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银联与苹果支付的合作仍停留在“绯闻”阶段,半路杀出支付宝。二维码支付在政策压抑下攻城掠地,NFC近场支付却只是看上去很美。移动支付的迷雾仍未散去,未来,金融政策、各产业巨头布局以及市场用户偏好均会对产业格局造成影响。
2014年11月11日,全民沉浸于阿里主导的购物狂欢节之际,阿里巴巴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对外透露,阿里金融与苹果支付(Apple Pay)已开始就合作细节进行商讨。蔡崇信还介绍了与苹果支付之间潜在的合作模式:阿里金融服务子公司为苹果支付系统提供后端服务,将支付宝与苹果支付相整合,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综合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此前不久,马云曾连续数次与苹果CEO库克接触,两人均表示对支付宝和苹果支付的合作充满兴趣。中外两大巨头的明确表态可能会打破移动支付产业的僵持格局。
在此之前,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移动支付产业链上的博弈均处于复杂的拉锯状态。信用卡组织、银行、运营商、手机制造商、互联网支付公司以及大型连锁商户,链条上每个环节都是大佬云集;安全与用户体验、技术突破与用户习惯、政策监管与市场垄断,种种纠结令产业突破难度极大。
但对于想从行业分一杯羹的企业来说,“圈地”的速度又异常关键,“因为一旦出现某一个移动支付商在规模上取得领先,其拓展新地盘的难度便会大幅降低,其他移动支付商的开拓之路也会愈发艰难(详见本刊2013年7月号《移动支付决战实体店 》)。”
苹果支付的“中国绯闻”
苹果支付在中国最初的“绯闻”合作伙伴并非支付宝,而是具有特殊地位的中国银联。苹果支付采用NFC近场支付技术,从支付流程来看,与信用卡无异,其本质是把实体信用卡进行了数字化,保存至手机应用中,用手机完成“刷卡”(图1)。
从支付流程可以看出,苹果支付落地最重要的硬件要求是匹配的商铺POS机,而其在全球的合作伙伴包括了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Card)和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等信用卡组织,而这几家恰恰垄断着大多数银行卡转接清算市场,把持着产业的标准。而在中国,目前唯一的清算机构为中国银联,占据着中国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线下的POS机遍布全国。
而且,近年来中国银联一直着力推广“闪付”功能,来自银联商务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已有200万台POS终端支持“闪付”功能。消费者只要将带有银联“闪付”标识的金融IC卡或者NFC手机在相应的银联商务POS机上轻轻一“挥”,“嘀”的一声就能完成付款。这与苹果支付高度重合。
而对中国银联来说,也有与苹果支付合作的动力。近几年网络支付的兴起,直接动了银联的“奶酪”。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不仅在线上稳占鳌头,也开始进军线下,并且试图绕过银联,直接与银行对接,蚕食银联曾经稳拿的10%分账。
2014年3月13日,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了25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机构当中前20家占了90%多的市场份额,这20家机构千方百计地绕过银联进行转接清算,银联的交易量分流得非常明显。” 面对网络巨头与创业新军的来袭,中国银联已经开始其移动时代的再次创业。
从纯技术与商业的角度来讲,中国银联与苹果支付的合作“绯闻”完全合乎逻辑,但迟迟没有确切的消息传出。
而今,半路杀出个支付宝,尽管在流程上看,两者的合作似乎不是那么顺理成章,但在其背后的苹果公司觊觎中国市场,阿里电商也积极进行海外扩张,两家公司在对方的目标市场中均把握着海量客户,合作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各取所需(图2)。
不过,苹果并没有放弃任何与中国银联合作的可能。11月17日,苹果公司宣布,其App Store针对中国用户新增了银联支付选项,显示出苹果欲联姻中国银联的诚意。
更有趣的是,几乎同时,银联做出了布局安卓支付的决定,参考苹果支付的“指纹识别+NFC支付”模式,将其向安卓阵营延伸。有消息称,安卓支付预计在2015年3月完成商用落地,银联在佣金分配上将有更大发言权。
苹果支付:维持既有利益链条
苹果以技术创新领先,在商业策略上更是整合利益关系的高手,通过调和产业链上下游、重塑行业标准。苹果支付也延续了这一特性,在维持现有商业链条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服务,使各个环节的对接更为便利,从而获取利益。
苹果支付集合了NFC近场通讯技术、TouchID身份验证技术以及传输加密技术,从而实现从银行卡到支付终端机的安全信息传输,但其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并不太多。消费者使用苹果支付付费,支付渠道仍然是通过信用卡公司,零售商户也依然需要支付传统的手续费。由于苹果支付简化了刷卡行为,因此可以从信用卡公司相应获得回报。
