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与她的《烟火漫卷》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迟子建说:“哈尔滨对于我来说,是一座埋藏着父辈眼泪的城。”从上世纪末的《伪满洲国》开始,哈尔滨逐渐成为她创作关注的坐标。在哈尔滨30年的生活体验,让迟子建无论是在素材积累的厚度,还是在情感的浓度上,都与这座城难解难分。如何独立建构这座冰雪之城强悍的主体风貌,进行酣畅淋漓的文学表达,诉说自己对这座城市的情与爱,成为她的创作命题。
  在迟子建的长篇新作《烟火漫卷》中,她再次聚焦于哈尔滨这座城池中的芸芸众生,将人间的悲欢离合徐徐道来。
  从北极村到榆樱院
  迟子建的童年是在北极村度过的,少年时代在这片大自然围场中的生活经历,让她不断书写这片熟稔亲切的故土。从登上文坛的第一篇小说《北极村童话》开始,作家不断倾心打造大兴安岭山脉中的自然世界,描绘这片山川旷野里的日常生活。此后多年的城市生活,冲刷了迟子建早年对城市的陌生感和寓居感,她从过客变为居民,作家的笔触也自然而然地伸向了哈尔滨这座城市。
  在迟子建看来,从自然书写转向城市书写的过程中并没有“隔”的感觉。“作家要遵从自己的内心,当你觉得一个题材培养成熟以后,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可以从容驾驭它。所以我写《烟火漫卷》的时候,完全没有隔阂感。”
  2019年4月,她开始动笔写《烟火漫卷》。小说中,以开“爱心护送”车为生的刘建国寻找被他遗失的友人之子,不速之客黄娥带着儿子寻找早已死去的丈夫,他们在哈尔滨因“寻找”而相遇,串联起一系列的人物与故事,也串联起哈尔滨这座城的历史与当下。
  作家阿来说:“我们终于看到一个城市,就像小说里头最重要的角色一样,完整地出现了。随着刘建国、黄娥这些故事中人物的生活展开,整个城市的地理也是真切的。”
  小说中的典型环境“榆樱院”,其实就是迟子建根据现实中哈尔滨道外区的老建筑构想出来的。主人公黄娥刚到榆樱院时,刘建国送了她两样东西,其中之一就是地图。在纸印的地图之外,黄娥也用脚步丈量着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在摸爬滚打中绘制出了自己的哈尔滨地图。而榆樱院这类中华巴洛克风格、半土半洋的历史建筑,正是我们观察城市的一扇窗口。这院落褶皱深处的光华,是城市的动人侧影。
  松花江畔的城与人
  迟子建说:“我没有别的本事,但我是比较勤奋的,我的脚、手都比较粗壮,我愿意用我的手去触摸生活,用我的脚,踏实地把我作品涉及的地方,能走到的尽量走到。像写《额尔古纳河右岸》,我要去实地看一下。这时你再驾驭题材的时候,不适感会消失,会越来越跟它水乳交融。”
  什么是与写作对象水乳交融?在《烟火漫卷》中,迟子建给出了答案。她对哈尔滨的四季风物、人文历史了然于胸,对哈尔滨的城市景观、风土人情信手拈来。从雄浑壮阔的春季奇观“文武开江”,到夏日里热闹的斯大林公园,从犹太老会堂改建的音乐厅,到化身城市建筑博物馆的圣·索菲亚教堂,从人气十足的洗浴中心、哈尔滨啤酒节,到哈尔滨日常饮食中滋味浓厚的炖菜、香辣咸香的夜市味道……迟子建建构出整体盛大、细节鲜活的哈尔滨。
  评论家潘凯雄认为:“这个作品一号主角是城市,是哈尔滨。正是这个城市烟火当中的这些平凡的人,和里边的自然、植物等,成就了这部作品。”
  自然,是迟子建在城市书写中特别强调的部分。书中很多情节都围绕着哈尔滨城畔的松花江展开,第二章中黄娥的出场正逢松花江开江,正是在这里,她发现了联系着过往经历的布帽。原本是城外人的黄娥,在专门写给孩子的“哈尔滨记事”中,记录最多的也是松花江。故事尾声,刘建国在江边惊醒,下决心去赎罪。在小说中,松花江不单单是地理名词和外在风景,更是小说主角“哈尔滨”的灵魂。
  在情节故事之外,迟子建以夜市为例,来说明城市生活如何影响作家的语言。“比如在夜市里就可以学习语言。一个卖鱼的,把半死不活的鱼,形容为半阴半阳的鱼,多么文艺啊!我路过一个卖香瓜的地方,商贩开着一辆四轮车,我和其他人一样,在那挑挑选选。东北人吃香瓜,得闻闻香不香才买。我拿起来就闻,他说你别闻了,都是千挑万选的,我车上的瓜都是进入决赛的瓜。你想想,多么生动啊!进入决赛的瓜,你还选什么?有预赛,有淘汰赛,它可能是已经进入八强,甚至是进入四强、冠亚军之战的瓜。”
