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石油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巨大作用,石油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是安全管理,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正常运作,因此也是越来越重视。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企业不断完善安全管理模式,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技术水平,确保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此本文分析了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相关方面。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措施
1、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中频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牵动了无数人的心。石油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由于石油生产环节跨度较之别的行业较大,生产中的危险系数较高,如果发生任何以外的安全事故后果都将非常严重。
并且众所周知的,石油企业的安全事故极易产生巨大的外部的负面效应。可能导致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可能出现大批人员伤亡,危害人民的财产和生面安全。
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会导致国内对于成品油的供不应求,对于石油企业周围,地方甚至是整个国家的生产经济造成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及政府对于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要多加关注,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刻不容缓,主动采取相应措施以免意外的安全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2、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2.1、HSE管理体系
HSE管理体系是以系统安全观念为基础,以企业整体的健康、安全、环境为一体化管理主体,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遵循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管理循环模式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石油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由于该行业在安全、环境、健康三个方面发生的事故具备相互关联性,所以应当构建集安全、环境、健康于一体的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是获得国际认可的针对石油天然气工业建立的标准,其体系框架类似于ISO9000及ISO14000系列标准,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在通过环境体系认证或质量体系认证的前提下实施HSE管理体系,才能满足贸易准入条件。现阶段,我国各大石油化工企业已经基本建立了HSE管理体系。同时,为了进一步协调、简化石油化工企业内部管理的各项工作,强化企业质量、安全、健康、环境管控,我国部分石油化工企业整合了ISO9001体系、OHSAS18001体系、ISO14001体系和HSE体系,建立并实施了QHSE管理体系,大幅度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为实现企业总体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体系保障。
2.2、预防型管理模式
石油化工企业的预防型管理模式是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安全决策、无隐患管理、人员管理、危险源控制四个方面。其中,在无隐患管理方面,主要是通过加强人、机、环境管理,进而识别、分析、消除、控制安全生产中的隐患,以达到超前预防事故的目的,保证安全化生产。
同时,无隐患管理建立了隐患指标体系,为定期开展安全评价活动提供了依据;在人员管理方面,加强人员技能培训,提高人员安全文化意识,定期实施安全检查,要求人员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以达到减少和避免人为失误的目的;在危险源控制方面,通常以发掘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危险源为前提,根据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制定危险源控制方案,一般采取消除、控制、防护、隔离、保留、转移的方法处理危险源,从而减少安全事故损失;
3、石油企業安全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石油企业作为能源化工业的龙头老大,在管理方面一直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在安全生产和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也很是斐然的。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对于石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和弊端,不合时宜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都是现下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人为管理措施的不到位以及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的疏忽和缺位。
在对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的分析中,不难总结方向的是,总体来看石油安全管理的现状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还是存在管理过程中的管理人员的不到位以及制度的缺失,管理机制的死板教条,还有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的疏忽大意,这是企业安全管理最致命的错误点。
4、加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建议
4.1、提高职工安全理念重点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识
化工企业发生的大量安全事故表明虽然安全事故大多发生在工人之中,但最终根源在企业的管理者,一个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抓得怎样,关键是企业的管理者安全意识的高低,很难想象一个安全意识十分淡薄的企业领导班子,能抓好安全管理工作,所以必须首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遏制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剖析化工系统中许多血淋淋的事故,其中许多是由于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未尽到应尽之责所造成的。例如在进行经济责任指标的考核中,唯独没有安全责任指标的考核,在签订经济承包合同时,没有特别提出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在我们的很多企业中,由于企业经济效益差,干部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有的干部不但对下级没有安全要求,违章指挥,甚至自己带头违章蛮干,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按规章制度办事,这样指挥生产,不是安全生产,而是“危险”生产,将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视为儿戏,不出事才怪!提高干部的安全意识,使之在生产中按规章制度办事,按安全生产责任办事,不但可以有效减少生产事故,减少职工的伤亡,而且最终也是为了达到爱护和培养干部的目的。当然,重点提高干部的安全意识不等于放松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防止事故的发生,也是对工人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爱护员工的具体表现。
4.2、严查事故隐患,重点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化工企业生产设备种类繁多,各类塔、罐、釜、管道涉及高温、高压、深冷等各种工况,各种浆料泵、离心泵、屏蔽泵、压缩机、搅拌机等动设备转速高、材质特殊,各种事故隐患隐蔽、事故苗头众多,必须狠抓隐患整改,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把树立本质安全理念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 4.2.1、加大安全投入不减量。机械、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随着装置运行时间的延长,设备老化、仪表腐蚀、管道泄漏等等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加,必须加强安全技改投入,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要保证安全技改投入纳入安全专项资金,统一安排,集中使用,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加强安全技术的引进、研发和利用,采用先进、可靠的监控预警系统和设备,加大隐患治理投入,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防止设备带病运行,优化工艺操作,不断提升企业设备设施的安全水平,为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物质保证。