针对谷歌钱包试图通过获取消费数据赚取利润的颠覆式商业模式,苹果重点强调了其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库克承诺,“苹果不知道你买了什么,你在哪买的,以及花了多少钱”。同时,苹果坚称绝不出售用户的个人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苹果支付甚至比传统信用卡支付更安全,因为即便连收银员都无法看到消费者的姓名、信用卡号或安全码;也因此更容易获得银行、商铺及消费者等多方支持。
在全球推广中,苹果支付遭遇的最大抵制来自于试图“自立门户”的零售店,因为它并未能改变信用卡公司在支付链条中的利益分成与话语权,而这恰恰是零售业期望改变的。
零售业和信用卡公司的矛盾早已显现,星巴克移动支付的成功更给其他商铺树立了榜样,沃尔玛、塔吉特(Target)及其他零售业品牌也共同组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联盟,寄希望降低对信用卡公司的支付依赖。不过,它们抵制的并非苹果支付,而是现有的信用卡分成体系。但很显然,绝大部分零售店并不具备独立搭建移动支付平台的条件,还是要选择最为便捷的移动支付提供商。
中国移动支付格局复杂 目前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并存两大势力。一类是以支付宝为首的二维码远程支付,用户通过手机扫描实体店内的二维码打开支付链接支付;另一类则是三大电信运营商旗下支付公司及中国银联推出的NFC近场支付,用户在手机中添加移动支付应用,在实体店中专用的POS机上刷手机进行付款。
两股势力对线下实体店资源的争夺极为激烈。短期来看,支付宝、财付通发展迅猛,而从长期看,银联布局的NFC近场支付想象空间巨大。眼下,两者又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整体而言,线下实体店的移动支付依然处于探索阶段。
一方面,二维码支付遇政策阻碍。二维码支付不像NFC支付产业链那么长,需要协调的利益少,且推广成本低,无需对消费场所硬件进行改造,只要安放一个二维码标识牌,用户扫一扫就可轻松支付,因此发展极为迅速。
但是,病毒与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二维码支付的硬伤。2014年3月,央行下发紧急通知,表示为保护客户的资金和信息安全,暂停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以及虚拟信用卡有关业务。与此同时,央行明确表示鼓励发展NFC手机近场应用。
4月,央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再次公开表态,将促进移动金融服务与金融IC卡融合,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中国银联的NFC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主导,第三方支付机构、地方性区域性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补充,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他还提出,央行对于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一视同仁,但包括一些打车软件中使用的二维码支付方式,没有密码认证,不能作为一种可信的支付方式广泛推广。
不过,由于市场的偏爱,央行的禁令并没有完全阻止二维码支付发展的脚步。支付宝与腾讯微信在拓展二维码支付业务上仍然不遗余力,同时在安全性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传统商业银行甚至中国银联也在不同程度地跟进。但安全与政策风险仍是悬在二维码支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同时,NFC近场支付依然踟蹰。NFC近场支付在中国演绎着一场至今尚未落幕的“看上去很美”的故事。作为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NFC技术早在2003年推出时就被寄予了厚望,移动支付就是其中之一。然而10年过去了,NFC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支付产业链始终难以打通。
先是自2009年开始,三大运营商与银联的标准主导权之争持续了近3年。银联在商户网络、POS终端等基础设施上占据优势,而运营商拥有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和移动网络、对上游手机、芯片厂商也有相当的影响力,双方都希望能够借机掌控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链。
最终,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于2012年妥协,两大阵营达成统一,中国银联建立的13.56MHz移动支付企业标准被确立为移动支付国家标准。此后,产业各方致力于受理环境的改善和技术、服务的筹备,中国银联积极推进线下POS机的改造。期间,银联、手机芯片厂商、通信运营商以及商业银行也合作推出了一些产品。