  烟火人间,彼此照亮
  小说中有一个情节:主人公刘建国在最后赎罪的时候,在人性黑夜和人间自然的黑夜里,看见的却是满天的烟花。这为小说增添了一抹温暖、明亮和天真的底色。迟子建的创作特点也被概括为:“向后退,退到最底层的人群中去,退向背负悲剧的边缘者;向内转,转向人物最忧伤最脆弱的内心,甚至命运的背后。”
  为了写好“爱心护送”车,迟子建进行了艰难的采访。因为经营隐蔽,这类为危重病人提供转运服务的人常常拒绝采访。她后来转换方式,以做社会学调查的名义顺利采访到了小說人物刘建国的原型。在一家位于城乡接合部的花店中,迟子建被这位穿着皮夹克、面目洁净的下岗再就业工人所触动,他后来化身为小说中开完“爱心护送”车后,西装革履去音乐厅听音乐的刘建国。
  正是这形形色色的人与生活,绽放出哈尔滨的绚烂烟火。在作家眼中,“烟火”包含了多重含义:一方面,作家写夜市,写小吃,写人情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这是人间层面的烟火。另一方面,烟火象征着哈尔滨城里与我们同生共息的生灵。小说里贯穿着一只小鹞子,它知恩图报、神勇矫健,最后却陷入未凝固的塑胶跑道,让人惋惜这猝然结束的美好。第三个层面,烟火还象征着良心。经历创痛的人们,需要一场烟火去抵抗自然的黑暗和人性的黑暗。这一种烟火,可能深藏在地下,又会重回人间。
  “我喜欢烟火人间的感觉,我不经意走过的时候,就会感染人间烟火气,所以这个长篇写作之初确定的标题就是《烟火漫卷》。”迟子建说。而在评论家李敬泽眼中,“原本大都市里携带着各自秘密的孤独个体,到最后能相互打开心扉,用微弱的火把彼此映照,每个人的生命就迎来了烟火漫卷。照亮的瞬间,就是每个人生命里的奇迹时刻”。
  责编:马京京
其他文献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  金钱、俸禄、美女,与书联系在一起,是古代读书人的理想之所在,书,故而成为一种信仰与宗教般的什物。想想也是,穷文富武,那时候,一介寒儒连粥都喝不上,如果没有一点理想激励他,早把书本扔在脑后了。  书与书生,似有一种递进转换互补的关系。明人于谦诗曰:“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很准确地道破了这层关系。人们往往先是读书、买书、找书,
期刊
“人文社科中文原创好书榜”,由国内人文社科领域优秀出版单位与媒体联合推出,致力于推荐优秀中文原创图书,每月定期更新。此榜单在人文社科图书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1.《史料与场域:辽宋金元史的文献拓展与空间体验》  【日】平田茂树余蔚主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1年1月  本书是复旦大学和日本宋代史研究會,共同筹划举办的中日青年学者辽宋夏金元史研讨会的论文精选,由日本宋史专家平田茂树先生和复旦大
期刊
書名:《中国共产党简史》  作者:本书编写组  出版: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年2月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经党中央批准,由中央宣传部组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单位编写的《中国共产党简史》,已由人民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联合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这部《简史》是按照党中央部署,为配合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编写的党史简明读本。在书稿编写过程中,中央领导同志多次
期刊
书香里的中国年:北京书店夜场暖暖  大年三十至正月初六,北京发行集团旗下北京图书大厦、王府井书店、中关村图书大厦、王府井外文书店4家大型书城及新华书店花市店、翠微店、小庄店、西四店、永安路店、建筑书店6家中型书店,首次开启24小时书店模式,陪伴读者欢度别样书香年。2月16日晚上近10点,北京图书大厦一层结款台处,蒋滢赉开心地替女儿张文菁掏钱买书。“图书大厦过年不关门,这可真是头一回!作为读者,我们
