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在高中生物教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实验所控制的温度较低,酵母菌代谢较弱,反应较慢,实验所需时间长。将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利用水浴加热使反应温度控制在36oC~38oC(酵母菌的适宜温度)范围内,从而使反应速度加快,实验所需时间大大缩短。
【关键词】酵母菌;最适宜温度;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对照实验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1的第5章第3节“细胞呼吸”中的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在教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探究试验的完成,使学生认识到细胞呼吸方式有两种,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与产物,为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了基础。教材还通过这个实验介绍了什么是对照实验,学生探究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以及建立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实验原型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2.实验器材和试剂:
锥型瓶、量筒、玻璃管、橡皮球、天平、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即溶食用干酵母粉、澄清石灰水、溶有浓H2SO4的体积分数为95%的重铬酸钾、质量分数为10%的NaOH等。
3.实验过程:
取20克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型瓶A、B中,然后分别向A、B中注入240毫升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连接实验装置如图,将装置放到25~35 oC的环境中培养8~10小时,然后检测二氧化碳和酒精的存在。
4.实验结果:
(1)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且有氧呼吸实验澄清石灰水浑浊快,程度大。证明呼吸产物有CO2,而且有氧呼吸产生CO2快。
(2)用重铬酸钾检验培养液中的产物,只有无氧呼吸实验的培养液颜色变灰绿色。证明只有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二、不足之处
根据原实验,实验温度控制在25~35 oC,温度较低,而且实验是在室温下进行,有的地区在进行实验时室温还达不到25 oC,而酵母菌代谢的适宜温度是36~38 oC,所以实验的温度没有控制在酵母菌最适温度范围内,酵母菌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代谢较弱,实验反应慢,所需时间长(8~10小时),在中学学生实验课内是无法完成的。
三、实验改进
根据酵母菌的在适宜温度(36~38 oC)下代谢强,反应快,我们可以将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利用水浴加热使反应温度控制在36~38 oC范围内从而使反应速度加快,实验所需时间大大缩短。根据多次实验,我们发现,改变实验装置,调整实验温度后,反应只需十分钟左右便可看到有明显的实验结果。
改进后的实验: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4)酵母菌代谢的适宜温度是36~38 oC,利用水浴加热使反应温度控制在36~38 oC范围内。
2.实验器材和试剂
试管、烧杯、量筒、玻璃管、温度计、橡皮塞、铁架台、试管夹、酒精灯、石棉网、火柴、橡皮球、天平、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即溶食用干酵母粉、澄清石灰水、石蜡油、溶有浓H2SO4的体积分数为95%的重铬酸钾、质量分数为10%的NaOH等。
3.实验装置(如下图)
4.实验步骤
(1)取4只试管,分别编号为1、2、3、4,各注入两毫升澄清石灰水。
(2)取4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立即倒入试管甲和试管乙中。
(3)分别取20mL5%的葡萄糖溶液注入试管甲、乙中,充分振荡,混合液的体积大约占大试管容积的1/3左右,甲试管密封,乙试管通入空气,然后置于36oC水浴中预热。
(4)用试管夹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上实验装置图),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使水温保持在36~38 oC。
(5)分别检测两装置是否有二氧化碳和酒精的产生。
5.实验结果
(1)几分钟后,可见试管甲、乙有大量泡沫向上涌动,其中乙中的反应比甲剧烈。5分钟左右发现3号试管明显的变浑浊,1号试管也逐渐浑浊。
(2)10分钟左右拔掉试管甲的塞子,可以闻到有浓郁的酒味,分别用两支长滴管取甲、乙两管中的溶液于两支小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重铬酸钾,可见甲管中的物质有明显的颜色变化(橙色变成灰绿色)。
6.实验注意事项
(1)葡萄糖溶液要预热,否则反应缓慢,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少。
(2)試管甲、乙中加入的物质总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否则泡沫会堵塞导管;
