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语文教学中朗读的时间策略、内容策略和形式策略,为改进和完善语文教学,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 语文 朗读 内容 素养 语感
朗读这个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环节,公开课里会偶尔见到它的身影,备课本里却不见它的踪影。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是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只会让学生对朗读失去信心。而不少老师一直要求学生单调地背和读,时间一长,学生注意力转移,产生了疲劳感和枯燥感,从而影响了朗读的效果。这是现存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那是因为朗读形式单一,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多读就显得更重要,增多见识,力求读懂,背熟,这样就能厚积而薄发。朱自清主要的语文教育思想非常重视诵读:“读的用处最大,国文教学应特别注意它。”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形成恰恰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完成的。语文教学不能忽略诵读,诵读不仅能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且还可以将所读的内容和理法转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可以培养语感。有了语感,经过思考和选择后可说出有表现力的语言,可写出地道的文章。这是最可贵的。学习语文达到了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1.乘时而入——朗读的时间策略
1.1乘早读课上进行
作为语文教学重要阵地的早读课应该是学生一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仅要提倡,甚至应该很重视。早读就如同一天中的早餐,一定要让学生吃饱吃好。教师应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善教学计划,给学生准备好内容丰富的早餐。
1.2乘预习时进行
在语文教学中,抓好预习环节就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预习过程时,提出朗读的要求:读书就动笔,动笔才读书。要求对文本读通、读顺、读懂,读的有感情之时,他们的书上也就画满了圈圈、点点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记号等。预习得充分,对文章的内容就易把握。
1.3乘上课时进行
在上课中挤出时间来。学生的主观感受是不可能靠老师的讲解分析的。挤点时间给朗读,删掉些繁琐的分析,努力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把现在常见的那些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等形式让位给朗读,要留点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1.4乘布置作业时进行
作业的布置常常是以书面形式出现,其实也可以布置朗读这种口头作业。这样作业形式也多样化了,节约了时间和空间,也有利用减负。
2.丰富多彩——朗读的内容策略
(一)读课文中的篇目及古诗文
我们知道课文是一篇篇的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同时还有那些有名的诗歌,实在值得学生去摘录来朗读。它是一种经典,要用耳去聆听,要用心去品味。这些朗读内容要精心安排,要让学生知道通过诵读要明确和思考哪些问题,要防止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不明确当前要的读的内容的真正目的。同时要给学生明确具体的读书章目,让学生知道读哪些。也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朗读的内容,防止学生随意读,不知道应该读什么。
(二)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拓展材料
即既要读与课文作者有关的文章,又要读与课文主题相同的文章。需要注意的是在早读课里有效地拓展与课文有关的阅读材料,要从课文的知识点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增值的目的。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
(三)读课外文情并茂的文章
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观念下提出的“一体两翼”语文教学整体模式,其中“一翼”指的就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 根据现在的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求新意识比较强,在课内文段读了几遍后就会表现出索然无味的样子,这时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里安排一些泛读的内容,从而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内容可以是最近的国内外重大新闻,学生自己喜欢的优秀短文,比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杂志和各种各样的作文书。这点则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或小品文、杂感、游记等作品。挑选出合适的、值得的一读的文章,拿来反复的诵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宋代的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腹中的诗书从何而来呢?没有背诵,没有文化的积淀,不可能成为一个有语言修养,有文化内涵的人。所以早读的朗读材料应还可以更广泛一些,让学生增加阅读量和知识积累,安排学生读一定量的成语名言格言及古诗词,古今中外的格言警句,也可以选择学生的优秀习作、随笔以及他们喜欢的篇目。凡是思想健康向上、艺术性强的文章、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都可以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意思是演奏了千首曲子才晓得声音,观看了千次舞剑,才认识兵器。这里的“千曲”“千剑” 说明要多看、多比较。多朗读好的文章,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非常浓厚,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过程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切不可半途而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讲究朗读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学情、班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朗读变得生动、有趣,并且要收到实效。尽量注重朗读内容的计划性和多样性。
