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中华肿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liveto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133例BPB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收治的266例单侧原发性乳腺癌(UPBC)患者进行比较。

结果

BPBC占同期乳腺癌患者的2.08%。BPBC患者的初潮年龄、生育次数和绝经情况与UPBC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PBC第二原发癌患者的肿块大小、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和病理分期与UPBC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PBC第一原发癌和BPBC第二原发癌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状态与UPBC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PBC第二原发癌患者的孕激素受体状态与UPBC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一原发癌患者的绝经情况和第二原发癌患者的腋窝淋巴结状态为影响BPB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均P<0.05)。BPBC和UPBC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72.8%和7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PBC和UPBC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4.9%和8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

结论

BPBC与UPBC患者的预后不同,第一原发癌时未绝经、第二原发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数≥10个为预后不良的独立因素。UPBC术后患者为发生对侧乳腺癌的高危人群,应加强随访,以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改善预后。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研究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TRALI)SD大鼠血浆和肺组织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蛋白和基因表达变化,旨在探讨ICAM-1的表达在TRALI病理生理中的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脂多糖对照组、TRALI组、阳性对照组各15只。正常对照组:采用假手术处理;脂多糖对照组:经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2 mg/kg,≤1 min完毕),2 h后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约1 ml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原发皮肤CD30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PC-ALCL)的临床与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PC-ALCL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情况。结果7例患者中,男6例,女1例,平均发病年龄52岁。皮损为红色结节、肿块和(或)斑块,3例多发,4例单发,6例伴溃疡形成。所有患者均未见系统受累。组织病理改变:肿瘤细胞在真皮内弥漫性分布,细胞体积大,胞质丰富,胞核呈异形改变,可见核分裂象。肿瘤细胞CD30
期刊
期刊
目的观察特应性皮炎(AD)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Rho激酶活化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0例AD患者和60例健康儿童外周肝素抗凝血8 ml,分离提取T细胞和血清。分别用AD血清和健康对照血清培养AD患者T细胞或健康对照T细胞,分为患者T细胞+自身血清组、患者T细胞+健康对照血清组、健康对照T细胞+自身血清组、健康对照T细胞+ AD血清组。此外,分别用Rho激酶特异性抑制剂Y27632 (Y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