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读书环境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c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韩国统计厅发表的统计报告称,韩国人购买图书、印刷品的费用金额,每月平均为14050韩元。而韩国人每月平均在外吃饭的费用为24万韩元,通信费用为13万韩元,补习教育费用为15万韩元,购买图书、印刷品的费用不能与之相比。从这些统计不难看出,韩国人对出版物的关注度还是比较低的。为此,韩国的政府部门、社会团体、教育界、出版界联手,坚持不懈地开展着丰富多彩的读书推进运动。
  
  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的读书推进运动
  
  早在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部门就出面开展读书推进运动。比如,名为“阅读古典读书推进运动”,让学生们主要阅读韩国的古典名著,然后围绕古典名著的内容回答问题。这种运动的初衷不错,但实际结果演变成强制性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社会各界提出批评,指责这是在变相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到了现在,这个以政府为主导的读书推进运动改由学校、社会团体自主开展,名称也改为“读书京试大会”。
  2000年前后,政府部门又提出另一个读书推进运动的方案,即在高中生的“生活记录簿”记载读书履历,并在大学入学考试中要反映出来。而社会大众认为,这个所谓的“生活记录簿读书推进运动”,对高中生这样的未来的重要读者群来说,不是启发他们“自觉”读书,而是“强制”他们读书,与“阅读古典读书推进运动”如出一辙,这个方案实施不得。作为政府部门,应当出台积极的政策,比如扩充公共图书馆,改善学校图书馆,扶持好书出版,制定有效的引导自觉读书的方案。最后,“生活记录簿读书推进运动”不了了之。
  
  以民间为主开展的读书推进运动
  
  在韩国民间开展的各种读书推进运动中,比较有影响的,是“繁荣读书文化运动总部”开展的运动和“振兴读书运动教师会”开展的运动。这两个运动的内容大致相同——一方面培养读书指导者,开展对读书指导者的资格认定;另一方面指导孩子们的读书活动,并对其中的优秀者给予奖励。“繁荣读书文化运动总部”属于韩国文化观光部旗下的公益法人。在韩国还没有培养读书教育专家公共体系的状况下,“繁荣读书文化运动总部”提倡读书教育的重要性,在民间自发开展读书推进运动,这些值得肯定。但是,“繁荣读书文化运动总部”又存在培养读书教育专家商业化的倾向。大众传媒对此曾经有过质疑。
  
  市民自发开展的读书推进运动
  
  在韩国市民开展的读书推进运动中,比较著名的有“儿童图书研究会”开展的运动和“建立读书社会的国民运动总部”开展的运动等。“儿童图书研究会”成立于1980年,属于自发开展读书运动的市民团体。该团体有严格的伦理规则,开展读书运动坚决排除商业意图,且与市民文化改革运动相联系。被韩国媒体评价为“最有希望的读书运动”,是所有读书推进运动中的典型。
  此外,由9个市民社会团体组成的“建立读书社会的国民运动总部”也值得关注。这个组织与电台、电视台、报刊社有着广泛的联系。2001年,MBC电视台栏目“!”设立了读书奖励奖,掀起了读书热潮。借此东风,“建立读书社会的国民运动总部”又开展了“建立奇迹图书馆运动”,此项在MBC电视台的宣传下,引起极大的社会反响,广大市民踊跃为之捐款。截至2009年,已在韩国的文化欠发达地区修建了9个“奇迹图书馆”。那些地区的学龄前儿童和小学校的学生,既可以在“奇迹图书馆”看书,又可以在其中观看木偶剧和儿童剧,“奇迹图书馆”变成快乐的文化空间。从2003年起,“建立读书社会的国民运动总部”专门针对未满周岁的婴儿,开展了亲近游戏玩耍图书的运动——“图书甜点运动”,也取得不俗的社会效益。因为韩国的父母亦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
  
