市场活跃度仍不高, 险资无法大规模介入;证券投资基金无法由保险公司自主控制,另外证券基金还存在体量小,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而中企债券收益率低,流动性不足等特点限制了其成为险资的主要投资标的。
第二,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受制于投资渠道窄,导致了保险资金在银行存款的投放比重过高、资产证券化水平过低、投资方式单一等现象。以寿险为例,因为大部分的未决责任准备金是以银行存款形式存放,所以导致银行储蓄利率成为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主要根据。因为只保证资金安全性还远不够抵消利差损失,必须提高资金运用效率,使保险资金不但保值而且增值,进而提升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发挥保险保障功能。
第三,我国保险投资结构的不合理,资金运用与来源的结构不匹配。所谓保险资金投资结构指的是不同的保险投资形式的投资额所构成的占比和关联性。现行相关政策对不同性质的保险资金投资限制大都规定用于短期投资上,导致了资金运用的效率低下。另外,在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完善环境下,投机性短期投资将使得保险公司承担更大的风险。 这种长期负债与短期投资的不合理的组合配置,将成为保险公司成长发展的障碍。
当今,保险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安定离不开保险业的稳定经营,基于保险投资对我国保險市场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就当前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以下建议:
首先,在保证资金安全性前提下,着力于提升保险资金盈利能力。保险公司应采取积极主动的投资策略,既要资金安全又要争取实现盈利,通过保险资金的保值、增值来提高其偿付能力,确保公司经营财务的稳定,从而进一步扩大公司经营规模。
其次,政府应当着重对投资对象、交易管理过程、渠道创新、投资监管进行制度上改进及优化,保障保险资金运用的效率提升,从而增强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稳定公司经营,使其更好地发挥社会管理的职能。
最后,政府也应积极探索拓宽投资渠道,从我国保险投资的现状来看,保险资金的投资渠道过窄问题已严重影响其投资收益,无法匹配保险资金投资的有效需要。单一性的投资渠道导致低效率的投资回报,不利于我国保险公司的成长与发展。如何拓宽投资渠道关乎我国保险业未来发展,尝试借鉴发达国家在发展保险投资渠道上的经验,引入创新投资管理机制,为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有祥.现代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决定因素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保险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04):4-6.
[2]周晶.我国保险资金入市的风险防范与监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张昭东.关于我国保险投资状况的思考[J].甘肃科技纵横,2012,(02):59-62.
[4]陈中.马凯: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N].证券时报,2013-09-18(A02).
[5]林炫圻.商业保险资金运用投资优化与风险管理研究[D].南开大学,2013.
作者简介:
傅海宽(1991—),男,汉族,福建泉州人,贵州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金融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