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低碳节能”教育的教学探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mu_luc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的放矢地把书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从小树立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保护环境意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做了如下探讨:
  一、帮助认识
  在低碳环保问题上,让学生提高认识:首先,低碳不等于贫困,贫困不是低碳环保经济,低碳环保经济的目标是低碳高增长;第二,发展低碳环保经济不会限制高能耗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只要这些产业的技术水平领先,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第三,低碳环保经济不一定成本很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甚至会帮助节省成本,并且不需要很高的技术,但需要克服一些政策上的障碍;第四,低碳环保经济并不是未来需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从现在做起;第五,发展低碳环保经济是关乎每个人的事情,应对全球变暖,关乎地球上每个国家和地区,关乎每一个人,也就是平时所提倡的:“节能减排,人人有责”。同时教育学生只有现在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技创新技能,将来才为祖国建设多做贡献。
  二、渗透教育
  在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教学中,我在启发学生懂得抓住“食物包装上”的重要信息、学会对“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进行分类的同时,又着重向学生指出:为了保证食物的卫生和质量,对食物进行必要的包装是应该的。但目前市场上确实有许多商品出现“过分包装”的现象,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并产生了大量的垃圾和白色污染。例如有些“中秋月饼”的包装、“铁观音茶叶”的包装,以及一些饮料和“高档酒类”的包装……这些都是不符合“低碳减排”要求的。在教学《电》这一单元时,我也经常启发学生:平时应注意节约用电,使用过的电池不应随意丢弃,应及时回收。对废电池和包装物进行分类收集、加工,不仅能节能减排,还能减少环境的污染,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告诉学生一些“节能减排”的常识;在教学《材料》这一单元时,我注重启发学生:平时要节约用纸,可将用完本子的反面当草稿纸,有些学习用品还能用的要继续使用,包括书包、文具盒等;对于一些能反复使用的用品不要随意丢弃,如:商品包装物、装潢边角料、旧塑料制品、旧金属用品、旧服装、砖头、陶器、瓷器等物品,都可以合理选取可使用的部分再利用,既能节省开支又避免浪费或造成环境污染。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我都尽量有意向学生渗透一些日常生活中有关低碳及节能减排方法。
  三、调查体验
  开展“低碳生活”活动,培养学生“低碳减排”习惯,在科学课或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中,常常要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到自然界中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具体活动过程中,我坚持就近就地取材,开展活动,或尽量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步行到近郊,进行调查体验活动。我经常教育学生不随意丢弃废纸、塑料包装物,不随意损伤花草树木,注意保护环境整洁优美;我经常带领学生深入乡村田野、青山绿水和动植物养殖场,去享受阳光,呼吸新鲜空气,亲近大自然,体验“低碳生活”;组织他们到山村农家、到红领巾实践基地参加力所能及的田间劳动,感受山村农家勤劳简朴的生活方式和节能减排的良好品德。
  四、联系实际
  增强学生“低碳减排”意识。现在的绝大部分家庭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几乎普及了电气化,各种各样电器应有尽有。煮饭菜有煤气灶、电饭锅、电磁炉、微波炉,洗衣服有洗衣机,食物保鲜有电冰箱,气温升降有电风扇、空调机、电热毯,扫地有吸尘器,洗澡有热水器,出门有摩托和汽车,还有天天离不开的电脑、电视机……我经常提醒学生:大量使用家电用品,不仅浪费资源、消耗能源,还会排出大量的废气和二氧化碳,造成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又会影响身体健康。我经常启发学生少用空调多用扇,指导他们学会制作纸扇、鹅毛伞、芭蕉扇,在阴凉的地方为别人、为自己摇扇消暑散热,既环保节能,又有益健康;平时上学、放学或短距离出门,尽量不坐汽车多走路,晚饭后走出家门,到公园、湖边散散步,呼吸自然界新鲜空气,也是健身节能的具体办法;日常生活中养成多动手洗洗衣服、打扫庭院、拖地板、擦门窗的良好习惯,虽辛苦但能活动筋骨、虽冒汗但能排除身体废物,比起使用洗衣机、吸尘器来既健身又避免懒散肥胖,还节省用电费用,让他们进一步领会“低碳生活、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
  我还把从报刊上摘录有关节能减排的内容提供给学生:
