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肛肠患者腰俞麻醉管理?方法: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肛肠科手术治疗患者20例腰俞麻醉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肛肠手术治疗术中麻醉效果,优9例,良11例,有效率100%?结论:腰俞麻醉中,患者一般较少有反应,血压?脉搏?呼吸多无变化?优点是简便?安全?麻醉范围只限于会阴及肛门,所以临床上应用颇广?缺点是骶裂孔变异较多,易因穿刺困难而失败?
关键词:肛肠手术;腰俞麻醉;
【中图分类号】R7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295-01
腰俞穴麻醉,也称腰俞麻醉,这是以中医穴位而命名的?如以现代解剖学和麻醉学观点则称骶裂孔麻醉(骶管麻醉),为骶部麻醉方法之一?一般认为骶部麻醉包括骶管麻醉?骶孔阻滞和经骶阻滞?各种肛门直肠疾病手术?如肛瘘手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手术,内外痔切除术?肛门括约肌修补术?直肠固定术等[1]?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肛肠科手术治疗患者20例腰俞麻醉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肛肠手术治疗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 12~73岁,平均42岁?其中外痔1例,混合痔6例 ,肛裂3例,肛瘘4例,肛周脓肿3例,肛周尖锐湿疣1例,肛门狭窄2例?
1.2 方法:麻醉药物一般选用利多卡因,取其潜伏期短?弥散广?通透性较强等优点?浓度为1.0%~1.5%,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400 mg为宜?注药时先注入3~5 ml,相隔5分钟后,若无脊髓麻醉征象出现即可注入药液?大约5~15分钟开始麻醉,药效持续60分钟左右?也可用1.5%~2.0%普鲁卡因溶液行骶管麻醉,最大剂量为800~1000 mg?患者取侧卧位,屈曲双腿,尽量暴露腰骶部?寻找腰俞穴(骶裂孔),腰俞穴位于第四骶骨棘突和左右两骶骨角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中间,相当于骶裂孔的位置?骶裂孔表面覆盖骶尾韧带和皮肤,肥胖者其标志不易摸清?局部常规消毒铺巾,术者戴无菌手套,左手摸清骶裂孔位置,右手执注射器垂直进针,针通过骶尾韧带即有落空感,抽吸无回血,推药阻力不大,证实其位置准确,可缓缓推药15~30ml[2]?一般3~5分钟后发挥麻醉效果?普鲁卡因可维持麻醉一个半小时,如果加用肾上腺素,可维持两小时左右?布比卡因麻醉时间较长,可维持7~9小时?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优:术中无疼痛,肛门括约肌松弛良好,手术顺利完成?良:轻微疼痛或牵拉有肛门坠胀感,可耐受,肛门轻度松驰,加局麻醉即可完成手术?
2.2麻醉效果 肛肠手术治疗术中麻醉效果,优9例,良11例,有效率100%?
3 讨论
腰俞麻醉,腰俞穴麻醉,这是以中医穴位而命名的?如以解剖学和麻醉学观点则称骶裂孔麻醉,为骶部麻醉方法之一? 一般认为,骶部麻醉包括骶管阻滞?骶孔阻滞和经骶阻滞?骶管阻滞是针头由骶裂孔刺入,进至骶管,注射局麻药物后使骶神经阻滞?有人称此为骶管麻醉的下进路穿刺法?如由腰5骶1间穿刺进入硬膜外腔或由此处置管连续注药,此称为骶管麻醉的上进路穿刺法,但此穿刺法已属硬膜外麻醉法的范畴?骶孔阻滞是从骶后孔穿刺,注入局麻药物,使个别骶神经麻醉,为椎旁脊神经阻滞的一种,其與骶管麻醉均属硬膜外阻滞?经骶阻滞为骶管阻滞与骶孔阻滞并用,骶横麻醉,是由骶裂孔穿刺注入大部分局麻药物,再由第2对骶后孔或第2?3?4对骶后孔插入穿刺针注入少量局麻药,使第2对骶神经以下的神经阻滞更为完善?
