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于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的正义,从而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当前,广西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在教育师资配置和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严重的失衡。我们必须从增加薄弱学校办学经费投入,改善偏远学校教师工作环境,多途径提高薄弱地区师资水平和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等途径来促进广西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关键词]广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7-000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4JGZ12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明明(1987—),男,江西新余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梁梅(1963—),女,广西贵港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教授。
广西“普九”任务的实现,大范围地解决了适龄少年上学的问题,但是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为了保障区(自治区)内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要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广西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现状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1]
(一)师资配置失衡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在对2013年广西教育年鉴义务教育阶段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广西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师资配置失衡,集中表现为初中教师年龄构成、中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和初中教师职称这三个方面。其一,乡村初中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在26~40岁这一年龄区间内,城乡教师占各区域教师总数的比例为57.38%和68.54%,可见,城区初中中坚教师的比例要低于乡村。在36~50岁这一年龄段,城区初中要高于乡村,其比例分别为50.41%和43.21%。而35岁以下的教师,乡村初中的年轻教师要明显多于城区初中,其比例分别为41.07%和50.29%。其二,乡村初中高学历教师比例较低。我区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其中研究生层次的教师人数都比较低,城区为140人,乡村为36人。而乡村地区,当前还有35198人学历还是高中层次。城区初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是乡村初中的3倍多。学历为大学本科的教师,城市要比乡村地区高10个百分点左右(城市为72.87%,乡村为62.68%)。学历为专科的教师,乡村初中要明显高于城区初中,其比例分别为35.16%和24.36%。其三,乡村初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低。城区初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要远远高于乡村初中,大约是乡村初中的3.16倍,城区初中为3572人,乡村初中为1129人。城区初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16.72%,农村初中为4.1%,城区是乡村的4.1倍。由此可见,乡村初中和镇区初中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要远远低于城区初中教师。
(二)办学条件失衡
校舍是办学的根本。当前广西义务教育阶段校舍的类型分为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四种类型。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城市的教学与辅助用房以砖混结构的为主,不存在土木结构的校舍;而在农村地区,土木结构的校舍还有477723m2,其中,普通教室152899m2,图书馆4292m2。同样,在行政办公用房(包括教师办公室),城市同样是以砖混结构为主;而农村地区土木结构的行政办公用房还有18802m2,其中大部分是教师的办公室。
在计算机、数字资源、专业实验设备、专业实习设备方面,城市与农村在人均保有量上同样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数据见下表。当年广西城市与农村的在校生数分别是406095人和2770504人。从表中可以发现,城市小学的办学条件全面优于农村小学。
由此可见,由于教育事业投入长期不足,广西在教育上是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成就了少数重点学校的同时,制造了大片的薄弱学校。由于经费投入的不均衡,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硬件设施差距较大,进而导致各区域、各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尤其是教师资源。这就造成了广西义务教育中的“马太效应”,重点学校越来越强,薄弱学校越来越弱。最终,导致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不均衡。
二、追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意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人的发展具有完整性的潜能,这是全面发展的前提。[2]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仅凭课堂上的知识,不足以支撑起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应该通过全面的实践活动获得全面发展。”因此,还需要各种实践活动作补充,包括校内的课外活动和社区活动。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具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智能,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拥有齐备的师资,同时要有宽敞的实践空间与种类齐全的设备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为每个学生提供获得学业成功机会均等的受教育条件,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教育正义的应有之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宗旨在于实现教育正义的理念。教育正义是一种根本的实在善,它不仅是对学生美善生活的同等关心,也是保障儿童获得追求美善生活的理性能力的发展、德行的养成、个性卓越的基本条件,即平等地保证每个人通过正义教育的资源、条件而获得追求美善生活的主体品质。