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的“三无”境界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szlfs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姓什么?语文教学的理念是什么?国外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诸如此类的研究和探讨,无论怎么热闹和激烈。对于普通的、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来说,“教自己的书,让别人去说吧!”或许仍是他们最无奈也是最“唯一”的选择。
  然而,真正能够“教自己的书”、教出语文的味道和感觉来,真正让自己的学生喜欢语文并且有终身学习的可能,几乎又成为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既是境界,达至岂易!来点并不虚无的胜利法吧,套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一言,我们很容易获得“每位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境界”的精神满足。教书二十年,我也就渐渐沉浸在这般“境界”中。我的语文教学“三无”观,即语文关怀的“无微不至”、课堂形态的“无备而来”和写作教学的“无为而治”,源于我这些年来的课堂实践和教学反思,虽草根之见,亦敝帚自珍。
  
  语文关怀:无微不至
  
  “语文关怀”是指教师对学生语文学习行为和语文学习意识的关怀。实质上就是对学生语文学科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关怀。语文教师担当的不是行政的角色,但他却应该是最人性化的过程管理者,他所关怀的细枝末节都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真正元素。
  从常规做起。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须以良好的语文氛围作保证,所以,营造无处不在的显性的语文氛围是教师的必修和职责。语文常规不是小学生幼稚的专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成熟期的渐趋社会化的高中学生而言,更有必要。
  桌角一本字(词)典,手头一份报刊,每天五条成语,每周一篇练笔,课前轮讲诗词,定期考核书写……这就是我要求的语文学习常规。这些看似儿科的常规,能够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沉浸在语文学习的环境中。进而成为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必需。听、说、读、写,语文的要素全在其中,小事不小。语文学习没有规律,语文学习须有常规!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意识是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它所体现的正是“终身学习”现代学习观。一句话,行为规范当从规范行为开始。
  这些相对静态的常规构成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平面背景,而有关学习“方法论”常规的建立对他们更具实用价值。譬如,无论是课文理解还是课外阅读,我都要求把对标题的把玩作为阅读的敲门砖,形成“文章解析标题始”的常规。我告诉学生;标题是文章的第一只眼睛。也是最明亮的一只眼睛。再如。要求学生在看电视节目时自觉“屏蔽”底下文字,注意倾听——听力,是感知、体验生活和生命的重要知觉,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抓手,不可忽也!几乎每一堂课,我都有即兴的“听力测试”:一段独自之后,考问学生“讲了什么”、“要点梳理”和“怎么讲的”。这种听力训练本质上是记忆的训练和思维的训练。
  从小处突破。我有一名学生叫余颖,读高一时,她能全文背诵高中语文(人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的四篇课文(《荷塘月色》《我的空中楼阁》《我与地坛》《花未眠》)以及《我有一个梦想》。她理应成为“名人”,所以别的班级邀请她“巡回背诵”。我跟她说:“也许,全中国的学生中,只有你能做到……”
  其实,余颖所在班级的学生,除了“法定背诵”之外,都能至少在这一单元的课文中“额外”背诵一整篇文章,都能完成《我有一个梦想》。我称他们为“语文特色班”,他们自诩是“全国背诵第一班”。他们的“背诵宣言”:我有一个梦想——经过荷塘,走进楼阁,沉浸地坛,与花同眠……
  以背诵作为语文学习的突破口,进而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优越感。这是我颇为自足的“灵感一闪”。“语文优越感”,顾名思义,是指学生对语文学科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意识,它可以是学生对“整体语文”的一种完全的自我信任,也可以是对“局部语文”的一种独特的自身体验;它可以是恒久的优越感,它也可以是瞬间的成就感。培养和建立学生的语文优越感,就现状来看,应是语文学习的当务之急,也该是语文教师的使命和语文教学得以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语文学习的成功体验!”于是,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或有希望成为“语文特长生”。余颖同学是一个实例,她所在班级的同学何尝不是如此?他们在背诵中已经建立了这样的自信:如此“繁冗”的文章都背出来了,在课文背诵甚至语文学习上我们还有什么跨不过去的坎!有了自信不一定成功,没有自信断不能成功!循着线的轨迹我搭建面的平台,在“成功”中建立自信,在成功中体验进步,在成功中感受优越。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最终将形成相对长久的“语文习惯”和“语文行为”。
  “优越感”一旦扎根,灵魂里便有了“底线”:当我们只剩下失败时,我还有值得骄傲的东西!
