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阶段美术教学应与其他阶段所不同,教师需要从认识学生群体特点的角度,选择合适的美术欣赏教学方法。本文以小学生为对象,从几个方面探讨了美术欣赏教学策略,期望能跟各位一线教师共同学习与借鉴。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
当前阶段,随着新课标的提出与不断推进,各学科的具体教学就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即在更加重视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更加强调学生们主体作用的发挥,具体到小学美术这一学科,任课教师就需要一改自己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不断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以最终探寻出科学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助力于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实现。
一、以学生为中心
美术不仅是小学生对事物认知和感情表露的一种方式,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途径。由于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导致性格孤僻,不爱与同学和教师交流, 從而使得身心不能够顺利的发展,然而美术可以帮助学生发泄情感,对内心世界加以表达,这样以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发挥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学习,并不能发挥其主动性,这样就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美术的兴趣,更谈不上表达内心的情感,从而缺乏与师生间的交流,所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令人堪忧。因此,需要对美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任意发挥想象力,并加以指导和规范, 加强美术教学的作用,以此来实现引进美术教育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连环画》内容后,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首先给学生布置了以下的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连环画的原理发散想象力创作出本组的作品, 在正式上课时,每个小组拿出作品进行评比,并与大家分享小组做这个作品时的灵感以及快乐,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本次作业中展现个性。因此,这次作业的展示完全以学生为中心, 凸显学生的个人魅力,并发挥主导地位,加深对美术的理解以及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创设互动情境
除了师生互动之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美术课堂交到学生手上,为学生提供生生互动的机会。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交流与合作,并且,拉近生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 学生在相同的情境中学习和交流,更有利于学生迸发灵感, 学生的艺术素养也会被进一步提高。
例如,在教学《演电视》内容时,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 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建了一个科幻的情境,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思路就得到了开拓。之后,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对星空的想象和理解,画出自己理想中的星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得到了沟通和交流。
三、采用赏识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 为了进一步促进赏识教育 ,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赏识学生, 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具体来说 , 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 ,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联想空间 ,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 拓宽情感教学情境 , 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艺术创作 , 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与艺术能力。
例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鞋》内容时,为了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各种鞋子来了解鞋子的文化 , 除了实用价值外 , 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 感受美 ,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 , 让学生先模仿制作。在此基础上 , 让学生讨论“鞋”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 , 让学生与思维碰撞。然后 , 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 说出自己的创新陈述。在其他同学受到启发时 , 他们会催生出更多的创新想法 , 最终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同时 , 笔者始终进行赏识教育 , 肯定或引导学生的观点 , 最终使学生乐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 , 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四、搭建师生互动平台
一直以来,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而科学、合理的任务, 又能够搭建起师生互动的有效平台。并且,在任务的驱动下, 学生会为了完成任务,主动去解决相应的问题,并寻求与文本间的互动和对话,这时,学生的学习是最具效率和效果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感性思维,以任务的形式,为学生设计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构建起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师生互动中不断提高。并且,学习任务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对象的特征和功能, 这会大幅度地提高课堂的效率。所以,笔者在创建美术课堂的时候,就会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的任务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积极主动地交流和沟通。
例如,在教学《红色的画》《黄色和蓝色的画》内容后,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三原色,理解“原色”的含义,笔者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任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调配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纸张的空白处。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如何调配,笔者在这个时候加以引导,学生的记忆自然会更加深刻,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就完成了。
众所周知,我国长期以来都处于应试教育这一大环境之下,因此其具体教学过程中就必然存在一些与其他学科相同的弊端,这些都将极大地影响到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率。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小学美术教师就需要从自身做起, 在不断的反思探索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龙梅 .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探索 [J]. 新课程 ( 上 ),2019(11):211.