期刊
“读一本书如同青蛙来到井口。”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阅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濮存昕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我们的生命本体受时空的限制,在这里就不能在那里,此时干什么就不能同时还干什么,这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了有所局限的‘井中之蛙’。”濮存昕表示,但是,各式各样的书籍,能够让人们经常“来到”井口,看这里也行,看那里也行,上了井口,就相当于来到书店了。  去年8月30日晚,BIBF世界阅读夜——中国话剧之夜在快
期刊
1  当下读书界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就是阅读。  2020京东文学盛典之夜,莫言、格非、阿来、苏童等一批大家,围绕着阅读与创作,发表了新的环境下,读书、生活、阅读、写作的不同观点。大家不约而同地谈到一个时代性问题,即当下阅读的多样性与阅读的未来。  谈及阅读,最逃不开的话题之一,就是当下风行的手机阅读和碎片化的问题。  当手机阅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我们席卷而来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有一种愕然。不管
期刊
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日,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鲁迅纪念日。这天,诗人瞻仰了鲁迅故居,浮想联翩,感慨万端。于是,挥笔写就这首“纪念鲁迅有感”的短诗。  在旧时代土崩瓦解、新世界已经从地平线上崛起的岁月,诗人以毋庸置疑的有力语言,从对待人民的态度这个基本问题上,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从而揭示了两个阶级、两种制度根本对立的实质。诗人谴责“骑在人民头上”的人及其所统治的世界
期刊
要经过多少努力  才能做到上将刘湘手下  教导师旅长兼省警察局局长  这个人,外表国军将官  内心锤头镰刀闪亮  率领大军在茂县与北川的土门  与数万红军相遇  要怎样的智慧与胆识  才能让红军夺取他镇守的重地  又要以怎样的借口  磨磨蹭蹭失去抢占山头的先机  最后率军仓皇撤退  给红军留下大量枪械粮草  這个人暗中为了红军的事业  不怕暴露自己埋下杀身之祸  所以战役结束  其他的将官举报他的
期刊
打开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唱战歌赴疆场——臧克家抗战诗文选》,强烈的爱国激情,伴随着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扑面而来。选编出版父亲臧克家的这本抗战文学作品集,是我们兄妹四人的共同心愿。这心愿,是为了父辈们经历的那段永不应忘却的岁月;这心愿,深切而虔诚。  记得暮年的父亲在给故乡编纂县志的同志的信中这样写道:“其实,我就是一名战士!”这句话,从一个侧面精准地概括了他的一生。作为战士,20岁出头的父亲在
期刊
在唐代,人人皆会写诗,帝王会写,如唐太宗的“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和尚会写,如僧皎然的“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儿童会写,如七岁的骆宾王写下的《咏鹅》。  骆宾王被誉为神童,一时传为佳话。在唐代,像骆宾王这样的“神童”不只一个。  《全唐诗》里记载了一首《送兄》诗,是一个七岁的女孩,当着武则天的面写出来的。  送兄  七岁女  武后召见,令赋送兄诗,应声而就。  别路云初起,离亭叶正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