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期间,宅居家中,却正是读书好光景。孔德立的《先秦儒墨关系研究》因为和本人的研究领域最为接近,所以便首先阅读了这本著作。
我近几年比较关注先秦诸子之间的关系,所以对相关问题的研究历史和前沿现状,自信有几分了解。而孔德立的这本书所选取的主题正是十分有趣的。近些年的先秦哲学、先秦思想研究,偏重儒道、儒法之间的比较,相关研究成果颇为丰硕,而儒墨这先秦两大显学之间的比较,反而比较冷门。《先秦儒墨关系研究》这本书的出现,可谓恰逢其时。且学界虽然也有一些关于儒墨的比较,但是这些比较更多是在纯粹观念之间进行的,《先秦儒墨关系研究》則全方位从儒墨的思想起源、流派交往、思想互动、现实影响等各个方面,深度刻画了儒家和墨家在先秦时候波澜壮阔的思想交锋和对话历程。尤其难得的是,相较于此前研究更多关注儒墨之间的差异,孔德立还关注了儒墨之间的相同,正是在这种相同和差异的互动中,儒墨两家思想不断互相参正、不断修正发展,蔚然成为先秦思想的两大显学。显然,这样一种兼顾同异的考察,是更加符合思想史本身,也更加能体现出学派之间互动的历史与思想状态的。
正是因为对儒墨之间的互动有深刻的分析和理解,所以《先秦儒墨关系研究》能独辟蹊径地对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谜团给出自己的答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学界和思想史界的研究者:为什么在先秦时候能与儒家并驾齐驱的显学——墨学,到了汉代以后却基本销声匿迹、难觅传承了?这不仅是汉代就有学者提出的问题,更是从清代以来墨学研究复兴后,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回答:有的学者认为,墨家因为秉持兼爱、非攻的主旨,所以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帮助六国抵抗秦国,而最终被消灭;也有学者认为,墨家因为尚同的缘故,所以后期大部分墨者都进入了秦国,同化在秦朝的军队和朝臣中,并最终伴随着秦的灭亡而灭亡;有的学者认为,墨家因为宗教性而凝结成的强大组织团体,使得它成为了统一王朝的敌人,所以经过秦朝和汉初之后,被统治者彻底消灭了;也有学者认为,墨家的小手工业者阶级背景,在春秋战国时期还能保持自主性,但到了秦汉之后,则不得不附庸于其他阶级,于是墨家也就自然消失了。这些说法更多聚焦于历史的、阶级的、政治的分析,而不能从思想上、哲学上分析问题,这就导致他们对作为“学派”的墨家之分析,始终欠缺思想上的深刻度。《先秦儒墨关系研究》则深入地从哲学和思想的角度指出,墨学消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的精华都被儒家所吸纳了,也就是说,墨学经由它与儒家相同部分的中介而精华思想逐渐被儒家改造和吸纳,如重义、尚贤、兼爱、非攻等,都被儒家用更加丰富的思想资源予以了接纳、镕造,最终墨学彻底融入到了儒学之中,因此墨家本身也就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了。应当说,这种从学理上、思想上的解释,更加能够说服人,尤其相比其他那些猜测性的答案,这个解答所可以找到的文献论据要更丰富。
另外,《先秦儒墨关系研究》一书对儒墨之间差异的深刻把握,也达到了非常精辟的程度。孔德立用“和”“同”这两个观念来把握儒墨之间的差异,即儒家重“和”,墨家重“同”。书中尤其分析到“和”“同”在儒家思想中的演变,即原初儒家的“和”“同”思想经由与墨家以及道家等的思想交锋后,逐渐发展、更新,最终凝聚成为一种带有诸子百家共识性的“和”“同”认识。这个讨论是非常精到的,因为诸子百家的发展,确实有一个从百家争鸣到最后逐渐接近,甚至融为一体的发展历程。而对“和”“同”思想的理解,在其中正是一条重要的思想发展脉络,把握到这一脉络,就掌握住了先秦诸子百家思想发展的肯綮所在。
当然,任何一本有价值的著作除了在引起读者认同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能激发读者的反思和对话。《先秦儒墨关系研究》这本书也是如此。因此在读过之后,我还有一些意犹未尽之感,深觉未来的儒墨关系研究,在这本书的基础之上,还大有可为之处。
首先,关于墨子和荀子的关系问题。众所周知,荀子特别强调君主统治和礼制对国家治理的重要性,那么这种思想的来源在哪里?应当说,其中当然有儒家固有因素的影响,但是否也有墨家思想,尤其是“尚同”观念的影响在呢?孔德立这本书在此方面的讨论尚有不足。而在我看来,荀子在这方面其实和墨家有极大的关系。按照日本学者佐藤将之的论述,先秦中后期思想界涌现出一股重视“兼”的思想。而最先将“兼”的重要性提出来的是墨子的“兼爱”说。荀子也特别重视“兼”,并将之由一个人要“兼爱”他人变成了一个人可以“兼”具所有品性,并由此将先秦君主论推到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这样,“兼”就从墨家那里逐渐发展为儒、墨、道、法都使用的观念。从这样一个发展脉络中,我们可以发现荀子思想与墨家思想的复杂联系,进而探讨墨家思想对秦汉思想的深刻影响所在。
其次,值得讨论的是墨家思想与宗教的关系。很多现代学者愿意把墨家解读为宗教性团体,但我认为这是很值得讨论的问题,而这一点与儒、墨关系有重要联系,可惜《先秦儒墨关系研究》一书对此着墨不多。的确,墨家有所谓“天志”“明鬼”等宗教性观念,而其团体组织也类似于宗教性团体,但是,墨家始终没有形成西方宗教那类超越、拯救和此岸彼岸相分的观念,它如其他中国传统哲学一样是强调“存有连续性”的——其天帝、鬼神观念都不是另外一个世界的,而是就在此世的。同时,“天志”“明鬼”的赏罚等其实都要落实到现实的应验性上,这样,具有经验性本身就意味着超越性的缺乏和普遍性的不足。所以在我看来,这样一种在普遍性上的严重缺失,导致墨家始终无法吸收更多的民众(尤其是士大夫阶层)进入其团体。因此墨学的理论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宗教性上的不彻底,而这使得它无法成为西方基督教等一神教那样的强宗教。
最后,是儒墨之间异同的关键性问题,即孟子所提出的“一本”和“二本”问题。当然,孔德立在书中对此问题予以了一定探索,但应当说还可以不断深挖下去。因为所谓“一本”和“二本”问题在儒、墨关系上实在是太关键了,它涉及儒、墨两家对道德来源的根本看法(道德到底是我们内在具有的还是外在习得的),以及道德实践的发动机制到底为何(我们到底是从一个出发点出发去践行道德还是有多个不同的出发点)等核心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会造成后续对道德伦理关系和道德与政治相关性的理解等全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不仅可以思考儒、墨之别,还可以在儒家内部思考孟子和荀子的差异:孟子是一本,那么荀子是不是二本?甚至可以以此往下延及宋明理学是否一本而汉清经学是否二本?哲学都是非常有趣而重要的问题,其渊源则在于儒、墨的“一本”和“二本”问题。更加深入的反思这个问题,可能也是孔德立未来继续推进其研究的应有面向。
可以说,孔德立的《先秦儒墨关系研究》对于当前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研究是具有一定冲击性意义的,它一方面让我们重新思考过去几十年关注不够的话题,从而可以加深对这一方面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提示我们,对先秦诸子的研究一定要注意比较的方法,沉溺于一家之中而不能自拔,即使挖掘得再深入,也可能导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结果。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