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棋类学科素有“智慧体操”之美誉,国际象棋更是世界范围内影响最大的智力体育项目,集科学、教育、文化交流和娱乐为一体,兼备了开发智力和培养品行等多项教育功能。本文以棋类拓展课为依托,分析学生在学棋、下棋、比赛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及心理现象,主要通过棋之道,树德品、棋之悟,学静思、棋之妙,长智慧三方面内容,阐述通过棋类教学提升学生心境成长的实践研究。
关键词:棋类拓展课;小学生;心境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305
引言
著名的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国际象棋是循序渐进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最好学校。它能够养成严守秩序的思维、培养注意力、发展记忆力。” 国外在国际象棋进课堂的很多教学实践中证明,青少年在中小学期间或者在学前阶段参加国际象棋训练并坚持一段时间的,与同龄者相比在逻辑思维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创造能力和意志力方面更为出色,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也比从未参加棋类训练的学生优秀。
(一)棋之道,树德品
1.课堂教学,培育棋品
教育应当本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育人为本的原则。其实在棋类教学中,早已将德育的重要性灌输给刚启蒙的孩子。笔者用了两年时间,开发了一套国际象棋校本教材。在一年级上册棋类教材中,第一课就强调了下棋的基本礼仪。 “棋道虽小,棋品最尊”。下棋要讲礼节,棋风要正,这与做人一样。“棋如人生”,学生在下棋的过程中人生观受到了潜移默化地影响: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下棋有输有赢,人生有成功有失败……
2.出征比赛,培养意识
动员会的意义不言而喻,大到战争时的政治动员,近至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动员会就是要人们确定目标、抖擞精神。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意识尤为强烈,大赛前夕的赛前动员大会不仅可以调动积极性,使学生提前进入比赛状态,也是一个极好的德育教育机会。此时学生明白他们即将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自己的班级和学校。一次好的动员大会,能使学生产生责任感,而这份责任意识使他们更加肯定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3.复盘总结,培训心态
许多家长会在赛后询问孩子比赛失利的原因,是不是哪一步棋走错了?很多学生局面大好时会放松警惕,很多问题就是在心理松懈、得意忘形时出现。因此,纠结于分析其中哪一步棋出错,还不如分析心理状态。还有一类情况,学生觉得自己在比赛时也很努力,可还是输了。那么此时就得安慰学生,并且告诉他们:想要获得理想的名次,仅仅在赛场内的努力是不够的,如果平时付出不多,那么比赛中技不如人是不是就很合乎情理了?
(二)棋之悟,学静思
1.在玩棋中学会专注
我们知道,小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学棋对专注力的要求非常高,从初学阶段认识棋子、在比赛中对弈时棋谱记录,再到专业比赛中双方有计时器的时间限制,下棋过程中都要求对弈双方始终全神贯注。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有可能贏棋。
2.在手谈中增进交流
唐宋以后近代以前的围棋,它遵从情趣至上的美学逻辑,通过 “手谈”的方式,实现自我的精神愉悦以及与人交流中的情感共鸣。正是凭借这种文化品格,四库全书将其归入子部艺术类,与琴、书、画同列,并称为“四艺”。国际象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棋手们遇到的对手是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小朋友。棋手们在比赛结束后与对手一起复盘、讨论棋局的进展过程,这种文化交流的作用是独特而又奇妙的。
3.在对弈中开发静悟
“静”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的是读书要静心;另一方面是学会独立思考。对于初学者而言,下棋更多的是好玩,不投入计算,所以往往落子飞速。但是,随着学棋的深入,孩子们对赢棋就会产生渴望,对局过程中谁都不愿意输,这份“好胜之心”使得他们开始逐渐放慢脚步。他们开始学开局布阵、中局作战等等技法,而所有的这些排兵布阵无不需要精心计算,于是下棋自然就慢下来了。因此,小学生通过棋艺学习,从小引领他们对事物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棋之妙,长智慧
1.在拼搏中游戏,在养性中竞争
象棋的楚河汉界,两军对垒操戈相向的布局所展现的拼搏竞争性自不待言,就是黑白相间的围棋,自古被看成与兵法相通的拼搏象征:“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但与此同时,棋又强调“游戏”精神,它是“纸上谈兵”,为的是怡情养性。可以说,棋道的妙谛就在于“拼搏中游戏,养性中竞争。”借此既获得生命创造力的释放,又达到心灵的和谐平衡,从而感悟人生天地之大美。
2.在对弈中生智,在思考中长慧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现任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的谢军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以北京市新街口中学、谢军棋艺中心、14中、国际象棋国家少年队和参加北京市棋类等级赛的10 ~ 14岁儿童少年197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结果表明,参加国际象棋活动的少年在智力发育方面远远超过同龄人。证明国际象棋对智力发育具有积极作用。科学的、与学校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国际象棋教育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在博弈中精湛,在兵法中明理
棋类教学有个特点,老师在授课时不仅讲技术要领,还会结合历史事件。比如语文课中“乘胜追击”这个成语,对于学棋的孩子来说就能有更加直观的体会。笔者小时候,教练会要求我们看一些诸如孙子兵法的书籍,教练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是: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尽管年幼时不能很好地理解里面的意思,但是诸如此类的大智慧,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便植入脑海中,但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
结束语
棋盘是军事战争的模拟场,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社会生活中处处弥漫着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可以通过棋盘上的模拟战争,锤炼学生坚强不屈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棋类拓展课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谢军. 国际象棋教育与发展儿童、少年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探讨[A].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3月
[2] 谢军. 国际象棋教育与开发青少年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探讨[A].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12月
