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传承和发展的纽带,文化自信的提升是新时代大学生发展的内生动力所在。在多元文化交融、冲突不断的形势下,大学生面临着对优秀传统文化涉猎不深、对革命文化缺乏价值认知、对先进文化缺乏深刻认识以及对外来文化缺乏理性对待的问题。在分析把握影响大学生文化自信原因的前提下,应培育大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加强对网络和外来文化的传播利用、切实发挥高校思政课的主渠道作用,以期切实提升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认知;培育路径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能够体现本民族鲜明特色并被后人发展和创造的文化,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保持坚定的信心。同时能够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做到对外来文化的合理扬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进一步强调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坚持文化自信、繁荣中华传统文化、秉承革命文化、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着力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命题的重要抓手。但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基于此,我们应积极探寻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积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分析
“大学生作为我国文化自信的传承者,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其文化自信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上话语权的轻重”。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总体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一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二是学术界对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研究不断深化,再者,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手段呈现出多样化。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涉猎不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对教育有了不同的认识,功利性教育成为了发展的主流,人文教育的衰退与传统文化的淡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对于传统文化也充斥着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两种错误的认知,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兴趣、挖掘甚少,对其学习也局限于课堂上的寥寥几笔,仅仅停留在认识阶段,并没有深入了解其实质与内涵。因此,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很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实质性的弘扬。
(二)对革命文化缺乏价值认知
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领导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红色文化成果,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革命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等崇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為指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主要精力主要集中于经济建设上,“革命”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冲击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社会问题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也致使大学生新旧价值观点产生碰撞,导致其出现政治信仰不明确、理想信念不清晰等问题。甚至部分大学生对一些英雄人物进行恶意诋毁,妄图歪曲历史,对革命文化内核缺乏深刻认识、对革命精神缺乏深入理解、对我国的革命文化以及革命文化价值产生了一定的质疑。
(三)对先进文化缺乏深刻认识
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复杂化与多元化。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内容、目标、任务等缺乏深入理解,影响着自身文化价值观的树立与培养。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够。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旗帜,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识,就会缺乏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认识,进而影响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其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不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代先进文化中的精髓,然而部分大学生却无法准确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对其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大学生很难自觉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对我国当代先进文化进行有效传播与弘扬。
(四)对外来文化缺乏理性对待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而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当前文化竞争成了除经济、军事竞争外的又一主战场。全球化进程中“西强中弱”的现实也致使部分大学生民族虚无主义泛滥与民族自信心的动摇。根据教育部“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2016年在全国35所高校3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8%的大学生对“我们应当警惕西方文化的价值渗透”这一观点持模糊或者否定态度。且近年来,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电影、网络等多种隐蔽式的文化传播方式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被大学生所追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国外节日而忽略中华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衣食等方面热衷于国外品牌等。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崇,使得我国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发生动摇,进一步影响着文化自信的培育。
二、影响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原因
(一)大学生文化自觉和创新意识淡薄
文化自觉包含着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反省及文化创新四个方面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大学生是文化自信的主体,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力军,然而在实际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主客体顺序颠倒,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被动者”,忘却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并未意识到文化对自身发展、社会进步与国家繁荣的重要性,缺乏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意识。如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度不高,在继承传统文化与吸收外来文化之间缺乏辩证对待;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主流文化的内生动力不足;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还不够;在科技发明、文学艺术创作、主流话语发展以及相应的理论思维、生活体悟能力略显不足等。
关键词:大学生;文化自信;文化认知;培育路径
文化自信,是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能够体现本民族鲜明特色并被后人发展和创造的文化,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保持坚定的信心。同时能够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做到对外来文化的合理扬弃。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进一步强调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坚持文化自信、繁荣中华传统文化、秉承革命文化、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大学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主力军和生力军,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着力于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时代命题的重要抓手。但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基于此,我们应积极探寻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积极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分析
“大学生作为我国文化自信的传承者,是未来国家建设的中流砥柱,其文化自信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上话语权的轻重”。进入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总体呈现出良好的态势,一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二是学术界对于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研究不断深化,再者,对大学生文化自信培育的手段呈现出多样化。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可谓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对优秀传统文化涉猎不深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信息“大爆炸”时代,人们对教育有了不同的认识,功利性教育成为了发展的主流,人文教育的衰退与传统文化的淡化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对于传统文化也充斥着文化虚无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两种错误的认知,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兴趣、挖掘甚少,对其学习也局限于课堂上的寥寥几笔,仅仅停留在认识阶段,并没有深入了解其实质与内涵。因此,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很难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实质性的弘扬。
(二)对革命文化缺乏价值认知
革命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旗帜,领导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红色文化成果,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革命文化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等崇高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行為指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的主要精力主要集中于经济建设上,“革命”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冲击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社会转型时期产生的社会问题及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冲击也致使大学生新旧价值观点产生碰撞,导致其出现政治信仰不明确、理想信念不清晰等问题。甚至部分大学生对一些英雄人物进行恶意诋毁,妄图歪曲历史,对革命文化内核缺乏深刻认识、对革命精神缺乏深入理解、对我国的革命文化以及革命文化价值产生了一定的质疑。
(三)对先进文化缺乏深刻认识
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社会大环境下,人们的思想观念日趋复杂化与多元化。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性质、内容、目标、任务等缺乏深入理解,影响着自身文化价值观的树立与培养。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不够。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旗帜,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认识,就会缺乏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所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认识,进而影响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其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注不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当代先进文化中的精髓,然而部分大学生却无法准确说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对其理解不够深入。因此,大学生很难自觉肩负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对我国当代先进文化进行有效传播与弘扬。
(四)对外来文化缺乏理性对待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而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当前文化竞争成了除经济、军事竞争外的又一主战场。全球化进程中“西强中弱”的现实也致使部分大学生民族虚无主义泛滥与民族自信心的动摇。根据教育部“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报告”课题组2016年在全国35所高校3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40.8%的大学生对“我们应当警惕西方文化的价值渗透”这一观点持模糊或者否定态度。且近年来,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电影、网络等多种隐蔽式的文化传播方式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越来越多的好莱坞大片被大学生所追捧、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热衷于国外节日而忽略中华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衣食等方面热衷于国外品牌等。由此可见,大学生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崇,使得我国主流文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发生动摇,进一步影响着文化自信的培育。
二、影响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原因
(一)大学生文化自觉和创新意识淡薄
文化自觉包含着文化认知、文化认同、文化反省及文化创新四个方面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大学生是文化自信的主体,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生力军,然而在实际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部分大学生主客体顺序颠倒,成为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被动者”,忘却了自身的主体地位。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并未意识到文化对自身发展、社会进步与国家繁荣的重要性,缺乏文化自觉与文化创新意识。如对我国优秀文化的认同度不高,在继承传统文化与吸收外来文化之间缺乏辩证对待;在汲取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基础上创造性地发展主流文化的内生动力不足;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还不够;在科技发明、文学艺术创作、主流话语发展以及相应的理论思维、生活体悟能力略显不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