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国各地都蕴藏着多种语文课程资源,乡土文化资源则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课程资源之一。乡土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地方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是一个文化精粹的载体。语文教学不是简单地只按教材进行施教的过程,它应该具有丰富性、充实性、新颖性的资源做教材补充,培养学生独立的审美情感和探索新知的创造精神。在本地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使乡土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实现有效整合,以提高学生兴趣,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关键词: 乡土资源;阅读教学;应用;学习能力
乡土文化蕴含丰富,包罗万象,从根源上讲它是传统文化滋生繁衍的肥沃土壤;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它反过来又无时无刻不在滋养浸润着乡土文化,使之愈加丰实醇厚。可以说,乡土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母亲,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化作用。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适时、适量、适当地渗透乡土文化资源,会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趣味,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情感,感动学生生命。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首要作用是形成认知。认知是学习的第一步,没有认知这一环节,教学就成为了无源之水,认知是学习新知的重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上网、电视、广播、杂志等媒体去认知海南乡土文化,但都少不了阅读,因此阅读是学生学习海南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阅读资源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及取材的特殊性、新颖性。那么,丘北的哪些乡土文化资源可以成为阅读对象?可以从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展开对丘北乡土的阅读。语文教学并非只是一成不变的,语文教学具有多种样式,诸如语文训练、精神陶冶与文化欣赏。丘北至今盛传不衰的僰人传说和少数民族婚丧嫁娶都是很好的阅读范本。阅读具有宽泛性,在于它的阅读量具有不确定性,学生的阅读多少都是兴趣引导或者教师指导的作用影响的结果。海丘北乡土文化不乏趣味性的资源,所以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能力和个人兴趣进行与之相适应得阅读教学与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重视乡土文化这块资源,大胆尝试,灵活渗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魅力”
一、渗透在阅读课堂上的魅力
无论旧教材还是新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它们所呈现的知识,所传递的情感,所表达的观念,无不源于自然、生活和社会,将其放到乡土文化的背景下去解读,往往能够触类旁通,回味无穷。比如,在学生自主阅读《看云识天气》时,我让学生列举本地有关天气变化的谚语,学生争相发言,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月亮带风圈儿,一连刮三天儿”“老鼠上街蛇过道,一场大雨就来到”“云彩向北一阵黑,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东一阵风,云彩向西披蓑衣”……学生知道的还真不少,这些丘北流传的谚语,是老百姓祖祖辈辈经验的沉淀,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着实际的指导作用,是知识,更是文化。这些谚语对学生的启发、教育和影响,比一篇课文要深远得多。又如,在教学《武松打虎》一文时,有学生发言,说武松喝得那十八碗应该是米酒,他听爷爷说过,旧时人们喝得多是自家酿制的米酒,那种酒度数不高,浑浊而醇香,一般人都能喝上几大碗。我及时肯定了这种推测,并告诉学生,《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一壶浊酒喜相逢”,大约也是米酒。由此,有学生联想到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讲的“李二打虎”的故事,就讲给学生听:李二酒后进山砍柴,忽然遇到一只斑斓猛虎,李二吓得屁滚尿流,就近攀到松树上,趴在横生的枝条上哆嗦成一团,老虎兜着圈子一次次耸身猛扑,眼看就要扑到李二,松枝突然断了,李二摔到地上,老虎却扑得太猛,被松枝的断茬划烂裆部,疼痛而死,李二捡了便宜,吹嘘老虎是他打死的,从此,他成了村民景仰的英雄。学生听后哄堂大笑,我趁机让学生比较武松和李二这两个人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加深了对武松形象的认识和有关描写的印象,课堂活而有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究欲望得到有效调动。