  王尚文先生说过:“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便赏识起自己的“赏识教育”来了。
  从对话起步。高中学生已趋成人化,但其复杂的思想却往往以简单的方式呈现出来,享受学习和享受学习的过程跟其理想的学习需求之间有着太多的不调和。认定他们“心灵脆弱”、“为赋新词强说愁”自然太过简单化。他们需要安慰需要呵护更需要理解。我搭建的练笔平台不是写作操练,而是“对话建立”。巴赫金认为“人是作为一个完整的声音进入对话。不仅以自己的思想,而且以自己的命运、自己的全部个性参与对话”、“两个声音才是生命的最低条件,生存的最低条件”(巴赫金《诗学与访谈》。白春仁、顾亚铃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那么,语文学习就从师生两个生命的对话开始,从语文的生命和生存开始。这是对学生的尊重也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语文的尊重也是对语文学习的尊重。
  “所有的怨怒都冲着我来!”“所有的思想我都能包容!”这是我练笔教学的宣言。当学生在学校只剩下这一条发泄的途径时,他们选择了倾诉;当学生将自己的倾诉传递给他们的语文老师而老师又能倾听时,他们选择了感动,对教师的和对语文的。语文教师如果能成为语文学科的“形象大使”,语文是有长久生命的。
  这里,对话的本质是:轻视作文而重视作者!
  
  课堂形态:无备而来
  
  课堂的灵动与多变会导致课堂上时不时地出现“突发性事件”,“预想”中的教学环节和教学目标会受到无情的“阻碍”,教师备课时的“理想设计”也就无法顺利实施,这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每一堂课必须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这不仅仅是教师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往往成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但是,教学目标的“预设”更多的或是教师用书的“权威提示”或是教师自身的“理想感觉”,从严格的、科学的意义上说,教学目标的预设“一统”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摆平”了课堂的“突发冲撞”,因而也违背了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材施教。“无备而来”的“教学模 式”也许可以让课堂生成另一种精彩。“无备而来”不是脱离文本、废弃课标,更不是心想当然、随心所欲,它须以教师丰富的底蕴、充分的“准备”为前提;并且是,教师的底蕴愈丰厚,课前的准备愈充分,学生的心理愈了解,就愈能在课堂教学中驾轻就熟。既见“精彩”,又见“经典”。所以,“无备而来”是一种教学的应变手段,或者说是一种更具人文性的教学手段。它终究不是“放羊式教学”。
  这里提供两个案例(课例)。
  A、善假于物——我教《沁园春·长沙》
  作为“传统”篇目、“保留”课文,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独立”于各种版本的显要之处,其“领袖”地位断不可动摇;而作为几成痼疾的传统的“就词论词”——从“词”里行间“体悟”词人之感情、“参透”词作之风格——的教学方式,即便是教师,也有“不屑”之倦意。 学生朗读本词的过程中,我始终感到他们的“精”“气”“神”不足,即便到了该“神气”的地方,也不过是“外强中干”——突然(教师在课堂上的“突然”每每就是“精彩”)想起插图上毛泽东的“手迹”
  我提了两个问题:1,“王羲之断然是行书高手,那么,如果他也会草书甚至狂草(他当然能),能否写成草书版的《兰亭集序》?草书版的《兰亭集序》能让诸位认同吗?”2,“如果《沁园春·长沙》写成‘行书’或‘楷书’,又将如何?”
  这两个带有探究性质的问题是不必“公布答案”的,相信学生的参悟能力和表述能力吧!
  如果本堂课因假托《沁园春》而让学生对中国书法的“体式”与“风格”有个大致的认识,我以为已是“功不可没”。语文课,究竟要交给学生什么?交给学生什么,确实已不是一个什么问题,而只是“无意之中”的“随意而得”罢了。
  B、让学生领跑——我教《我的空中楼阁》
  多次执教过《我的空中楼阁》,总是把它作为一篇“散文”来处理;而且, 《我的空中楼阁》也总是处在“自读篇目”的尴尬境地,教学中自然多了一份随意甚至轻慢。当教学设计中出现“该如何人手”的惶惑时,语文教师的杀手锏——朗读——定然投错!所以几乎是不假思索。开课便宣布“先集体朗读一遍”。此语一出,即遭到学生的强烈抵制。问之,则日:“本篇不适宜集体朗读!”突然(又一个“突然”)感悟的我顺势而为:“为什么不适宜集体朗读?”有学生答道:“本篇文字优美,意境朦胧,要细细品味,慢慢欣赏。”
  作为高一学生,或许该有这番“明辨是非”的语文素养。于是,“自读篇目”真正实现了自读。可这番“还原”却有着质的飞跃,在学生的心里,那些碎碎点点的“感觉”已经浓缩成为相对完善的“理解”。
  而针对“作者笔下的空中楼阁是否实际存在”的疑问,学生又有了“辩论”的欲望,我的课堂行程自然又转向到了“舌战”……
  课堂的走向是:既然“误入歧途”,不妨“搭上贼船”。
  很多时候,当教师“无备而来”进入课堂,无形之中,却让学生“领跑”了一阵,却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课堂也永远是圆的,学生恰恰也能“诱导”教师,整合课堂!