[3]当前,教育中存在学生间社会关系的不平等,教育制度和学校有意通过某种标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然后以此为依据分配教育的机会、资源和结果。这种不平等导致大部分低等级学生被忽略,发展条件被剥夺;社会关系的不平等进而引发了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城乡之间、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差异明显。在教育投入方面,我们长期重视城市教育体系而忽略乡村教育体系,导致乡村教育普遍衰弱,农村学生从一开始接受教育就难以享受与城里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鉴于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在实现教育资源、机会和条件的正义分配。 (三)形塑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当前,人们受教育程度与其职业、收入、社会地位相关联,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个体的发展基础和前提。[4]教育的不公平将关闭边缘学生追求幸福生活的最后通道,打破学生对社会发展的美好憧憬,从侧面促使现有的社会不公平程度加剧,最终导致社会不稳定事件频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了同等的追求幸福生活的机会和资源,最大可能地消除了受教育者的家庭背景、经济实力对教育的干扰。在这个环境中,受教育者自身的努力程度决定自身日后的成就程度。受惠于这一政策的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必定会促成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三、实现广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增加薄弱学校办学经费投入
教育的不均衡首先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教育经费的不均衡分配是造成广西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直接原因,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均衡经费投入是第一步。长久以来,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都热衷建设重点学校,这当然有助于“汇区内英才而教育之”,但是这一做法的后果是导致教育经费投入中“马太效应”的出现,重点学校由于办学实力强而经费充足,同时,薄弱学校由于办学实力差而窘迫。这明显是与均衡发展的宗旨相违背的。所以,我们应该增加薄弱学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实现办学硬件的均衡。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已经出现了重点与非重点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考虑均衡的标准问题。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我们认为均衡的标准应该以重点学校为参照。
(二)改善偏远学校教师工作环境
办学经费解决的是教育活动的硬件设施。而要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关键还在教师。经济学中有个集聚理论,是说各种发展要素向一个经济中心汇集。要让偏远学校成为吸引优秀年轻教师的中心,关键在于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当前,广西已经大规模地开展顶岗实习工作,这有助于提高偏远地区教师的质量,但是却不能增强偏远学校对于优秀师资的吸引力。所以,我们认为必须尽快改善偏远学校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具体措施包括:改善当地交通运输,解决教师的出行之忧;建设教工用房,解决教师的住房之忧;建设信息通道,解决教师与中心城市的沟通之忧;拓展培训渠道,解决教师的发展之忧。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实现师资配置的均衡。
(三)多途径提高薄弱地区师资水平
师资配置的均衡可以为薄弱地区学校吸收新生教师,但这对于薄弱地区教师队伍现状的改善来说还是比较缓慢的。要实现城乡教师整体素质的均衡,我们必须多途径提高薄弱地区的师资水平。主要途径有二:其一,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地方高师院校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宗旨,能够培养大批优秀毕业生加入人民教师队伍。其二,通过二次置换,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这是我校开创的一种新的培养教师的新模式,它实现了教师在农村、城市和高师院校三者间的合理流动,这个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也能够促进城乡间教师的合理流动,还可以对农村教师进行职后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从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
经费投入的均衡和师资配置的均衡、师资水平的均衡都只是治标之策,治本之道还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促进广西区域内的整体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新阶段,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搭建城乡义务教育共同发展的统一平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管理体制,关键要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中的经费管理和师资管理两个方面。其一,公共财政要全面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责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落实,各级政府分项目、分比例分担。其二,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配城市与农村的师资。建立起统筹城乡的义务教育师资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学校有充足的优质师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师编制、校舍建设、生师比等方面要向农村地区倾斜。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EB/OL].(2012-09-05).http://www.gov.cn/zwgk/2012-09/07/content_2218783.htm.
[2]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8.
[3] 金生鋐.教育与正义——教育正义的哲学想象[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11.
[4] 钟秀利.论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J].江西教育科研,2007(6):14-15.
