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职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提出的要求,现代化建设需要高水平、高技能、专业性和应用型的专门人才。这也是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高职院校要坚持开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加强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021-01
社會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离不开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而这类产业又需要很多的高科技人才,通過人才的力量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具有专业技能教育的重点院校,需要承担国家科技人才培养的重担,加强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同时,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自身未来的发展,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观念上的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观念上认知不足,存在重大的误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并没有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的重视,这个方面的工作还是比较薄弱、有所欠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将学生安排到实际的实践工作中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增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的密切配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掌握核心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
(二)教师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是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考取高职院校教学资格的,他们也是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教授学生的。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让学生掌握核心技术。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而是笼统地将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很难让所有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
(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不科学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培养模式,一般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学生培养的模式,这种模式如果做不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会造成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实践能力不高的情况出现,最终影响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另外,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多数院校主要以理论课程的考核成绩为准,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实践技能方面的能力考核欠缺,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以及实践能力的增强。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应对措施
(一)高职院校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观念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引起国家、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关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人员积极地投入这份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意识观念,理论知识的传授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理论知识的掌握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做到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在实践中丰富理论知识。同时,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需要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工作,只有教师的专业化指导,才能够让学生顺利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并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队伍的选拔和任用工作对高职院校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高职院校的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丰富自己,通过客观的实践活动向学生展示理论知识的应用原理,教育学生在实践中反思总结,掌握实践经验,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三)设定科学正确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在设立培养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量学校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国家的政策以及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来设立正确的培养目标。职业核心技术的培养工作要求学校和学生必须将专业知识掌握好,并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上。学以致用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专业科学知识的学习为国家培养高、精、尖的专业化应用型人才。另外,高职院校需要做好评价体系建设工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个人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给予合理的引导和帮助,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力,根据学生情况针对性地培养,使之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学生不同的要求。
总之,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尽全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专业化、应用型的人才,也是对高职学生负责任的表现,有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实现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梁玉国,夏传波,杨俊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3):94-97.
[2]杨霖.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9):159-161.
[3]邓峰,吴颖岩.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26):96-98.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13-0021-01
社會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离不开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而这类产业又需要很多的高科技人才,通過人才的力量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从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具有专业技能教育的重点院校,需要承担国家科技人才培养的重担,加强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同时,职业核心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自身未来的发展,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高职院校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观念上的不足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在观念上认知不足,存在重大的误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并没有得到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的重视,这个方面的工作还是比较薄弱、有所欠缺。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将学生安排到实际的实践工作中去,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来,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增强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的密切配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应用技能,掌握核心技术,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水平。
(二)教师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方面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是通过专业理论的学习考取高职院校教学资格的,他们也是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教授学生的。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让学生掌握核心技术。另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而是笼统地将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很难让所有学生充分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
(三)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不科学
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有自己的培养模式,一般以人才培养目标作为学生培养的模式,这种模式如果做不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就会造成理论知识掌握不足,实践能力不高的情况出现,最终影响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另外,高职院校的培养模式没有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多数院校主要以理论课程的考核成绩为准,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实践技能方面的能力考核欠缺,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以及实践能力的增强。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应对措施
(一)高职院校要树立正确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观念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需要引起国家、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关注,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各方面的参与人员积极地投入这份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意识观念,理论知识的传授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理论知识的掌握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做到理论知识为实践服务,在实践中丰富理论知识。同时,增加教师和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提高,为国家培养优秀的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需要具有专业水准的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学习工作,只有教师的专业化指导,才能够让学生顺利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并能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师队伍的选拔和任用工作对高职院校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高职院校的教师也要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丰富自己,通过客观的实践活动向学生展示理论知识的应用原理,教育学生在实践中反思总结,掌握实践经验,从而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
(三)设定科学正确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在设立培养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量学校的实际情况,并根据国家的政策以及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来设立正确的培养目标。职业核心技术的培养工作要求学校和学生必须将专业知识掌握好,并能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上。学以致用是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专业科学知识的学习为国家培养高、精、尖的专业化应用型人才。另外,高职院校需要做好评价体系建设工作,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个人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并给予合理的引导和帮助,发挥学生的个人能力,根据学生情况针对性地培养,使之适应社会发展对高职学生不同的要求。
总之,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发展的趋势,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职院校提出的要求。高职院校需要尽全力做好这项工作,为国家培养高技能、专业化、应用型的人才,也是对高职学生负责任的表现,有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实现高职学生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梁玉国,夏传波,杨俊亮.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3(3):94-97.
[2]杨霖.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2(9):159-161.
[3]邓峰,吴颖岩.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26):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