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总结5例登革热患者的护理要点 方法 2014年9-10月对5例登革热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结果 患者全部痊愈出院,未发生交叉感染 结论 登革热病患者病情重同时存在多种脏器损害,应加强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传染源播散,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注意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登革热;病情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37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04-01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1]?此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域,在我国登革热主要发生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今年我国登革热疫情较为严重,截至10月8日,全国报告登革热病例27219例,死亡6人?而我科自2014年9月28日以来陆续收治5例登革热病人,均为输入性病例?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4年9月28日-10月10日我科共收治登革热患者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0岁左右,均从广东务工或旅游回来?全部病例经本院实验室及本市疾病控制中心进行血清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登革热病毒感染?本组病例中无出现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
2 病情观察与护理
典型登革热一般有发热?皮疹?出血等临床表现,约1/4病例有轻度肝大,个别病例有黄疸?本病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因此,临床工作中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2.1 发热的观察与护理
此病通常起病急骤,畏寒?高热,24h内体温可达40℃,持续5~7d后骤退至正常?部分病例发热3~5d后体温降至正常,1d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发热时伴有头痛,眼球后痛,骨?肌肉及关节痛,极度乏力,也可有胃肠道症状?脉搏早期加速,后期可有相对缓脉?
患者入院后应密切注意体温的变化,当体温上升时,患者可出现畏寒寒战,应及时给予患者保暖;当体温≥39℃,给予冰枕?冰帽?冰敷大血管,半小时后复测体温?但应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加重出血?同时慎用退热剂,因为退热药物不良反应可损害肝肾功能,诱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而发生溶血[2]?因此必须重视发热的护理,细致观察体温变化及其他体征,以协助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同时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减轻体力消耗,使全身肌肉?关节?腰背部的疼痛得到舒缓?
2.2 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人体感染登革热后,病毒与机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可凝集及破坏血小板,使血小板减少[3]?表现为皮肤及多脏器出血,出血是登革热主要死亡原因?
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及有无出血倾向,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止血敏?维生素k等止血药物?同时应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头痛等变化,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出血的因素,如刮脸?刷牙?磕碰或跌倒?嘱其绝对卧床休息?护理时动作应轻柔,静脉穿刺时力争一针见血,止血带扎的时间不宜过长,拔针时也要延长棉签压迫的时间?给予易消化?少渣饮食,禁食生?冷?硬的食物?
2.3 皮疹的观察与护理
皮疹于病程第3~6d天出现,多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疹?红斑疹及出血点等,可同时有两种以上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持续3~4d消退?应密切注意患者的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的变化,提醒患者勿抓,及时修剪指甲,以免抓破引起皮肤感染?局部可涂以炉甘石洗剂,痒感明显者可适量使用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2.4 口腔?皮肤护理
发热患者容易并发口腔感染,应指导并协助患者餐后及睡前漱口,病情严重者给予特殊口腔护理?热退时大量出汗,应及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5 消毒隔离
患者入院后,采取严密隔离措施,安置在单独的病房,病室配备灭蚊灯及驱蚊措施,并持续使用驱蚊器驱蚊,同时病室周围喷洒杀虫剂?每日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每日1h?
2.6 注重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
5例患者入院后相继出现了不同重度的焦虑?紧张,加之高热不退,对疾病知识缺乏,一度情绪低落?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亲近?关心病人,及时疏导,消除各种不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做好卫生宣教,并向患者强调,须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恢复期不宜过早活动,防止病情加重或反复?指导患者及家属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做好个人防护?
参考文献
[1] 杨紹基,任红.传染病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8-101.
[2] 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64.
[3] 魏镜龙,宋佩辉主编.传染病诊疗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14-117.
关键词:登革热;病情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37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04-01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由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疲乏,皮疹,淋巴结肿大及白细胞减少[1]?此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域,在我国登革热主要发生于广东?广西?海南等地?今年我国登革热疫情较为严重,截至10月8日,全国报告登革热病例27219例,死亡6人?而我科自2014年9月28日以来陆续收治5例登革热病人,均为输入性病例?现将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4年9月28日-10月10日我科共收治登革热患者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0岁左右,均从广东务工或旅游回来?全部病例经本院实验室及本市疾病控制中心进行血清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确诊为登革热病毒感染?本组病例中无出现严重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
2 病情观察与护理
典型登革热一般有发热?皮疹?出血等临床表现,约1/4病例有轻度肝大,个别病例有黄疸?本病无特殊治疗药物,主要采取支持及对症治疗?因此,临床工作中严密的病情观察及精心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2.1 发热的观察与护理
此病通常起病急骤,畏寒?高热,24h内体温可达40℃,持续5~7d后骤退至正常?部分病例发热3~5d后体温降至正常,1d后再度上升,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发热时伴有头痛,眼球后痛,骨?肌肉及关节痛,极度乏力,也可有胃肠道症状?脉搏早期加速,后期可有相对缓脉?
患者入院后应密切注意体温的变化,当体温上升时,患者可出现畏寒寒战,应及时给予患者保暖;当体温≥39℃,给予冰枕?冰帽?冰敷大血管,半小时后复测体温?但应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加重出血?同时慎用退热剂,因为退热药物不良反应可损害肝肾功能,诱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而发生溶血[2]?因此必须重视发热的护理,细致观察体温变化及其他体征,以协助医师做出正确的诊断?同时应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以减轻体力消耗,使全身肌肉?关节?腰背部的疼痛得到舒缓?
2.2 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人体感染登革热后,病毒与机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可凝集及破坏血小板,使血小板减少[3]?表现为皮肤及多脏器出血,出血是登革热主要死亡原因?
因此,应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及有无出血倾向,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遵医嘱预防性使用止血敏?维生素k等止血药物?同时应密切注意患者的意识?头痛等变化,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出血的因素,如刮脸?刷牙?磕碰或跌倒?嘱其绝对卧床休息?护理时动作应轻柔,静脉穿刺时力争一针见血,止血带扎的时间不宜过长,拔针时也要延长棉签压迫的时间?给予易消化?少渣饮食,禁食生?冷?硬的食物?
2.3 皮疹的观察与护理
皮疹于病程第3~6d天出现,多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疹?红斑疹及出血点等,可同时有两种以上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持续3~4d消退?应密切注意患者的皮肤黏膜,瘀点?瘀斑的变化,提醒患者勿抓,及时修剪指甲,以免抓破引起皮肤感染?局部可涂以炉甘石洗剂,痒感明显者可适量使用苯海拉明?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2.4 口腔?皮肤护理
发热患者容易并发口腔感染,应指导并协助患者餐后及睡前漱口,病情严重者给予特殊口腔护理?热退时大量出汗,应及时更换衣物,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2.5 消毒隔离
患者入院后,采取严密隔离措施,安置在单独的病房,病室配备灭蚊灯及驱蚊措施,并持续使用驱蚊器驱蚊,同时病室周围喷洒杀虫剂?每日空气消毒,用紫外线灯照射每日1h?
2.6 注重心理护理与健康宣教
5例患者入院后相继出现了不同重度的焦虑?紧张,加之高热不退,对疾病知识缺乏,一度情绪低落?因此,护理人员应主动亲近?关心病人,及时疏导,消除各种不稳定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做好卫生宣教,并向患者强调,须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至完全退热为止,恢复期不宜过早活动,防止病情加重或反复?指导患者及家属防蚊灭蚊是预防本病的根本措施,改善卫生环境,做好个人防护?
参考文献
[1] 杨紹基,任红.传染病学.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8-101.
[2] 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0-64.
[3] 魏镜龙,宋佩辉主编.传染病诊疗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14-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