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能使他们习得并积累中外文化知识,理解和尊重外国文化,在感悟和鉴赏中外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吸收文化精华,形成文化自信,塑造健全人格。对话课是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课型之一,但是反观现状,教师欠缺文化教学意识,教学脱离文化情境,挖掘文本文化深度不足。因此,笔者本文通过分析现状,剖析原因,旨在对话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真正实现学生的英语学科素养的提长远意义。
关键词: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 对话課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课程应该使他们能够掌握一些跨文化知识,如国外主要节庆活动等,形成对于世界文化、主要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一些理解以及对中外文化异同的理解,如对中外家庭文化的异同理解,促进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形成自信、自尊、自强的品格,促进他们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对话课是英语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课型,但是反观现在的对话课教学,文化意识的培养效果欠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欠缺文化教学意识
在实际对话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培养文化意识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了解文化知识, 通常从对话文本的内容、语法结构上分析,讲解词汇、语法知识点和句型结构上下功夫,很少探讨对话本身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关注的是仅语用层面。此外,对话中涉及到文化的内容,教师通常将相关内容仅作为符号、事实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欠缺引导文化知识背后包涵的文化背景、文化精神、文化思维方式、 文化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念等。
2.对话教学脱离文化情境
文化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文化情境和文化语境的浸染,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文化对话情境,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立体素材。由于缺乏基于实际情况的文化体验以及受制于本土文化思维的惯性指引,学生对于文化意识的多元认识和自我反思能力有所欠缺。虽然假设性的文化情境在形式和内容上力求真实,但仍缺乏意蕴和深度思维的融合,以文化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替代文化意识的教育,停留在对基本文化知识的了解层面。
3.挖掘文本文化深度不足
PEP教材中对话课所涉猎的文化内容丰富,有中西方餐桌礼仪、英美节日、风土人情等方面内容, 但是这些文化内容缺乏系统性与深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挖掘教材深层文化内容,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只获得了少部分的文化知识,从而会缺失较深层次的精神文化理解,如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模式、道德感等,同时也缺少了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与比较,无法吸收中西方文化中的精华。
笔者结合自身的对话课教学实践,将文化意识的培养融于其中的进行教学,具体的实施有以下几步:
一、引入主题,感知文化
(一)应景歌谣热身,营造文化氛围
旋律优美的歌曲,朗朗上口的歌谣,能让学生一下子集中注意力,如果这个歌谣能紧扣对话文本主题,那么便能成功得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主题中。学生们一边跟随音频一起开口读或者唱,这节课的气氛便能很好地调动起来。
(二)趣味游戏竞赛,滚动文化旧知
有趣的游戏能高效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滚动他们所学的文化旧知,为下面的新课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
比如PEP 3 Unit 5 A Let’s talk中的热身,采用快速移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快速回答大屏幕中闪现的食物,有已学的中西方食物,比如hamburger,noodles等,回答错误则以hangman的形式记录,错一题画一笔,紧张而又兴奋,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异同迅速预热了一遍。
(三)师生互动对话,预热文化铺垫
师生之间关于这个对话课主题进行问答,特别是设置有关老师自身或者同班同学的信息差,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在一问一答的话轮中,教师将本节课的文化素材贯穿其中,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预热和铺垫。
如PEP 6 Unit 4 B Let’s talk,本课时有关中西方生日文化的差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What’s the date today?然后再猜一猜引出今天是哪位同学或者老师的生日,Whose birthday is it today?然后再问一问Do you like noodles or birthday cake for birthday?这样开门见山的师生互动能迅速紧扣本课主题,再问题中就抛出中西方生日文化差异所在。
二、立足文本,理解文化
