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决定因素,从课前心态准备、知识体系准备、教学辅助设施准备、教学艺术准备、学生评价准备五个方面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教师课前必要的准备:心态、教材、教法、学法、评价。
关键词:课前准备;教学心态;知识储备;教学辅助;教学艺术;学生评价
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决定因素,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体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师要全方位地适应这一角色要求,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做好课前准备的几个关键。
一、良好的教学心态
教师良好的心态准备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它不仅要求教师合理调节自身心态,力争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活力和持之以恒的爱心去实施教学,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尤其要求教师应科学处理教学设计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从容应对课堂中的突发现象,除对可能出现的违纪现象善意劝诫外,教师还要摆正心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和课程已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知识源,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获取更多信息,甚至在某一方面具备超越教师的知识面,这些信息有可能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尴尬,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放下权威的架子,以一颗宽容、诚挚的心平等对待学生的疑问,在合作、探究、交流的心理支持下解难释疑,教学相长,师生互动,顺利高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二、广博的知识儲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增长知识、养成习惯、锻炼技能、形成能力的过程。传统教育中的“学生一杯水,教师一桶水”已成为历史,新形势下的教育,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江活水,让学生拥有一杯水,教师必须传授获取一杯水乃至一江水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平时就要广泛涉猎基础科学、文化艺术等,并通过比较、借鉴、交融、整合,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教师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既入得其中,又出得其外,做到化难为易、删繁就简,在平淡中见神奇,在形象中得升华,有机地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植入每个学生的心中。
三、有效的教学辅助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辅助用具以其直观形象、省时高效、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等特征赢得师生青睐。一方面,教师教学借助于教学辅助用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辅助用具又可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提供便捷的途径,从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教学辅助用具可以是简单的卡片图纸,也可以是复杂精密的大小仪器,还可以是音画光电兼备的多媒体设备。当然,教学辅助用具的多样性并不决定在一堂课中使用的多样化,教师课前只要因势适时准备一样或几样最能说明问题、最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辅助用具即可,而且越是简单易操作的设备越能增强学生的可信度和模仿性,取得的效果也就越明显。辅助用具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自制教学用具,更应鼓励学生参与自制教具、学具,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提高能力。
四、精巧的教学艺术
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精巧的教学艺术则可起到锦上添花的奇效。教师在课前应充分酝酿好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情景的创设,问题的设计,时间的安排,师生的互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问题,课堂训练的习题,知识点的穿插衔接,能力点的形成训练,德育点的引申拓展和美育点的契合升华,并有机地将其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走近学生,走进生活,用智慧的艺术、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教学活动不着痕迹又丝丝入里,不施雕琢又环环相扣,摇曳多姿又兴趣盎然。
值得我们在教学艺术中重视的还有学法指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也可以说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也才能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那么教学艺术中的学法指导就尤为重要了。教是为了不教,根据学科特点、知识规律,科学有效地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也是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2.
编辑 温雪莲
关键词:课前准备;教学心态;知识储备;教学辅助;教学艺术;学生评价
课前准备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课堂教学是否高效的决定因素,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不仅是传统的教育者,还是新型教学体系中的学习者和研究者;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师要全方位地适应这一角色要求,创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做好课前准备的几个关键。
一、良好的教学心态
教师良好的心态准备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它不仅要求教师合理调节自身心态,力争以饱满的热情、旺盛的活力和持之以恒的爱心去实施教学,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理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尤其要求教师应科学处理教学设计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从容应对课堂中的突发现象,除对可能出现的违纪现象善意劝诫外,教师还要摆正心态,清楚地认识到教师和课程已不再是学生的唯一知识源,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渠道获取更多信息,甚至在某一方面具备超越教师的知识面,这些信息有可能使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出现尴尬,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放下权威的架子,以一颗宽容、诚挚的心平等对待学生的疑问,在合作、探究、交流的心理支持下解难释疑,教学相长,师生互动,顺利高效地组织教学活动。
二、广博的知识儲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增长知识、养成习惯、锻炼技能、形成能力的过程。传统教育中的“学生一杯水,教师一桶水”已成为历史,新形势下的教育,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江活水,让学生拥有一杯水,教师必须传授获取一杯水乃至一江水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拥有广博的知识。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平时就要广泛涉猎基础科学、文化艺术等,并通过比较、借鉴、交融、整合,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教师。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教师才能厚积薄发、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既入得其中,又出得其外,做到化难为易、删繁就简,在平淡中见神奇,在形象中得升华,有机地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植入每个学生的心中。
三、有效的教学辅助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辅助用具以其直观形象、省时高效、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等特征赢得师生青睐。一方面,教师教学借助于教学辅助用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辅助用具又可为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提供便捷的途径,从而提高教与学的质量。教学辅助用具可以是简单的卡片图纸,也可以是复杂精密的大小仪器,还可以是音画光电兼备的多媒体设备。当然,教学辅助用具的多样性并不决定在一堂课中使用的多样化,教师课前只要因势适时准备一样或几样最能说明问题、最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辅助用具即可,而且越是简单易操作的设备越能增强学生的可信度和模仿性,取得的效果也就越明显。辅助用具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自制教学用具,更应鼓励学生参与自制教具、学具,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掌握知识、获得技能、提高能力。
四、精巧的教学艺术
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精巧的教学艺术则可起到锦上添花的奇效。教师在课前应充分酝酿好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学情景的创设,问题的设计,时间的安排,师生的互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问题,课堂训练的习题,知识点的穿插衔接,能力点的形成训练,德育点的引申拓展和美育点的契合升华,并有机地将其融入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走近学生,走进生活,用智慧的艺术、幽默的语言,使课堂教学活动不着痕迹又丝丝入里,不施雕琢又环环相扣,摇曳多姿又兴趣盎然。
值得我们在教学艺术中重视的还有学法指导,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也可以说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能做到让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也才能真正意义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那么教学艺术中的学法指导就尤为重要了。教是为了不教,根据学科特点、知识规律,科学有效地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也是我们追求的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2.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