[关键词]广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图分类号]G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17-0001-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广西农村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4JGZ125)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谢明明(1987—),男,江西新余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教务处;梁梅(1963—),女,广西贵港人,硕士,广西师范学院教授。
广西“普九”任务的实现,大范围地解决了适龄少年上学的问题,但是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还存在明显的差距。为了保障区(自治区)内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要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广西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现状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指导思想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均衡合理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努力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1]
(一)师资配置失衡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灵魂,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在对2013年广西教育年鉴义务教育阶段相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广西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师资配置失衡,集中表现为初中教师年龄构成、中小学教师学历结构和初中教师职称这三个方面。其一,乡村初中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在26~40岁这一年龄区间内,城乡教师占各区域教师总数的比例为57.38%和68.54%,可见,城区初中中坚教师的比例要低于乡村。在36~50岁这一年龄段,城区初中要高于乡村,其比例分别为50.41%和43.21%。而35岁以下的教师,乡村初中的年轻教师要明显多于城区初中,其比例分别为41.07%和50.29%。其二,乡村初中高学历教师比例较低。我区小学专任教师的学历主要集中在专科层次和本科层次。其中研究生层次的教师人数都比较低,城区为140人,乡村为36人。而乡村地区,当前还有35198人学历还是高中层次。城区初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是乡村初中的3倍多。学历为大学本科的教师,城市要比乡村地区高10个百分点左右(城市为72.87%,乡村为62.68%)。学历为专科的教师,乡村初中要明显高于城区初中,其比例分别为35.16%和24.36%。其三,乡村初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低。城区初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数要远远高于乡村初中,大约是乡村初中的3.16倍,城区初中为3572人,乡村初中为1129人。城区初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为16.72%,农村初中为4.1%,城区是乡村的4.1倍。由此可见,乡村初中和镇区初中教师的学术研究能力要远远低于城区初中教师。
(二)办学条件失衡
校舍是办学的根本。当前广西义务教育阶段校舍的类型分为框架结构、砖混结构、砖木结构、土木结构四种类型。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城市的教学与辅助用房以砖混结构的为主,不存在土木结构的校舍;而在农村地区,土木结构的校舍还有477723m2,其中,普通教室152899m2,图书馆4292m2。同样,在行政办公用房(包括教师办公室),城市同样是以砖混结构为主;而农村地区土木结构的行政办公用房还有18802m2,其中大部分是教师的办公室。
在计算机、数字资源、专业实验设备、专业实习设备方面,城市与农村在人均保有量上同样存在较大差异,具体数据见下表。当年广西城市与农村的在校生数分别是406095人和2770504人。从表中可以发现,城市小学的办学条件全面优于农村小学。
由此可见,由于教育事业投入长期不足,广西在教育上是欠发达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成就了少数重点学校的同时,制造了大片的薄弱学校。由于经费投入的不均衡,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办学硬件设施差距较大,进而导致各区域、各校之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尤其是教师资源。这就造成了广西义务教育中的“马太效应”,重点学校越来越强,薄弱学校越来越弱。最终,导致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质量不均衡。
二、追寻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意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人的发展具有完整性的潜能,这是全面发展的前提。[2]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仅凭课堂上的知识,不足以支撑起学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认为:“人应该通过全面的实践活动获得全面发展。”因此,还需要各种实践活动作补充,包括校内的课外活动和社区活动。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具有其中的一种或几种智能,这就要求学校不仅要拥有齐备的师资,同时要有宽敞的实践空间与种类齐全的设备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受教育机会,为每个学生提供获得学业成功机会均等的受教育条件,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实现教育正义的应有之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宗旨在于实现教育正义的理念。