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人生的剧本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an4616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大学本科毕业论文答辩的时候,一位老师对我说,你学新闻,可以像其他同学一样选择去报社、电视台或者其他媒体,但既然你选择了走当导演这条路,那就意味着你与绝大多数同学的人生轨迹将会不同,你选择的路,会很艰难,你要有心理准备。
  这位老师说得很中肯,我接下来几年的经历也验证了他的话。
  我现在的主要工作是编写电视剧的剧本,也就是“编剧”。编剧负责故事和台词部分。演员说什么,导演拍什么,实际上主要是剧本决定的,尤其是在电视剧的摄制中,“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剧本,尤其是电视剧的剧本,有些偏小说的感觉,用文字的形式讲述故事,但唯一不同的是剧本必须投入拍摄,变成了影音画面,才算完成了它的使命。
  在国内,真正开设“编剧”专业的大学并不多,其中真正具备职业编剧培养能力的院校就更屈指可数了。所以,即使在影视剧创作的专业领域,科班出身的编剧也少得可怜。绝大多数编剧都是依靠自己的文学功底,在工作中逐渐转型成职业编剧的。在这个领域,永远需要保持学习的状态。
  为什么选择这条路
  我本身学的是新闻传播专业,广播电视方向,严格来说,并没有接受过剧本创作的系统学习,但是学新闻,要学很多中文课程,而广播电视的课程,又教会我影视制作的技术知识,算是沾了一些边。这些都是后来从事编剧职业的基础。但是在这基础之上,更重要的还是个人兴趣的指引。因为我们这一届广播电视班,17个同学中后来走这个方向的只有我一个人。
  我的兴趣就是看电影,从小就喜欢。20多年过去了,我依然难忘第一次在电视上看到《星球大战》时的震撼。从那时起我便对电影充满了好奇,青少年时代看了大量电影,其中那些经典桥段,直到现在还对我的工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正面影响。
  我总是听到很多年轻人说自己没什么理想,或者找不到理想,我觉得这种想法不一定正确。喜欢做一件事情,我们称之为兴趣;而将兴趣诉诸实际行动,兴趣很可能就会变成理想。比如我自己,由喜欢看电影,到自己去尝试实践,兴趣就变成了理想。
  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大学是尝试失败的黄金时期
  大学是一个小社会,也是校园生活到社会生活的过渡阶段。这四年时间,看似是象牙塔里的美好岁月,但其实是将来实践理想的重要筹备阶段。当然前提是你知道自己将来想做什么。
  回想我到大学后,最大的惊喜是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尝试自己的兴趣了。我结交了几个同样热爱电影艺术的同学,重要的是,刚好有同学家里有便携的DV摄像机。于是,我们开始了第一部DV故事片的创作。写剧本,准备拍摄,邀请演员,拍摄,后期剪辑,上对白字幕,生成成片,没有一个环节是专业的。但我们很努力,最后完成了我人生中第一部故事片《浮尘》,讲述的是大学的爱情故事。创作团队的专业背景各不同,有学经济学的,有学计算机的,有学心理学的,有学旅游的,有学法语的,我相对算专业最对口的,大家都是凭兴趣走到了一起,共同完成了这部作品。老师建议我们拿去参赛,我们一举拿下了浙江省大学生DV节一等奖。后来我们还自费在学校报告厅举行公映活动。那一刻真的相当自豪!
  其实,几乎在差不多的时候,南派三叔在寝室里码着《盗墓笔记》;汪远也在写着DV故事片《我的黄金太阳》的剧本,几年后他的《爱情公寓》系列火遍中国;许许多多的年轻人,都在大学的时候,只是凭着一种兴趣,开始了对自己将来要经营一生的理想的尝试。
  第一次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就不想停下来了。《黑瞳》《黄昏回家》《当珍妮爱上珍》……我一直拍到大学毕业的那一天。
  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毕业以后,真正面对社会生活,会很快意识到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我不能像我的同学们一样,寻求一个好的大企业就职,因为在影视行业,刚毕业的大学生,想做导演是不可能的。大部分公司安排的工作都只能从辅助性的工作开始,端茶送水、给领导开门,在一定的程度上来说也会扼杀创造力。如果我本身就是一张白纸,什么都不会,也能接受,但当自己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后,就会感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是让人很难接受的。
  但是难受归难受,我也得生存,也要工作糊口,得用自己所学的技术去谋生。那段艰难岁月是人生的一种磨练。因为作为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我跟同学们选择的路不同,我没有进入体面的单位,没有收入稳定的工作,甚至没有社保。每天跟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与北影厂门口的群众演员一起吃盒饭,与满身纹身的人一起工作,心里难免感到失落。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曾经所学都是无用的?曾经的理想只是自己的瞎想,是否该放弃理想了?是否该换一条路了?是要生存,还是毁灭?