[3] 陈英和. 认知发展心理学 [ M ].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4] 白学军. 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M ].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关键词:棋类拓展课;小学生;心境成长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27-305
引言
著名的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国际象棋是循序渐进的、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最好学校。它能够养成严守秩序的思维、培养注意力、发展记忆力。” 国外在国际象棋进课堂的很多教学实践中证明,青少年在中小学期间或者在学前阶段参加国际象棋训练并坚持一段时间的,与同龄者相比在逻辑思维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创造能力和意志力方面更为出色,在校期间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也比从未参加棋类训练的学生优秀。
(一)棋之道,树德品
1.课堂教学,培育棋品
教育应当本着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育人为本的原则。其实在棋类教学中,早已将德育的重要性灌输给刚启蒙的孩子。笔者用了两年时间,开发了一套国际象棋校本教材。在一年级上册棋类教材中,第一课就强调了下棋的基本礼仪。 “棋道虽小,棋品最尊”。下棋要讲礼节,棋风要正,这与做人一样。“棋如人生”,学生在下棋的过程中人生观受到了潜移默化地影响: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下棋有输有赢,人生有成功有失败……
2.出征比赛,培养意识
动员会的意义不言而喻,大到战争时的政治动员,近至高考百日誓师大会,动员会就是要人们确定目标、抖擞精神。小学生的集体荣誉意识尤为强烈,大赛前夕的赛前动员大会不仅可以调动积极性,使学生提前进入比赛状态,也是一个极好的德育教育机会。此时学生明白他们即将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形象,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自己的班级和学校。一次好的动员大会,能使学生产生责任感,而这份责任意识使他们更加肯定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3.复盘总结,培训心态
许多家长会在赛后询问孩子比赛失利的原因,是不是哪一步棋走错了?很多学生局面大好时会放松警惕,很多问题就是在心理松懈、得意忘形时出现。因此,纠结于分析其中哪一步棋出错,还不如分析心理状态。还有一类情况,学生觉得自己在比赛时也很努力,可还是输了。那么此时就得安慰学生,并且告诉他们:想要获得理想的名次,仅仅在赛场内的努力是不够的,如果平时付出不多,那么比赛中技不如人是不是就很合乎情理了?
(二)棋之悟,学静思
1.在玩棋中学会专注
我们知道,小学生在课程学习方面,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而学棋对专注力的要求非常高,从初学阶段认识棋子、在比赛中对弈时棋谱记录,再到专业比赛中双方有计时器的时间限制,下棋过程中都要求对弈双方始终全神贯注。只有注意力高度集中,才有可能贏棋。
2.在手谈中增进交流
唐宋以后近代以前的围棋,它遵从情趣至上的美学逻辑,通过 “手谈”的方式,实现自我的精神愉悦以及与人交流中的情感共鸣。正是凭借这种文化品格,四库全书将其归入子部艺术类,与琴、书、画同列,并称为“四艺”。国际象棋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棋手们遇到的对手是不同肤色、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小朋友。棋手们在比赛结束后与对手一起复盘、讨论棋局的进展过程,这种文化交流的作用是独特而又奇妙的。
3.在对弈中开发静悟
“静”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指的是读书要静心;另一方面是学会独立思考。对于初学者而言,下棋更多的是好玩,不投入计算,所以往往落子飞速。但是,随着学棋的深入,孩子们对赢棋就会产生渴望,对局过程中谁都不愿意输,这份“好胜之心”使得他们开始逐渐放慢脚步。他们开始学开局布阵、中局作战等等技法,而所有的这些排兵布阵无不需要精心计算,于是下棋自然就慢下来了。因此,小学生通过棋艺学习,从小引领他们对事物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棋之妙,长智慧
1.在拼搏中游戏,在养性中竞争
象棋的楚河汉界,两军对垒操戈相向的布局所展现的拼搏竞争性自不待言,就是黑白相间的围棋,自古被看成与兵法相通的拼搏象征:“三尺之局兮,为战斗场。”但与此同时,棋又强调“游戏”精神,它是“纸上谈兵”,为的是怡情养性。可以说,棋道的妙谛就在于“拼搏中游戏,养性中竞争。”借此既获得生命创造力的释放,又达到心灵的和谐平衡,从而感悟人生天地之大美。
2.在对弈中生智,在思考中长慧
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现任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的谢军曾经做过一项研究:以北京市新街口中学、谢军棋艺中心、14中、国际象棋国家少年队和参加北京市棋类等级赛的10 ~ 14岁儿童少年197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测试结果表明,参加国际象棋活动的少年在智力发育方面远远超过同龄人。证明国际象棋对智力发育具有积极作用。科学的、与学校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国际象棋教育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在博弈中精湛,在兵法中明理
棋类教学有个特点,老师在授课时不仅讲技术要领,还会结合历史事件。比如语文课中“乘胜追击”这个成语,对于学棋的孩子来说就能有更加直观的体会。笔者小时候,教练会要求我们看一些诸如孙子兵法的书籍,教练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是: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尽管年幼时不能很好地理解里面的意思,但是诸如此类的大智慧,在我们还很小的时候便植入脑海中,但对我们的影响是深远的。
结束语
棋盘是军事战争的模拟场,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社会生活中处处弥漫着没有硝烟的战场,我们可以通过棋盘上的模拟战争,锤炼学生坚强不屈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不畏艰难险阻的勇气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由此可见,小学阶段棋类拓展课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谢军. 国际象棋教育与发展儿童、少年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探讨[A].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1年3月
[2] 谢军. 国际象棋教育与开发青少年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探讨[A].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年12月
[3] 陈英和. 认知发展心理学 [ M ].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4] 白学军. 智力心理学的研究进展 [M ].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