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学林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amer_w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数学;习惯;教学方法
  
  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对学生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不仅要教数学知识,而且要教如何“学数学”的知识。下面就谈谈我在教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一、教学生会听课,养成积极动脑的习惯
  首先要着手培养学生积极动脑,认真听讲的习惯。教学生四会:会听、会看、会想、会说。
  会听: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抓住要点。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的问题。
  会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首先要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取代学生的“看”。再次,教学中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看。如,教师的板书、演示等要准确,鲜明,能引起学生观察的兴趣。最后,在课堂练习中要多设计一些能引起观察兴趣旨在训练观察能力的题目。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已掌握的概念进行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在观察中发展智力,逐步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
  会想:老师在课堂上要使学生肯动脑子想问题,并用科学的方法促使学生动脑子。提问后,让可能不会答的学生优先做答,再请会答的针对前者的疑问做答。这样,教师既可以了解后进生是不是在思考,思维的障碍是什么,又可提高一般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锻炼。提问后教师要及时评价,对回答好的,敢于发言的要给予鼓励。
  会说:听、看、想,要通过“说”这一点来突破。课堂上抓住要学生尽量多说这一环节,就能促进学生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抓好了会说,就能促进其它三会。因此要十分重视学生口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二、教学生会阅读,养成自己学习的习惯
  课本是无声的教师,是学生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坚持课前阅读,课内阅读,课后阅读,养成预习和复习的自学习惯。
  课前阅读,就是课前预习课本。要求学生每天完成家庭作业后要翻开课本,看看第二天要学的内容。特别是每一单元,每一小节的开头新课,阅读时要标出疑问,以便在老师讲课时,带着问题有重点地听课。有时也可由教师提出能引起兴趣的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找书去读。如在讲完“差倍”应用题的基本例题后,提出“差都有哪些表述方法,看谁找得多”的题目,要求学生课外完成。同学们起初是自己想,后来就到课本习题中去找,也有到处翻看课外书及习题集的。第二天讨论,有的同学一人就归纳出六种“差”的不同提法。在这样预习的基础上再学较复杂的差倍应用题,学生学起来很轻松。这样的预习可把学生的兴趣引向课外,主动地学习。
  课内阅读,就是课内学习课本。课上在教师指导下有要求有检查地阅读数学课本,是教给学生自学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数学课本,没有故事情节,吸引力小,可读性差。如果只是一般地要求阅读,必然会出现“读不进去”,“看不出(什么东西)来”的现象,因此阅读课本一定要有要求,有指导。开始可由教师带领学生阅读,具体地指导学生如何抓住课本中每一小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怎样理解数学概念,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词、句要进行圈点划批,正确理解数学语言,掌握数学概念。
  课后阅读,就是课后复习课本。要指导学生养成做作业前先复习课本的习惯。要求学生每天做家庭作业前先看课本,看老师当天讲的部分书上是怎么写的,想想老师是怎么讲的,做题时要注意什么,然后再做题。要指导学生养成边看课本边整理所学知识的习惯。每学完一个单元,教师可不留作业,由学生自己复习课本,整理已学知识,归类、编号,练习写简短的复习提纲或笔记。每隔一段时间,选择优秀笔记组织传阅,进行评议,以调动“自己学”的积极性。
  三、教学生会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生会思考,首先要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能创造条件并能激发学生思考。要让学生在对数学材料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理判断的过程中,掌握思考方法。思考的方法,单凭认真听“讲”是听不来的。思考的方法是要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来领悟。只有学生不断地体尝到思考的乐趣,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独立思考之后要及时组织议论、讨论、争论等多项交流活动,让学生在交流中,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体尝独立思考的乐趣。
  只有独立思考才能产生见解。有见解就有交流的愿望,有交流又可激起新的思考。在交流中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得到训练,思考能力随之提高。学生有了思考的兴趣,就会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四、教学生会审题,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许多错误,往往并非是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乏必要的审题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要求再解题的习惯。每教一新课例题,教师都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审题,在学新课的同时学会审题方法,养成审题习惯。
  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主要靠课内教学的指导和训练。家庭作业题要认真设计,数量要少,质量要好,解题的要求要高。由于题量少,学生不感到负担,就乐于开动脑筋认真完成。这样安排作业,学生负担轻,积极性高,不仅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形成,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
  五、教学生会改错题,养成自我评价的习惯
  能对自己的学习作出评价,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善于从错误中学习也是一种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判断正误,自我检验自我评价的习惯和能力。指导学生对自己作业中的错题分析并登记错因,认真改错,是培养学生自我检验和自我评价能力,提高作业正确率的有效方式。每学完一个单元,学生可根据错题情况评价自己该单元学习的成绩和问题,确定自己复习的重点。要求学生做题时认真仔细,独立完成,不依赖别人,不弄虚作假,做错了也要错个明白,学会真本事。
