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是现代社会生活中知识层次和文化素养都相对较高的特殊社会群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都要求大学生还需要不断的进行道德修养。大学生应紧跟时代发展,勇于创新,诚心诚意的进行自我修养,使自己的品质情操、道德境界不断地得以升华,自觉地把个人理想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之中,按照时代和社会的需要锻炼成长,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自身素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c)-0249-01
现代化建设对未来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新人,要想适应当今和未来时代的要求,也需应自觉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在大学生成长中对其成才动机具有帮助和强化作用,对成才过程具有激励和引导作用,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与理解社会,帮助他们客观的分析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帮助他们坚定成才的信心。
1 存在的问题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与继承同在的今天,社会大环境中一些世俗文化所体现的重视商业价值、个人主义等价值观淡化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作为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大学生这个群体,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冲击下,一些学生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在充分肯定大学生主流的前提下,大学生思想认识及道德水平依然存在不容乐观的现象,目前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智育,轻德育,公德实践能力较差;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信念意识不强;讲求物质利益,忽视精神追求;贪图享乐,怯于奉献;强调自我主体意识,忽视他人、团队精神[1-5]。
2 原因及分析
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各种思潮纷纷涌入,公正的社会环境以及完善的价值标准还在不断的确立之中,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过分注重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加上就业体制的不完善,就业观念的落后等等,阻塞着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现实表明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2.1 加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意识走向
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坚持以正面教育为导向,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状况,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全面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内心世界,完善其人格和个性,在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适时恰当地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使他们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培养道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 树立正确的利义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重视把思想道德教育同大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正确对待大学生的物质利益需要,凡是正当的要求和合理的需要应予以满足;不能满足的,要做出解释。只有二者兼顾,大学生正确的义利观才能真正形成。通过校园活动使学生扩大眼界,更多地考虑他人、集体乃至国家、民族的利益。以校园文化为突破口,从学生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方面多开展各种活动加以引导,使学生从基本行为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激发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
2.3 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践行能力
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如社会调查、勤工助学、志愿劳动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可使他们在加深理解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社会,同时也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真正把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所以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在活动中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也能在实践中达到育人目的,有效的实现了知行统一。
2.4 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导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意识走向的重要因素,应该充分发挥学校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教育作用,重点在于教师的课堂讲授对学生进行正确道德观念的灌输教育。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和思想道德教育主题讨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同时,运用多样化、情趣化和现代化的德育方法、手段和载体,将传统手段和现代手段结合起来,借助互联网,加强正面引导,并阻止不良信息的诱导。面对新时期当代大学生求新、求特、求异、求乐等特点,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从而引导他们求稳、求实、求高、求美,让他们沿着一条健康向上的轨迹成长。
2.5 家庭、学校、社会有机合作
思想道德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密切配合,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在子女的道德教育中应作出榜样,提出要求并严加管理。社会方面,大环境应加强正确舆论的导向,尽可能多的树立正面典范典型形象并积极宣传,及时利用身边先进人和事作为榜样,打击社会腐败现象,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学校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具备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的育人素质,面对工作他们要有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能够深入学生当中,及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将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3 结语
总之,大学是青年人才聚集、也是思想活跃、积极关注社会敏感话题的地方,而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则是参与这些活动的主体,大学生在思想上出现了一些新状况、新问题是不足为怪的。重要的是立足于社会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脉搏,及时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加以正确的指导,从大学生产生思想问题的根源出发来寻找思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切实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思想德育素质教育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不断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保证大学生思想德育素质教育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胡巍,王立仁.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3):66-82.
[2] 罗一杰,汪军.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J].文教资料,2011(4):112~113.
[3] 白泽朴.高校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6-29.
[4] 薛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35):205-205.
