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涉及多方面的内容,就新课程而言,其核心理念是为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习得学习方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改革以前那种继承性学习形成自主性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就教师角色而言,教师不应是学科型的而应是复合型的;应真正改变那种教师是知识权威,是知识垄断者、传递者的观念;应认识到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而课堂表演的主角应是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有时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有时是与学生共同学习的伙伴,有时甚至是学生的学生。就教学评价而言,要求教师改变那种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功能单一,标准单一,方法单一的评价制度。
针对课改的以上要求及理念,结合语文课堂的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只是一种范例,一种材料,而非学习活动的全部客体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让学生去掌握教材中所蕴涵的语言文字知识,如字、词、句的学习;写作特色的借鉴,主题的理解,甚至根据主题进行德育渗透等。这种忠实于教材本身的、单纯的学习活动不利于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发展,不利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也不利于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教材只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形成的一种范例,是学生能力形成的一个材料和中介。应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散、延伸,去搜集相关资讯,以达到形成能力,习得学习方法,内化知识的目的。如我在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一课就让学生事先从各种渠道搜集了有关罗布泊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至于教材主题,师生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讨论完毕,而学生在交流中却归纳出了环保、人与自然的关系、野生动物保护等多个观点。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我们要变观念,不要认为只要让学生去发挥就会脱离教材的要求,不利于考试。要知道语文不单是语言文字阅读写作,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思维、善于联想、善于表达。
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传统启发式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先列出问题让学生去找答案,再从多个角度去启发、引导。探究性学习主张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己去发现问题,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要知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学生根据自己对学习对象的感知所发现的问题可以自己思考,也可和别的同学合作解决,这种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彼此交流、思维成果共享的过程。如果教师喧宾夺主,先于学生提出问题,只让学生去想,去解决,必然约束其思维自由发挥而只局限于教师预设的框子内;教师提问的功利倾向过于突出必然限制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问题的兴趣。教师要做的是适当指引和恰如其分地点评。
三、唱念做打,形式不拘
语文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都应做到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目的应有所不同。就教学活动的形式而言,有的可以以朗读为主旋律,在不同形式的朗读过程中去体会,教师适当点评,如诗歌教学;有的可以自行质疑,查找资料,然后讨论交流,教师适当总结;有的可以搞成竞赛性活动等。就教学手段来说,语文课堂应有多媒体课件,应有影像资料,有音乐,甚至有师生的歌声和舞蹈,不能局限于听读说写的传统套路,但也应防止只顾形式,而不管实效的形式主义做法。一切手段的采用应以需要为前提。
四、精彩点评胜过苦口婆心
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课堂主张让学生说话,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发言往往百花齐放,这时教师就应是高明的评论家,对学生的发言、提问和观点给予精彩的点评。那种对学生发言精炼概括、带有鼓励性、措词准确且幽默的点评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精神甜点,活跃气氛的兴奋剂。点评要特别注意对那些表述不准,甚至有误的学生,不能直言其误,更不能贬,而要通过你友好、间接的点评让学生自己发现失误。
五、有感即发,欣然命笔
通过教师的指引,学生的质疑、合作探究,学生对学习对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必然内化成某种内心情感体验或习得某种方法,这时教师应及时地启发学生将这种体验诉诸笔端,将习得的这种方法提笔进行实践。如我在上《春》之前让学生合上书,闭上眼睛想象春天的样子,然后写出来,再与课文对照。再如我上了《荷叶母亲》后,让学生给母亲写短信,抒发对母亲的爱等。这种有感即发、热炒热卖的做法,其作用不言而喻。