4.2.2、加强隐患排查不放松。发生事故是由于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被发现或未得到有效治理而酿成的,狠抓隐患整改,消除设备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是确保生产安全的物质基础。深入开展各种安全检查就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落实,堵塞安全漏洞。要全面排查在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排查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级,建立事故隐患台账,按照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立即进行整改。
4.3、落实安全事故责任制度
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对违反法律法规,对安全事故处理不力,导致事故损失不断扩大,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工作人员技能培训,导致事故发生的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处罚。另外,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应急预案,做好制度、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的充足准备,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处理和应对,从而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点。
4.4、安全预警体系
科学建立一种具有针对性的安全事故隐患预防与控制的制度体系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和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必需保障措施。从安全预警体系建设中,我们发现其主要的预警控制范围包括: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可能导致安全事故或扩大事故的隐患和引致员工职业病或中毒等危及健康的作业环境等。
应用安全预警体系使石化生产的危险性得以控制或解决必需要做到正确认识石油化工生产作业过程中留置的危险源,通过对生产工艺及流程中的危险要素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通彻分析和研究并评价,尤其是要针对其中潜在的一些工藝缺陷问题作重点预控,有必要的可建立起一种近期或长期的预防与控制计划,有效实施现场动态监控,如发现有事故前的征兆,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报警和整改。同时,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按照规范要求制定针对重要环节的风险评估和预警应急处理方案,在制度上有实施性地抑制突发事件的发生或扩大,从而避免或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另外,石油化工企业相关的安全主管部门应以常备状态做好安全隐患治理的预备工作,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检察与管控力度,并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基本原则贯彻实施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积极应用新兴的工艺技术和新型的设施设备,最大化的提高检察与管控水平。
4.5、加强企业安全培训工作
首先,企业应该针对企业员工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杜绝个人因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企业还应该帮助员工掌握对一般生产事故的处理方式,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如何降低生产事故的影响。此外,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工作。
总之,加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保证检查和评价的有效进行,使得各级工作人员对于自身职责和义务明确于心,从而促进安全管理的方式走向程序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张德全.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2]何玉帮.探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J].化工管理,2014,03:38.
[3]李环周,石增虎.论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与改进[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1:191.
【关键词】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措施
1、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中频发的安全生产事故牵动了无数人的心。石油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由于石油生产环节跨度较之别的行业较大,生产中的危险系数较高,如果发生任何以外的安全事故后果都将非常严重。
并且众所周知的,石油企业的安全事故极易产生巨大的外部的负面效应。可能导致周边环境的严重污染,可能出现大批人员伤亡,危害人民的财产和生面安全。
严重的话,甚至可能会导致国内对于成品油的供不应求,对于石油企业周围,地方甚至是整个国家的生产经济造成深远而巨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及政府对于石油企业的安全生产要多加关注,及时发现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隐患,一旦发现问题,应该刻不容缓,主动采取相应措施以免意外的安全事故造成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2、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
2.1、HSE管理体系
HSE管理体系是以系统安全观念为基础,以企业整体的健康、安全、环境为一体化管理主体,以“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为原则,遵循PDCA(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管理循环模式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石油行业属于高风险行业,由于该行业在安全、环境、健康三个方面发生的事故具备相互关联性,所以应当构建集安全、环境、健康于一体的HSE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是获得国际认可的针对石油天然气工业建立的标准,其体系框架类似于ISO9000及ISO14000系列标准,石油化工企业必须在通过环境体系认证或质量体系认证的前提下实施HSE管理体系,才能满足贸易准入条件。现阶段,我国各大石油化工企业已经基本建立了HSE管理体系。同时,为了进一步协调、简化石油化工企业内部管理的各项工作,强化企业质量、安全、健康、环境管控,我国部分石油化工企业整合了ISO9001体系、OHSAS18001体系、ISO14001体系和HSE体系,建立并实施了QHSE管理体系,大幅度提升了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为实现企业总体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体系保障。
2.2、预防型管理模式
石油化工企业的预防型管理模式是以预防为主的安全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安全决策、无隐患管理、人员管理、危险源控制四个方面。其中,在无隐患管理方面,主要是通过加强人、机、环境管理,进而识别、分析、消除、控制安全生产中的隐患,以达到超前预防事故的目的,保证安全化生产。
同时,无隐患管理建立了隐患指标体系,为定期开展安全评价活动提供了依据;在人员管理方面,加强人员技能培训,提高人员安全文化意识,定期实施安全检查,要求人员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以达到减少和避免人为失误的目的;在危险源控制方面,通常以发掘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危险源为前提,根据危险源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制定危险源控制方案,一般采取消除、控制、防护、隔离、保留、转移的方法处理危险源,从而减少安全事故损失;