穿刺成功的标志是阻力顿然消失?因骶裂沟被覆骶尾韧带,故穿刺时有阻力消失的空旷感?骶裂沟尖端(头端)即连骶管,底部(尾端)紧接尾骨;由底部向上可有深度变化?一般其尖端较他处为深?我们常用的穿刺点为骶角间及其前后,此处深度为1.5cm左右?如骶裂沟较长,可将其分为三部分,即上部?中部?下部?上部为骶中脊末端膨隆处下,此区穿刺注药易失败;中部为骶角问及其前后,此区穿刺注药易成功;下部为尾角间,此区穿刺注药,只获得部分区域麻醉效果,即后部麻醉,不能满足临床要求?如骶裂沟较短,此三部区分即不明显,但穿刺部位,仍以骶角间为标准?穿刺成功与麻醉成功二者虽有密切关系,但并非一回事?就腰俞麻醉来说,穿刺成功仅表明刺入骶裂沟内,麻醉效果如何,须注药随时观察?骶裂沟的刺点由上至下不止一处,但并非所有刺点都能顺利成功?及时有效地发挥麻醉作用的刺点,应严格选择?因骶裂沟在骶管下部,故可推知既往把骶管麻醉的失败,多归咎于解剖?
在骶尾?肛周这个较小的范围内,体表痛觉消失区域是由上至下由后至前逐渐扩大的?这个现象对指导麻醉成功起着决定的作用?注药后如体表痛觉区迟迟不降,表明刺点低,应拔出针头向上移位,重新穿刺?如上述区域全无麻醉,表明刺点高,应拔出针头向下移位,重新穿刺?这种以患者相应部位体表痛觉消失的情况为指导,及时变换穿刺部位的方法,不仅使麻醉潜伏期多不存在,而且保证了麻醉的成功?骶裂沟在骶管下部,为硬脊膜外腔的一部分,故此麻醉亦属硬脊膜外麻醉[3]?其与骶管相连,多量注药可进入骶管,因此麻醉注意事项与骶管麻醉相似?注药前定要抽吸,无回血方可注药?如遇回血,立即拔出针头将含有血液的麻醉药排出后再重新穿刺,至无回血时为止?否则麻醉药进入血液后,可致中毒?注药应缓慢?此可避免吸收过速和骶裂沟压力突然变化所招致的中毒样反应?严格选择刺点,注意相应区体表痛觉消失的变化,可使麻醉成功率达到100%,潜伏期全无或甚短?刺针宜细短,进针宜浅不宜深?
参考文献
[1] 候广会.国产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10:863.
[2] 雷晓峰,唐延先.国产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420.
[3] 肖少华,罗振中,夏 敏,等.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疗效比较[J].医药导报,2005,24(1):43.
关键词:肛肠手术;腰俞麻醉;
【中图分类号】R782.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295-01
腰俞穴麻醉,也称腰俞麻醉,这是以中医穴位而命名的?如以现代解剖学和麻醉学观点则称骶裂孔麻醉(骶管麻醉),为骶部麻醉方法之一?一般认为骶部麻醉包括骶管麻醉?骶孔阻滞和经骶阻滞?各种肛门直肠疾病手术?如肛瘘手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手术,内外痔切除术?肛门括约肌修补术?直肠固定术等[1]?2012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肛肠科手术治疗患者20例腰俞麻醉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肛肠手术治疗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 12~73岁,平均42岁?其中外痔1例,混合痔6例 ,肛裂3例,肛瘘4例,肛周脓肿3例,肛周尖锐湿疣1例,肛门狭窄2例?
1.2 方法:麻醉药物一般选用利多卡因,取其潜伏期短?弥散广?通透性较强等优点?浓度为1.0%~1.5%,一次最大剂量不超过400 mg为宜?注药时先注入3~5 ml,相隔5分钟后,若无脊髓麻醉征象出现即可注入药液?大约5~15分钟开始麻醉,药效持续60分钟左右?也可用1.5%~2.0%普鲁卡因溶液行骶管麻醉,最大剂量为800~1000 mg?患者取侧卧位,屈曲双腿,尽量暴露腰骶部?寻找腰俞穴(骶裂孔),腰俞穴位于第四骶骨棘突和左右两骶骨角三点所构成的三角形中间,相当于骶裂孔的位置?骶裂孔表面覆盖骶尾韧带和皮肤,肥胖者其标志不易摸清?局部常规消毒铺巾,术者戴无菌手套,左手摸清骶裂孔位置,右手执注射器垂直进针,针通过骶尾韧带即有落空感,抽吸无回血,推药阻力不大,证实其位置准确,可缓缓推药15~30ml[2]?一般3~5分钟后发挥麻醉效果?普鲁卡因可维持麻醉一个半小时,如果加用肾上腺素,可维持两小时左右?布比卡因麻醉时间较长,可维持7~9小时?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优:术中无疼痛,肛门括约肌松弛良好,手术顺利完成?良:轻微疼痛或牵拉有肛门坠胀感,可耐受,肛门轻度松驰,加局麻醉即可完成手术?
