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周期的双重影响,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目前,虽然总体情况有所好转,但发展前景还需做进一步谨慎分析,我们对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取向有几个基本的观点:
一是对金融危机的长期性要有充分的认识,此次危机对西方经济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希望通过扩大出口拉动国内经济长期发展已经不太现实,必须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性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拉动消费和结构调整将是今后我国经济增长新的着力点,也将是我国今后政策调整的取向;二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虽然存在,但逐渐向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表明,今年我国GDP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预计三季度增长将超过8.5%,企稳回升的趋势逐渐明显;三是中小企业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超过人们的预期,要立足于我国自身经济政策方针的调整,特别是要通过激发中小企业的活力,来获得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持续动力。
今年以来,全国工商联对中小企业做过一系列调研,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虽然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有所改善,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由于国际需求衰退、国内需求不足,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和发展压力;二是今年以来银行释放的流动性,基本被大型国有企业吸纳,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作用不明显,融资难仍然是长期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去年以来由于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偿付和信用风险,一些出口型企业融资问题更为严峻;三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普遍增加,对劳动密集型、生产周期性较强的中小企業影响尤为明显;四是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衰退成为影响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发展乃至生存的最大不利因素,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各国都在强调出口,国际范围内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将对我国出口造成严重伤害;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国际油价有可能进一步回升,如果油价继续走高,我国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长途运输费用将大大增加,低成本优势就会有所减弱;另外,预计我国未来几年也将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而形成的贸易保护主义。总的来说我国出口的形势不容乐观。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面临很多困难,面对危机,中小企业仍然表现出很强的抗逆性,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超过人们的预期,在抑制经济下滑、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解决城乡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活跃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需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从外部环境讲,如何通过当前的政策、制度设计,引导更多的要素资源配置到中小企业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我们认为,政策设计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确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微观基础,在今后很长一个历史阶段内将依然是我国优势产业。政策设计要确定保增长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企业,保企业就是重点保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避免经济升上去,就业降下来的现象发生。因此,一方面要采取措施积极支持他们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创自主品牌;另一方面,需要给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一个稳定宽松的环境,防止紧缩政策来得太快,造成企业不堪重负而垮,给就业和社会稳定造成冲击。
第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权衡利弊,统筹运用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避免振兴经济政策的短期效应。一是应避免振兴经济政策的短期效应。当前各级政府围绕基础设施、公用设施、民生工程着力加大投资,货币流动性提高,与投资相关的行业好转。但是这些工程对宏观经济产生的是投资拉动效应,在一段时期内不能产生良性循环的持续效益,从长远考虑,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是最根本、可持续的。然而,当前真正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还不够有力度;二是当前政府要为企业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条件。实践表明,经济形势好时,企业调整结构的动力往往不足;经济形势差时,企业调整结构动力增强,但自身和外部条件又受到制约。所以需要各级政府在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方面提供条件,充分利用当前企业调整动力,创造环境帮助企业依靠调整升级,渡过难关。
第三,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要大力发展针对特定对象、提供特定服务的中小型金融企业;通过税收减免计划、风险补偿、奖励等方式,充分调动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积极性;转变政府直接投资方式,通过建立母基金的方式,直接投资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股权基金、并购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
第四,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不能放弃靠我们多年拼搏培育的国际市场份额,包括一般产品和传统市场。在政策设计上,要继续采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出口,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产业集群走出去,同时为有条件的外向型中型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便利条件。
