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要想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得以全面发展,课堂提问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提问是指教师以提问为手段进行教书育人的实践活动,教师教学提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但很多人却往往忽视了对它的设计和研究,有时在课堂上随便提问几个学生,或仅仅简单地问几个“yes or no”的问题。其实在这个极平常的教学环节中却蕴含着非常耐人探究的契机。笔者根据自己的英语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提问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课堂提问体现的作用是不同的。讲授新知识前的提问是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学习新知识时的启发式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抓住知识的重点;课堂小结时的提问是指导学生系统、有条理地梳理知识;课堂结束前的检查提问是为了解和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补漏。因此,提问的时机应选择在语言材料引入、知识信息集中、巩固强化所学知识时。
教师在把握提问时机时应把握好学生的激情度。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与激情度之间的曲线关系,随着学习知识的难易程度和情绪的高低而发生变化,知识点的难度与学生激情度的需求呈相反关系。因此,应考虑教材内容的特点及知识点的难度、打算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各个环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把握学生的激情度。需要注意的是调控策略应与知识难度相适应,对于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平心静气地去学习;对于难度较小或学生不太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应设法对学生的激情“加热”,使之处于较高的激动水平。特别是在学生稍有疲倦,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等时侯。选择好时机之后,可根据情况设定不同程度,或难或易,或诙谐或凝重的问题。
精心设计提问内容
首先,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设计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要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应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可以说,英语课堂调控的起承转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内容的精心运筹。
笔者认为课堂提问主要可以分为:1、新内容教学刚开始时所提的表层理解和背景问题。这部分问题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此类问题主要涉及文章中明确提到的人物、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或经过等。此外在进行深入讲解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相关的社会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经验等,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方便下一步教学进行。2、在学生对新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提出深层次的问题。这一阶段是整个课堂的关键,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仍以学生在对所学内容系统掌握后尝试回答问题为主要活动形式,具体组织形式可由老师列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也可由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问题,还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对话、表演短剧等。教师在这一阶段要贯彻“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教学结合”的原则。就教师而言,提问设计是这一阶段的聚集点。这时应提一些深层理解的问题,要让学生利用作者传递的信息,借助学生已掌握的背景知识,透过文章表面的文字信息去推测和理解作者的意图、文章的主题或预测后续事件等。此时提问要针对学生特点,联系学生实际,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开发思维能力。如果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几乎不动脑筋就可以回答,就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但如果太难又枯燥无味,又难以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我们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换换角度,换换说法,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智力。
如在教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用书第二册Unit 7 N0body Can Do It like McDonald’s这篇课文时,在学习课文前我提出了What’s you favorite food? Do you like eating fast food, such as McDonald’s and KFC? Why or why not? 两个问题。一提到McDonald’s 、KFC这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他们纷纷发言,气氛非常活跃,起到了激励学生学习下去兴趣,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在这个课时结束时我提出了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this text?这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去深化和思考文章的深层意思。
适度掌握提问难度
教师对所提问题要通盘考虑,一定要考虑到连贯性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课堂教学内容的前后连贯,还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的规律,提问的连贯性不仅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还能让他们随着课堂的主线去学习。每堂课最难掌握的教学内容就是重点和难点。对于重点内容,可以基于同一内容创设不同形式的问题,可以是疑点问题,也可以是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掌握重点知识。而对于课堂的难点,提问的梯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提问应当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理解去思考,并使知识点逐渐渗透到问题当中。此时所创设的问题必须是有层次的,从浅表的知识逐步有梯度的向深层次过渡,让学生有反映的过程,要求他们有条理、有逻辑地进行思考和回答,有序的表达思考过程,最后可以是概括归纳问题,从而逐步掌握课堂内容。
灵活运用提问方式
课堂教学应是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和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为了提问而提问,或是为了烘托课堂气氛而提问,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班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形成一种氛围,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提问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并灵活运用这些提问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问题中提高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系统、连贯的语言能力。下面介绍几种笔者实践证明切实有效的提问方法。
1、提示式复述
在学生理解原文的基础,教师抽取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关键词,或者把课文的主要情节或内容搬到黑板上,让学生重组课文信息进行复述。还可以以课文的时空顺序或主要情节为主线,教师把文中的时间、年代、地点等到关键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复述与此对应的事实。
如上文所提到的N0body Can Do It like McDonald’s这篇课文,我给出了Why、popular、history、helpful and apply这些关系到每段主要内容的单词,然后让学生将这些联系起来,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表演式复述
有些课文的故事性、活动性比较强,可以就每个片断创设一个问题,然后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表演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现,这种形式除了能增强趣味性和直观性,还能在“娱乐”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课文。如在教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用书第二册Unit 9 About “Thank You”一文中,我创设了In what situations do people express their thanks? Please perform in class. 这个问题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来复述。事后发现这种形式另学生印象深刻且效果良好。
3、续写式复述
在学习有情节的课文时,可以通过创设几个问题进行提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对接下来的情景展开联想,并用简单的语句进行复述。这种方式不仅通过提问形式的多样化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更能养成学生团结协作的好习惯。