二、拓展作文训练素材的魅力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多数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一到作文课就头疼;很多老师苦于学生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抱怨学生作文空洞,苍白,牵强附会。其实,乡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生动的写作素材,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挖掘,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宝藏。说明文写作和阅读都是学生最讨厌的事情,尽管老师就说明的语言、方法、结构等讲得很多,学生还是感到枯燥无味,难以下笔。我决定引导学生从熟悉的衣食住行入手,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加以说明。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丘北腻脚某村刁家是有名的酿酒专业户,一天从外省来了亲戚,所带礼品中有个纸箱特别眼熟,原来正是他家酿制的白酒。学生笑过后,我说:腻脚酒是丘北人不可或缺的副食,农村幾乎每个家庭都买藏腻脚酒,那么,谁能说说腻脚酒的制作工艺?它的原料有哪些?从原料到成品需要哪些工序?特点有哪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腻脚酒的身价发生了哪些变化?……课堂立时热闹起来,连比较内向的学生也争着发言。因为这些问题学生太熟悉了,他们不用搜肠刮肚,张口就能道来。回答和争论结束后,我以此为契机,告诉学生:家乡的土特产、风俗民情、日常生活,都蕴藏着知识和文化,平时多观察、多探究,都能成为我们写作的最好素材。在乡土文化的催化下,学生的作文兴趣越来越浓厚。我还鼓励学生多参加婚丧嫁娶等活动,留意场面的气氛变化,观察人物的举止情态,记录到素材本上,养成表达真情实感的习惯,促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阅读面也越来越广。
三、渗透在综合实践中的魅力
社会生活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里面有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隐含在乡土文化之中,如果好好利用,会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大放异彩。星期天或者节假日,指导学生以小组、个体等方式,走访老人、搜寻资料,调查自己村庄的演变及村名的来历,班会时间讲给同学听。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并从中感悟历史和文化的神韵。暑假比较长,我就要求学生考察本地的名胜古迹,或者神话传说,写成考察报告,比较优秀的,老师帮助修改,并在班内展览。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很感兴趣,都能积极参与,并从中得到知识和快乐。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语文学习无处不在,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开发、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将其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让语文教学植根于乡土文化之中,贯彻落实国家的新课程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师的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H].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
[2] 张世锷.整合乡土文化资源的语文教学[J].教育学刊,2009年第3期.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郑露露、张锋,《亲近乡土文化优化语文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2.24.
关键词: 乡土资源;阅读教学;应用;学习能力
乡土文化蕴含丰富,包罗万象,从根源上讲它是传统文化滋生繁衍的肥沃土壤;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它反过来又无时无刻不在滋养浸润着乡土文化,使之愈加丰实醇厚。可以说,乡土文化既是传统文化的母亲,又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教化作用。语文学科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阵地,适时、适量、适当地渗透乡土文化资源,会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结构,增强教学趣味,拓宽学生视野,激活学生情感,感动学生生命。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的首要作用是形成认知。认知是学习的第一步,没有认知这一环节,教学就成为了无源之水,认知是学习新知的重要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上网、电视、广播、杂志等媒体去认知海南乡土文化,但都少不了阅读,因此阅读是学生学习海南乡土文化的重要途径。阅读资源具有广泛性、多样性及取材的特殊性、新颖性。那么,丘北的哪些乡土文化资源可以成为阅读对象?可以从培养学生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等方面的展开对丘北乡土的阅读。语文教学并非只是一成不变的,语文教学具有多种样式,诸如语文训练、精神陶冶与文化欣赏。丘北至今盛传不衰的僰人传说和少数民族婚丧嫁娶都是很好的阅读范本。阅读具有宽泛性,在于它的阅读量具有不确定性,学生的阅读多少都是兴趣引导或者教师指导的作用影响的结果。海丘北乡土文化不乏趣味性的资源,所以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能力和个人兴趣进行与之相适应得阅读教学与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我非常重视乡土文化这块资源,大胆尝试,灵活渗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的“魅力”