六、海纳百川,语文课不只有语文
任何文本的语言文字都只是形式,“语文”这一名称只交代了语文课学习内容的载体,它的内容是各种知识和情感的汇合。正因为如此,语文课决不可能只有语言文字,它应该是百科知识,应该有情感的表露,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天文、地理,学到数学、物理、化学,甚至音乐、美术等等;应该让学生懂得各种方法,懂得如何审美,如何做人等;应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学习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将学生囚禁于纯语文的窠臼中,是有悖于素质教育思想的糊涂之举,是与课改理念背道而驰的错误做法。
针对课改的以上要求及理念,结合语文课堂的特点,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和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只是一种范例,一种材料,而非学习活动的全部客体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途径让学生去掌握教材中所蕴涵的语言文字知识,如字、词、句的学习;写作特色的借鉴,主题的理解,甚至根据主题进行德育渗透等。这种忠实于教材本身的、单纯的学习活动不利于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的发展,不利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也不利于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教材只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形成的一种范例,是学生能力形成的一个材料和中介。应让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散、延伸,去搜集相关资讯,以达到形成能力,习得学习方法,内化知识的目的。如我在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一课就让学生事先从各种渠道搜集了有关罗布泊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交流。至于教材主题,师生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讨论完毕,而学生在交流中却归纳出了环保、人与自然的关系、野生动物保护等多个观点。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我们要变观念,不要认为只要让学生去发挥就会脱离教材的要求,不利于考试。要知道语文不单是语言文字阅读写作,更重要的是要善于思维、善于联想、善于表达。
二、让学生自己去发现
传统启发式教学一般都是教师先列出问题让学生去找答案,再从多个角度去启发、引导。探究性学习主张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己去发现问题,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要知道,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有价值。学生根据自己对学习对象的感知所发现的问题可以自己思考,也可和别的同学合作解决,这种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彼此交流、思维成果共享的过程。如果教师喧宾夺主,先于学生提出问题,只让学生去想,去解决,必然约束其思维自由发挥而只局限于教师预设的框子内;教师提问的功利倾向过于突出必然限制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问题的兴趣。教师要做的是适当指引和恰如其分地点评。
三、唱念做打,形式不拘
语文课堂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都应做到多样化,根据不同的内容和目的应有所不同。就教学活动的形式而言,有的可以以朗读为主旋律,在不同形式的朗读过程中去体会,教师适当点评,如诗歌教学;有的可以自行质疑,查找资料,然后讨论交流,教师适当总结;有的可以搞成竞赛性活动等。就教学手段来说,语文课堂应有多媒体课件,应有影像资料,有音乐,甚至有师生的歌声和舞蹈,不能局限于听读说写的传统套路,但也应防止只顾形式,而不管实效的形式主义做法。一切手段的采用应以需要为前提。
四、精彩点评胜过苦口婆心
课程改革形势下的课堂主张让学生说话,实践告诉我们,学生的发言往往百花齐放,这时教师就应是高明的评论家,对学生的发言、提问和观点给予精彩的点评。那种对学生发言精炼概括、带有鼓励性、措词准确且幽默的点评是激发学生兴趣的精神甜点,活跃气氛的兴奋剂。点评要特别注意对那些表述不准,甚至有误的学生,不能直言其误,更不能贬,而要通过你友好、间接的点评让学生自己发现失误。
五、有感即发,欣然命笔
通过教师的指引,学生的质疑、合作探究,学生对学习对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必然内化成某种内心情感体验或习得某种方法,这时教师应及时地启发学生将这种体验诉诸笔端,将习得的这种方法提笔进行实践。如我在上《春》之前让学生合上书,闭上眼睛想象春天的样子,然后写出来,再与课文对照。再如我上了《荷叶母亲》后,让学生给母亲写短信,抒发对母亲的爱等。这种有感即发、热炒热卖的做法,其作用不言而喻。
六、海纳百川,语文课不只有语文
任何文本的语言文字都只是形式,“语文”这一名称只交代了语文课学习内容的载体,它的内容是各种知识和情感的汇合。正因为如此,语文课决不可能只有语言文字,它应该是百科知识,应该有情感的表露,应该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到天文、地理,学到数学、物理、化学,甚至音乐、美术等等;应该让学生懂得各种方法,懂得如何审美,如何做人等;应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学习并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将学生囚禁于纯语文的窠臼中,是有悖于素质教育思想的糊涂之举,是与课改理念背道而驰的错误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