  在这种心情下,借横店影视城搞的一个微电影比赛,我在大学同学的帮助下,利用仅有的几百元存款,去横店完成了第一部古装武侠片——根据鲁迅先生的小说《铸剑》改编,探讨一个主题:廿年铸剑,铸剑为何?后来我获得了那次比赛的最牛导演奖。
  也就是因为这部作品,两年后,一次机缘巧合,我偶遇了一家在国内比较有影响力的影视公司老总,我送给他一份碟片,守在他办公室等他看完。心情忐忑地等待了半小时后,他对我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现在在哪里上班?到我这儿来算了。你这么热爱这个行业,一定能做成事。
  于是,我算是真正进了“影视圈”。
  顺应潮流,不随大流
  进入公司后,我发现即使在这样的大公司里,真正的专业人才也不算多,这让我很意外。于是,我过去所积累的专业知识都很快派上用场,而且我非常珍惜这样的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恰逢公司的一部大剧送往上海做混录和配音工作,而导演必须在杭州筹备下一部剧的时候,我发现上海公司要做的工作中有一部分是可以自己完成的。当时公司里没有一个人相信,甚至还有老员工质疑和挖苦我,幸好导演在看了我的演示后相信了我,于是公司把整个剧的音乐混录的工作交给我来完成。我邀来大学同学一起完成了工作,导演很满意,公司也很满意。所以很快,我就被老总安排介入公司更核心的创作工作,从剧组筹备,到现场制片,项目监督,编剧,副导演,离自己曾经的梦想越来越近,直到2010年底公司给了我第一次独立做导演的机会。虽然只是一部预算不高的数字电影,但我尽力在有限的条件里完成了。对我来说,总算是跨出了从无到有的第一步。
  很多人都会说,那就继续这样走下去,争取更好的机会,拍更好的作品,实现自己的理想,做一个电影导演。
  理想就像河对岸的树林,划船驶向它,离它越近,所看到的面貌也会越不同。在工作中,我逐步发现单一专业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无论是在具体的工作执行中,还是在个人的发展中,视野会很受局限。影视产业在不断变化,新的市场格局、新的理念都层出不穷。尤其是互联网的兴起对于影视行业的冲击尤其明显,新的传播方式,新的观看渠道,都完全颠覆了过去的权威。现在年轻人还有几个人通过电视看电视剧或者电影?00后的一代是抱着平板电脑和手机长大的,他们看影视剧的方式和需要的内容都完全不一样了。我们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这时候,原有的技术知识已经不能满足环境对我的要求,我看到了职业生涯的瓶颈。而这个瓶颈,是单纯靠传统的影视制作技术突破不了的,必须结合新的科技理念、政治、经济、法律、社会学等一系列知识。对于21世纪的影视产业,不懂这些就跟文盲无异。
  所以,当意识到这个问题后,我就停下来想一想,重新去理解自己曾经坚信的理想,到底有哪些内涵。“理想”这个词很泛,但“理想”里蕴藏的“人生计划”却很精确。这并非对于过往的自我否定,而是意识到理想的更高一层的含义,需要为之重新学习和规划。深思熟虑后,去年我从公司离职,自己开办了一家主营新媒体网络剧的公司,同时也为传统的电视剧写剧本,密切关注着行业的变革。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谈论“中国梦”。中国梦就是每个普通中国人的梦想,就是追求真理、追求自我、追求幸福。认识自己的兴趣和理想所在,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你也可以收获自己的幸福人生。
其他文献
期刊
壹  爷爷的名字中有个“竹”字,不知道是因为竹子才有了这个名字,还是因为名字赋予了他竹子般的人生。爷爷是种竹子的,年轻时便种。那时的生活如同苦竹,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与诗词里那些高雅不沾边的。爷爷不是隐逸的名士贤人,也没有什么值得时时挺直了脊梁骨的高傲,相反,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是常常弯下腰干活的农民,没有空闲也不会吟诗作对。爷爷得挖竹笋,得浇水施肥,还得砍了竹子做些竹器。奶奶总会说起爷爷挖的竹
联考  五一放假。吃完早饭把书桌收拾得干干净净,照爸爸的话说,“总算看见桌面是什么颜色了”。坐定之后,随手拿起一本辅导书摊在桌上,窗户是敞开的,从窗口望去,对面墙上挂满爬山虎的叶子。墙下是大片的金银花和蔷薇,冒冒失失地拱出它们的枝,密密匝匝的花朵有如香槟酒的泡沫,溅得到处都是。窗前那几棵巨大的白蜡,不知何时竟变得如此茂盛,一阵风刮来,树叶纷纷朝天上飞去。  一整天埋头于单词本、地图册和成堆的试卷,
期刊
翻相册的时候翻到一张你的旧照片,背景是一棵枣树,还能隐隐约约看到星星点点的红,扎着麻花辫的你站在那里,手紧紧地贴在裤子上,显得有一点点呆板,略微羞涩地看着镜头,眼睛像一汪平静的湖水。听说这是你18岁生日时拍的,还听说我们家老陈就是看到这张照片后,才发誓要把你追到手。以前我总以为青春是与老师同学相伴的,此刻不断涌现的这些回忆让我明白:还有你,一直都有你。  那碗最好吃的米线  小学四年级以前一直是你
两岁进厨房帮忙,沾着油盐酱醋学汉字;8岁开始参加各种美食比赛;10岁受邀上央视,与“金龟子”一起做美食节目;12岁接受了美国电视广播集团NPR采访……  本期新新青年,我们要介绍一位来自杭州外国语学校的小美食家。  剥毛豆的童年  6岁那年,邵钰岚做了人生中的第一顿饭。“那天,好像是爸妈都还没回家吧,我肚子饿了,就从冰箱找了几个鸡蛋出来……”  虽然手臂上被溅了好几滴油,那天的鸡蛋据传也炒得相当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腾飞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巨大作用。不过,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全国各地非公有制企业中的劳资矛盾日益凸显,这不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