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作用愈加明显,而计算机基础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高等院校的重视,成为了各高等院校培养大学生能力的必修课程。本文章首先介绍了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当代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存在学生基础不一、考核形式单一等弊端,并且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改革方案,以使大学生能从个人发展和专业发展的角度,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更好地适应未来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能力;教育改革
一、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陈国良院士在“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一文中指出,21世纪科学上最重要的、经济上最有前途的前沿研究都有可能通过点金的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科学得到解决,因此为其他学科培养掌握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就显得很重要。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面向高等学校中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重要基础教育。换言之,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际上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基础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向广大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中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科学信息,培养其信息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加强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使之能灵活运用,将所学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本科所学专业相结合,充分运用到实验研究和生活实践中,进一步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复合型和高素质现代化人才。
二、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当代大学生从上学开始就是接受的应试教育,最后考取高分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从全国各地进入同一所大学进行学习,换言之,大学对学生之前所拥有的实践能力并不十分了解,只是简单的通过其所考取的文化课成绩而接纳其为大学生,再加上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目的不明确,因此当代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以下几大弊端:
1.学生基础知识能力之间存在差异
虽然当代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已基本在全国中小学中普及,但那也只是应试教育的一部分,并没有过多的去重视,再加上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城乡差异,这就使得不同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存在差异。一些同学对计算机基础知识非常熟悉,能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机应用,而其他同学却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知之甚少,更有甚者,有些同学连电脑都没有见过,而大学却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结果就会造成:对于计算机能力较高的同学来说,学习积极性受挫,觉得没必要学习本门课程,进而出现时常有同学逃课;对于能力较低的同学来说,有可能一时学不会,对此门课产生恐惧,进而放弃对此门课的学习。
2.教学内容与本专业不相干,导致学而无用
大学中各个专业之间所学知识并不相同,因此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也就不一样。例如,学习金融专业的同学需要掌握办公软件,学习美术专业的同学需要掌握画图软件,学习软件专业的同学需要学习编程软件等等。但学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时,却并没有考虑到各个专业需求,而采取较为笼统的教学方式,这就使得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到一些跟本专业毫不相关的知识,造成学生对此门课程毫无兴趣,既耗时又费力,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实践课程形同虚设,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逐渐改革,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开设理论课程的同时,也会通过开设实践课程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然而在一些实践课程上,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对实践课不够重视,从而在课堂上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不能进行系统有效的学习。
4.考核形式单一,监管力度不到位
目前,许多高校还是采用“一纸定乾坤”的考核方式,无论学生的实践能力多强,在期末考试中考出高分才是王道。而在有的考试中,学生作弊、找人替考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其他同学的不公平,也很难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方案
针对以上提出的几大弊端,接下来提出几条有效的改革方案:
1.实行“分级”教学
在新生开学伊始,学校可以对新生进行一份问卷调查,学校可以了解到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认识程度,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对能力不一的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额外教授给那些能力较高的同学一些更高层次的知识,同时加强对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辅导,从而使其共同进步,达到“双赢”的局面。
2.教学内容合乎专业需求,讲究学以致用
高校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应侧重于教授他们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以及一些相关的应用软件。结合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通过对计算机的使用,加深对本专业的学习,一举两得。
3.加强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践课程,学生只学习书本知识而不进行实践是很难做到融会贯通的。在实践课程上,老师可以根据所讲的理论知识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老师还可以以学生能力高低进行分组,通过任务来锻炼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形成以学生相互帮助为主,老师间接辅导为主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改革考核方式,加强监管力度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初衷是学生能真正掌握计算机知识,进而帮助对本专业的学习。然而传统的考核方式只是考查学生的记忆力,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逐步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采取多方面的考核评选方式。老师要进行定期平时测验,记录学生的成绩,采取将平时测验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老师还应加强监管力度,杜绝学生之间作业相互抄袭,作弊,找人代考的等不良现象的出现,真正实现考试的意义所在,而不是逐渐变成一个形式。