2.2麻醉效果 肛肠手术治疗术中麻醉效果,优9例,良11例,有效率100%?
3 讨论
腰俞麻醉,腰俞穴麻醉,这是以中医穴位而命名的?如以解剖学和麻醉学观点则称骶裂孔麻醉,为骶部麻醉方法之一? 一般认为,骶部麻醉包括骶管阻滞?骶孔阻滞和经骶阻滞?骶管阻滞是针头由骶裂孔刺入,进至骶管,注射局麻药物后使骶神经阻滞?有人称此为骶管麻醉的下进路穿刺法?如由腰5骶1间穿刺进入硬膜外腔或由此处置管连续注药,此称为骶管麻醉的上进路穿刺法,但此穿刺法已属硬膜外麻醉法的范畴?骶孔阻滞是从骶后孔穿刺,注入局麻药物,使个别骶神经麻醉,为椎旁脊神经阻滞的一种,其與骶管麻醉均属硬膜外阻滞?经骶阻滞为骶管阻滞与骶孔阻滞并用,骶横麻醉,是由骶裂孔穿刺注入大部分局麻药物,再由第2对骶后孔或第2?3?4对骶后孔插入穿刺针注入少量局麻药,使第2对骶神经以下的神经阻滞更为完善?
穿刺成功的标志是阻力顿然消失?因骶裂沟被覆骶尾韧带,故穿刺时有阻力消失的空旷感?骶裂沟尖端(头端)即连骶管,底部(尾端)紧接尾骨;由底部向上可有深度变化?一般其尖端较他处为深?我们常用的穿刺点为骶角间及其前后,此处深度为1.5cm左右?如骶裂沟较长,可将其分为三部分,即上部?中部?下部?上部为骶中脊末端膨隆处下,此区穿刺注药易失败;中部为骶角问及其前后,此区穿刺注药易成功;下部为尾角间,此区穿刺注药,只获得部分区域麻醉效果,即后部麻醉,不能满足临床要求?如骶裂沟较短,此三部区分即不明显,但穿刺部位,仍以骶角间为标准?穿刺成功与麻醉成功二者虽有密切关系,但并非一回事?就腰俞麻醉来说,穿刺成功仅表明刺入骶裂沟内,麻醉效果如何,须注药随时观察?骶裂沟的刺点由上至下不止一处,但并非所有刺点都能顺利成功?及时有效地发挥麻醉作用的刺点,应严格选择?因骶裂沟在骶管下部,故可推知既往把骶管麻醉的失败,多归咎于解剖?
在骶尾?肛周这个较小的范围内,体表痛觉消失区域是由上至下由后至前逐渐扩大的?这个现象对指导麻醉成功起着决定的作用?注药后如体表痛觉区迟迟不降,表明刺点低,应拔出针头向上移位,重新穿刺?如上述区域全无麻醉,表明刺点高,应拔出针头向下移位,重新穿刺?这种以患者相应部位体表痛觉消失的情况为指导,及时变换穿刺部位的方法,不仅使麻醉潜伏期多不存在,而且保证了麻醉的成功?骶裂沟在骶管下部,为硬脊膜外腔的一部分,故此麻醉亦属硬脊膜外麻醉[3]?其与骶管相连,多量注药可进入骶管,因此麻醉注意事项与骶管麻醉相似?注药前定要抽吸,无回血方可注药?如遇回血,立即拔出针头将含有血液的麻醉药排出后再重新穿刺,至无回血时为止?否则麻醉药进入血液后,可致中毒?注药应缓慢?此可避免吸收过速和骶裂沟压力突然变化所招致的中毒样反应?严格选择刺点,注意相应区体表痛觉消失的变化,可使麻醉成功率达到100%,潜伏期全无或甚短?刺针宜细短,进针宜浅不宜深?
参考文献
[1] 候广会.国产左旋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7,10:863.
[2] 雷晓峰,唐延先.国产左旋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比较[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420.
[3] 肖少华,罗振中,夏 敏,等.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疗效比较[J].医药导报,2005,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