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新思路。而在“多重对话”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当是阅读教学对话的前提。
一、近距离引领学生亲近文本
学生阅读课文,不应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如同结识一位新客人,教师要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这是与文本对话的第一步,属于“相识”阶段。“七分文章三分读”,在反复诵读中可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文本的诵读要有情有景,方式也应多种多样,尤其是文学作品。只要认真投入、用心诵读,学生便会很容易受到文本的感染与教育,整体把握其形式和内容,并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亲近文本。在教学杜甫《登高》这一首写景咏怀诗时,先播放配乐朗诵录音,让大家从情感上、整体上感知其景其意。再围绕诗歌中一些字、词,对照注解指导学生阅读文本,以期读通文字。又根据律诗用韵的特点,指导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特别注意读清诗中的“哀”、“回”、“本”、“台”、“怀”等押韵的字,以感受到诗歌的音韵美。此外,在品味语音的过程中,还要引领学生鉴赏文本的形象美。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这一段,是一幅充满春天的花色、花香、花的甜味的春景图。通过反复诵读,伴随着春的浪漫随想,使那生机盎然的春色映在学生的心头上。
筛选和提取信息,是亲近文本与其对话的重要手段之一。文本无疑是载体,阅读文本,常常以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旨要,且要做到迅速、准确。不同作品有不同的侧重点,议论文或汲取观点,或搜集论据,或捕捉关键性的语句,当然也可以几项兼而有之。
记叙文有“六要素”阅读法,说明文有“四要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阅读法,散文有“形神”阅读法……应该寻找效果最佳的阅读方法,来理解感悟作品、获取信息。
二、零距离引领学生了解文本
要真正解读文本,还需要与文本零距离地对话。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探索理解文中诸多的“为什么”,这是与文本对话的第二步,属于“相熟”的阶段。“遵路识题真”,通过理清文本思路,可以进一步获得解读的真谛,叶圣陶认为一篇文章“思路从什么地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解读文本,一要综观全文,看清总体思路,即对文本的整体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社会价值,乃至作者等作宏观理解;二要细读片段,看清局部思路,即对文本的词语、句子、句群、段落、章节等局部作微观理解。撇开字词句,天马行空地架空“分析”,不是真正的微观理解,走进文本零距离地对话应该包含“文字——意蕴——文字”和“整体——局部——整体”这样两个双向运动过程,例如:教学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时宏观理解,可以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整体理清文本内容,全篇共七节,可以归并为三个部分:开头两节说的都是写作缘起,中间三节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最后两节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微观理解可以分析文本最后一节的局部思路,这一节包含有揭露、歌颂、激励和纪念等四层意思,并且每一层意思都能与前文相互照应。学生把握语意,摸清了照应内容,又从整体上再次理解了文本。学贵有疑,思起于疑。有疑,才有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提升过程,才有撷取信息,对比分析、综合梳理的研究性学习行为。与文本对话,还需要发挥主动性,多问几个为什么,做深入的探究。文本反映了什么内容?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有无更好的写法?语言表达了有哪些特色?有无更好的表达方法?……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导了学生去思考、分析、研究。
三、远距离引领学生拓展文本
与本文对话,不仅在于“走向”文本感知和“走进”文本探究,而且还要“走出”文本使其拓展、升华。与文本对话的第二步便是弄清“怎么样”,属于“相知”的阶段。
1、辩证性思考。学生沿着与本对话的思路,延伸开去思考,便可以加深对文本的解读,甚至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石壕吏》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名篇,其凝重沉郁的风格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一般教参都认为:《石壕吏》“吏呼一何怒”是何等的凶恶残暴、如狼似虎。可只要我们翻翻历史资料,就会看到更为触目惊心的数字:在安吏之乱中,陈陶之战、潼关战役、邺城战役等,有多少人在战争中死去啊!在这种情况下,唐王朝急需补足兵力,也是可以理解的。试想一个下层的小军官,追于上司的命令而挖空心思“夜捉人”,不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吗?他家里也许还有妻儿老母,他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朝不保夕……教师既要让作品本身教育学生,又要让学生多角度地接触材料,站在一个下层军官的立场换位思考,设想他为何而怒。或许这种认识不同于一般学者的结论,是学生富有个性的独创所得。
2、再生性创见。我们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一个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应该将学生的理解推向新的高度。杜甫《无家别》一诗,写一个士兵因前线崩溃、军队逃散,他便回到家乡来。家乡遭乱以后,家里已经没有人了。县吏知道他回来,又招他去服兵役。这样的遭遇是极其悲惨的,可是接下去不是写他的悲苦,反而写他自己的宽解,说家乡既已荡尽,不论到哪里去都一样。对此,写作知识称之为“透一层法”,从表面上看这位士兵好像很旷达,实际上是透过这一层衬出沉重的苦难遭遇,令读者感到更加沉重,具有强调的作用。学生学过这首诗,除了知道唐代天宝年间安史之乱所造成的“人烟继绝,千里萧条”的战争惨状,还了解什么是“透一层法”及其作用。此后,再学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特别是读到“今虽死乎此,比吾邻之死则已矣,又安敢毒耶”这一句,学生就会敏锐地感觉到柳宗元在这里同样采用的是“透一层法”,目的是通过这种写法来深刻揭露上层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残暴以及人民所受到的压迫和苦难。从现象上看,学生的判断似乎是没有经过思索的,其实是因为早已筹思于前,有着《无家别》一诗的知识积累和理智思考。