3.多样化——朗读的形式策略
(一)默读和朗读相结合。我们常常要求学生朗读要有琅琅的书声,认为这样就是好的,其实有效地默读也是一种较好的朗读方法。郎读不要局限于形式,非得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才可,因为学生在默读的同时可以进行欣赏、理解和思考在阅读中欣赏文章的词汇及语句的优美,欣赏文章情感和写作技巧,也可以在默读中理解有关词句、段落和篇章的意义,尤其是内在的含义,这在大声的朗读中是解决不了的。比如《荒岛余生》《登上地球之巅》《我的信念》等这类课文适合默读,。因为,默读可以通过回读、反复捉摸以及找出重点词语等方式来确定文章的意思。它侧重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索,思考文本,思考文本中的人物,思考生活的自己,更为重要的是体现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共鸣。比如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可以播放背景音乐《但愿人长久》,这样的旋律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感受经典作品亘古不变的魅力以及超尘脱俗、澄澈空灵的优美意境,做了充分的朗读训练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二)自由读、齐读和领读相结合。学生自由读和齐读是早读课里常见的形式,而领读一般会在正课上出现,却很少在早读课上出现,其实早读课也可以让一些朗读能力强的学生领读,让大家读准、读好、读出美感,读出享受。也可以让一些朗读能力差的学生读,边读边点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朗读《安塞腰鼓》时,可以将齐读、自由读、领读结合在一起,使整个朗读氛围雄壮、激昂,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朗读中充分的感受安塞腰鼓那威武奔放的生命律动。同时学生之间还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建立起合作关系,相互监督,进行自我管理。每个学习小组可以选一名领悟力强、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示范、帮助和带动其他组员共同提高早读质量。
(三)范读和听读相结合。对于那些一些文质兼美、感情充沛的课文,老师可以仔细揣摩,认真体味,尝试为学生提供准确清晰、洪亮流畅、激情澎湃的示范性朗读。像诗歌等。另外,用音频材料先听后读,边听边读,独立阅读,读后再听,反复阅读,可以引领孩子体会阅读的深度快乐,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像《黄河颂》可以让学生先听读音频材料,感受文章的气势,再学生自己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会事半功倍。在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我让学生听读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文章感情强烈、激昂、震撼人心,表现对反动派愤怒与蔑视,和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学生的情感达到最高潮,更加加深了对课文文本的理解。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灵魂就是语感。语感是“目视、心想、口诵”的多重思维、多重感觉的实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诵读功莫大焉。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能驾驭文字。”
周恩来总理也曾经说过: “记背于幼时,受益于终身。”当学生烂熟于心的时候,他的语文素养就在潜移默化得到提高。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其涉及的元素很多,但千万不要遗忘了“本真”的教学本质。
[关键词] 语文 朗读 内容 素养 语感
朗读这个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环节,公开课里会偶尔见到它的身影,备课本里却不见它的踪影。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是学生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没有用心、用情去读,而是有口无心地“念着经”,这样的朗读只会让学生对朗读失去信心。而不少老师一直要求学生单调地背和读,时间一长,学生注意力转移,产生了疲劳感和枯燥感,从而影响了朗读的效果。这是现存语文教学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究其原因,那是因为朗读形式单一,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多读就显得更重要,增多见识,力求读懂,背熟,这样就能厚积而薄发。朱自清主要的语文教育思想非常重视诵读:“读的用处最大,国文教学应特别注意它。”一个人语文能力的形成恰恰是在诵读的过程中完成的。语文教学不能忽略诵读,诵读不仅能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而且还可以将所读的内容和理法转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可以培养语感。有了语感,经过思考和选择后可说出有表现力的语言,可写出地道的文章。这是最可贵的。学习语文达到了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
1.乘时而入——朗读的时间策略
1.1乘早读课上进行
作为语文教学重要阵地的早读课应该是学生一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不仅要提倡,甚至应该很重视。早读就如同一天中的早餐,一定要让学生吃饱吃好。教师应该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善教学计划,给学生准备好内容丰富的早餐。
1.2乘预习时进行
在语文教学中,抓好预习环节就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在预习过程时,提出朗读的要求:读书就动笔,动笔才读书。要求对文本读通、读顺、读懂,读的有感情之时,他们的书上也就画满了圈圈、点点和各种各样的线条、记号等。预习得充分,对文章的内容就易把握。
1.3乘上课时进行
在上课中挤出时间来。学生的主观感受是不可能靠老师的讲解分析的。挤点时间给朗读,删掉些繁琐的分析,努力地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把现在常见的那些没有实效的小组讨论等形式让位给朗读,要留点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
1.4乘布置作业时进行
作业的布置常常是以书面形式出现,其实也可以布置朗读这种口头作业。这样作业形式也多样化了,节约了时间和空间,也有利用减负。
2.丰富多彩——朗读的内容策略
(一)读课文中的篇目及古诗文
我们知道课文是一篇篇的范文,只有反复诵读,涵咏其中,才能得其妙处。同时还有那些有名的诗歌,实在值得学生去摘录来朗读。它是一种经典,要用耳去聆听,要用心去品味。这些朗读内容要精心安排,要让学生知道通过诵读要明确和思考哪些问题,要防止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读,不明确当前要的读的内容的真正目的。同时要给学生明确具体的读书章目,让学生知道读哪些。也可以在黑板上写出朗读的内容,防止学生随意读,不知道应该读什么。