小学阶段是文化意识培养的启蒙阶段,也是文化意识形成的初级阶段,但却是至关重要的阶段。有些对话文本中包含的文化元素似乎比较隐晦,则需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而就小学英语学科而言,文本应该是话题、语境、图片和文字等的综合体。(郑文,小学英语教学建议)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深度挖掘文化元素,实现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的缺失会大大地影响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学习。文化无处不在,教师必须做有心人,善于挖掘教材里的文化内涵,合理设计文化教学目标,以直接讲解、情景表演、互动交流和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设计课堂文化教学环节,有效导入文化学习。
三、开阔视野,传播文化
语言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语言和文化又不能脱离生活独立存在,因此文化的体验、传承、传播都要依附实际生活而进行。因此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文化体验是极其有效的渠道之一。“中西合璧”教学英语主要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忘渗透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千万不要忘记自己国家传统且宝贵的东西,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文化既要传承也要有创新,开展英语文化教学的创新活动,引领学生克服文化和价值观差异产生的障碍,展开充分交流的同时,坚守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取向。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语言是文化的体现,是文化情感的物质外壳。文化的发展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又促进文化的升华。纸上谈兵终觉浅,经过本人亲身实践,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深度解读文本,主次进行取舍对话文本中的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做初步设计,会发现有深层、表层很多可以渗透文化意识的点,但是如果没有主次,一锅大杂烩全部提及,那么一则上课时间不允许,二则主次不清晰,而且主课型对话课也会被忽略。因此,要挑选典型的、容易和文本切合的要点进行渗透。教师要适时引导,文本中的文化意识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把复杂的,难懂的知识自然地转化为学生容易掌握的过程,正是学生慢慢体会文化差异,消化文化内涵的过程。
总之,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信息积累、内涵理解、观念内化、知行合一的复杂过程,是在感悟和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品格不断融合提升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还需要积极探讨,不断反思交流,继续完善能把英语文化意识培养落地生根的有效途径,落实文化方面的育人作用。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通过几节对话课就能完成的。如果教师坚持语言能力和文化品质不割裂;坚持文化知识的渗透和引导,相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人文素养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参考文献:
关静.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情况调查研究[D].
卢珊, 钟文芳.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育初探[J]. 现代教育科学, 2009, 2009(4):104-106.
关键词:文化意识 小学英语 对话課
文化意识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对于小学生而言,英语课程应该使他们能够掌握一些跨文化知识,如国外主要节庆活动等,形成对于世界文化、主要是英语国家文化的一些理解以及对中外文化异同的理解,如对中外家庭文化的异同理解,促进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形成自信、自尊、自强的品格,促进他们能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对话课是英语教学的主要课型之一,也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课型,但是反观现在的对话课教学,文化意识的培养效果欠佳,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欠缺文化教学意识
在实际对话课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培养文化意识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了解文化知识, 通常从对话文本的内容、语法结构上分析,讲解词汇、语法知识点和句型结构上下功夫,很少探讨对话本身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关注的是仅语用层面。此外,对话中涉及到文化的内容,教师通常将相关内容仅作为符号、事实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欠缺引导文化知识背后包涵的文化背景、文化精神、文化思维方式、 文化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念等。
2.对话教学脱离文化情境
文化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文化情境和文化语境的浸染,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文化对话情境,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立体素材。由于缺乏基于实际情况的文化体验以及受制于本土文化思维的惯性指引,学生对于文化意识的多元认识和自我反思能力有所欠缺。虽然假设性的文化情境在形式和内容上力求真实,但仍缺乏意蕴和深度思维的融合,以文化信息的输入和输出替代文化意识的教育,停留在对基本文化知识的了解层面。
3.挖掘文本文化深度不足
