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相信蚂蚁会唱歌吗?哈哈!你一定不屑于回答这个问题,或者认为提问的人简直是痴人说梦。可偏偏就有一个人说她能听见蚂蚁唱歌,且常听得如痴如醉,她就是当代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的微型小说《蚂蚁唱歌》中的主人公:“毛豆”。
作品耐人寻味而又发人深省。文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和童话般的情节塑造了一个四岁的小女孩毛豆的形象。她是那么地逗人喜爱而又令人同情:在她的童年世界里,她会下天蓝色的蛋,还能听见蚂蚁动听的歌声……这是多么奇特大胆的想象啊!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招得街坊邻居(包括她的爸爸和妈妈)都不喜欢她,主要原因就是她爱“撒谎”。蚂蚁怎么会唱歌呢?人怎么会下蛋呢?在成人的眼里,这不是骗人的鬼话吗?哪里有这样荒诞不经的人和事呢?这孩子要么是发神经,要么是故意撒谎,唉!简直是个令人心烦头痛的坏孩子!
值得庆幸的是,小毛豆遇到了“我”这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知音”。“我”和她一样,竟然也具有听蚂蚁唱歌和下蛋的“特异功能”:能听出蚂蚁王的歌声像猪哼,小细腰蚂蚁的声音又尖又脆,那来回跑的蚂蚁,嘎声嘎气的……并且还下了一个灯笼样大的红蛋……在“我”沆瀣一气地“附和”下,小毛豆“激动万分”地去向父母报告她拥有的“同盟者”,并“心满意足”、“开心地笑了起来”。面对“我”的友好态度和积极引导,小毛豆表现出一个孩子应有的活泼可爱的一面,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展现,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听蚂蚁唱歌。
读罢此文,有些想笑却又怎么都笑不出来。细细品味,心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虽然生活中不一定真有其人其事,但与毛豆相似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他们的性格天真调皮,他们的想象大胆奇特,他们的言行荒诞怪异。他们能看见花儿“溅泪”,感到鸟儿“惊心”,他们能听见“油蛉歌唱”、“蟋蟀弹琴”。在他们的眼中,老师黑板上的半边括号不仅仅是弯弯的月亮,更是黄黄的香蕉、红红的发卡、绿绿的豌豆。在他们的笔下,太阳不仅仅是红色的,还有绿太阳、黑太阳。在他们的世界里,会孵蛋的不仅仅是母鸡……他们在用自己好奇的眼睛观察着这个世界,用自己稚嫩的童心聆听着大自然的万籁之音。可是我们的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中的成年人,却往往缺少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把孩子的创造力和自信心扼杀在摇篮里。
我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在某个学校的一次考试中,有这么一道问题:“雪化了是什么?”这个问题对于稍微有点常识的人来说,是很简单的,但是老师在后来的阅卷中发现,有一个孩子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雪化了是春天。”然而,这个别出心裁的答案被打上了一个鲜红的“×”号,至于原因,自然是因为跟标准答案不符。好一个“标准答案”啊!它如同一把坚硬的锉刀,无情地扼杀了孩子自信的种子、创造的梦想,折断了孩子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想象也许有时候看起来有些可笑和不切实际,但是作为成人的我们是否想过,瓦特正是有了“为什么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的思考,才有了后来蒸汽时代的到来;莱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异想,才有了人类飞翔天空的现实……可是看看当今的孩子们,他们的想象力究竟还有多少呢?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针对封建思想毒害下一代的现实,在他著名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就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口号。到了80年代初期,当代作家刘心武先生在他的成名之作《班主任》中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喊。面对无数像毛豆这样既可爱又可怜的孩子,让我们对所有的家长、老师及社会上的成年人呼吁一声:“救救孩子的童心,尊重他们好奇的天性吧!”
