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这个考点该怎样理解和操作呢?我们可以分两步进行,一是理解好考点的内涵,二是明确答题的思考过程。
“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指两个方面,一是几则材料中的某一则材料涉及的问题,二是所有材料都涉及的问题。也就是说探究的对象要么是局部的问题,要么是整体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也不是自己有什么看法就可以说什么看法,而是要有限制性地回答,比如联系材料、联系现实,而不是天马行空地回答问题。
对于解答这个考点所涉及的题目,可以分三步:
1.审清题干,明确问题
近两年来实用类文本的材料一般是针对当前社会上的某些现象,从多角度选择材料,有的是一般文字表述,有的是圖表数据,还有的是专家学者发表的观点。所以探究问题的对象也就不会唯一。比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就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说说这些观点对你认识这一关系有何启发”。这个问题,命题人很明显是让考生探究观点在材料和现实中的意义,所以答题时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命题来选择答案参考的范围,通过审题,明确对象是答题的第一步。
2.确定范围,提炼观点
前面我们说过,探究的问题可能是局部问题,也可能是所有材料都涉及的整体问题。所以考生答题时首先要明确题干是指向哪类问题,然后再确定范围。还是2019年高考北京卷那道题,很明显就是针对整篇材料设置的问题,考生的探讨就得从整篇材料入手,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找出材料所表达的观点。
3.分条列目,思路清晰
考生根据题干要求和材料确定好自己的答案后,还不能马上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因为还需要梳理思路,组织语言。梳理思路,就是要明确自己提出的观点,角度不能重复,比如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角度作答,而不是随意列出四、五点,而这几点又都是“个人角度”。如果问题只有一个角度,考生作答时可以考虑根据材料的顺序来安排答案,作答时最好不要照搬原文,而要在重点句子的基础上进行概括,用简练的语言作答。当用清晰的思路、凝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时,阅卷老师一定会给出最高的印象分。
考场文本
(2019·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揭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功能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切普图评论道。“这其中不仅存在微观进化,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宏观进化。”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联合国预计21世纪城市化进程将步入快车道:2030年,全球城市面积将达140万平方千米;到2050年,城市居民将新增25亿。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最早出现于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如今,城市化将成为地球生物最重大的进化动力之一。
的确,城市中生物进化的各类实证开始涌现,水泥路旁、大楼脚下、阳台边缘、地铁站楼梯等,无处不在。繁衍在城市地铁通道的地下家蚊不再冬蛰,相较于鸟类的血液,它们现在明显偏好哺乳动物;它们与其他蚊子种群之间,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生殖隔离。除了野生物种和家养物种,有的地方如今又出现了新型城市物种,这使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问题。科学家将城市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进行对比后,发现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比乡村更多。相较于乡村,城市为物种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动植物可以依附于各种各样的角落、边沿、墙缝,生活在荒地、墓地和潮湿的水沟里,或者栖居于精心维护、富有情调的花园中。它们可以全年获取水资源及食物,而在野外,水资源和食物的获得具有季节性。热岛效应也成为城市生境的一大优势,城市冬季不再严寒。
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这一潜能还将不断得到激发。
(取材于吴苏妹编译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研究发现,每个物种每一次成功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会有多个物种在当地消失;而一个物种若过于迅速地适应了城市生活,也意味着有众多个体要做出牺牲。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
多伦多、波士顿等城市里的白车轴草,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氧化物的能力。释放氧化物可抵御来自食草动物的威胁,但抗寒性会降低。而在市中心,城市高温使得积雪极易消融,没有了积雪的覆盖,植物就难以抵御夜间冰冻。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包括徒步旅行在内的人类活动,正在促使世界各地的哺乳动物在夜间变得更加活跃,呈现出夜行性增强的趋势。夜行性増强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习性的改变、繁殖能力的降低等。关于纽约市各公园白足鼠的研究发现,相比乡村白足鼠,城市白足鼠体内涉及脂肪酸消化的基因出现过度表达。此种进化选择极有可能与在城市中能够轻易吃到人类丢弃的油纸、吃剩的比萨饼和芝士汉堡有关。自1940年以来,意大利城市地区家蝠的颅骨体积在不断増大,这或许是受路灯影响。路灯会吸引并聚集大量的大型昆虫,随着世代更替,咬合力强的蝙蝠越发具有优势。
城市中的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马克·约翰逊强调说:“我们观察到,一些物种在全世界大部分城市中都呈现出趋同进化。在部分城市,物种未能顺利适应,个中缘由目前还不得而知”。
(取材于赵照熙等的相关文章)
■
就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说说这些观点对你认识这一关系有何启发。
【关注《作文周刊》报社服务号,回复“高考版15期6版答案与详解”,获取这篇阅读的订制讲解。】
灵犀一点
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都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的,考生在做这类题的时候,要做一个有心人,也就是要学会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圈点文中重点句子、词语,这对于考生选择答题范围和组织答案非常有用。
