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创新的关键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可见创新教育是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全面展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社会实践能力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但是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呆板、枯燥,学生不感兴趣,在新的教育形式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眼前的头等大事。
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表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所以,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我们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巧妙设置问题并鼓励学生质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通过设疑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从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有思考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伽俐略的重力加速度理论的产生,导电塑料的开发,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所有这些,无不是对既有观念的质疑而获得成功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比如在讲“财产属于谁、留给谁”这一框题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①什么是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分别是什么?②法律保护我们的私有财产权,那么,是不是保护所有的私有财产?③对于赌博、抢劫等得来的财产,法律应该保护吗?为什么?这些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由窄到宽、由形象到抽象,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关注时政和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双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但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例如: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到藏独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如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新疆乌鲁木齐事件);讲正确对待挫折时,就应联系学生在学业、生活、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挫折等;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可拿出一些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如仿冒的“两面针”牙膏、仿冒的“金嗓子”喉宝、仿冒的“双星”运动鞋等,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教师可再进一步引申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已被打破,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相、电子网络等被引入了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的能力。例如:在教初二法律常识时,我建议学生多看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节目,有时我会把一些精彩节目录制下来,拿到课堂上与他们一同分析、探讨,我还鼓励学生在网上与网友谈论有关法律问题。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一个民族惟有创新,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脚踏实地,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为祖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下面我就结合教学实际,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表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创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我认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在教学活动中是主动者,是支配者;而学生是来向老师求学的,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安排,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只能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在教学中,很多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就低,如此教学,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所以,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自己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在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学习者和服从者,而是积极、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培养。我们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关系,倡导主动多样的学习方式,师生之间是一种平等的关系。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巧妙设置问题并鼓励学生质疑,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政治课教学中,创设情境主要是通过设疑让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中产生矛盾,激发思维的欲望,这不仅能使学生在兴趣和成功的喜悦中较好地掌握新知识,还能从中发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因此,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来。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能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令人深思,给人启迪,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要有思考价值,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爱因斯坦说:“被放在首要位置的永远是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总体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获取特定的知识。”伽俐略的重力加速度理论的产生,导电塑料的开发,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所有这些,无不是对既有观念的质疑而获得成功的。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巧妙设计疑问,让学生讨论,激励学生质疑,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索学习。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去,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捕捉学生创造的火花,及时鼓励,及时引导。比如在讲“财产属于谁、留给谁”这一框题时,我设置了这样一些问题:①什么是财产?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分别是什么?②法律保护我们的私有财产权,那么,是不是保护所有的私有财产?③对于赌博、抢劫等得来的财产,法律应该保护吗?为什么?这些问题,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由窄到宽、由形象到抽象,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关注时政和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双基”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师应该重视“双基”的教学。但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不能只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要用所学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解决现实生活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理论来源于生活实际,而理论又要反过来指导生活实际。创新来源于实践,所以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关心时事、关心生活,从实践中获得新知识、新信息,特别是要思考所学知识与当今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问题是否相结合。例如:讲到维护祖国统一时,就要联系到藏独分子破坏祖国统一的言行的危害等(如西藏3·14打砸抢烧事件、新疆乌鲁木齐事件);讲正确对待挫折时,就应联系学生在学业、生活、人际关系中遇到的挫折等;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可拿出一些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如仿冒的“两面针”牙膏、仿冒的“金嗓子”喉宝、仿冒的“双星”运动鞋等,这样学生非常感兴趣,不仅学到了法律知识,而且增长了生活常识与经验。教师可再进一步引申到其他侵害消费者权益的事,让同学们谈买到假冒伪劣商品时的感受,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只有学以致用,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格局已被打破,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录音、投影、电视、录相、电子网络等被引入了课堂。这些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境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增强了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创设让学生思维层层展开、步步深入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的提高。特别是现代网络的高速发展,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教师应熟练掌握和应用网络信息,教会学生使用网络远程技术来收集资料、整理数据、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中培养创新的能力。例如:在教初二法律常识时,我建议学生多看看“今日说法”、“焦点访谈”节目,有时我会把一些精彩节目录制下来,拿到课堂上与他们一同分析、探讨,我还鼓励学生在网上与网友谈论有关法律问题。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一个民族惟有创新,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脚踏实地,大胆改革,锐意进取,与时俱进,为祖国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