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者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al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岁那年,我认识了一位隐者。
  彼时,在我16年短暂的人生经历中,所有有关隐者的形象和意念,都来源于书本。书本告诉我,“不食周粟,采薇果腹”的伯夷、叔齐是隐士;“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是隐士;“五斗先生”王绩是隐士;还有那些政途不顺,纵使心怀“兼济天下”的宏大理想,却只能在现实前“独善其身”,不得已而归隐的文人墨客,也成了我想象隐士生活的主要源泉。因此那年夏天,当一个东北大汉坐在我面前时,我竟有一种毫无防备的慌乱感——他完全打乱了我对隐士一厢情愿的想象。
  坐在我对面的这个男人身材魁梧,个头约莫1米8左右,然而面目却异常清秀,端端坐着时,若能忽略其高大的身材,单看那面容,真宛似一个温和的女子。从外貌看,他不过三十岁左右,很是年轻。他的话很少,或者说,我几乎没怎么听到他开口说话。他只是静静地与到访者相向而坐,静静地聆听他人谈话。与寡言少语相呼应的,是一身青灰色佛衣罩着他魁实的身材,愈发显得整个人素淡至极。
  是的,他是一个佛家弟子,在翠华山半山腰的一座小庙里独自看守庙宇,既是主持,也是庙里唯一的僧人。与他同坐在我们对面的,是一位道姑。说起中国民间的宗教信仰来,真是十分奇特而有趣的现象。我无法想象基督教徒可以与穆斯林或犹太教徒把酒言欢,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民间的俗文化中,各种宗教信仰似乎都可以“一锅烩”,做成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关于生命的困惑以及生活的困顿,无论是佛是道,谁能解决实际问题,人们便顶礼膜拜谁。所谓“举头三尺有神明”,民间百姓烧香供奉的神明,常常是佛道不分,供桌上既有元始天尊,也有释迦牟尼,许愿时,一并连着求拜,无论是哪路神仙,只要解决了时下的困难就行。
  那一年,我对面坐着的一僧一道,僧人眉清目秀,清心寡欲,道姑则豪爽热心,爱说爱笑。我们与道姑极其相熟,所以聊起天来也无所拘束,有关她的根底亦了如指掌。因与独自隐居在半山腰的僧人第一次见面,所以我们问了问他出家前的往事——自然不会问到涉及隐私的细节。他只简单说自己是东北人,来此之前曾云游四方。这隐居在翠华山的僧人聆听了一阵子我们的談话后,便起身告辞。
  他站起来的一刹那,高大的身材恰好遮挡住门外照射进来的阳光,一片黑影投下来,拉长了他的身形。看着一身青灰色佛衣的他缓缓转身,离开众人,我的心里陡然间涌出一股莫名的感动,不知是为这瞬间转身的风景而感动,还是为这个隐居于半山腰,过着风餐露宿生活的人而感动。
  太乙宫的道姑在他离开后,望着他的背影对我们说,他曾经是一个云游僧人,云游至此地,在翠华山脚下遇到她,又得知山腰间还有一座小庙,因路陡庙小,几乎无人问津,自然也少有香火,他便在那里住下来修行。偶尔下山找她,总是因为无甚香火,日常生活难以为继,便下山来化缘。一箪食一瓢饮,他便可以在那座小庙里安心地住着,虔诚修行。
  说完,道姑便将话题转移开来,同行的其他人也不再关注离开的那个僧人。他在与不在,于众人都无大碍。我向太乙宫的大殿门外望去,看到了殿门外正中央巨大的香炉。香炉里,浓浓的高香焚得正旺,缕缕青烟载着烧香人的心愿,直上云霄。据说太乙宫的香火旺盛,皆因它“十分灵验”,有求必应。我将目光收回,想起半山腰那座无人过问的小庙。因庙小路陡,它不必承载红尘中人的愿望,不用去管世间人的是非恩怨,它只需静静地坐落在那里,耐心地等待一个有缘人与它相伴,一起逃离这世间的纷纷扰扰。自然,佛家亦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博爱情怀,只是这博爱总被世人误读,从普度众生渐渐沦为世人眼中烧香许愿的粗浅解读。我们从内心深处都钦佩那些为了众人幸福而牺牲自我的伟大人物,然而在这个东北男人的身上,我第一次理解了“隐逸”的意义,理解了物质对于人意味着什么。
  世间诱惑繁多,对一个普通人来说,能够躲得开物质、名利的引诱,已然是了不起的精神境界。我一直以为,古代那些世外隐者必然都是高风亮节且满腹经纶的。他们口若悬河,出口成章,心纳万物,一下笔便是万里山河。他,这个东北僧人,是我见到的第一个,也是几十年人生风雨中见到的唯一一个心中无名无利的普通隐者。我不能从他短短几句话里揣测出他究竟胸怀有多广,知识有多丰富,我唯一能断定的,是这个人普普通通,没有丝毫功利心。二十年来,每每想到这个人,我总是心生敬意,而他似乎仅在那次短暂的见面后,冥冥中成了我人生困顿时的导师。每当我为某些事愁肠百结,无以自遣时,他那模模糊糊的身影便若隐若现地出现在我脑海里,让我反省自己如此较真,到底值不值得。如果说人与人之间真的有缘分一说的话,我想,我与这个仅有一面之缘的人该是惺惺相惜的吧。
  他临走时,曾对着16岁的我说,孩子,好好信佛,做一个善良的人。
其他文献
陈楠 20世纪80年代生人,籍贯河北。毕业于西北大学,古代文学硕士。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语言学教学工作,兼任出版社古籍编审。    在我们平时的记忆中,曾巩是排在“唐宋八大家”之末的。而我只是在学生时代为了考试记住了曾巩这个名字,之后很多年也不曾读过他的文章。直到有一天泡图书馆,翻开一本书信集,看到了曾巩的《寄欧阳舍人书》一文,文中对一代宗师、文坛盟主欧阳修表示感谢,谢谢他为自己祖父写了墓志铭。字里
