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要引导儿童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研究世界,追求“使学生受到教育并避免学生感觉有人在教育他”这样一种“润物无声”的意境。要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友爱和谐、充满情趣的活动中,促进态度、道德和情感的发展,走进自己的“生活世界”,使这门课程更加生动活泼,深受学生喜爱,使课程变成学生“自己的课程”,通过儿童的自主实践活动,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未来社会生活打下基础。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情景创设 换位体验 角色扮演
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内容、新的形式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具有突出的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领悟,促进学生品行的发展。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的过程即是学生参与的过程。体验式教学最好是在最真实的情境下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最接近的情境。创设的情境并不一定就是使学生开心的,情境创设的原则应该是根据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创设相应的情境,综合设计情境。我在教学实践当中尝试过以下一些情境创设法:
一、换位体验思考,转换认识角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好奇,才能自主探究。儿童发展的实践证明,儿童的兴趣、爱好、发现会不断引发儿童的各种活动。儿童对自己的想法非常感兴趣,而想法越强烈,为实现其想法而进行的活动就越有广度和深度。如果失去了兴趣,一切将成为无源之水。品德与生活课中有儿童喜欢的、充满好奇和欢乐的活动,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发展。
小学生生活阅历少,书本上的知识他们能看懂,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往往是肤浅的。可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模拟体验,增强学生的道德感悟。模拟体验活动的开展,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缩短了学校与社会以及家庭的距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创设情境进行表演体验,内化道德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展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品德与生活课的活动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儿童的生活,可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学习生活、获得发展。每个活动都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给学生创造了总结交流自己的活动感受、体验、领悟的广阔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将学生的思路打开,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培养创新思维的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小学生喜欢模仿,喜欢互动的课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游戏、情境表演等,让学生在具体的角色表演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加强对道德认识的深入。
三、把课堂引入生活,加强良好品德的养成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主张。新课程也提出了“生活的理念”,大致可理解为: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導生活和发展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把学生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所学的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的有效途径。要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他们的真实生活。老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
四、积极运用媒体素材,丰富体验途径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形象思维占优势。多媒体承载的信息量十分巨大,结合学习内容精心选择相关载体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途径并加深学生的道德体验。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积极运用媒体素材,积极利用插图、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来渲染道德情境,使学生体验更深刻。教《祖国一定要统一》一课时,我从网络上下载了香港、澳门回归时国人庆贺的图片以及海外华人庆祝的场景给学生看,说明港澳回归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心愿,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并播放《七子之歌》。学生在看图片、听音乐中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统一的自豪。
实践证明:品德与生活课中进行体验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通过体验使学生的认知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从而提高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实效。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就是要为儿童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把儿童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 情景创设 换位体验 角色扮演
品德与生活课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以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内容、新的形式呈现在广大师生面前,具有突出的活动性、生活性、开放性,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让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去感受、体验、领悟,促进学生品行的发展。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的过程即是学生参与的过程。体验式教学最好是在最真实的情境下体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最接近的情境。创设的情境并不一定就是使学生开心的,情境创设的原则应该是根据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创设相应的情境,综合设计情境。我在教学实践当中尝试过以下一些情境创设法:
一、换位体验思考,转换认识角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好奇,才能自主探究。儿童发展的实践证明,儿童的兴趣、爱好、发现会不断引发儿童的各种活动。儿童对自己的想法非常感兴趣,而想法越强烈,为实现其想法而进行的活动就越有广度和深度。如果失去了兴趣,一切将成为无源之水。品德与生活课中有儿童喜欢的、充满好奇和欢乐的活动,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发展。
小学生生活阅历少,书本上的知识他们能看懂,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但往往是肤浅的。可通过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模拟体验,增强学生的道德感悟。模拟体验活动的开展,缩短了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缩短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缩短了学校与社会以及家庭的距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创设情境进行表演体验,内化道德认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展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品德与生活课的活动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儿童的生活,可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学习生活、获得发展。每个活动都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给学生创造了总结交流自己的活动感受、体验、领悟的广阔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给学生更多的创造空间,将学生的思路打开,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达到了培养创新思维的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小学生喜欢模仿,喜欢互动的课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游戏、情境表演等,让学生在具体的角色表演中激发学习的兴趣,加强对道德认识的深入。
三、把课堂引入生活,加强良好品德的养成
陶行知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主张。新课程也提出了“生活的理念”,大致可理解为:为了生活、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引導生活和发展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教师应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既要让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把学生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课堂教学的延伸活动,是帮助学生把所学的道德认识内化为道德行为的有效手段,也是知行达到统一的有效途径。要有意识地把学生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他们的真实生活。老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
四、积极运用媒体素材,丰富体验途径
小学生的思维水平从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水平过渡,形象思维占优势。多媒体承载的信息量十分巨大,结合学习内容精心选择相关载体可以丰富学生的体验途径并加深学生的道德体验。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积极运用媒体素材,积极利用插图、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来渲染道德情境,使学生体验更深刻。教《祖国一定要统一》一课时,我从网络上下载了香港、澳门回归时国人庆贺的图片以及海外华人庆祝的场景给学生看,说明港澳回归是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心愿,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并播放《七子之歌》。学生在看图片、听音乐中深深地感受到了祖国统一的自豪。
实践证明:品德与生活课中进行体验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通过体验使学生的认知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为,从而提高品德与生活课的教学实效。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就是要为儿童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把儿童与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回到真实的生活中去,去观察、感受、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并用“美好生活”的目标去引导和提升自己的真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