3、石油企業安全管理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石油企业作为能源化工业的龙头老大,在管理方面一直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在安全生产和管理方面取得的成绩也很是斐然的。但是值得深思的是,对于石油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存在一定的漏洞和弊端,不合时宜的管理方式和手段都是现下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问题。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人为管理措施的不到位以及人员在管理过程中的疏忽和缺位。
在对石油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的分析中,不难总结方向的是,总体来看石油安全管理的现状还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还是存在管理过程中的管理人员的不到位以及制度的缺失,管理机制的死板教条,还有员工在操作过程中的疏忽大意,这是企业安全管理最致命的错误点。
4、加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建议
4.1、提高职工安全理念重点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识
化工企业发生的大量安全事故表明虽然安全事故大多发生在工人之中,但最终根源在企业的管理者,一个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抓得怎样,关键是企业的管理者安全意识的高低,很难想象一个安全意识十分淡薄的企业领导班子,能抓好安全管理工作,所以必须首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安全意识,才能有效遏制企业安全事故的发生。剖析化工系统中许多血淋淋的事故,其中许多是由于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未尽到应尽之责所造成的。例如在进行经济责任指标的考核中,唯独没有安全责任指标的考核,在签订经济承包合同时,没有特别提出对安全生产的要求,在我们的很多企业中,由于企业经济效益差,干部素质不高,安全意识淡薄,有的干部不但对下级没有安全要求,违章指挥,甚至自己带头违章蛮干,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按规章制度办事,这样指挥生产,不是安全生产,而是“危险”生产,将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视为儿戏,不出事才怪!提高干部的安全意识,使之在生产中按规章制度办事,按安全生产责任办事,不但可以有效减少生产事故,减少职工的伤亡,而且最终也是为了达到爱护和培养干部的目的。当然,重点提高干部的安全意识不等于放松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防止事故的发生,也是对工人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爱护员工的具体表现。
4.2、严查事故隐患,重点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化工企业生产设备种类繁多,各类塔、罐、釜、管道涉及高温、高压、深冷等各种工况,各种浆料泵、离心泵、屏蔽泵、压缩机、搅拌机等动设备转速高、材质特殊,各种事故隐患隐蔽、事故苗头众多,必须狠抓隐患整改,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把树立本质安全理念作为安全管理的重点。 4.2.1、加大安全投入不减量。机械、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随着装置运行时间的延长,设备老化、仪表腐蚀、管道泄漏等等不安全因素不断增加,必须加强安全技改投入,为员工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要保证安全技改投入纳入安全专项资金,统一安排,集中使用,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加强安全技术的引进、研发和利用,采用先进、可靠的监控预警系统和设备,加大隐患治理投入,把事故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防止设备带病运行,优化工艺操作,不断提升企业设备设施的安全水平,为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提供物质保证。
4.2.2、加强隐患排查不放松。发生事故是由于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被发现或未得到有效治理而酿成的,狠抓隐患整改,消除设备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是确保生产安全的物质基础。深入开展各种安全检查就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和隐患,督促整改落实,堵塞安全漏洞。要全面排查在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防控手段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排查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责任落实、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按照分类标准进行分级,建立事故隐患台账,按照定人员、定时间、定措施的原则立即进行整改。
4.3、落实安全事故责任制度
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严格的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和工作人员的职责。对违反法律法规,对安全事故处理不力,导致事故损失不断扩大,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工作人员技能培训,导致事故发生的工作人员应该进行处罚。另外,建立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建立应急预案,做好制度、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的充足准备,一旦发生事故,能够及时处理和应对,从而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点。
4.4、安全预警体系
科学建立一种具有针对性的安全事故隐患预防与控制的制度体系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和降低事故发生率的必需保障措施。从安全预警体系建设中,我们发现其主要的预警控制范围包括: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可能导致安全事故或扩大事故的隐患和引致员工职业病或中毒等危及健康的作业环境等。
应用安全预警体系使石化生产的危险性得以控制或解决必需要做到正确认识石油化工生产作业过程中留置的危险源,通过对生产工艺及流程中的危险要素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规范进行通彻分析和研究并评价,尤其是要针对其中潜在的一些工藝缺陷问题作重点预控,有必要的可建立起一种近期或长期的预防与控制计划,有效实施现场动态监控,如发现有事故前的征兆,应立即停止生产,并及时报警和整改。同时,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按照规范要求制定针对重要环节的风险评估和预警应急处理方案,在制度上有实施性地抑制突发事件的发生或扩大,从而避免或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另外,石油化工企业相关的安全主管部门应以常备状态做好安全隐患治理的预备工作,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检察与管控力度,并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为基本原则贯彻实施石化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积极应用新兴的工艺技术和新型的设施设备,最大化的提高检察与管控水平。
4.5、加强企业安全培训工作
首先,企业应该针对企业员工开展安全培训工作,提高企业员工安全意识,杜绝个人因素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企业还应该帮助员工掌握对一般生产事故的处理方式,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如何降低生产事故的影响。此外,石油化工企业需要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引进和培训工作。
总之,加强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保证检查和评价的有效进行,使得各级工作人员对于自身职责和义务明确于心,从而促进安全管理的方式走向程序化、标准化。
参考文献:
[1]张德全.我国石油石化企业安全管理模式的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2]何玉帮.探讨我国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模式[J].化工管理,2014,03:38.
[3]李环周,石增虎.论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与改进[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3,1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