(3)水浴加热要严格控制在36oC~38oC,超过38oC,酵母菌代谢受抑制,反应将变慢,影响最终的实验效果。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 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生物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吕嘉枥.食品微生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
[3]杜伟,宗敏华,微生物学通报,2000.27(6)
【关键词】酵母菌;最适宜温度;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对照实验
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必修1的第5章第3节“细胞呼吸”中的探究实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在教材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探究试验的完成,使学生认识到细胞呼吸方式有两种,认识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与产物,为学习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打下了基础。教材还通过这个实验介绍了什么是对照实验,学生探究的过程也是学习科学方法,养成科学态度以及建立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实验原型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2.实验器材和试剂:
锥型瓶、量筒、玻璃管、橡皮球、天平、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即溶食用干酵母粉、澄清石灰水、溶有浓H2SO4的体积分数为95%的重铬酸钾、质量分数为10%的NaOH等。
3.实验过程:
取20克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型瓶A、B中,然后分别向A、B中注入240毫升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连接实验装置如图,将装置放到25~35 oC的环境中培养8~10小时,然后检测二氧化碳和酒精的存在。
4.实验结果:
(1)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且有氧呼吸实验澄清石灰水浑浊快,程度大。证明呼吸产物有CO2,而且有氧呼吸产生CO2快。
(2)用重铬酸钾检验培养液中的产物,只有无氧呼吸实验的培养液颜色变灰绿色。证明只有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二、不足之处
根据原实验,实验温度控制在25~35 oC,温度较低,而且实验是在室温下进行,有的地区在进行实验时室温还达不到25 oC,而酵母菌代谢的适宜温度是36~38 oC,所以实验的温度没有控制在酵母菌最适温度范围内,酵母菌在较低的温度条件下,代谢较弱,实验反应慢,所需时间长(8~10小时),在中学学生实验课内是无法完成的。
三、实验改进
根据酵母菌的在适宜温度(36~38 oC)下代谢强,反应快,我们可以将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利用水浴加热使反应温度控制在36~38 oC范围内从而使反应速度加快,实验所需时间大大缩短。根据多次实验,我们发现,改变实验装置,调整实验温度后,反应只需十分钟左右便可看到有明显的实验结果。
改进后的实验:
1.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4)酵母菌代谢的适宜温度是36~38 oC,利用水浴加热使反应温度控制在36~38 oC范围内。
2.实验器材和试剂
试管、烧杯、量筒、玻璃管、温度计、橡皮塞、铁架台、试管夹、酒精灯、石棉网、火柴、橡皮球、天平、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即溶食用干酵母粉、澄清石灰水、石蜡油、溶有浓H2SO4的体积分数为95%的重铬酸钾、质量分数为10%的NaOH等。
3.实验装置(如下图)
4.实验步骤
(1)取4只试管,分别编号为1、2、3、4,各注入两毫升澄清石灰水。
(2)取4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立即倒入试管甲和试管乙中。
(3)分别取20mL5%的葡萄糖溶液注入试管甲、乙中,充分振荡,混合液的体积大约占大试管容积的1/3左右,甲试管密封,乙试管通入空气,然后置于36oC水浴中预热。
(4)用试管夹和其他材料用具组装好实验装置(如上实验装置图),然后用酒精灯加热,使水温保持在36~38 oC。
(5)分别检测两装置是否有二氧化碳和酒精的产生。
5.实验结果
(1)几分钟后,可见试管甲、乙有大量泡沫向上涌动,其中乙中的反应比甲剧烈。5分钟左右发现3号试管明显的变浑浊,1号试管也逐渐浑浊。
(2)10分钟左右拔掉试管甲的塞子,可以闻到有浓郁的酒味,分别用两支长滴管取甲、乙两管中的溶液于两支小试管中,滴加几滴酸性重铬酸钾,可见甲管中的物质有明显的颜色变化(橙色变成灰绿色)。
6.实验注意事项
(1)葡萄糖溶液要预热,否则反应缓慢,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少。
(2)試管甲、乙中加入的物质总体积不能超过试管体积的1/3,否则泡沫会堵塞导管;
(3)水浴加热要严格控制在36oC~38oC,超过38oC,酵母菌代谢受抑制,反应将变慢,影响最终的实验效果。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 生物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普通高中生物必修1.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吕嘉枥.食品微生物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6
[3]杜伟,宗敏华,微生物学通报,2000.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