(二)读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拓展材料
即既要读与课文作者有关的文章,又要读与课文主题相同的文章。需要注意的是在早读课里有效地拓展与课文有关的阅读材料,要从课文的知识点出发,从学生的需求出发,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的思维增值的目的。 “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一定会有所提高。
(三)读课外文情并茂的文章
张孝纯在“大语文教育”观念下提出的“一体两翼”语文教学整体模式,其中“一翼”指的就是“以课外阅读为重心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多种多样的语文课外活动。” 根据现在的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求新意识比较强,在课内文段读了几遍后就会表现出索然无味的样子,这时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里安排一些泛读的内容,从而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内容可以是最近的国内外重大新闻,学生自己喜欢的优秀短文,比如《读者》、《青年文摘》、《意林》等杂志和各种各样的作文书。这点则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或小品文、杂感、游记等作品。挑选出合适的、值得的一读的文章,拿来反复的诵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宋代的苏轼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腹中的诗书从何而来呢?没有背诵,没有文化的积淀,不可能成为一个有语言修养,有文化内涵的人。所以早读的朗读材料应还可以更广泛一些,让学生增加阅读量和知识积累,安排学生读一定量的成语名言格言及古诗词,古今中外的格言警句,也可以选择学生的优秀习作、随笔以及他们喜欢的篇目。凡是思想健康向上、艺术性强的文章、贴近学生生活的文章都可以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意思是演奏了千首曲子才晓得声音,观看了千次舞剑,才认识兵器。这里的“千曲”“千剑” 说明要多看、多比较。多朗读好的文章,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会非常浓厚,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真正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分文章七分读,涵咏工夫兴味长”,需要注意的是这一过程需要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切不可半途而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要讲究朗读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根据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的学情、班情,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使朗读变得生动、有趣,并且要收到实效。尽量注重朗读内容的计划性和多样性。
3.多样化——朗读的形式策略
(一)默读和朗读相结合。我们常常要求学生朗读要有琅琅的书声,认为这样就是好的,其实有效地默读也是一种较好的朗读方法。郎读不要局限于形式,非得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才可,因为学生在默读的同时可以进行欣赏、理解和思考在阅读中欣赏文章的词汇及语句的优美,欣赏文章情感和写作技巧,也可以在默读中理解有关词句、段落和篇章的意义,尤其是内在的含义,这在大声的朗读中是解决不了的。比如《荒岛余生》《登上地球之巅》《我的信念》等这类课文适合默读,。因为,默读可以通过回读、反复捉摸以及找出重点词语等方式来确定文章的意思。它侧重在阅读过程中的思索,思考文本,思考文本中的人物,思考生活的自己,更为重要的是体现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共鸣。比如朗读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时,可以播放背景音乐《但愿人长久》,这样的旋律可以让学生边读边感受经典作品亘古不变的魅力以及超尘脱俗、澄澈空灵的优美意境,做了充分的朗读训练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二)自由读、齐读和领读相结合。学生自由读和齐读是早读课里常见的形式,而领读一般会在正课上出现,却很少在早读课上出现,其实早读课也可以让一些朗读能力强的学生领读,让大家读准、读好、读出美感,读出享受。也可以让一些朗读能力差的学生读,边读边点拨,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朗读《安塞腰鼓》时,可以将齐读、自由读、领读结合在一起,使整个朗读氛围雄壮、激昂,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朗读中充分的感受安塞腰鼓那威武奔放的生命律动。同时学生之间还可以成立学习小组,建立起合作关系,相互监督,进行自我管理。每个学习小组可以选一名领悟力强、学习层次较高的学生示范、帮助和带动其他组员共同提高早读质量。
(三)范读和听读相结合。对于那些一些文质兼美、感情充沛的课文,老师可以仔细揣摩,认真体味,尝试为学生提供准确清晰、洪亮流畅、激情澎湃的示范性朗读。像诗歌等。另外,用音频材料先听后读,边听边读,独立阅读,读后再听,反复阅读,可以引领孩子体会阅读的深度快乐,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像《黄河颂》可以让学生先听读音频材料,感受文章的气势,再学生自己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会事半功倍。在上《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时,我让学生听读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文章感情强烈、激昂、震撼人心,表现对反动派愤怒与蔑视,和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学生的情感达到最高潮,更加加深了对课文文本的理解。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语文素养的灵魂就是语感。语感是“目视、心想、口诵”的多重思维、多重感觉的实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其中说的道理是很明白的,诵读功莫大焉。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能驾驭文字。”
周恩来总理也曾经说过: “记背于幼时,受益于终身。”当学生烂熟于心的时候,他的语文素养就在潜移默化得到提高。语文课要有“语文味”,其涉及的元素很多,但千万不要遗忘了“本真”的教学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