  总之,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习惯只能在学习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学改革。选取最能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从去年开始我区高中正式推行了新课改。新课改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主导,老师要少讲,学生要多做、、、、、、然而物理这门学科对于大部分民族学生而言太难,考纲要求的最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讨论也不知从何下手,一道简单的习题让学生自己做是完成不了的、、、、、、这么难,让学生畏惧;那些规律定理公式又是那样的客观、死板与机械,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这样下去,学生哪还有学习物理的兴趣,没有了兴趣就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转变旧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把“结果教学转变为过程教学,把知识转变为智慧”。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数学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特别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本人多年教学,现谈几点浅见。  一、注重发展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能力  思维品质体现了思维的水平和差异,培养思维品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突破口,教学中唯有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的智力、能力乃至此创造精神才会
坚持“以学为本”,真正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深化数学教改的急切呼唤。如何立足课堂,实施自主创新教学,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对此,我着手把好课堂教学中的“三关”即“激疑、探究、应用”。以此改革传统教学中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建立探索性、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在教学活动中获得主动和生动活泼的发
【摘要】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形式、题味与一体,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更加乐学、爱学、主动的学习。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感受课堂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关键词】教育;方法;探究;乐学    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温暖的课堂,呼唤充满崇高人性的对话。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的生命融入语言的交流和情境中,语文的学习应该在活生生的动
【摘要】老师和父母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时刻保持一颗童心,随着孩子的成长,你会发现,在孩子慢慢读懂这个世界的同时,你走进了孩子的心里,你距离成功的老师和父母也就不远了。  【关键词】沟通;朋友;父母    一桌佳肴,母亲为孩子盛好了饭,孩子嘟着嘴,瞪着一双大眼睛可怜兮兮的看着妈妈,妈妈说:“你到底吃不吃?我数一、二、……”三字还没出口,饭碗已经被孩子推到了一边。以前看到这个广告
【摘要】和谐是个美好的词汇,把它用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我相信那是一种愉悦的心情,和谐也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师所追求一种教育和教学的艺术,只有这种和谐,也才能真正展示我们教育和教学的艺术和水平。  【关键词】和谐 新课程    曾看到一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你这糊涂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急忙把他们赶跑。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时,才认出他们是你当年的小
【摘要】课堂讨论是体现生本理念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精心设计讨论问题,详细制定课堂讨论规则,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指导学生参与讨论, 提高讨论效率。  【关键词】课堂讨论 了解学生 设计问题 讨论规则 及时评价  近几年来,我校一直在倡导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学理念,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们纷纷开始尝试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进行教学。  但是干任何事都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生本教
根据当前教学实际,要减轻孩子学习压力,培养其自学能力,并收到较好的效果,唯一的办法就是向课堂要质量。教师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观念要更新,教学思维要改变。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作用,符合孩子的学习习惯,让孩子能在一个愉快而又和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本文就小学数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浅述。  一、教师的组织教学能力  教育教学是双边活动。教育是由师生两者组成的,孩子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如何选择较好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正成为摆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而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课堂的引入方式一定不能马虎进行、一定得经过深思熟虑,因为一节课刚开始的几分钟对一堂课的发展方向和实际效果有很大的影响。在这里笔者积极探索和尝试通过创设情境来导入新课,提高思想政治课的课堂效果。  【关键词】政治教学;
随着寒假的开始,我校教师家访又要随即展开。不管是作为班主任还是任课老师,在这几年的家访过程中让我体会很多,尤其作为班主任更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协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班主任经常性的工作。    一、家访是一门教育艺术,要用不同的方法与家长和学生进行交流    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并及时掌握学生在家中的情况。  因为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