[2]周丽娜 . 新课标视阈下小学美术教学创新途径探索与思考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01):220.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太伏镇太伏中心小学校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
当前阶段,随着新课标的提出与不断推进,各学科的具体教学就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即在更加重视教学效率的同时也更加强调学生们主体作用的发挥,具体到小学美术这一学科,任课教师就需要一改自己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不断地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以最终探寻出科学而有效的教学策略,助力于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实现。
一、以学生为中心
美术不仅是小学生对事物认知和感情表露的一种方式,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途径。由于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环境的原因,导致性格孤僻,不爱与同学和教师交流, 從而使得身心不能够顺利的发展,然而美术可以帮助学生发泄情感,对内心世界加以表达,这样以来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发挥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学习,并不能发挥其主动性,这样就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美术的兴趣,更谈不上表达内心的情感,从而缺乏与师生间的交流,所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令人堪忧。因此,需要对美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任意发挥想象力,并加以指导和规范, 加强美术教学的作用,以此来实现引进美术教育的意义。
例如,在教学《连环画》内容后,为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首先给学生布置了以下的作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连环画的原理发散想象力创作出本组的作品, 在正式上课时,每个小组拿出作品进行评比,并与大家分享小组做这个作品时的灵感以及快乐,让每一位学生都在本次作业中展现个性。因此,这次作业的展示完全以学生为中心, 凸显学生的个人魅力,并发挥主导地位,加深对美术的理解以及运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创设互动情境
除了师生互动之外,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要将美术课堂交到学生手上,为学生提供生生互动的机会。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建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交流与合作,并且,拉近生生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而且, 学生在相同的情境中学习和交流,更有利于学生迸发灵感, 学生的艺术素养也会被进一步提高。
例如,在教学《演电视》内容时,为了发散学生的思维, 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建了一个科幻的情境,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思路就得到了开拓。之后,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对星空的想象和理解,画出自己理想中的星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得到了沟通和交流。
三、采用赏识教育
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 , 为了进一步促进赏识教育 ,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赏识学生, 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具体来说 , 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 ,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联想空间 ,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 拓宽情感教学情境 , 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艺术创作 , 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与艺术能力。
例如,在教学《各种各样的鞋》内容时,为了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的各种鞋子来了解鞋子的文化 , 除了实用价值外 , 让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 , 感受美 ,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首先 , 让学生先模仿制作。在此基础上 , 让学生讨论“鞋”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 , 让学生与思维碰撞。然后 , 笔者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 说出自己的创新陈述。在其他同学受到启发时 , 他们会催生出更多的创新想法 , 最终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同时 , 笔者始终进行赏识教育 , 肯定或引导学生的观点 , 最终使学生乐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观点 , 提高艺术创作能力。
四、搭建师生互动平台
一直以来,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而科学、合理的任务, 又能够搭建起师生互动的有效平台。并且,在任务的驱动下, 学生会为了完成任务,主动去解决相应的问题,并寻求与文本间的互动和对话,这时,学生的学习是最具效率和效果的。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的感性思维,以任务的形式,为学生设计课堂活动,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构建起师生、生生互动的平台,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师生互动中不断提高。并且,学习任务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学习对象的特征和功能, 这会大幅度地提高课堂的效率。所以,笔者在创建美术课堂的时候,就会结合教学内容设置一系列的任务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并积极主动地交流和沟通。
例如,在教学《红色的画》《黄色和蓝色的画》内容后,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三原色,理解“原色”的含义,笔者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任务: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调配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并填在纸张的空白处。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不知道如何调配,笔者在这个时候加以引导,学生的记忆自然会更加深刻,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互动也就完成了。
众所周知,我国长期以来都处于应试教育这一大环境之下,因此其具体教学过程中就必然存在一些与其他学科相同的弊端,这些都将极大地影响到了小学美术的教学效率。因此,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小学美术教师就需要从自身做起, 在不断的反思探索过程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王龙梅 .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探索 [J]. 新课程 ( 上 ),2019(11):211.
[2]周丽娜 . 新课标视阈下小学美术教学创新途径探索与思考 [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01):220.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太伏镇太伏中心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