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型课堂教学的改革是为了构建高效课程,高效课堂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尊重学生话语权,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本文在分析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和小学美术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学生主体;主动学习
一、 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在21世界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教育家不断研究和更新学生能力发展的结构体系,不同的研究充满差异也形成一些基本的共识,教育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更加多元和多样。以文化基础的要求为例,在19世纪和20世纪各国的教育目标都注重的是知识量的关注,要求学生能够知道和熟记本国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文学作品,而在21世纪,各国知识基础要求更主要放在知识的运用上,学生不是知道知识,而是能够自主吸收和内化知识,并熟练进行运用,多样化和创新性的知识重建,具备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品质。
二、 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在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开始了第二次的学习热潮,亲身践行终身学习理念,教师的教研围绕新型教学模式不断展开探讨和思考。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发展为有声的言语交流,由单一的课堂知识传授转化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交流——课后延伸学习为一体的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由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跟得上时代的要求,目前仍然有很多教师认识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这使得在教学中出现新型教学模式的表面化和形式化特征,表现为课前自主学习引导性问题封闭,课堂互动交流氛围活跃而无多样化见解,课后延伸学习仍然单一表现为习题巩固,学生的能力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發挥,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三、 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
(一)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知识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构建高效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活化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增加学生的感受,引入生活化的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在美术活动教学中,教师针对年龄比较小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时装周的开展增加学生衣服穿戴的体验;在美术活动中通过融入画中小动物等数量的辨识,增加学生的初步运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思维发展能力。再如,在《我的同学页》的美术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上下学、课堂上的交流互动以及课下活动的合作,来思考自己有几个好朋友,这几个好朋友在自己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通过绘画来描述自己和朋友的一个场景,来表达友情。在绘画作品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作品中的故事,并说一说要怎样对待朋友,增加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美术是与生活联系的,在教学中除了基本美术技能和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外,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也是关键性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生活化知识。
(二) 增加美术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使得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较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低,这就使得课堂中需要一些丰富的形式和多样化的活动,增加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和游戏教学,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体验。例如,在制作祝福卡的美术活动过程中,教师首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结合本月班级要过生日的几个学生,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表达祝贺,学生结合生活常识,知道有送礼物、写信、组织生日party等,这时教师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出各种各样的生日祝福卡,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通过语言互动“如果收到这样一份礼物,大家高兴吗?”“大家想不想自己制作生日祝福卡”,引导学生走进今天的美术活动中。在制作过程中,教师组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说明自己选择物品的原因和表达的祝福,这样就引导学生为祝福卡的制作积累素材;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小物品进行粘贴制作,增加学生的生活操作能力,也促进学生创意性的表现。
(三) 扩展美术课堂的时空,促进学生的持续性学习
生活是美术活动重要的实践基地,这个美术活动的开展更有创意,美术活动实践更具有实操性和生活性。在中国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中包含着一些独特的美术作画手法和美工操作技能,这些技能如果学生能够得到传承,在走向社会后也是一个基本的谋生手段。例如,在一节美术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美术工艺作品中,其中几个学生对用珠子制作的花篮、抽纸屉、中国结等非常感兴趣,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跟师傅进行学习,掌握基本的技能,并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作品开始学起,逐渐制作出更多的作品。再如,在《化装舞会》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在下午活动期间引导学生利用自制的道具进行化妆,组织学生开展化装舞会,一方面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增加美术作品的实践运用。
综上所述,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由注重知识量向注重品德、能力、创新等多样化的能力结构组成,这就需要改革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实现创新型教学,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具体来说,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知识,扩展学生的见识,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和资源;增加美术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情感参与;扩展美术课堂的时空,促进学生的持续性学习,提供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翟秀宏.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美术教育研究,2015,(20):181,183.
[2]李巧会.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建设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12):107.