PEP教材中对话课所涉猎的文化内容丰富,有中西方餐桌礼仪、英美节日、风土人情等方面内容, 但是这些文化内容缺乏系统性与深度,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充分挖掘教材深层文化内容,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只获得了少部分的文化知识,从而会缺失较深层次的精神文化理解,如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模式、道德感等,同时也缺少了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理解与比较,无法吸收中西方文化中的精华。
笔者结合自身的对话课教学实践,将文化意识的培养融于其中的进行教学,具体的实施有以下几步:
一、引入主题,感知文化
(一)应景歌谣热身,营造文化氛围
旋律优美的歌曲,朗朗上口的歌谣,能让学生一下子集中注意力,如果这个歌谣能紧扣对话文本主题,那么便能成功得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个主题中。学生们一边跟随音频一起开口读或者唱,这节课的气氛便能很好地调动起来。
(二)趣味游戏竞赛,滚动文化旧知
有趣的游戏能高效地调动孩子们的学习主动性,在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滚动他们所学的文化旧知,为下面的新课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
比如PEP 3 Unit 5 A Let’s talk中的热身,采用快速移动的方式,让孩子们快速回答大屏幕中闪现的食物,有已学的中西方食物,比如hamburger,noodles等,回答错误则以hangman的形式记录,错一题画一笔,紧张而又兴奋,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异同迅速预热了一遍。
(三)师生互动对话,预热文化铺垫
师生之间关于这个对话课主题进行问答,特别是设置有关老师自身或者同班同学的信息差,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在一问一答的话轮中,教师将本节课的文化素材贯穿其中,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预热和铺垫。
如PEP 6 Unit 4 B Let’s talk,本课时有关中西方生日文化的差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猜一猜What’s the date today?然后再猜一猜引出今天是哪位同学或者老师的生日,Whose birthday is it today?然后再问一问Do you like noodles or birthday cake for birthday?这样开门见山的师生互动能迅速紧扣本课主题,再问题中就抛出中西方生日文化差异所在。
二、立足文本,理解文化
小学阶段是文化意识培养的启蒙阶段,也是文化意识形成的初级阶段,但却是至关重要的阶段。有些对话文本中包含的文化元素似乎比较隐晦,则需要我们多观察、多思考。而就小学英语学科而言,文本应该是话题、语境、图片和文字等的综合体。(郑文,小学英语教学建议)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深度挖掘文化元素,实现文化意识的培养。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文化的缺失会大大地影响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学习。文化无处不在,教师必须做有心人,善于挖掘教材里的文化内涵,合理设计文化教学目标,以直接讲解、情景表演、互动交流和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设计课堂文化教学环节,有效导入文化学习。
三、开阔视野,传播文化
语言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语言和文化又不能脱离生活独立存在,因此文化的体验、传承、传播都要依附实际生活而进行。因此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文化体验是极其有效的渠道之一。“中西合璧”教学英语主要就是让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不忘渗透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千万不要忘记自己国家传统且宝贵的东西,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文化既要传承也要有创新,开展英语文化教学的创新活动,引领学生克服文化和价值观差异产生的障碍,展开充分交流的同时,坚守正确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取向。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语言是文化的体现,是文化情感的物质外壳。文化的发展推动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又促进文化的升华。纸上谈兵终觉浅,经过本人亲身实践,我觉得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深度解读文本,主次进行取舍对话文本中的文化内涵要深入挖掘,做初步设计,会发现有深层、表层很多可以渗透文化意识的点,但是如果没有主次,一锅大杂烩全部提及,那么一则上课时间不允许,二则主次不清晰,而且主课型对话课也会被忽略。因此,要挑选典型的、容易和文本切合的要点进行渗透。教师要适时引导,文本中的文化意识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的引导非常重要,把复杂的,难懂的知识自然地转化为学生容易掌握的过程,正是学生慢慢体会文化差异,消化文化内涵的过程。
总之,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信息积累、内涵理解、观念内化、知行合一的复杂过程,是在感悟和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知识和品格不断融合提升的过程。因此,我们教师还需要积极探讨,不断反思交流,继续完善能把英语文化意识培养落地生根的有效途径,落实文化方面的育人作用。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通过几节对话课就能完成的。如果教师坚持语言能力和文化品质不割裂;坚持文化知识的渗透和引导,相信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人文素养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
参考文献:
关静. 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渗透情况调查研究[D].
卢珊, 钟文芳. 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育初探[J]. 现代教育科学, 2009, 2009(4):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