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互助,展示反馈”的课堂教学,它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从学生学习实际出发,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這一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过程性、自主性等特点,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以学习求新知,化知识为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
一、“自主互助,展示反馈”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伙伴意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密切伙伴,两者要互相了解、互相体谅、做到互帮互学、合作学习。真正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和谐发展。教师还需提高服务意识。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感到困难需要寻求帮助时,教师能提供及时、恰当耐心的指导。再者教师要有民主意识。人文、和谐、放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良好学习的保证,教师应该创设平等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师生协调发展, 才能保证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讲课前需要备课, 这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 学生听课前同样需要备学, 这也是学生听好课的前提。只有备教而没有备学的课堂教学, 教与学是脱节的, 信息传递的过程常常是单向的。而通过学生的先学,可以及时地复习相关的旧知识, 补上自己的薄弱环节, 扫清听课的“绊脚石”, 同时对新知识接触感知, 初步梳理, 形成了痕迹, 才能在教师讲课时迅速进入角色, 一拍即合,使教与学这一对矛盾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得到了统一。
二、“自主互助,展示反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虽然学生主体作用是我们老师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流行的教学用语, 但如何真正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却是一个永恒的模糊命题, 缺乏具体可操作性模式。不是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这样的感叹:“你啊,教了多少遍了,教也教不会。”冥冥之中,在不少老师的教育观念中根深蒂固的存在以教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在这样的课堂上,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自主互助”正是为了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前先学, 不仅对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而且形成了知识的难点、疑点, 这样带着问题听课, 目的明确, 态度积极, 注意力集中, 听课的效果远比那些教师讲什么听什么主观上没有思想准备, 没有重点, 没有目标的听讲要主动得多。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已经理解的部分时, 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看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拿自己的思路与老师的讲解比较, 取老师之长, 补自己之短; 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尚未理解的问题时, 则重点看教师是如何把握新知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随老师的讲解, 逐步理解和掌握。 改变过去把学生当作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时, 在以前没有自主先学环节时,学生只被动接受, 老师讲什么听什么, 方法比较单一,有的虽然理解和掌握, 但缺乏自身内在因素的参与, 难以内化和巩固为知识技能, 而经过有目的的自主先学后,学生在学过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主动找到了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三、“自主互助,展示反馈”促进了教学环节的有效落实
“自主互助,展示反馈”的基本模式是自学提问—合作探究—反馈拓展,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以“学”作“教”的基础和前提,以“教”作为“学”的发展和深化,以“练”作为“学”的巩固和提高。在“学”、“教”、“练”三者关系中,“学”为主轴,“教”和“练”都围绕“学”这主轴展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创新为目标。学生通过课前预习, 复习了涉及新课的相关知识, 为上课排除了障碍, 开辟了道路, 同时由于对所学内容已有了初步掌握, 听课效率提高, 知识学得灵活了, 记得也牢固了, 减少了课后因上课听不懂而多花的时间, 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形成了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例如在比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时, 由于小学生平时对这一知识涉及较少, 老师讲课时颇感费力,而学生经过预习, 不仅很好理解比的意义及它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而且在实例中充分感受到了比的优点和作用,再通过完成相关的练习,学生就轻松的掌握了写比和求比值等知识,这样, 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又提高了效率。
总之,“自主互助,展示反馈” 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的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中解脱出来,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瓯市第一小学353100)
一、“自主互助,展示反馈”有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师生是学习的共同体,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伙伴意识。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密切伙伴,两者要互相了解、互相体谅、做到互帮互学、合作学习。真正实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成绩,促进和谐发展。教师还需提高服务意识。积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感到困难需要寻求帮助时,教师能提供及时、恰当耐心的指导。再者教师要有民主意识。人文、和谐、放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良好学习的保证,教师应该创设平等有效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作用。师生协调发展, 才能保证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讲课前需要备课, 这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 学生听课前同样需要备学, 这也是学生听好课的前提。只有备教而没有备学的课堂教学, 教与学是脱节的, 信息传递的过程常常是单向的。而通过学生的先学,可以及时地复习相关的旧知识, 补上自己的薄弱环节, 扫清听课的“绊脚石”, 同时对新知识接触感知, 初步梳理, 形成了痕迹, 才能在教师讲课时迅速进入角色, 一拍即合,使教与学这一对矛盾在新知识的学习中得到了统一。
二、“自主互助,展示反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虽然学生主体作用是我们老师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常挂在嘴边的一句流行的教学用语, 但如何真正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却是一个永恒的模糊命题, 缺乏具体可操作性模式。不是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这样的感叹:“你啊,教了多少遍了,教也教不会。”冥冥之中,在不少老师的教育观念中根深蒂固的存在以教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是课堂的主宰。在这样的课堂上,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更不用说会学了。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自主互助”正是为了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教前先学, 不仅对教材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而且形成了知识的难点、疑点, 这样带着问题听课, 目的明确, 态度积极, 注意力集中, 听课的效果远比那些教师讲什么听什么主观上没有思想准备, 没有重点, 没有目标的听讲要主动得多。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已经理解的部分时, 就把注意力集中在看教师如何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 拿自己的思路与老师的讲解比较, 取老师之长, 补自己之短; 当老师讲到自己预习时尚未理解的问题时, 则重点看教师是如何把握新知识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随老师的讲解, 逐步理解和掌握。 改变过去把学生当作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真正发挥其主体作用。例如在教学复式条形统计图一课时, 在以前没有自主先学环节时,学生只被动接受, 老师讲什么听什么, 方法比较单一,有的虽然理解和掌握, 但缺乏自身内在因素的参与, 难以内化和巩固为知识技能, 而经过有目的的自主先学后,学生在学过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主动找到了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 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拓宽了学生的思维,更好地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三、“自主互助,展示反馈”促进了教学环节的有效落实
“自主互助,展示反馈”的基本模式是自学提问—合作探究—反馈拓展,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以“学”作“教”的基础和前提,以“教”作为“学”的发展和深化,以“练”作为“学”的巩固和提高。在“学”、“教”、“练”三者关系中,“学”为主轴,“教”和“练”都围绕“学”这主轴展开,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创新为目标。学生通过课前预习, 复习了涉及新课的相关知识, 为上课排除了障碍, 开辟了道路, 同时由于对所学内容已有了初步掌握, 听课效率提高, 知识学得灵活了, 记得也牢固了, 减少了课后因上课听不懂而多花的时间, 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形成了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例如在比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时, 由于小学生平时对这一知识涉及较少, 老师讲课时颇感费力,而学生经过预习, 不仅很好理解比的意义及它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而且在实例中充分感受到了比的优点和作用,再通过完成相关的练习,学生就轻松的掌握了写比和求比值等知识,这样, 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又提高了效率。
总之,“自主互助,展示反馈” 课堂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单向的教学模式,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知识中解脱出来,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福建省建瓯市第一小学35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