关键词: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学生主体;主动学习
一、 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
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国在21世界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进行重新定位和思考,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高速发展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教育家不断研究和更新学生能力发展的结构体系,不同的研究充满差异也形成一些基本的共识,教育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只会更加多元和多样。以文化基础的要求为例,在19世纪和20世纪各国的教育目标都注重的是知识量的关注,要求学生能够知道和熟记本国的传统文化和优秀的文学作品,而在21世纪,各国知识基础要求更主要放在知识的运用上,学生不是知道知识,而是能够自主吸收和内化知识,并熟练进行运用,多样化和创新性的知识重建,具备批判质疑和勇于探究的品质。
二、 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在各级各类学校不断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教师在工作岗位上开始了第二次的学习热潮,亲身践行终身学习理念,教师的教研围绕新型教学模式不断展开探讨和思考。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也由被动的知识接受发展为有声的言语交流,由单一的课堂知识传授转化为课前自主学习——课堂互动交流——课后延伸学习为一体的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由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跟得上时代的要求,目前仍然有很多教师认识中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基础知识的传授,这使得在教学中出现新型教学模式的表面化和形式化特征,表现为课前自主学习引导性问题封闭,课堂互动交流氛围活跃而无多样化见解,课后延伸学习仍然单一表现为习题巩固,学生的能力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發挥,个性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
三、 小学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策略
(一)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知识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来源,教师应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构建高效课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活化的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设置生活化的情境增加学生的感受,引入生活化的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满足学生的需求。例如,在美术活动教学中,教师针对年龄比较小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时装周的开展增加学生衣服穿戴的体验;在美术活动中通过融入画中小动物等数量的辨识,增加学生的初步运算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以及思维发展能力。再如,在《我的同学页》的美术活动中,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结合自己上下学、课堂上的交流互动以及课下活动的合作,来思考自己有几个好朋友,这几个好朋友在自己的生活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通过绘画来描述自己和朋友的一个场景,来表达友情。在绘画作品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作品中的故事,并说一说要怎样对待朋友,增加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美术是与生活联系的,在教学中除了基本美术技能和美术创作能力的培养外,对于智障学生来说,基本生活能力的培养也是关键性的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渗透生活化知识。
(二) 增加美术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对于学生来说,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比较少,使得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较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低,这就使得课堂中需要一些丰富的形式和多样化的活动,增加情境教学、角色扮演和游戏教学,促进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和体验。例如,在制作祝福卡的美术活动过程中,教师首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结合本月班级要过生日的几个学生,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表达祝贺,学生结合生活常识,知道有送礼物、写信、组织生日party等,这时教师通过图片的形式展示出各种各样的生日祝福卡,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通过语言互动“如果收到这样一份礼物,大家高兴吗?”“大家想不想自己制作生日祝福卡”,引导学生走进今天的美术活动中。在制作过程中,教师组织游戏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引导学生用一句话说明自己选择物品的原因和表达的祝福,这样就引导学生为祝福卡的制作积累素材;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小物品进行粘贴制作,增加学生的生活操作能力,也促进学生创意性的表现。
(三) 扩展美术课堂的时空,促进学生的持续性学习
生活是美术活动重要的实践基地,这个美术活动的开展更有创意,美术活动实践更具有实操性和生活性。在中国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中包含着一些独特的美术作画手法和美工操作技能,这些技能如果学生能够得到传承,在走向社会后也是一个基本的谋生手段。例如,在一节美术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走进美术工艺作品中,其中几个学生对用珠子制作的花篮、抽纸屉、中国结等非常感兴趣,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地跟师傅进行学习,掌握基本的技能,并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作品开始学起,逐渐制作出更多的作品。再如,在《化装舞会》的教学结束后,教师在下午活动期间引导学生利用自制的道具进行化妆,组织学生开展化装舞会,一方面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另一方面增加美术作品的实践运用。
综上所述,在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由注重知识量向注重品德、能力、创新等多样化的能力结构组成,这就需要改革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模式,实现创新型教学,促进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具体来说,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化知识,扩展学生的见识,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容和资源;增加美术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情感参与;扩展美术课堂的时空,促进学生的持续性学习,提供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翟秀宏.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构建[J].美术教育研究,2015,(20):181,183.
[2]李巧会.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建设探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4,(1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