四、结束
展望未来,世界正在迈入数字化的信息时代,而计算机在当今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对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大学生应加强对此门课程的重视,同时学校要讲求教学方法,合理分配课程设置,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真正做到为国家培养出新时代的建设人才。
关键词: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能力;教育改革
一、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陈国良院士在“计算思维与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一文中指出,21世纪科学上最重要的、经济上最有前途的前沿研究都有可能通过点金的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科学得到解决,因此为其他学科培养掌握先进计算机技术的“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就显得很重要。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面向高等学校中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重要基础教育。换言之,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实际上是面向所有大学生的基础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向广大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中传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科学信息,培养其信息素质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计算机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加强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使之能灵活运用,将所学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本科所学专业相结合,充分运用到实验研究和生活实践中,进一步为国家培养出高质量、复合型和高素质现代化人才。
二、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弊端
当代大学生从上学开始就是接受的应试教育,最后考取高分通过高考这座“独木桥”,从全国各地进入同一所大学进行学习,换言之,大学对学生之前所拥有的实践能力并不十分了解,只是简单的通过其所考取的文化课成绩而接纳其为大学生,再加上学生对学习计算机目的不明确,因此当代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中以下几大弊端:
1.学生基础知识能力之间存在差异
虽然当代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已基本在全国中小学中普及,但那也只是应试教育的一部分,并没有过多的去重视,再加上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城乡差异,这就使得不同的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程存在差异。一些同学对计算机基础知识非常熟悉,能熟练运用各种计算机应用,而其他同学却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知之甚少,更有甚者,有些同学连电脑都没有见过,而大学却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结果就会造成:对于计算机能力较高的同学来说,学习积极性受挫,觉得没必要学习本门课程,进而出现时常有同学逃课;对于能力较低的同学来说,有可能一时学不会,对此门课产生恐惧,进而放弃对此门课的学习。
2.教学内容与本专业不相干,导致学而无用
大学中各个专业之间所学知识并不相同,因此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也就不一样。例如,学习金融专业的同学需要掌握办公软件,学习美术专业的同学需要掌握画图软件,学习软件专业的同学需要学习编程软件等等。但学校在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时,却并没有考虑到各个专业需求,而采取较为笼统的教学方式,这就使得一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到一些跟本专业毫不相关的知识,造成学生对此门课程毫无兴趣,既耗时又费力,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3.实践课程形同虚设,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逐渐改革,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开设理论课程的同时,也会通过开设实践课程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然而在一些实践课程上,由于部分学生基础较差,对实践课不够重视,从而在课堂上上网聊天,打游戏,看电影,不能进行系统有效的学习。
4.考核形式单一,监管力度不到位
目前,许多高校还是采用“一纸定乾坤”的考核方式,无论学生的实践能力多强,在期末考试中考出高分才是王道。而在有的考试中,学生作弊、找人替考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其他同学的不公平,也很难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有效方案
针对以上提出的几大弊端,接下来提出几条有效的改革方案:
1.实行“分级”教学
在新生开学伊始,学校可以对新生进行一份问卷调查,学校可以了解到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认识程度,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对能力不一的学生进行“分级”教学。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额外教授给那些能力较高的同学一些更高层次的知识,同时加强对那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辅导,从而使其共同进步,达到“双赢”的局面。
2.教学内容合乎专业需求,讲究学以致用
高校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应侧重于教授他们一些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以及一些相关的应用软件。结合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通过对计算机的使用,加深对本专业的学习,一举两得。
3.加强实践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实践课程,学生只学习书本知识而不进行实践是很难做到融会贯通的。在实践课程上,老师可以根据所讲的理论知识布置相应的实践任务,以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此外,老师还可以以学生能力高低进行分组,通过任务来锻炼学生之间的协作能力,形成以学生相互帮助为主,老师间接辅导为主的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改革考核方式,加强监管力度
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初衷是学生能真正掌握计算机知识,进而帮助对本专业的学习。然而传统的考核方式只是考查学生的记忆力,并不能反映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必须逐步改革传统的考核方式,采取多方面的考核评选方式。老师要进行定期平时测验,记录学生的成绩,采取将平时测验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考查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老师还应加强监管力度,杜绝学生之间作业相互抄袭,作弊,找人代考的等不良现象的出现,真正实现考试的意义所在,而不是逐渐变成一个形式。
四、结束
展望未来,世界正在迈入数字化的信息时代,而计算机在当今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对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大学生应加强对此门课程的重视,同时学校要讲求教学方法,合理分配课程设置,全面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能力,真正做到为国家培养出新时代的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