[作者单位:湖北当阳庙前中学]
[附]
蚂蚁唱歌
刘心武
依成人经验,蚂蚁唱歌是骗人的鬼话。换句话说,就算是蚂蚁能唱歌,谁又能听得见呢?可我证明起码有一个人能听得见蚂蚁唱歌,而且常常听得如痴如醉。这个人是谁呢?是我老家邻居的女儿小毛豆。
毛豆这个名字是我给她起的,她姓黄,合起来就是黄毛豆。她爸老不乐意,说,亏你还写文章有文化,就给我女儿起名叫毛豆?还不嫌土呀,干脆叫地瓜得了。毛豆只有四岁,调皮得像个野孩子,并且身上永远脏污不堪。在街坊邻居之间,大家都不喜欢她,不喜欢的原因之一,就是她爱撒谎,连她母亲也这么认为。大家喜欢把毛豆和我的女儿做对比,我女儿永远文静、听话,每天早晨她早早起床自觉地背英语单词,然后吃饭上学。出门给她五元零花钱,到晚上她不知怎么用就又还给我。黄昏降临的时候,她会自动打开乐谱架夹上乐谱,练上一小时的小提琴。我有时候也觉得她生活太单调沉闷了,就带她上公园,希望她放开手脚像毛豆那样疯野一下,可她只是斯斯文文地站着,不肯坐在泥巴地上。
几天前我们回家又看到毛豆,吃饭的时候我也给毛豆盛了一碗饭,毛豆妈看见了,呵斥道:到一边吃去。她跟毛豆说话从来都用这种口气。毛豆觉得母亲在外人面前不给她面子,嘟着嘴一脸不悦。我捧着饭碗慢慢凑近她,她见了我立马笑了起来,吃了一大口饭。我也模仿她吃了一大口,她忽然神秘地冲我说:昨晚,我下了一个,一个天蓝色的蛋。我故意一惊,说:哎,蛋在哪儿?她把我带到她家鸡窝边,一指,说:在这儿。我想怪不得大家都说她爱撒谎了,她哪儿是在撒谎呢,她是把孩子的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儿了,用作家的观点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我追问:蛋呢?她想了一下说:让蚂蚁搬走了。我忙说:我昨晚也下了一个蛋,是红的。她一怔,她没想到一个大人会用这样口气和她说话;怔过之后她大笑起来,一直笑出了鼻涕。她说你的蛋有多大?我说有红灯笼那么大。她激动万分地跑去报告说,陶舒天爸爸也下了一个蛋,比我的蛋还大。她为找到一个同行而心满意足,可是却没人附和她,她稍稍显得有点失望,不过总算找到了一个知音,一下午她就缠着我。我午睡醒来,在厨房后面找到了她。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土墙上果然有一窝蚂蚁,我侧耳静听了一会儿,说:我也听见蚂蚁唱歌了,唱得可好听了,你看那个蚂蚁王,它像猪哼,那个小细腰蚂蚁,声音又尖又脆。还有那个来回跑的蚂蚁,嘎声嘎气的——她不住地点头,呃,呃,我天天都要来听,天气好时它们才肯唱,她仰起小脸冲我说着,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羡慕毛豆的快乐与幸福,这份快乐我女儿不会拥有,她长大了多半会成为一个白领吧,机械、冷漠,这与不完整的童年肯定有关。毛豆长大了会干什么呢?干什么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她拥有一个浪漫主义的童年,一个会下天蓝色蛋、能听见蚂蚁唱歌的童年。
作品耐人寻味而又发人深省。文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和童话般的情节塑造了一个四岁的小女孩毛豆的形象。她是那么地逗人喜爱而又令人同情:在她的童年世界里,她会下天蓝色的蛋,还能听见蚂蚁动听的歌声……这是多么奇特大胆的想象啊!可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招得街坊邻居(包括她的爸爸和妈妈)都不喜欢她,主要原因就是她爱“撒谎”。蚂蚁怎么会唱歌呢?人怎么会下蛋呢?在成人的眼里,这不是骗人的鬼话吗?哪里有这样荒诞不经的人和事呢?这孩子要么是发神经,要么是故意撒谎,唉!简直是个令人心烦头痛的坏孩子!
值得庆幸的是,小毛豆遇到了“我”这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知音”。“我”和她一样,竟然也具有听蚂蚁唱歌和下蛋的“特异功能”:能听出蚂蚁王的歌声像猪哼,小细腰蚂蚁的声音又尖又脆,那来回跑的蚂蚁,嘎声嘎气的……并且还下了一个灯笼样大的红蛋……在“我”沆瀣一气地“附和”下,小毛豆“激动万分”地去向父母报告她拥有的“同盟者”,并“心满意足”、“开心地笑了起来”。面对“我”的友好态度和积极引导,小毛豆表现出一个孩子应有的活泼可爱的一面,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充分展现,并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听蚂蚁唱歌。
读罢此文,有些想笑却又怎么都笑不出来。细细品味,心里还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虽然生活中不一定真有其人其事,但与毛豆相似的孩子实在是太多了。他们的性格天真调皮,他们的想象大胆奇特,他们的言行荒诞怪异。他们能看见花儿“溅泪”,感到鸟儿“惊心”,他们能听见“油蛉歌唱”、“蟋蟀弹琴”。在他们的眼中,老师黑板上的半边括号不仅仅是弯弯的月亮,更是黄黄的香蕉、红红的发卡、绿绿的豌豆。在他们的笔下,太阳不仅仅是红色的,还有绿太阳、黑太阳。在他们的世界里,会孵蛋的不仅仅是母鸡……他们在用自己好奇的眼睛观察着这个世界,用自己稚嫩的童心聆听着大自然的万籁之音。可是我们的老师、家长以及社会中的成年人,却往往缺少对孩子内心世界的了解,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把孩子的创造力和自信心扼杀在摇篮里。
我曾经听说过这么一个故事:在某个学校的一次考试中,有这么一道问题:“雪化了是什么?”这个问题对于稍微有点常识的人来说,是很简单的,但是老师在后来的阅卷中发现,有一个孩子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雪化了是春天。”然而,这个别出心裁的答案被打上了一个鲜红的“×”号,至于原因,自然是因为跟标准答案不符。好一个“标准答案”啊!它如同一把坚硬的锉刀,无情地扼杀了孩子自信的种子、创造的梦想,折断了孩子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孩子想象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想象也许有时候看起来有些可笑和不切实际,但是作为成人的我们是否想过,瓦特正是有了“为什么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的思考,才有了后来蒸汽时代的到来;莱特兄弟正是有了“人能否长上翅膀,像鸟一样在天空中飞翔”的异想,才有了人类飞翔天空的现实……可是看看当今的孩子们,他们的想象力究竟还有多少呢?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鲁迅先生针对封建思想毒害下一代的现实,在他著名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就喊出了“救救孩子”的口号。到了80年代初期,当代作家刘心武先生在他的成名之作《班主任》中也发出了同样的呼喊。面对无数像毛豆这样既可爱又可怜的孩子,让我们对所有的家长、老师及社会上的成年人呼吁一声:“救救孩子的童心,尊重他们好奇的天性吧!”