  两个案例说白了是课堂教学中的两处“临时性”的“微调”,它是机智的,也是自然的,几乎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碰到。所以,当我们对“此时此刻”的学生近况以及课堂“意外”还没有充分的了解和预知时,“无备而来”恰恰是一种最积极也最科学的心态,它体现的是对学生对课堂的最起码的尊重!如果上升到某种“模式”,就是“无指示性”(或“非指向性”)教学模式。
  
  写作教学:无为而治
  
  一直以来,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说写作成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和成败关键并不过分。随着近年高考作文在语文学科中的霸主地位的逾显稳固,写作,几乎成为语文教学的生命之源。不幸的是,当我们翻阅、批改学生作文时,无论是“常规”作文还是应试作文,普遍的现象是:缺少生活气息,多有无病呻吟;难得赏心悦目,常见拿腔拿调。我们许多教师在多年的实践中通过大量的训练堆砌起来的“写作理论”和“操作方法”终究让“平庸”成为作文的主角。学生写作水平乃至语文素质的整体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某个墙角的小花开得如何艳丽)。这是不是在宣告我们写作教学的失败,抑或是反讽我们的“自作多情”?
  答案是肯定的。写作教学的误区正在于有了过多的“时代感”和“可操作性”。以大量既功利又“无趣”的训练作铺垫的写作教学,如果不是出于“无的放矢”的“悠闲”,便是对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的漠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授之以道固然重要,悦之以心才是首要。我们在引经据典讲授“方法”之时,真的不愿“多为人家想想”?强扭的瓜尚且不甜,强迫的作文怎见生活。怎会新鲜!
  说到底,写作是一种游戏活动,还学生以相对的宽松和自由,何妨“无为而治”!
  写作是一种游戏,虽有规则,却不能扭曲得面目可憎失却游戏的情趣;写作要有热情,所以要让学生“作主”;写作离不开生活,所以我们不可凭长官意志横加干预;写作是渐进的过程,所以要给学生更多的宽容和信心。说得刻薄些,学生作文的“终极评判”恰恰不是“指导者”……“无为而治”正是体现尊重、民主和人道的“现代写作”原则。
  以本省为例,自从高考写作分值定位于60分之后,无论何种材料、何种话题,无论难易程度怎样,每年的全省平均分都在42分左右。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乐观地认为:极大多数学生对写作永远没有热情,却不见得永远“写不好”作文,尤其是应试作文?从“正面”意义说,写作,是“功夫在文外”“功夫在练外”的一种素养和能力;从“负面”角度言,写作,其实“很简单”……
  大多数学生在“应试能力”上至少能做到“通得过”,而我们写作教学的“成就”似乎最多仍止步于“通得过”——这是训练的结果么?绝对不是。作为主体的学生,影响他们写作“质量”的,更多的是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拔苗。注意,是熏陶,不是训练。这熏陶,包括教师的学识修养、课堂语言和写作实践等等。执教二十余年来,我没“训练”过一篇作文,也没完整地开设过一堂写作教学课,我只要求我的学生必须完成每周一篇的随笔,雷打不动,既没有题材,也不限体裁。在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实践着我“无为而治”的写作理想。在学生同样不自愿作文的情形下,他们好歹有了一分选择题材、体裁的自由,有了“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我要怎么写就怎么写”的随意,有了一分相对轻松的心境……
  写作需要自信,也需要“他信”,不论教师还是学生。
  当然我并非要吹嘘自己的“教学理念”如何先进怎样见效,也不想极端地反叛现今所有的写作教学,只是想告白对写作训练尤其是应试作文苦苦追思、乐此不疲的同仁们,放还“制控权”,放弃“训练法”,放手“自由化”,既解放学生,也解脱自己。戴着镣铐跳舞,于人于己都是痛苦的。
  说到写作,不能不说书写。“书写美”者必然获得回报,体现在应试中,便是所谓的“印象分”。书写美是一种语文能力,也是一种语文资源,还体现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和承传,从这层意义上论,“字如其文”、“字好文章就好”也就有了较为充分的依据。作文的“文化品位”应该也必须包含着最基本最接近也最直观的书写品位。我的极端观点是:当教师对作文教学无计可施时,就让学生练习书写。所以,“无为而治”的写作教学中,恰恰包含着“放手让学生练习书写”的“大有为”。
  “无为而治”不是一种消极的无奈,而是一种积极的哲学(教学理念)。它反叛的是“功利性教学”,倡导“原生态写作”;它尊重人格,体现人性,扮美人心,还原生命绿色;它以“过程”替代“终端”,以“不变”顺应“多极”……我坚信。它必然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我不是“语文教育的叛徒”,更不是语文教学的虚无主义者。我希望“无”中生“有”,渴望通过自己不断的思想和实践,成为一位“有境界”的老师。
其他文献
刘禹锡字梦得,中唐杰出诗人,他以迥异于流俗的“骨干气魄”,在声势煊赫的韩孟、元白两个诗派之外独具一格。正如胡震亨在《唐音癸签》卷四所言:“元和而后,诗道浸晚,而人才故自纵横一时,若昌黎之鸿伟,柳州之精工,梦得之雄奇,乐天之浩博,皆大家才具也。”同时,刘禹锡还是文人词的早期作者之一。刘禹锡在散文方面也颇有建树,诚如王履道所说:“韩退之、柳宗元、刘梦得文冠百代。”(王正德《余师录》卷三引)因此,我们可