当前,国家提出了加快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步伐,这对中小企业而言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要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尤其是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要引导他们转变生产方式和发展思路,注重通过抓管理和实施科学管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从企业内部来讲,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国际化趋势,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面临转型和升级。即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型,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从注重高增长向注重管理质量型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和战略支撑,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一是对金融危机的长期性要有充分的认识,此次危机对西方经济的影响是根本性的,希望通过扩大出口拉动国内经济长期发展已经不太现实,必须将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性掌握在自己手里。因此,拉动消费和结构调整将是今后我国经济增长新的着力点,也将是我国今后政策调整的取向;二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虽然存在,但逐渐向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表明,今年我国GDP一季度增长6.1%,二季度增长7.9%,预计三季度增长将超过8.5%,企稳回升的趋势逐渐明显;三是中小企业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超过人们的预期,要立足于我国自身经济政策方针的调整,特别是要通过激发中小企业的活力,来获得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持续动力。
今年以来,全国工商联对中小企业做过一系列调研,从我们了解的情况看,虽然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有所改善,但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几个突出问题依然存在:
一是由于国际需求衰退、国内需求不足,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生存和发展压力;二是今年以来银行释放的流动性,基本被大型国有企业吸纳,国家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作用不明显,融资难仍然是长期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去年以来由于部分国家和地区出现偿付和信用风险,一些出口型企业融资问题更为严峻;三是《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企业用工成本普遍增加,对劳动密集型、生产周期性较强的中小企業影响尤为明显;四是国际市场需求大幅衰退成为影响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发展乃至生存的最大不利因素,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各国都在强调出口,国际范围内的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将对我国出口造成严重伤害;同时随着全球经济回暖,国际油价有可能进一步回升,如果油价继续走高,我国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长途运输费用将大大增加,低成本优势就会有所减弱;另外,预计我国未来几年也将面对西方发达国家围绕“碳减排”而形成的贸易保护主义。总的来说我国出口的形势不容乐观。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面临很多困难,面对危机,中小企业仍然表现出很强的抗逆性,对经济稳定增长的作用超过人们的预期,在抑制经济下滑、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解决城乡就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活跃国内市场、扩大国内需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保增长、保就业、保民生”的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中小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从外部环境讲,如何通过当前的政策、制度设计,引导更多的要素资源配置到中小企业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我们认为,政策设计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明确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当前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微观基础,在今后很长一个历史阶段内将依然是我国优势产业。政策设计要确定保增长就是保就业,保就业就是保企业,保企业就是重点保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的指导思想,正确认识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避免经济升上去,就业降下来的现象发生。因此,一方面要采取措施积极支持他们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和创自主品牌;另一方面,需要给劳动密集型企业在转型过程中一个稳定宽松的环境,防止紧缩政策来得太快,造成企业不堪重负而垮,给就业和社会稳定造成冲击。
第二,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权衡利弊,统筹运用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避免振兴经济政策的短期效应。一是应避免振兴经济政策的短期效应。当前各级政府围绕基础设施、公用设施、民生工程着力加大投资,货币流动性提高,与投资相关的行业好转。但是这些工程对宏观经济产生的是投资拉动效应,在一段时期内不能产生良性循环的持续效益,从长远考虑,提高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是最根本、可持续的。然而,当前真正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发展的政策还不够有力度;二是当前政府要为企业结构调整提供必要的条件。实践表明,经济形势好时,企业调整结构的动力往往不足;经济形势差时,企业调整结构动力增强,但自身和外部条件又受到制约。所以需要各级政府在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方面提供条件,充分利用当前企业调整动力,创造环境帮助企业依靠调整升级,渡过难关。
第三,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与之相适应的金融服务。要大力发展针对特定对象、提供特定服务的中小型金融企业;通过税收减免计划、风险补偿、奖励等方式,充分调动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积极性;转变政府直接投资方式,通过建立母基金的方式,直接投资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股权基金、并购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支持更多的社会资金支持中小企业。
第四,在扩大内需的同时,不能放弃靠我们多年拼搏培育的国际市场份额,包括一般产品和传统市场。在政策设计上,要继续采取措施鼓励中小企业扩大出口,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抱团走出去、产业集群走出去,同时为有条件的外向型中型企业对外投资提供便利条件。
当前,国家提出了加快促进工业化与信息化“两化融合”步伐,这对中小企业而言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提高中小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要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尤其是面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要引导他们转变生产方式和发展思路,注重通过抓管理和实施科学管理,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从企业内部来讲,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国际化趋势,我国企业的战略选择面临转型和升级。即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转型,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升级,从注重高增长向注重管理质量型发展。企业信息化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加速器和战略支撑,重要程度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