期刊
“您为什么学习中文?”这是我四十年来经常被问及的问题,直到近些年我才发现这个问题的真正答案:“我学习中文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人们问我,您为什么学习中文。”  四十年前,中国打开大门欢迎第一批外国学生,那是1973年11月18号,我一生中难忘的一天。星期天,下午四点,从巴黎奥利机场起飞,到达罗马的时候夜幕已经降临,然后抵达开罗,又停了一个小时,在开罗机场喝了杯薄荷茶,机场上摆放了几架伪装过的小型战斗
期刊
高 凯 出版著作《心灵的乡村》《纸茫茫》《乡愁时代》《小时候》《高凯的诗》《高凯童诗选》等8部。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甘肃省文艺突出贡献奖、第六届敦煌文艺奖等。现为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石头、剪刀和布的童话  孩子是母亲的鸡蛋,熊孩子高小宝也是母亲的鸡蛋。  高小宝这个鸡蛋的蛋,在家里和学校是个乖蛋蛋,一出家门和校门就是一个调皮蛋了。在写《药的故事》同期,我还写过一首《上学路上》,写的就是高小宝
期刊
小时候常听大人讲:“别去疯子家,她屋子里关着鬼。”  在我们村子里,残疾人是没有名字的,比如眼睛盲了的,大家叫他“瞎子”,耳朵失聪的,就被叫“聋子”,缺了条腿的,自然而然就被喊作“瘸子”了。他们的正名就像深秋挂在树上干瘪的浆果,饱满甘甜的浆汁早就为了平衡重量落进泥土里了,而这样的浆果,注定是无人问津的。大人口中念叨的“疯子”,是个年老的妇人,毫无疑问,她精神有些不正常。我平时瞧见“疯子”,她总佝偻
期刊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一说卒于贞元九年(793)。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15岁起做宫廷侍卫,豪纵不羁,横行乡里,他曾写诗自述此段经历:“身为里中横,家藏亡命儿,朝提樗蒲局,暮窃东邻姬。”安史之乱是他生命的转折点。玄宗奔蜀,他流落失职,才折节读书,少食寡欲,常“焚香扫地而坐”。广德二年(764)前后为洛阳丞,后因惩办不法军吏,被讼于府衙,愤而辞官,闲居东城同德精舍。
期刊
我的旧朋友中有一位已经谢世的日本南画大师河野秋村先生,曾向我夸耀他以九十多岁的高龄,爬上金字塔。可是他本人居住的地方却是一间全部用竹编成的房子,真是“黄冈竹楼”的活现,记得我赠给他的诗有“出墙桃自媚,穿屋笋犹鲜”二句,完全是写实。我问他:金字塔与竹楼在艺术角度上两种不同的感受,以何者为优?他没有回答。在我看来,姑且拿山水画来作譬喻,以荆浩的深岩穹谷,来比较云林的荒村野树,我则宁愿欣赏后者。    
期刊
又是一年五月天。  离端午节还有好几天,人们早已将节日装点进了生活:大街上飘溢着粽香,女人们买上几个,给家里人解解馋;孩子们颈上挂着香包,手上串着五彩绳,在小巷里嬉闹;老人们采下一把把艾草,插在门头,香味直沁心田……我走在大街上,却始终未能找寻到那记忆中的味道。  不知不觉,我的记忆又飘回童年,飘进那段艾叶满香的日子。  记忆中,端午节的一天是从沐浴着奶奶家的阳光开始的。阳光轻轻开启你的眼睑,原本
期刊
那些物,有象,或者无象,记录而已。一、碑  “杨柳堆烟”,是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开篇选注的第一首词——欧阳修《蝶恋花》中的景象,也是先生墓碑后不远处“荷塘月色”旁的镜像。  荷塘边,清霜在一位老者的面前结成一团白雾,他揭下口罩,架好车,湖面,被某个学子或一对恋人砸碎的冰,约一拳厚。早落的失色的柳叶,被子一样轻覆冰面。老者轴一般,整个身子转过去,为你指路:前面,拐过右弯,再往前走。一教学楼的后面,
期刊
姨妈家住六楼,那是个陈旧的“混凝土灌木丛”般的公寓,被一片破破烂烂的棚户区包围着,和马路对面的那一片繁华形成鲜明对比:那边俨然是“北上广”,而我们这则是“小渔村”。我童年的乐趣,却和这个“小渔村”紧密相连。  那时在姨妈家常住,虽一点点大的小萝卜头,精力却旺盛得惊人。早上,我会趁着他们都没起床,偷偷溜进那个逼仄的储物间里。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从房间东侧那唯一的小窗户射进来,让我感到十分温暖。  穿着姨
期刊
何 杰    南开大学汉文化学院教授,世界汉语教学学会、中国语言学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语言学研究。曾赴拉脱维亚大学讲学、任教两年,同时在波罗地海语言中心讲学。曾应邀赴德国汉诺威参加世界汉语教学研讨,一篇论文入选。出席第6届、9届、11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2009年论文入选美国布莱恩大学北美语言学会议。2012年应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邀请赴美交流学术。出版有《现代汉语量词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