俗话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的内容,巧设情景,选准提问点,充分展示课堂提问的艺术美,精心设问,鼓励学生善思、勤想,自己去发现问题。只有学生把知识消化了,会用了,才是真正的成功。我们当努力探索和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为加强课堂教学效果优质化而不懈努力。
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课堂提问体现的作用是不同的。讲授新知识前的提问是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学习新知识时的启发式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抓住知识的重点;课堂小结时的提问是指导学生系统、有条理地梳理知识;课堂结束前的检查提问是为了解和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情况,便于教师及时补漏。因此,提问的时机应选择在语言材料引入、知识信息集中、巩固强化所学知识时。
教师在把握提问时机时应把握好学生的激情度。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学习与激情度之间的曲线关系,随着学习知识的难易程度和情绪的高低而发生变化,知识点的难度与学生激情度的需求呈相反关系。因此,应考虑教材内容的特点及知识点的难度、打算运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等各个环节,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水平把握学生的激情度。需要注意的是调控策略应与知识难度相适应,对于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设法使学生处于较低的激动水平,平心静气地去学习;对于难度较小或学生不太感兴趣的内容,教师应设法对学生的激情“加热”,使之处于较高的激动水平。特别是在学生稍有疲倦,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等时侯。选择好时机之后,可根据情况设定不同程度,或难或易,或诙谐或凝重的问题。
精心设计提问内容
首先,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正如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指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所设计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要既能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习注意力;又能诱发积极思考、培养思维能力和习惯;还能充分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对于教师来说,应通过提问来检查和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鼓励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复习巩固运用所学到的语言知识。可以说,英语课堂调控的起承转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提问内容的精心运筹。
笔者认为课堂提问主要可以分为:1、新内容教学刚开始时所提的表层理解和背景问题。这部分问题要求学生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此类问题主要涉及文章中明确提到的人物、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或经过等。此外在进行深入讲解前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让学生了解所学内容相关的社会背景知识、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经验等,从而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方便下一步教学进行。2、在学生对新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后,提出深层次的问题。这一阶段是整个课堂的关键,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仍以学生在对所学内容系统掌握后尝试回答问题为主要活动形式,具体组织形式可由老师列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也可由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问题,还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情景对话、表演短剧等。教师在这一阶段要贯彻“先学后教、先练后讲、教学结合”的原则。就教师而言,提问设计是这一阶段的聚集点。这时应提一些深层理解的问题,要让学生利用作者传递的信息,借助学生已掌握的背景知识,透过文章表面的文字信息去推测和理解作者的意图、文章的主题或预测后续事件等。此时提问要针对学生特点,联系学生实际,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开发思维能力。如果我们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过于简单、容易,学生几乎不动脑筋就可以回答,就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发展。但如果太难又枯燥无味,又难以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我们设计问题应该在学生现有逻辑思维的水准下,换换角度,换换说法,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智力。
如在教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用书第二册Unit 7 N0body Can Do It like McDonald’s这篇课文时,在学习课文前我提出了What’s you favorite food? Do you like eating fast food, such as McDonald’s and KFC? Why or why not? 两个问题。一提到McDonald’s 、KFC这个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他们纷纷发言,气氛非常活跃,起到了激励学生学习下去兴趣,收到了很好的课堂效果。在这个课时结束时我提出了What should we learn from this text?这个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去深化和思考文章的深层意思。
适度掌握提问难度
教师对所提问题要通盘考虑,一定要考虑到连贯性的问题,它不仅涉及到课堂教学内容的前后连贯,还必须符合学生思维的规律,提问的连贯性不仅能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还能让他们随着课堂的主线去学习。每堂课最难掌握的教学内容就是重点和难点。对于重点内容,可以基于同一内容创设不同形式的问题,可以是疑点问题,也可以是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掌握重点知识。而对于课堂的难点,提问的梯度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提问应当是贯穿整个课堂的主线,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去理解去思考,并使知识点逐渐渗透到问题当中。此时所创设的问题必须是有层次的,从浅表的知识逐步有梯度的向深层次过渡,让学生有反映的过程,要求他们有条理、有逻辑地进行思考和回答,有序的表达思考过程,最后可以是概括归纳问题,从而逐步掌握课堂内容。
灵活运用提问方式
课堂教学应是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和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为了提问而提问,或是为了烘托课堂气氛而提问,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调动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让全班各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课堂的机会,形成一种氛围,体验参与和成功带来的愉悦。提问的方式要多种多样,并灵活运用这些提问方式,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问题中提高创新能力、思维能力及系统、连贯的语言能力。下面介绍几种笔者实践证明切实有效的提问方法。
1、提示式复述
在学生理解原文的基础,教师抽取与课文密切相关的关键词,或者把课文的主要情节或内容搬到黑板上,让学生重组课文信息进行复述。还可以以课文的时空顺序或主要情节为主线,教师把文中的时间、年代、地点等到关键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复述与此对应的事实。
如上文所提到的N0body Can Do It like McDonald’s这篇课文,我给出了Why、popular、history、helpful and apply这些关系到每段主要内容的单词,然后让学生将这些联系起来,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表演式复述
有些课文的故事性、活动性比较强,可以就每个片断创设一个问题,然后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表演对课文内容进行重现,这种形式除了能增强趣味性和直观性,还能在“娱乐”中让学生潜移默化的掌握课文。如在教授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用书第二册Unit 9 About “Thank You”一文中,我创设了In what situations do people express their thanks? Please perform in class. 这个问题让学生用表演的形式来复述。事后发现这种形式另学生印象深刻且效果良好。
3、续写式复述
在学习有情节的课文时,可以通过创设几个问题进行提示,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对接下来的情景展开联想,并用简单的语句进行复述。这种方式不仅通过提问形式的多样化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更能养成学生团结协作的好习惯。
俗话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教师要善于把握教材的内容,巧设情景,选准提问点,充分展示课堂提问的艺术美,精心设问,鼓励学生善思、勤想,自己去发现问题。只有学生把知识消化了,会用了,才是真正的成功。我们当努力探索和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为加强课堂教学效果优质化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