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基层教学中,很多人简单地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快快乐乐地玩好,锻炼好身体就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因此,造成了很多基层学校对体育课的片面认识和对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出现了体育课无专职体育教师,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体育课在教学中虽然作为辅助学科,但是它在素质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体育课能培养学生什么呢?作为一线近20年的体育教育工作者,现将自己的一点儿经验和理解献给大家,供大家参考。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体育课上教师可以运用以强带弱的方法让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如:教育体质好、能力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同情和爱护体弱者。如:经常教育学生做事要诚实,为人和善,不歧视体质弱者和有残疾的同学,说话有礼貌,对人以诚相待,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体育教学要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团结合作的集体,才有凝聚力。
4、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是一门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课程,学起来很苦很累。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更多体育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3、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4、培养学生智能的发展。学生智能水平的高低除了先天的因素外,还要靠后天的锻炼提高。如:田径教学中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说体育课是提高学生智能水平的最佳时机。
三、身体、心理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通过体育教学能使学生从实质上了解体育运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为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至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考试、达标测试、运动会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稳定性和适应性,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能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好习惯,让学生明白“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这一道理。
2、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在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一、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助人为乐的品德。体育课上教师可以运用以强带弱的方法让体质好的学生帮助体质差的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如:教育体质好、能力好的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为他人服务的意愿和行为,使学生从小养成一种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
2、培养学生善良正直的品格。在体育教学中可培养学生尊敬师长,同情和爱护体弱者。如:经常教育学生做事要诚实,为人和善,不歧视体质弱者和有残疾的同学,说话有礼貌,对人以诚相待,培养学生做新时期合格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体育教学要靠师生的合作,靠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团结合作的集体,才有凝聚力。
4、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课是一门体力和脑力相结合的课程,学起来很苦很累。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品质。
二、文化科学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求知好学精神。体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包含了多种文化的内涵。为此,通过体育教学手段,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更主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及锻炼身体的方法和原则,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学到更多体育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生的创造性活动往往要靠教师的启发与引导,所以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很重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以让学生设计准备活动内容、编排徒手操、设计场地、制做体育器材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
3、对学生进行“三基”教育。体育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这些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保证。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规律性,才能使学生的基本技术迅速提高、基本技能得到正常发挥。
4、培养学生智能的发展。学生智能水平的高低除了先天的因素外,还要靠后天的锻炼提高。如:田径教学中的起跑练习能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篮球的投篮命中率能培养学生的准确能力;排球的扣球能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体操动作能培养学生的时空感觉和运动感觉等等。所以说体育课是提高学生智能水平的最佳时机。
三、身体、心理素质及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通过体育教学能使学生从实质上了解体育运动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使学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为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至少掌握一至两项运动,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2、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考试、达标测试、运动会等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稳定性和适应性,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四、审美艺术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好。体育教学不仅要讲授动作技术,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在动作技术学习中去体会美、创造美、鉴赏美,要求学生每学一个动作都要保持动作美、姿态美、体型美,把美蕴藏在动作之中,培养学生具有审美意识和爱好,让学生亲身体验动作美与表现美的深刻含义。
2、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和特长。通过选修体育课的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艺术才能,从而使学生领悟和品出所喜爱项目的艺术内涵,从中发挥艺术才能和特长。
五、劳动素质的培养
1、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素养。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能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能使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好习惯,让学生明白“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这一道理。
2、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在学生素质教育的培养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