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标指导下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07467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而课外阅读则是这一实践性课程中的一台重头戏。阅读对于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补充体验,增加积累,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实现人文教育,有着其他任何活动无法替代的作用。在有针对性地阅读,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都会得到相应提高。如何用新课标的理念来审视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质量呢?
   一、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
   绝大部分初中学生只是把课外阅读当作一种消遣调剂,而有一部分的教师、家长把课外阅读看作是提高考分的一种手段,这样的阅读就难以发挥书本应有的作用,体现出阅读的力量。相反,有时还可能对学生“作为人的清醒的意识造成遮蔽”,“可能伤害学生的学习意愿和健康成长”。这种阅读就成了一种有害的阅读。所以,作为教师必须注意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营造一种自主、清醒的氛圍。
   二、加强新课标对阅读内容的导向作用
   对学生来说,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尤其不能放任自流,应该作必要的引导。教师在选择、推荐阅读内容时,应摒弃传统的教育性标准而选择反映学生生活和心理需求,符合当代学生阅读口味的书籍。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样,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渐渐凸显出来,知识与思想的萌芽才会越加粗壮。
   三、构建阅读小组
   阅读小组一般由学生自由组合而成,小组人数可在5人左右,志趣相投、心理相容、智能互补等良好小群体的心理原则可落实。学生主动地、协同地进行阅读,学会彼此倾听、共同讨论、相互借鉴、吸收,从而达到利用大家的教育力量实现小组成员的智、情、意等方面的共同发展、提高。
   四、大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大幅度增加课内的真实阅读量
   实践证明,大量进行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关键环节。要使课外阅读更加科学、有效,必须以真实的阅读为基础,从语言学习理论方面加强对课外阅读的研究,解释课外阅读的本质属性。同时,我们也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是课内精读转化为真实的阅读,并大幅度增加课内真实阅读量,这样课内外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语文教学效率相应也得以提高。
   五、培养学生“勤动笔”的阅读习惯
   “勤动笔”是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在阅读过程中,好词佳句随时记录在摘抄本中,也可以针对其中的好句子进行仿写,或者在阅读完成后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要在这方面做出表率,最好能定时在课外阅读的内容、感想等方面与学生进行交流、切磋。这样,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可以及时得到教师的指点,并及时体验收获的快乐,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于提高自身素质的作用。
   课外阅读可以更多地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使他们产生主动阅读的动力,逐渐养成主动阅读的习惯;更多地激励思考,唤起学生的尊严感、成就感;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自身以及他人的生存,思考生命的价值,并通过与文本读本、同学的相互交流、影响,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经过自我组织,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发展。
其他文献
乘着教育现代化的春风,我校在2015年9月全面开通了“班班通”,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实施课堂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一种常态。“班班通”让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有了巨大变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本文探讨“班班通”在农村中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旨在充分发挥其作用,彰显其魅力。   一、合理运用班班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起“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多媒体课件的精美图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好坏,课前导入的作用不可忽视。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思考,灵活运用恰当的导入方法,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与大家交流几种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适用的导入方法:   一、谈话导入   教师通过亲切生动的谈话,在平等自然和谐的氛围里将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   二、提问导入   教师的课前提问,可以快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
期刊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的观点是语文教学其实就是言语教学。的确,语文课堂教学就是应该多对文本中的言语进行咀嚼、回味,只有将言语品味透彻,才能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技巧,把握作者思想脉搏,感受作者流露的真情。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语言平淡而细腻,朴实而生动。品味其言语,触摸其灵魂,我们能从中感受到那种温婉绵绵的人性善,那种沉凝隽永的人情美。   当我们在被朱自清感动的时候,我却担心,学生,这些被称为冷
期刊
对于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很多学生积累少、观察少、练笔少,所以习作成了他们望而生畏的事情。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于是就形成了老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的一种“症状”。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研究一下这种“症状”的原因,对症下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深入生活和实践,激发写作兴趣   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
期刊
如何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根据这几年的尝试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我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一、转变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   多年来,中学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受升学率的左右,因而在教学实践中,普遍而又严重地削弱,甚至完全忽视了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培养,只片面地强调知识的传授。教师的教学思想直接决定学生的发展方向。因此,教师必须明确教育目的,端正教学思想,尽快实
期刊
站在时代的讲台,手执新教材的语文教师,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一历史使命:充分发挥语文学科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特殊功能,让学生在祖国的灿烂的文化长河中游弋、翱翔,使中华文化传统得以发扬光大。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学好传统文化,增强时代的使命感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通过挖掘语文教材内容,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语文学科在传授传统文化内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期刊
“吃”在现代汉语中算作高频动词,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属于核心词汇,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第一个义项是“把食物等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包括吸、喝)”,从中我们可以获知“吃+受事宾语”的语义搭配类型是动词“吃”主要的用法,但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吃大碗、吃餐厅、吃大锅饭”等非常规语义搭配。本文将探讨动词“吃”语义泛化的过程。   一、秦汉时期   在秦汉可视的文献中,我们极少发现 “吃”字,表示
期刊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能使人体悟文章之美,并启迪智慧。   一、以“诵”提纲挈领   “诵”贯穿全文。可以分几步走:   1.初读,用勾勒法感知文本。   2.品读,用评点法品赏细节。   3.味读,用比较法品读语言。   通过“诵读”这条主线可以将整堂课知识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枝不蔓,弛缓有度,读议结合,浑然一体。每次读的内容不一样,侧重点不同,但都是要求学生通过读来感
期刊
搞好写字教育不仅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使学生终身受益,还具有育德、启智、健体、审美的育人功能,有利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尽管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脑走进千家万户,我们依然要重视写字教学,努力提高学生写字水平。   一、博观群帖,经目著心   欣赏字帖能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书法艺术的俯仰生姿、形态万千,在心理上产生对钢笔书法知识性、形象性的认同与兴趣,油然而生强烈的写字欲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
期刊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有对学生的发言做出及时而准确的评价,才能帮助学生获得新知、改正错误、加深理解、巩固知识;教师只有恰当、公正、真诚地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才能提高师生对话的有效性,激发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一、善于引导,让学生乐于回答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于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一个旁听者,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