[5] 王国仙.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8):7-8.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道德教育 自身素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8(c)-0249-01
现代化建设对未来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尤为重要的就是思想道德素质。大学生作为新世纪的一代新人,要想适应当今和未来时代的要求,也需应自觉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立身做人的内在需要,在大学生成长中对其成才动机具有帮助和强化作用,对成才过程具有激励和引导作用,还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与理解社会,帮助他们客观的分析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帮助他们坚定成才的信心。
1 存在的问题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创新与继承同在的今天,社会大环境中一些世俗文化所体现的重视商业价值、个人主义等价值观淡化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影响着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作为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大学生这个群体,在社会各种消极因素的冲击下,一些学生观念上、道德上产生了错位和倾斜。在充分肯定大学生主流的前提下,大学生思想认识及道德水平依然存在不容乐观的现象,目前高校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存在的倾向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重智育,轻德育,公德实践能力较差;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信念意识不强;讲求物质利益,忽视精神追求;贪图享乐,怯于奉献;强调自我主体意识,忽视他人、团队精神[1-5]。
2 原因及分析
改革开放国门大开、各种思潮纷纷涌入,公正的社会环境以及完善的价值标准还在不断的确立之中,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学校过分注重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德育教育,加上就业体制的不完善,就业观念的落后等等,阻塞着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现实表明家庭的基础文明教育是不容乐观的。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可以采取以下途径:
2.1 加强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正确引导大学生思想意识走向
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做一个知荣辱、讲道德,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坚持以正面教育为导向,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状况,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全面改善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塑造大学生健康的内心世界,完善其人格和个性,在培养教育学生的同时,适时恰当地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理念,使他们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培养道德能力,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2 树立正确的利义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
重视把思想道德教育同大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正确对待大学生的物质利益需要,凡是正当的要求和合理的需要应予以满足;不能满足的,要做出解释。只有二者兼顾,大学生正确的义利观才能真正形成。通过校园活动使学生扩大眼界,更多地考虑他人、集体乃至国家、民族的利益。以校园文化为突破口,从学生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方面多开展各种活动加以引导,使学生从基本行为中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激发他们的荣誉感、责任感。
2.3 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践行能力
开展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如社会调查、勤工助学、志愿劳动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这些可使他们在加深理解所学的思想道德理论知识,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和理解社会,同时也会让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真正把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为。所以社会实践活动不但在活动中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且也能在实践中达到育人目的,有效的实现了知行统一。
2.4 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导向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学生意识走向的重要因素,应该充分发挥学校课堂主渠道、主阵地的教育作用,重点在于教师的课堂讲授对学生进行正确道德观念的灌输教育。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和思想道德教育主题讨论会,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同时,运用多样化、情趣化和现代化的德育方法、手段和载体,将传统手段和现代手段结合起来,借助互联网,加强正面引导,并阻止不良信息的诱导。面对新时期当代大学生求新、求特、求异、求乐等特点,探索适合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工作新途径、新方法,从而引导他们求稳、求实、求高、求美,让他们沿着一条健康向上的轨迹成长。
2.5 家庭、学校、社会有机合作
思想道德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密切配合,需要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在子女的道德教育中应作出榜样,提出要求并严加管理。社会方面,大环境应加强正确舆论的导向,尽可能多的树立正面典范典型形象并积极宣传,及时利用身边先进人和事作为榜样,打击社会腐败现象,为大学生思想道德的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促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学校方面,教育工作者要具备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的育人素质,面对工作他们要有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能够深入学生当中,及时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将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
3 结语
总之,大学是青年人才聚集、也是思想活跃、积极关注社会敏感话题的地方,而生活在其中的大学生则是参与这些活动的主体,大学生在思想上出现了一些新状况、新问题是不足为怪的。重要的是立足于社会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变化的脉搏,及时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加以正确的指导,从大学生产生思想问题的根源出发来寻找思路,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切实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同时我们还应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思想德育素质教育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不断探索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保证大学生思想德育素质教育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胡巍,王立仁.社会教育资源参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2(3):66-82.
[2] 罗一杰,汪军.浅析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问题[J].文教资料,2011(4):112~113.
[3] 白泽朴.高校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1(1):26-29.
[4] 薛平.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09(35):205-205.
[5] 王国仙.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