一、渗透在阅读课堂上的魅力
无论旧教材还是新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极具代表性的,它们所呈现的知识,所传递的情感,所表达的观念,无不源于自然、生活和社会,将其放到乡土文化的背景下去解读,往往能够触类旁通,回味无穷。比如,在学生自主阅读《看云识天气》时,我让学生列举本地有关天气变化的谚语,学生争相发言,课堂气氛特别活跃。“月亮带风圈儿,一连刮三天儿”“老鼠上街蛇过道,一场大雨就来到”“云彩向北一阵黑,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东一阵风,云彩向西披蓑衣”……学生知道的还真不少,这些丘北流传的谚语,是老百姓祖祖辈辈经验的沉淀,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着实际的指导作用,是知识,更是文化。这些谚语对学生的启发、教育和影响,比一篇课文要深远得多。又如,在教学《武松打虎》一文时,有学生发言,说武松喝得那十八碗应该是米酒,他听爷爷说过,旧时人们喝得多是自家酿制的米酒,那种酒度数不高,浑浊而醇香,一般人都能喝上几大碗。我及时肯定了这种推测,并告诉学生,《三国演义》开篇词中的“一壶浊酒喜相逢”,大约也是米酒。由此,有学生联想到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讲的“李二打虎”的故事,就讲给学生听:李二酒后进山砍柴,忽然遇到一只斑斓猛虎,李二吓得屁滚尿流,就近攀到松树上,趴在横生的枝条上哆嗦成一团,老虎兜着圈子一次次耸身猛扑,眼看就要扑到李二,松枝突然断了,李二摔到地上,老虎却扑得太猛,被松枝的断茬划烂裆部,疼痛而死,李二捡了便宜,吹嘘老虎是他打死的,从此,他成了村民景仰的英雄。学生听后哄堂大笑,我趁机让学生比较武松和李二这两个人物,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加深了对武松形象的认识和有关描写的印象,课堂活而有序,学生的参与热情和探究欲望得到有效调动。
二、拓展作文训练素材的魅力
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多数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一到作文课就头疼;很多老师苦于学生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抱怨学生作文空洞,苍白,牵强附会。其实,乡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生动的写作素材,如果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挖掘,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宝藏。说明文写作和阅读都是学生最讨厌的事情,尽管老师就说明的语言、方法、结构等讲得很多,学生还是感到枯燥无味,难以下笔。我决定引导学生从熟悉的衣食住行入手,选择有代表性的事物加以说明。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丘北腻脚某村刁家是有名的酿酒专业户,一天从外省来了亲戚,所带礼品中有个纸箱特别眼熟,原来正是他家酿制的白酒。学生笑过后,我说:腻脚酒是丘北人不可或缺的副食,农村幾乎每个家庭都买藏腻脚酒,那么,谁能说说腻脚酒的制作工艺?它的原料有哪些?从原料到成品需要哪些工序?特点有哪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腻脚酒的身价发生了哪些变化?……课堂立时热闹起来,连比较内向的学生也争着发言。因为这些问题学生太熟悉了,他们不用搜肠刮肚,张口就能道来。回答和争论结束后,我以此为契机,告诉学生:家乡的土特产、风俗民情、日常生活,都蕴藏着知识和文化,平时多观察、多探究,都能成为我们写作的最好素材。在乡土文化的催化下,学生的作文兴趣越来越浓厚。我还鼓励学生多参加婚丧嫁娶等活动,留意场面的气氛变化,观察人物的举止情态,记录到素材本上,养成表达真情实感的习惯,促使学生的作文水平不断提高,阅读面也越来越广。
三、渗透在综合实践中的魅力
社会生活是学生的第二课堂,里面有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隐含在乡土文化之中,如果好好利用,会使语文教学锦上添花,大放异彩。星期天或者节假日,指导学生以小组、个体等方式,走访老人、搜寻资料,调查自己村庄的演变及村名的来历,班会时间讲给同学听。让学生养成探究的习惯,并从中感悟历史和文化的神韵。暑假比较长,我就要求学生考察本地的名胜古迹,或者神话传说,写成考察报告,比较优秀的,老师帮助修改,并在班内展览。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很感兴趣,都能积极参与,并从中得到知识和快乐。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语文学习无处不在,我们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开发、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将其与语文教学有效整合,让语文教学植根于乡土文化之中,贯彻落实国家的新课程标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教师的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间文艺谈薮[H].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1.
[2] 张世锷.整合乡土文化资源的语文教学[J].教育学刊,2009年第3期.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郑露露、张锋,《亲近乡土文化优化语文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