古诗鉴赏和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可以说是高中语文教学难啃的骨头,甚至可以说是“鸡肋”。然而,在高考的试卷中占分的比重相当大。2009年的江苏省高考考试说明和以往相比,加大了古代诗文阅读、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力度,阅读类分值进一步增大,特别是古诗鉴赏增加了2分,变成10分,现代文学类阅读增加了3分,变成23分,这似乎给本来就惧怕古诗鉴赏和现代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生“雪上加霜”。一直以来,学生在这两块内
高考诗歌要求对形象、语言和思想内容进行品评,而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时,学生往往把衬托、对比两种手法搞混淆了,把“对比”当成“衬托”,或者相反,有的干脆眉毛胡子一把抓,遇到这两种手法时就模糊的说成“对比衬托”。其实,对比和衬托是不同的两种表现手法,不能混为一谈。  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表现表现手法。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两相比较,使形象美丑
听说读写,历来就是语文学习的四个基本项目,相互之间影响、渗透,不可偏废其一。我国内地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01年)就将“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明确地列入了课程总目标中。但是,我们在课程设计、教材编撰和实际教学中,却不难发现听说教学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师对听说教学处理随意,甚至流于
一、导入    师:同学们,这天气是一天比一天冷啊,大家晚上几点钟下自习呀?(生:九点。)哦!真够晚的,那晚上骑车一路飞驰,快到家门口的时候,你们最希望看到什么呢?(生:灯。)哪里的灯? (生:家里的灯。)为什么呢?请举手告诉我。  生1:因为看到家里的灯。我就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生2:因为当我看到家里有灯时。我便不会害怕,想到家里亮着灯父母在家中等我,就觉得非常温暖。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北岛,原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曾当过建筑工人、编辑。1978年与芒克创办《今天》。出版主要诗集有:《北岛诗选》(1986)、《在天涯》(1993)、《北岛诗集》(2003),及散文集《失败之书》《时间的玫瑰》(2006)等,作品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出版。这里选出北岛的《回声》和《黑色地图》两首诗进行赏读。    1.读《回声》    你走不出这峡谷  在送葬的行列  你不能单独放开棺材  与
广博股份002103  公司近期对关注函中公司属于“网红经济”概念的回复称,品牌广告业务主要系广告主在爱丽网上的广告投放,爱丽网系灵云传媒运营的时尚互联网新媒体平台,主要为广大网友提供时尚生活以及潮流资讯服务,同时通过媒体平台的传播价值为品牌广告主提供品牌广告硬广投放、软性专题支持等广告投放服务,目前该类业务营收占比较小。灵云传媒目前业务内容暂不涉及与网红达人直接合作带货营销的方式。公司并不属于“
“现代教育,正走向主体教育”,“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要倡导主体性教学”。主体性教学强调并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作为根本目标。审美主体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方面,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审美主体性,主要是指培养和发展审美自觉、审美创造以及审美超越等审美主体性素质,这既是主体性语文教学审美教育的主要目的与任务,也是主体性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方法与途径。    一、审美自觉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展开,教学理念和实践一新耳日,洋溢的生机如和风乍至,吹皱一池春水:但也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实践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惑,比如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让主体真正参与认知、探索、研究以至获得全面发展,可在具体实践中,个体是鲜明的存在,有着不同的差异,尤其是知识认知、能力提升和情感塑造等方面存在智力和非智力上的差异,怎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潜质呢?  再者,在课程设置上,
陈忠实,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著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白杨树背后去》,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夭折》,《陈忠实小说自选集》(3卷)、《陈忠实文集》(7卷),散文集《生命之雨》《告别白鹿》《家之脉》《原下的日子》等。短篇小说《信任》获全国优秀作品奖,《立身篇》获《飞天》文学奖,中篇小说《康家小院》获上海首届《小说界》文学奖,《初夏》获《当代》文学奖,《十八岁的哥哥》获《长城》文学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