  有游戏感觉的读书运动
  
  韩国还以爱书家(“书虫”)为中心,以互联网为纽带,开展了具有游戏感觉的读书运动。这个也可以叫做“书之开放运动”的“图书漂流”运动,是独特的读书文化运动之一。这个“图书漂流”运动,发源于北美洲的美国。2001年,美国堪萨斯市的罗恩·霍恩贝克首创了“图书漂流”运动。2002年擴展到欧洲,2004年传入韩国。
  据称,“图书漂流”运动的创始人罗恩·霍恩贝克建立的网站www.bookcrossing.com,截至2009年上半年,登录会员近50万人,“漂流”的图书达到150万册(种)。韩国在实践“图书漂流”运动的同时,又诞生了“互联网咖啡”的读书运动。
  当源自美国的金融危机蔓延在韩国时,韩国人显得很淡然。在2008年至2009年,韩国出版界开展了独特的读书振兴运动——“Book Refund宣传”运动。读者从书店购买图书,读完后可以再卖给书店,书店对回收的图书进行修补整理,然后寄赠给生活在穷乡僻壤的买不起书的人们,使他(她)们可以免费学到知识,在轻松的阅读中淡忘金融危机带来的贫穷。
其他文献
杨为国/主编 定价:23.00元/册  紫禁城出版社 2009年4月  本套技法精讲系列丛书第一辑,是紫禁城出版社针对2008年首次出版的五十册《故宫珍藏历代名家墨迹》而特别策划的深度学习与研究名家书法的技法类图书。精选五十册中古代书法大师王羲之、米芾等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针对性聘请对大师作品有专门研究的书法家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写经验,分别从多种角度剖析讲解临写技巧。内容涉及基本点画、用笔特征、
期刊
伟大的阿多尔诺曾经一再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奥斯维辛之后,我们应该怎么生活?二战期间,全世界犹太人的沉重苦难让整个欧洲都在重新思考:我们怎样才能避免奥斯维辛的悲剧重演?当联合国通过以色列建国决议的时候,固然有对犹太人困难的深切同情,也有对无法避免这一人类历史上巨大悲剧的深深歉疚。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以色列人——特殊国土上的普通人》,罗森塔尔引人人胜地把这块土地E的生活百态娓娓道来。对每
期刊
备受争议的谷歌图书扫描主要指“谷歌图书馆项目”(Google LibraryProgram),即谷歌与一些著名的大学和公共图书馆合作,经这些图书馆许可,将这些图书馆的藏书数字化。作为交换,这些图书馆免费获得一套电子图书馆藏,而谷歌得以将这些馆藏并入“谷歌图书”电子书库。这个“谷歌图书”电子书库与谷歌搜索引擎连起来,公众在网络上搜索时,有关的图书便会显示在搜索结果里面。这等于将图书馆的目录系统放到公
期刊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出现在出版物的策划、发行等环节。他们策划的图书多次跻身畅销书排行榜,为传播文化、提高出版业整体实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然而就在其红红火火发展的同时,隐藏在背后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北京民营书业更好地发展。     从业人员素质问题:企业内部培训是长远之道    民营发行业长期以来面临着从业人员整体学历不高、素质偏低的困境。企业的规模小、福利不高、发展前景不大
期刊
亚马逊Kindle的热卖让世人领略了数字出版的威力。数字出版在中国的进展如何呢?一场盛会也许可以证明。7月7日至9日,以“落实数字化发展战略 推进出版业升级转型”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    政府支持 各方参与    此次数博会得到新闻出版总署、科技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四家单位的领导出席了数博会开幕式,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在开幕式上发表
期刊
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座谈会于7月13日在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副署长蒋建国、李东东、邬书林、阎晓宏、孙寿山,中宣部出版局局长张小影等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此次座谈会是在我国新闻出版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2009年年初,新闻出版总署党组将今年确定为新聞出版改革发展攻坚年。4月,总署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线
期刊
在刚刚结束的第三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主论坛上,针对“落实数字化发展战略推动出版业升级转型”的主题,相关领导与专家做了精彩演讲,现将演讲内容摘登如下,以飨读者。    张毅君(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   我们注意到,当书业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遭遇寒流之时,一些出版企业开始着手培育自己的数字出版能力,通过电子出版物的发行来转“危”为“机”,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整个数字出版产业仍然继续保持了迅猛的发展
期刊
本刊讯 纸老虎每年一度的嘉年华暨年度颁奖盛典于2010年1月6日在天通苑龙德店举办!参会嘉宾包括全国出版社代表、行业代表、发行商代表、纸老虎会员和特约商户代表等600多名。本届嘉年华共颁发16个奖项,既有最佳杂志/图书/音像营销奖、十大畅销杂志奖、最受读者欢迎杂志奖等行业领域荣誉奖项,还有最佳职业发行经理人奖,最佳合作伙伴奖,以及幸运会员奖等专项人物荣誉。嘉年华典礼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除
期刊
本刊讯(记者王杨)1月6日,中外出版交流与合作座谈会暨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年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出版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领导、版协国际合作出版工作委员会部分成员、海外出版机构驻华代表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家就“走出去”等工作进行了充分交流。  总署对外交流与合作司司长张福海首先以“精彩、圆满、成功”总结2009年法兰克福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并介绍此次主宾国活动规格高、规模大、时间长,亮点多。随后
期刊
很多人物因为非正常死亡,因为在生命的某个高潮部分戛然而止,反而更容易被人们永远铭记。2009年6月25日,迈克尔·杰克逊以这种方式走完了他的人生之路。消息传出的那一刻,各大唱片公司、出版社就在积极谋划着迈克尔·杰克逊的纪念出版物。名人纪念图书是块诱人的奶酪,对于出版界来说,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商机。戴安娜王妃车祸去世后,有关戴安娜的纪念图书层出不穷,既满足着公众对于这位英伦玫瑰的极大好奇,也持续制造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