[作者单位:湖北当阳庙前中学]
[附]
蚂蚁唱歌
刘心武
依成人经验,蚂蚁唱歌是骗人的鬼话。换句话说,就算是蚂蚁能唱歌,谁又能听得见呢?可我证明起码有一个人能听得见蚂蚁唱歌,而且常常听得如痴如醉。这个人是谁呢?是我老家邻居的女儿小毛豆。
毛豆这个名字是我给她起的,她姓黄,合起来就是黄毛豆。她爸老不乐意,说,亏你还写文章有文化,就给我女儿起名叫毛豆?还不嫌土呀,干脆叫地瓜得了。毛豆只有四岁,调皮得像个野孩子,并且身上永远脏污不堪。在街坊邻居之间,大家都不喜欢她,不喜欢的原因之一,就是她爱撒谎,连她母亲也这么认为。大家喜欢把毛豆和我的女儿做对比,我女儿永远文静、听话,每天早晨她早早起床自觉地背英语单词,然后吃饭上学。出门给她五元零花钱,到晚上她不知怎么用就又还给我。黄昏降临的时候,她会自动打开乐谱架夹上乐谱,练上一小时的小提琴。我有时候也觉得她生活太单调沉闷了,就带她上公园,希望她放开手脚像毛豆那样疯野一下,可她只是斯斯文文地站着,不肯坐在泥巴地上。
几天前我们回家又看到毛豆,吃饭的时候我也给毛豆盛了一碗饭,毛豆妈看见了,呵斥道:到一边吃去。她跟毛豆说话从来都用这种口气。毛豆觉得母亲在外人面前不给她面子,嘟着嘴一脸不悦。我捧着饭碗慢慢凑近她,她见了我立马笑了起来,吃了一大口饭。我也模仿她吃了一大口,她忽然神秘地冲我说:昨晚,我下了一个,一个天蓝色的蛋。我故意一惊,说:哎,蛋在哪儿?她把我带到她家鸡窝边,一指,说:在这儿。我想怪不得大家都说她爱撒谎了,她哪儿是在撒谎呢,她是把孩子的幻想、梦境与现实完全搅和在一块儿了,用作家的观点就是魔幻现实主义。我追问:蛋呢?她想了一下说:让蚂蚁搬走了。我忙说:我昨晚也下了一个蛋,是红的。她一怔,她没想到一个大人会用这样口气和她说话;怔过之后她大笑起来,一直笑出了鼻涕。她说你的蛋有多大?我说有红灯笼那么大。她激动万分地跑去报告说,陶舒天爸爸也下了一个蛋,比我的蛋还大。她为找到一个同行而心满意足,可是却没人附和她,她稍稍显得有点失望,不过总算找到了一个知音,一下午她就缠着我。我午睡醒来,在厨房后面找到了她。我问她在干什么。她说我在听蚂蚁唱歌。土墙上果然有一窝蚂蚁,我侧耳静听了一会儿,说:我也听见蚂蚁唱歌了,唱得可好听了,你看那个蚂蚁王,它像猪哼,那个小细腰蚂蚁,声音又尖又脆。还有那个来回跑的蚂蚁,嘎声嘎气的——她不住地点头,呃,呃,我天天都要来听,天气好时它们才肯唱,她仰起小脸冲我说着,开心地笑了起来。
我羡慕毛豆的快乐与幸福,这份快乐我女儿不会拥有,她长大了多半会成为一个白领吧,机械、冷漠,这与不完整的童年肯定有关。毛豆长大了会干什么呢?干什么都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她拥有一个浪漫主义的童年,一个会下天蓝色蛋、能听见蚂蚁唱歌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