  出门骑上自行车,健身环保一举两得,不仅免受堵车之苦,还能锻炼身体,并且绝无尾气污染。此外,少买不必要的衣服、减少粮食浪费、减少一次性塑料袋使用、减少一次性木筷子使用、少用电梯、少购买过度包装商品、无纸办公都是为减排节能做贡献。如果全国的机关、学校、企业都采用电子办公,每年减少的纸张消耗在100万吨以上,节省造纸所消耗的能源达100多万吨标准煤。纸张双面打印复印,如果全国10%做到这一点,那么每年可减少耗纸约5.1万吨,节能6.4万吨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6.4万吨。在商店购物等日常生活行为中,简单包装就可满足需要,过度包装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如果全国每年减少10%的过度包装纸用量,那么可节能约12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12万吨。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活生生的数据,对提高大家学好科学知识和低碳节能自觉性,起着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总之,教育学生“节能减排”人人有责,“低碳生活”从我做起,逐步形成讲卫生、爱劳动;讲环保、不浪费;讲节能、喜锻炼的社会新风尚。
其他文献
以警告交通标志图像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Hu不变矩来提取交通标志图像特征,然后利用最小矩距离法和相关系数法对交通标志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识别能力,对旋转、缩放后的图象可以达到较高的识别率,基于Hu不变矩的几何特征提取算法在图像识别中的应用是非常有效的。
介绍采用溶液聚合法以魔芋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原料配比、反应条件等对吸水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并测定产
中国传统教育一直都赞同孔子“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的教学理念。同时,“寓教于乐”作为教育界老生常谈的话题,也一直被专家学者,各大名师所津津乐道,但是又有多少教师能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真正贯彻落实呢?中国人崇尚“苦”学,前有战国苏秦“锥刺股”,后有东汉孙敬“头悬梁”,如此承传,演变为教师苦口婆心地教,学生勤奋刻苦地学。于老师而言,这是一种机械重复的“苦”教;于学生而言,这何尝不是一种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所追求的目标在于“教人求真,学做真人”。他强调说:“教育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要求学校和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做人。”于是很自然的想到了我们的班级管理工作,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用陶行知思想管理班集体的一点做法和体会。  一、小事做起、注重榜样的激励力量  榜样的力量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认为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脱离幼儿园,年龄小,有意注意能力弱,上课时很难静下心来听课,他们的注意力最长只能坚持20分钟,时间长了大脑就会出现阶段性疲劳。而一开始的拼音和汉字学习枯燥无味,如果学生学习时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就很难集中在学习上,也就不能很好地感知和认识学习内容
“以生为本,学会学习”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方向,“生本教育是中国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主流理论和实践模式”。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随着对课堂教学中“教”与“学”本质思考的
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提倡:以生活为中心内容,以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培养一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真善美的活人”。他提出了“六大解放”的教育思想,旨在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指南》也指出,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重视幼儿的兴趣与需要”,“保证幼儿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时间”。我们将两者的教育理论用于指导幼儿户外自主性游戏,改变游戏模式,创新游戏方式,鼓励孩子自由探索,自主活动,在游戏中提高技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主要的活动,也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更是幼儿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游戏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巩固和丰富幼儿的知识,并且能培养幼儿的良好品质、良好情感及发展其社会性。幼儿园课程注重游戏与教学同步发展,需要充分尊重儿童的个性化发展与儿童自主性的需求,根据孩子自身特点与需要选择合适的游戏活动,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各种游戏活动,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在游戏中加入理论课程知识学习,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