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种精神。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不断探索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实现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培养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孩子的创新实质是民族未来的创新,从课堂上开始创新,学生会在不自觉中学会创新。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革过去以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为主的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法。要设法激活学生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参与,学会发现,学会应用,学会创新。笔者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创新环境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克服旧的教学模式,尽量做到让学生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学习,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友善的教育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在教学中,我注重营造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课堂情景创设得越好,就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创新意识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常常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注意循循诱导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分类》时,我根据我们一年级学生年纪小的特点,就大胆地抛开课本中的主题图,干脆让学生把班里的同学按不同的要求分一分,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创新热情。在教学中他们有的说:“按男、女来分”;有的说:“按高、矮来分”;有的说:“按胖、瘦来分”;有的说:“按年龄来分”;有的说:“按头发的长短来分”等等。在我积极地诱导下,学生们自己探究出了许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一些分法是始料不到。像这样把数学知识溶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在感兴的基础上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创造性思维在交流探索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收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鼓励质疑问难,重视创新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实例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和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创新,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一是要加强数学培养,形成创新技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重要”,古人亦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一个学生只会按讲授和书本知识定向思考和处理问题,是无法形成创新能力的。二是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地想象,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三是要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美国学者阿瑞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指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能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态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
四、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创新能力
前苏联数学家雅诺夫斯卡娅在回答解题意味着什么时说:“解题──就是意味着把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可见解题过程是通过问题的转化去完成的,所以转化策略是解数学题的一种主要思维方法。因此,当代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创新知识。例如应用题“服装厂要做1200套服装,计划30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的套数是原计划的1.5倍,实际完成任务用了多少天?”同学们的列式是1200÷(1200÷30×1.5)=20(天),我肯定了这种解法的同时,又问:动动脑,还有别的解法吗?通过鼓励求异,学生能积极动脑,认真思考,也有的分小组展开热烈的讨论。过了一会,有位学生举手回答了另一种解法:因为生产的总套数不变,实际的工作效率是原计划的1.5倍,那么反过来计划时间是实际时间的1.5倍,列式是30÷1.5=20(天)。太妙了,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呀!我就对这位同学进行了特别的表扬和鼓励,并给他记了一次创新分。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开发了创新的潜能。
五、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的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如组织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兴趣小组、数学专题讲座等。让学生从生活和社会现象中找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切磋和相互启发,对社会现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思考,自我分析、设计并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的人格密不可分的,缺乏独立思考,只会重复思维,人云亦云,满足于现成的结论是培养创新的大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健康和创新情态的个性品质。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只要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为教学的第一目标,就一定能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特殊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大众.2006年08期
[2] 韩春暖.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1年1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培养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孩子的创新实质是民族未来的创新,从课堂上开始创新,学生会在不自觉中学会创新。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改革过去以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为主的这种传统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法。要设法激活学生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学会参与,学会发现,学会应用,学会创新。笔者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营造创新环境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场所,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克服旧的教学模式,尽量做到让学生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学习,营造出一种宽松和谐、平等、友善的教育环境。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在教学中,我注重营造学生交流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实践证明,课堂情景创设得越好,就更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激发学习兴趣,诱发创新意识
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常常把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注意循循诱导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取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的《分类》时,我根据我们一年级学生年纪小的特点,就大胆地抛开课本中的主题图,干脆让学生把班里的同学按不同的要求分一分,以此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诱发他们创新热情。在教学中他们有的说:“按男、女来分”;有的说:“按高、矮来分”;有的说:“按胖、瘦来分”;有的说:“按年龄来分”;有的说:“按头发的长短来分”等等。在我积极地诱导下,学生们自己探究出了许多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一些分法是始料不到。像这样把数学知识溶入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在感兴的基础上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创造性思维在交流探索中得到了有效的发展,收到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三、鼓励质疑问难,重视创新教育
在数学教学中,通过实例说明,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意义和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数学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成就动机,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了解所有的数学成就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的创新,都源于对数学浓厚的兴趣,源于强烈的创新意识。一是要加强数学培养,形成创新技能。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重要”,古人亦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一个学生只会按讲授和书本知识定向思考和处理问题,是无法形成创新能力的。二是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训练创新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求异和富有创造性地想象,训练学生创新思维。三是要开发情感智力教育,培养创新个性品质,发展学生鲜明的个性。美国学者阿瑞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指出“尽管创造者要具有一定的能力,但高智商并不是高创造力的先决条件”,可见,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态为动力,以良好的个性品质作后盾。
四、拓宽解题思路,培养创新能力
前苏联数学家雅诺夫斯卡娅在回答解题意味着什么时说:“解题──就是意味着把所要解决的问题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可见解题过程是通过问题的转化去完成的,所以转化策略是解数学题的一种主要思维方法。因此,当代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把教学重点转移到如何指导学生学,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实践获取知识、创新知识。例如应用题“服装厂要做1200套服装,计划30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的套数是原计划的1.5倍,实际完成任务用了多少天?”同学们的列式是1200÷(1200÷30×1.5)=20(天),我肯定了这种解法的同时,又问:动动脑,还有别的解法吗?通过鼓励求异,学生能积极动脑,认真思考,也有的分小组展开热烈的讨论。过了一会,有位学生举手回答了另一种解法:因为生产的总套数不变,实际的工作效率是原计划的1.5倍,那么反过来计划时间是实际时间的1.5倍,列式是30÷1.5=20(天)。太妙了,多么富有创造性的思考呀!我就对这位同学进行了特别的表扬和鼓励,并给他记了一次创新分。这样做不仅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开发了创新的潜能。
五、开展课外活动,发展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的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发展,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课外活动。如组织数学知识竞赛、数学兴趣小组、数学专题讲座等。让学生从生活和社会现象中找数学问题,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切磋和相互启发,对社会现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思考,自我分析、设计并解决问题,这对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总之,创新能力与独立思考的人格密不可分的,缺乏独立思考,只会重复思维,人云亦云,满足于现成的结论是培养创新的大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健康和创新情态的个性品质。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只要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培养学生的创新为教学的第一目标,就一定能肩负起历史赋予我们的特殊使命。
参考文献:
[1] 王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科学大众.2006年08期
[2] 韩春暖.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1年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