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以史为鉴,有助于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文章立足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主要分析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社会责任感 培养策略
一、加强认知,于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培养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要先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感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通过语言上的浸润,实例的分析以及规范的制定,帮助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意识,让学生了解社会责任感,产生建立社会责任感的积极情感。
第一,语言浸润。讲道理,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道理,引导学生的思想,从时代发展的实际以及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用针对性较强的语言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在历史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让学生借古思今,有助于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立。比如在讲解《“伐无道,诛暴秦”》时,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大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呢?”结合历史课本内容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历史事件,从中发现暴政的弊端,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辨别是非。
第二,实例发析。借助真实历史事件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剖析历史人物的特点,有助于强化初中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在初中时期,大多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教师的引导对于学生十分重要。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在言传身教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就像在讲解《“伐无道,诛暴秦”》时,教师可以借助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内容。焚书的罪过在于摧毁社会文化,坑儒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社会的稳定性。在历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通过开放的师生互动分析历史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稳定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第三,规范建立。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初中历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课堂纪律与学生的历史学习行为规范,以规范约束学生的个人行为,促进学生建立责任意识。初中学生的行为守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学生的行为,要让学生从中认识到社会责任,还需要教师的强化与引导。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自觉性不足,建立历史课堂中“端坐尊师、交流互助、有序发言”等规范,共同构建和谐课堂,有助于学生形成责任意识。
二、激发情感,于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促进初中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初中学生正处于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情绪起伏较大,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師要找到正确的引导方式,用创新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先爱上历史学习,再建立社会责任意识。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整合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组织学生学习,将视频资源、音频资源等引入到历史课堂,通过调动初中学生的多个感官,激发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在讲解《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时,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影视资源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观看影视视频时感受到战争对于社会的危害以及和平的美好之处。在情境中,初中学生的个人情感得以激发,为了巩固这一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国家领导人的角色畅谈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初中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责任的影响。将历史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真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理解社会责任在生活中的实际指向,有助于初中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像通过观看《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相关视频后,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比如,教师可以引出“校园欺凌”问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让学生建立和平意识,让历史学习积极作用于学生的生活。
三、引导行为,于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只在于思想层面,更在于实践层面与行为层面。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落实到实践中,才能使教育工作有意义。从历史教学内容出发,教师可以组织一起历史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氛围中体会国家的伟大,历史知识中的智慧,从课本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份子。
比如在讲解《难忘九一八》时,教师可以利用“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日子组织学生参加九一八事件纪念活动,让学生纪念九一八事件中逝去的同胞,参观纪念馆了解更多历史史实。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什么是社会责任,什么是民族耻辱,学会担当,懂得爱护国家,拥护民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在特殊的日子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为默默无闻的烈士扫墓,了解每一位烈士的故事,体会为国家建设,社会建设奉献生命的情感,有助于学生个人思想的转变,建立社会责任感。
四、小结
综上所述,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纳入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积极更新个人教学思想,努力调整教学计划,在历史课本中开发社会责任感培养资源。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理解社会责任感的内涵与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有助于初中学生个人素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亢会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黄金分割”[J].贵州教育,2016(18)
[2]邵星.关于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教书育人,2016(34)
【关键词】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社会责任感 培养策略
一、加强认知,于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培养初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要先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责任感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要通过语言上的浸润,实例的分析以及规范的制定,帮助学生建立社会责任意识,让学生了解社会责任感,产生建立社会责任感的积极情感。
第一,语言浸润。讲道理,是教育的重要方式。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道理,引导学生的思想,从时代发展的实际以及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用针对性较强的语言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在历史课堂中,结合教学内容告诉学生什么是真善美,让学生借古思今,有助于初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建立。比如在讲解《“伐无道,诛暴秦”》时,教师可以用这样的语言引导学生“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强大的大秦帝国,嬴政自称秦始皇。他妄想自己的帝国千秋万代,但是帝国却仅仅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秦王朝为什么昙花一现,迅速走向灭亡呢?”结合历史课本内容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历史事件,从中发现暴政的弊端,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辨别是非。
第二,实例发析。借助真实历史事件的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剖析历史人物的特点,有助于强化初中学生对社会责任感的认知。在初中时期,大多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强,教师的引导对于学生十分重要。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应当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在言传身教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分析历史事件,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就像在讲解《“伐无道,诛暴秦”》时,教师可以借助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内容。焚书的罪过在于摧毁社会文化,坑儒违背了人道主义精神,极大地影响了当时社会的稳定性。在历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通过开放的师生互动分析历史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稳定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第三,规范建立。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初中历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课堂纪律与学生的历史学习行为规范,以规范约束学生的个人行为,促进学生建立责任意识。初中学生的行为守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学生的行为,要让学生从中认识到社会责任,还需要教师的强化与引导。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自觉性不足,建立历史课堂中“端坐尊师、交流互助、有序发言”等规范,共同构建和谐课堂,有助于学生形成责任意识。
二、激发情感,于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促进初中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初中学生正处于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情绪起伏较大,易受周边环境的影响。在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師要找到正确的引导方式,用创新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先爱上历史学习,再建立社会责任意识。
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整合丰富的历史教学资源。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组织学生学习,将视频资源、音频资源等引入到历史课堂,通过调动初中学生的多个感官,激发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比如在讲解《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时,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影视资源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观看影视视频时感受到战争对于社会的危害以及和平的美好之处。在情境中,初中学生的个人情感得以激发,为了巩固这一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站在国家领导人的角色畅谈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初中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责任的影响。将历史学习内容与初中学生的真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理解社会责任在生活中的实际指向,有助于初中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像通过观看《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相关视频后,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生活中常见问题组织学生讨论。比如,教师可以引出“校园欺凌”问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让学生建立和平意识,让历史学习积极作用于学生的生活。
三、引导行为,于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只在于思想层面,更在于实践层面与行为层面。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落实到实践中,才能使教育工作有意义。从历史教学内容出发,教师可以组织一起历史主题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历史氛围中体会国家的伟大,历史知识中的智慧,从课本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中的一份子。
比如在讲解《难忘九一八》时,教师可以利用“九一八”这个特殊的日子组织学生参加九一八事件纪念活动,让学生纪念九一八事件中逝去的同胞,参观纪念馆了解更多历史史实。在真实的社会实践中,学生能够体会到什么是社会责任,什么是民族耻辱,学会担当,懂得爱护国家,拥护民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在特殊的日子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为默默无闻的烈士扫墓,了解每一位烈士的故事,体会为国家建设,社会建设奉献生命的情感,有助于学生个人思想的转变,建立社会责任感。
四、小结
综上所述,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纳入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教师积极更新个人教学思想,努力调整教学计划,在历史课本中开发社会责任感培养资源。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理解社会责任感的内涵与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自主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有助于初中学生个人素养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亢会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黄金分割”[J].贵州教育,2016(18)
[2]邵星.关于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J].教书育人,20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