“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指两个方面,一是几则材料中的某一则材料涉及的问题,二是所有材料都涉及的问题。也就是说探究的对象要么是局部的问题,要么是整体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也不是自己有什么看法就可以说什么看法,而是要有限制性地回答,比如联系材料、联系现实,而不是天马行空地回答问题。
对于解答这个考点所涉及的题目,可以分三步:
1.审清题干,明确问题
近两年来实用类文本的材料一般是针对当前社会上的某些现象,从多角度选择材料,有的是一般文字表述,有的是圖表数据,还有的是专家学者发表的观点。所以探究问题的对象也就不会唯一。比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就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说说这些观点对你认识这一关系有何启发”。这个问题,命题人很明显是让考生探究观点在材料和现实中的意义,所以答题时也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命题来选择答案参考的范围,通过审题,明确对象是答题的第一步。
2.确定范围,提炼观点
前面我们说过,探究的问题可能是局部问题,也可能是所有材料都涉及的整体问题。所以考生答题时首先要明确题干是指向哪类问题,然后再确定范围。还是2019年高考北京卷那道题,很明显就是针对整篇材料设置的问题,考生的探讨就得从整篇材料入手,在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找出材料所表达的观点。
3.分条列目,思路清晰
考生根据题干要求和材料确定好自己的答案后,还不能马上把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因为还需要梳理思路,组织语言。梳理思路,就是要明确自己提出的观点,角度不能重复,比如从个人、社会、国家三个角度作答,而不是随意列出四、五点,而这几点又都是“个人角度”。如果问题只有一个角度,考生作答时可以考虑根据材料的顺序来安排答案,作答时最好不要照搬原文,而要在重点句子的基础上进行概括,用简练的语言作答。当用清晰的思路、凝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时,阅卷老师一定会给出最高的印象分。
考场文本
(2019·北京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材料一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近年来生物学家发现,城市中部分野生物种对相比地球漫长历史还十分年轻的人工环境有着不可思议的适应力。
科学家正努力揭示各物种在城市中的进化情况。“坦白说,部分物种对这种极端约束适应能力之强着实令人惊叹。”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功能生态学与进化生态学研究中心主任皮埃尔-奥利维耶·切普图评论道。“这其中不仅存在微观进化,我认为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宏观进化。”荷兰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进化论研究员曼诺·希尔图森说,“我们在城市观察到的进化,其速度接近理论上的最大值,这让我们感到不可思议。”
联合国预计21世纪城市化进程将步入快车道:2030年,全球城市面积将达140万平方千米;到2050年,城市居民将新增25亿。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最早出现于50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如今,城市化将成为地球生物最重大的进化动力之一。
的确,城市中生物进化的各类实证开始涌现,水泥路旁、大楼脚下、阳台边缘、地铁站楼梯等,无处不在。繁衍在城市地铁通道的地下家蚊不再冬蛰,相较于鸟类的血液,它们现在明显偏好哺乳动物;它们与其他蚊子种群之间,已经产生了明显的生殖隔离。除了野生物种和家养物种,有的地方如今又出现了新型城市物种,这使人们重新审视城市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问题。科学家将城市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进行对比后,发现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比乡村更多。相较于乡村,城市为物种提供了多样化的生境。动植物可以依附于各种各样的角落、边沿、墙缝,生活在荒地、墓地和潮湿的水沟里,或者栖居于精心维护、富有情调的花园中。它们可以全年获取水资源及食物,而在野外,水资源和食物的获得具有季节性。热岛效应也成为城市生境的一大优势,城市冬季不再严寒。
在密集型农业时代,城市将成为全新的生态系统,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且这一潜能还将不断得到激发。
(取材于吴苏妹编译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研究发现,每个物种每一次成功适应城市生活的同时,会有多个物种在当地消失;而一个物种若过于迅速地适应了城市生活,也意味着有众多个体要做出牺牲。城市化引发的生物快速进化往往要付出代价。
多伦多、波士顿等城市里的白车轴草,为提高抗寒性而舍弃了释放氧化物的能力。释放氧化物可抵御来自食草动物的威胁,但抗寒性会降低。而在市中心,城市高温使得积雪极易消融,没有了积雪的覆盖,植物就难以抵御夜间冰冻。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包括徒步旅行在内的人类活动,正在促使世界各地的哺乳动物在夜间变得更加活跃,呈现出夜行性增强的趋势。夜行性増强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包括习性的改变、繁殖能力的降低等。关于纽约市各公园白足鼠的研究发现,相比乡村白足鼠,城市白足鼠体内涉及脂肪酸消化的基因出现过度表达。此种进化选择极有可能与在城市中能够轻易吃到人类丢弃的油纸、吃剩的比萨饼和芝士汉堡有关。自1940年以来,意大利城市地区家蝠的颅骨体积在不断増大,这或许是受路灯影响。路灯会吸引并聚集大量的大型昆虫,随着世代更替,咬合力强的蝙蝠越发具有优势。
城市中的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生物进化是一个难以操控、可预见性低的课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助理教授马克·约翰逊强调说:“我们观察到,一些物种在全世界大部分城市中都呈现出趋同进化。在部分城市,物种未能顺利适应,个中缘由目前还不得而知”。
(取材于赵照熙等的相关文章)
■
就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说说这些观点对你认识这一关系有何启发。
【关注《作文周刊》报社服务号,回复“高考版15期6版答案与详解”,获取这篇阅读的订制讲解。】
灵犀一点
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都是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的,考生在做这类题的时候,要做一个有心人,也就是要学会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圈点文中重点句子、词语,这对于考生选择答题范围和组织答案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