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三大策略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yswzzxp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不够高是很多数学教师为之苦恼的问题,因此,强化训练、增加作业量等做法才屡禁不止,学生不堪重负,这就加剧了学生的厌学心理。如何减轻师生负担,提高数学教学效率呢?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策略:
  
  一、教师讲课条理清晰
  
  首先,避免模糊不清的语言。有些教师讲课时表述不清,过多使用不确定的语言。这与教师的思维缺乏逻辑性和缺乏有效的口头表达能力有关。例如,在讲分式的约分时,常说“约去上面和下面的公因式”。正确的叙述应是:“约去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又如在做几何题时,有时以简略的形式代替完整的语句,结果遗漏了命题的前提条件。如说“等边对等角,大边对大角”,忽略了“在同一三角形中”的前提条件,概念表述的不完整使得学生证题时容易产生错误。因此,教师要避免用模糊和混乱的教学语言,努力做到讲课清晰明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一方面应该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注意语言的丰富性。高效率的数学课堂要求语言丰富,形象生动,节奏恰当,富于情感。教师的讲解和叙述要能激发不同年龄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就必须具备丰富和生动形象的语汇。平淡、呆板的语言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富于情感的讲述有利于突出重点,使学生获得深刻印象。
  第三,教学内容清晰化。例如,通过使用范例、说明、提示、示范等解释教学内容和形象化、具体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清晰明了;通过声调变化、停顿以及精心设计板书等强调重点;通过提问、获取学生的反馈以及全面解答学生的疑问,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二、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精心设计提问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点之一。教师课堂提问是连接“主导”和“主体”的纽带,是学习者与学习文本对话的阶梯,是启发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用处。
  1.紧扣课题来设计问题。
  以学生掌握课堂所教的知识和方法为目的,教师有必要抓住其中的一些关键内容来设计问题。如在讲“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在课前设计6个问题: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怎么判断?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怎么判断?圆上一点到直线的最短距离如何计算?如何求过圆内一点最大(小)的弦长?圆的弦长、半径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三者之间的关系怎么样?当圆与圆相交时,如何求公共弦,方程如何求?有了这些问题,学生的思路变得开阔了,教师也就做到引导学生多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抓住数学概念中的关键词句来设计问题。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但是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对这些概念的认识往往也是一知半解。因此,教师有必要在进行这些概念教学时,就一些关键词进行提问,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如学习“等差数列”这个概念时,其定义为“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针对这个定义,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让学生思考:(1)能不能去掉“从第2项起”“每一项”或“同一个”,去掉这些词以后,定义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你能举一些反例吗?(2)能不能用其他词来替换这些词?(3)能不能把“差”改成其他的运算关系,如“和”“积”或“商”,为以后学习等比数列作铺垫。
  3.抓住难点来逆向设计问题。
  在椭圆第二定义的教学中,若按教材 “由例可知的方式给出椭圆第二定义”教学,会使学生感到困惑:为什么会在椭圆外出现这样一条直线?如何想到利用这种方式给椭圆下定义呢?用其他方式来定义可以吗?还存在椭圆的第三定义吗?不管老师怎么讲,学生都难以实现知识点的相通。要突破这个教学难点,可以尝试让学生逆向思考,也就是在让学生重新复习椭圆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向他们提出问题:由椭圆的第二定义如何推导焦半径公式?椭圆有了第一、第二定义,是否也可以有第三定义呢?本知识点通过教师的逆向设计问题,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思考,进而突破教学难点。
  
  三、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首先,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适当难度的教学要求,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等引发学生的认知失衡,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为学生提供大小不同的圆和相应的材料,这些圆有的是用硬纸做的,有的是用软布做的,有的直接画在一张纸上而没有剪下来。教师要求学生分小组探索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的任务是“想办法找出这些不同圆的周长”。这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通过积极合作,学生相互启发,用折叠的方法,先量出圆的周长,再推算出整个周长,面对纸上画的圆不易直接测量周长,学生转入探索周长与直径关系的研究。整个过程充满挑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学习和运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策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第一,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能完成学习任务。可以采取让学生回答问题、完成课堂小练习、扮演“小先生”等方法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第二,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向学生说明取得成就的价值,告诉学生为什么要追求成功,让学生渴望成功。
  第三,教授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教师应为学生的有效学习提供帮助,引导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和专心于课堂学习。◆(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三中学)
  □责任编辑:黄婉琼
其他文献
The solutions for a mode Ⅲ crack growing along an arbitrary propagation path in a piezoelectric plane are studied under the impermeable surface condition and t
期刊
A short-cavity Er/Yb-P/AI/Si co-doped fibre grating laser is demonstrated, with a pair of fibre Bragg gratings whose central resonant wavelengths are around 155
期刊
从高产栽培稻中筛选出高抗黑尾叶蝉的品种余赤231—8。此品种的抗性系余晚6号遗传,属于强抗生性弱抗选择性类型;与V41系统的强抗生性强抗选择性不同。由于迁居至余赤231—8上
The diffraction integral formulae in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temporal frequency domains are derived by using a Fourier transform and tensor analysis method. Ba
期刊
长期以来,不少教师重解题、轻定义,对定义的要求往往只满足于单纯的记忆,使学生对椭圆定义的本质不能深刻理解和运用,造成数学定义与解题脱节的现象,解题时常感到束 For a l
数学是一门抽象、严密的学科。正由于这一点,令相当一部分学生望而却步,对其缺乏学习热情,产生厌烦情绪。为了提高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在数学教学中应当有效利用情境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就是把学生的主动参与具体化在优化的情境中,使其诱发动机,充分感受,主动探究。情境教学当然不能将所有的数学知识都用生活真实形象再现出来。事实上,情境教学的形象真切,并不是实体的复现、忠实的复制或照相式的
The influence of the third-order dispersion (TOD) on the polarization mode dispersion (PMD) is investigated. It is found that the TOD effect destroys orthogonal
期刊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关键在于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充分挖掘、利用新教材的这些特征,转变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科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在预习中自主探索、获取知识。高中数学新教材是一个综合编排的知识体系,知识编排顺序符合高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课前预习。要让学生提前阅读教材,自我探索知识,通过阅读,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逐
本刊讯从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传来消息,11月16-19日,2012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林产品及木制品展(下称“林木展”)将在博览会举办地中国南宁盛大举办。这是在南宁连续第三次
The acoustic wave band structures and single defect states of the two-dimensional periodic composite media ofwater (mercury) cylinders with circular cross secti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