教育正义是一种根本的实在善,它不仅是对学生美善生活的同等关心,也是保障儿童获得追求美善生活的理性能力的发展、德行的养成、个性卓越的基本条件,即平等地保证每个人通过正义教育的资源、条件而获得追求美善生活的主体品质。[3]当前,教育中存在学生间社会关系的不平等,教育制度和学校有意通过某种标准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然后以此为依据分配教育的机会、资源和结果。这种不平等导致大部分低等级学生被忽略,发展条件被剥夺;社会关系的不平等进而引发了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城乡之间、重点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差异明显。在教育投入方面,我们长期重视城市教育体系而忽略乡村教育体系,导致乡村教育普遍衰弱,农村学生从一开始接受教育就难以享受与城里学生同等的教育资源。鉴于此,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在实现教育资源、机会和条件的正义分配。 (三)形塑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当前,人们受教育程度与其职业、收入、社会地位相关联,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个体的发展基础和前提。[4]教育的不公平将关闭边缘学生追求幸福生活的最后通道,打破学生对社会发展的美好憧憬,从侧面促使现有的社会不公平程度加剧,最终导致社会不稳定事件频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了同等的追求幸福生活的机会和资源,最大可能地消除了受教育者的家庭背景、经济实力对教育的干扰。在这个环境中,受教育者自身的努力程度决定自身日后的成就程度。受惠于这一政策的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后必定会促成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三、实现广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增加薄弱学校办学经费投入
教育的不均衡首先体现在硬件设施上。教育经费的不均衡分配是造成广西义务教育发展失衡的直接原因,要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均衡经费投入是第一步。长久以来,各地区教育行政部门都热衷建设重点学校,这当然有助于“汇区内英才而教育之”,但是这一做法的后果是导致教育经费投入中“马太效应”的出现,重点学校由于办学实力强而经费充足,同时,薄弱学校由于办学实力差而窘迫。这明显是与均衡发展的宗旨相违背的。所以,我们应该增加薄弱学校办学经费的投入,实现办学硬件的均衡。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已经出现了重点与非重点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考虑均衡的标准问题。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我们认为均衡的标准应该以重点学校为参照。
(二)改善偏远学校教师工作环境
办学经费解决的是教育活动的硬件设施。而要实现教育质量的均衡,关键还在教师。经济学中有个集聚理论,是说各种发展要素向一个经济中心汇集。要让偏远学校成为吸引优秀年轻教师的中心,关键在于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当前,广西已经大规模地开展顶岗实习工作,这有助于提高偏远地区教师的质量,但是却不能增强偏远学校对于优秀师资的吸引力。所以,我们认为必须尽快改善偏远学校教师的工作生活环境。具体措施包括:改善当地交通运输,解决教师的出行之忧;建设教工用房,解决教师的住房之忧;建设信息通道,解决教师与中心城市的沟通之忧;拓展培训渠道,解决教师的发展之忧。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实现师资配置的均衡。
(三)多途径提高薄弱地区师资水平
师资配置的均衡可以为薄弱地区学校吸收新生教师,但这对于薄弱地区教师队伍现状的改善来说还是比较缓慢的。要实现城乡教师整体素质的均衡,我们必须多途径提高薄弱地区的师资水平。主要途径有二:其一,实施免费师范生政策,创新教师补充机制。地方高师院校以服务地方基础教育为宗旨,能够培养大批优秀毕业生加入人民教师队伍。其二,通过二次置换,促进城乡教师合理流动。这是我校开创的一种新的培养教师的新模式,它实现了教师在农村、城市和高师院校三者间的合理流动,这个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也能够促进城乡间教师的合理流动,还可以对农村教师进行职后培训,提升业务水平,从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体制改革
经费投入的均衡和师资配置的均衡、师资水平的均衡都只是治标之策,治本之道还在于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促进广西区域内的整体发展。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新阶段,统一城乡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搭建城乡义务教育共同发展的统一平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建立城乡统一的管理体制,关键要改革农村义务教育中的经费管理和师资管理两个方面。其一,公共财政要全面承担起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责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明确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省级政府负责统筹落实,各级政府分项目、分比例分担。其二,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调配城市与农村的师资。建立起统筹城乡的义务教育师资保障机制,确保农村学校有充足的优质师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师编制、校舍建设、生师比等方面要向农村地区倾斜。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EB/OL].(2012-09-05).http://www.gov.cn/zwgk/2012-09/07/content_2218783.htm.
[2] 张楚廷.教育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128.
[3] 金生鋐.教育与正义——教育正义的哲学想象[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11.
[4] 钟秀利.论教育公平是最重要的社会公平[J].江西教育科研,2007(6):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