一、近距离引领学生亲近文本
学生阅读课文,不应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应是如同结识一位新客人,教师要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这是与文本对话的第一步,属于“相识”阶段。“七分文章三分读”,在反复诵读中可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文本的诵读要有情有景,方式也应多种多样,尤其是文学作品。只要认真投入、用心诵读,学生便会很容易受到文本的感染与教育,整体把握其形式和内容,并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亲近文本。在教学杜甫《登高》这一首写景咏怀诗时,先播放配乐朗诵录音,让大家从情感上、整体上感知其景其意。再围绕诗歌中一些字、词,对照注解指导学生阅读文本,以期读通文字。又根据律诗用韵的特点,指导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特别注意读清诗中的“哀”、“回”、“本”、“台”、“怀”等押韵的字,以感受到诗歌的音韵美。此外,在品味语音的过程中,还要引领学生鉴赏文本的形象美。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中“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蝴蝶飞来飞去”这一段,是一幅充满春天的花色、花香、花的甜味的春景图。通过反复诵读,伴随着春的浪漫随想,使那生机盎然的春色映在学生的心头上。
筛选和提取信息,是亲近文本与其对话的重要手段之一。文本无疑是载体,阅读文本,常常以筛选、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为旨要,且要做到迅速、准确。不同作品有不同的侧重点,议论文或汲取观点,或搜集论据,或捕捉关键性的语句,当然也可以几项兼而有之。
记叙文有“六要素”阅读法,说明文有“四要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的语言)阅读法,散文有“形神”阅读法……应该寻找效果最佳的阅读方法,来理解感悟作品、获取信息。
二、零距离引领学生了解文本
要真正解读文本,还需要与文本零距离地对话。通过师生的共同合作,探索理解文中诸多的“为什么”,这是与文本对话的第二步,属于“相熟”的阶段。“遵路识题真”,通过理清文本思路,可以进一步获得解读的真谛,叶圣陶认为一篇文章“思路从什么地点出发,怎样一步一步往前走,最后达到这条路的终点,都要踏踏实实摸清楚。解读文本,一要综观全文,看清总体思路,即对文本的整体内容、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社会价值,乃至作者等作宏观理解;二要细读片段,看清局部思路,即对文本的词语、句子、句群、段落、章节等局部作微观理解。撇开字词句,天马行空地架空“分析”,不是真正的微观理解,走进文本零距离地对话应该包含“文字——意蕴——文字”和“整体——局部——整体”这样两个双向运动过程,例如:教学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时宏观理解,可以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整体理清文本内容,全篇共七节,可以归并为三个部分:开头两节说的都是写作缘起,中间三节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最后两节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死难者对于将来的意义。微观理解可以分析文本最后一节的局部思路,这一节包含有揭露、歌颂、激励和纪念等四层意思,并且每一层意思都能与前文相互照应。学生把握语意,摸清了照应内容,又从整体上再次理解了文本。学贵有疑,思起于疑。有疑,才有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提升过程,才有撷取信息,对比分析、综合梳理的研究性学习行为。与文本对话,还需要发挥主动性,多问几个为什么,做深入的探究。文本反映了什么内容?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有无更好的写法?语言表达了有哪些特色?有无更好的表达方法?……诸如此类的问题,引导了学生去思考、分析、研究。
三、远距离引领学生拓展文本
与本文对话,不仅在于“走向”文本感知和“走进”文本探究,而且还要“走出”文本使其拓展、升华。与文本对话的第二步便是弄清“怎么样”,属于“相知”的阶段。
1、辩证性思考。学生沿着与本对话的思路,延伸开去思考,便可以加深对文本的解读,甚至会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石壕吏》是中学语文课本的传统名篇,其凝重沉郁的风格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学生。一般教参都认为:《石壕吏》“吏呼一何怒”是何等的凶恶残暴、如狼似虎。可只要我们翻翻历史资料,就会看到更为触目惊心的数字:在安吏之乱中,陈陶之战、潼关战役、邺城战役等,有多少人在战争中死去啊!在这种情况下,唐王朝急需补足兵力,也是可以理解的。试想一个下层的小军官,追于上司的命令而挖空心思“夜捉人”,不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吗?他家里也许还有妻儿老母,他自己的性命也可能朝不保夕……教师既要让作品本身教育学生,又要让学生多角度地接触材料,站在一个下层军官的立场换位思考,设想他为何而怒。或许这种认识不同于一般学者的结论,是学生富有个性的独创所得。
2、再生性创见。我们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就是一个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应该将学生的理解推向新的高度。杜甫《无家别》一诗,写一个士兵因前线崩溃、军队逃散,他便回到家乡来。家乡遭乱以后,家里已经没有人了。县吏知道他回来,又招他去服兵役。这样的遭遇是极其悲惨的,可是接下去不是写他的悲苦,反而写他自己的宽解,说家乡既已荡尽,不论到哪里去都一样。对此,写作知识称之为“透一层法”,从表面上看这位士兵好像很旷达,实际上是透过这一层衬出沉重的苦难遭遇,令读者感到更加沉重,具有强调的作用。学生学过这首诗,除了知道唐代天宝年间安史之乱所造成的“人烟继绝,千里萧条”的战争惨状,还了解什么是“透一层法”及其作用。此后,再学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特别是读到“今虽死乎此,比吾邻之死则已矣,又安敢毒耶”这一句,学生就会敏锐地感觉到柳宗元在这里同样采用的是“透一层法”,目的是通过这种写法来深刻揭露上层统治者“苛政猛于虎”的残暴以及人民所受到的压迫和苦难。从现象上看,学生的判断似乎是没有经过思索的,其实是因为早已筹思于前,有着《无家别》一诗的知识积累和理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