从技术的成熟到政策的支持,加上标准的统一,所有的资源都在聚拢,NFC支付看上去前程似锦,但市场现状又如何呢?可以从一个小事例中窥见一斑,2014年7月上市的小米4取消了NFC功能,在产品发布会上,雷军如此解释:“在小米3和小米2A上我们确实尝试了NFC功能,但是根据反馈,这项功能的实际使用人数并不多,甚至只有1%,以致该功能很难推进,因此在小米4上取消了NFC模块。”
小米在中国智能手机低端市场中的占有率毋庸置疑,iPhone 6重推苹果支付之时,小米4却取消了NFC功能,不得不引人思考。另外,看上去非常合拍的中国银联与苹果支付并没有成为合作伙伴,而支付宝可能牵手苹果支付,同时,苹果仍在向中国银联示好,而中国银联却欲推安卓支付并把握主动权。可见,移动支付的迷雾仍未散去,未来,金融政策、各产业巨头布局以及市场用户偏好,均会对产业格局造成影响。■
2014年11月11日,全民沉浸于阿里主导的购物狂欢节之际,阿里巴巴执行副董事长蔡崇信对外透露,阿里金融与苹果支付(Apple Pay)已开始就合作细节进行商讨。蔡崇信还介绍了与苹果支付之间潜在的合作模式:阿里金融服务子公司为苹果支付系统提供后端服务,将支付宝与苹果支付相整合,为中国消费者提供综合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
此前不久,马云曾连续数次与苹果CEO库克接触,两人均表示对支付宝和苹果支付的合作充满兴趣。中外两大巨头的明确表态可能会打破移动支付产业的僵持格局。
在此之前,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移动支付产业链上的博弈均处于复杂的拉锯状态。信用卡组织、银行、运营商、手机制造商、互联网支付公司以及大型连锁商户,链条上每个环节都是大佬云集;安全与用户体验、技术突破与用户习惯、政策监管与市场垄断,种种纠结令产业突破难度极大。
但对于想从行业分一杯羹的企业来说,“圈地”的速度又异常关键,“因为一旦出现某一个移动支付商在规模上取得领先,其拓展新地盘的难度便会大幅降低,其他移动支付商的开拓之路也会愈发艰难(详见本刊2013年7月号《移动支付决战实体店 》)。”
苹果支付的“中国绯闻”
苹果支付在中国最初的“绯闻”合作伙伴并非支付宝,而是具有特殊地位的中国银联。苹果支付采用NFC近场支付技术,从支付流程来看,与信用卡无异,其本质是把实体信用卡进行了数字化,保存至手机应用中,用手机完成“刷卡”(图1)。
从支付流程可以看出,苹果支付落地最重要的硬件要求是匹配的商铺POS机,而其在全球的合作伙伴包括了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Card)和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等信用卡组织,而这几家恰恰垄断着大多数银行卡转接清算市场,把持着产业的标准。而在中国,目前唯一的清算机构为中国银联,占据着中国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线下的POS机遍布全国。
而且,近年来中国银联一直着力推广“闪付”功能,来自银联商务的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已有200万台POS终端支持“闪付”功能。消费者只要将带有银联“闪付”标识的金融IC卡或者NFC手机在相应的银联商务POS机上轻轻一“挥”,“嘀”的一声就能完成付款。这与苹果支付高度重合。
而对中国银联来说,也有与苹果支付合作的动力。近几年网络支付的兴起,直接动了银联的“奶酪”。以支付宝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不仅在线上稳占鳌头,也开始进军线下,并且试图绕过银联,直接与银行对接,蚕食银联曾经稳拿的10%分账。
2014年3月13日,中国银联总裁时文朝表示:“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了25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支付机构当中前20家占了90%多的市场份额,这20家机构千方百计地绕过银联进行转接清算,银联的交易量分流得非常明显。” 面对网络巨头与创业新军的来袭,中国银联已经开始其移动时代的再次创业。
从纯技术与商业的角度来讲,中国银联与苹果支付的合作“绯闻”完全合乎逻辑,但迟迟没有确切的消息传出。
而今,半路杀出个支付宝,尽管在流程上看,两者的合作似乎不是那么顺理成章,但在其背后的苹果公司觊觎中国市场,阿里电商也积极进行海外扩张,两家公司在对方的目标市场中均把握着海量客户,合作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各取所需(图2)。
不过,苹果并没有放弃任何与中国银联合作的可能。11月17日,苹果公司宣布,其App Store针对中国用户新增了银联支付选项,显示出苹果欲联姻中国银联的诚意。
更有趣的是,几乎同时,银联做出了布局安卓支付的决定,参考苹果支付的“指纹识别+NFC支付”模式,将其向安卓阵营延伸。有消息称,安卓支付预计在2015年3月完成商用落地,银联在佣金分配上将有更大发言权。
苹果支付:维持既有利益链条
苹果以技术创新领先,在商业策略上更是整合利益关系的高手,通过调和产业链上下游、重塑行业标准。苹果支付也延续了这一特性,在维持现有商业链条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服务,使各个环节的对接更为便利,从而获取利益。
苹果支付集合了NFC近场通讯技术、TouchID身份验证技术以及传输加密技术,从而实现从银行卡到支付终端机的安全信息传输,但其在金融领域的创新并不太多。消费者使用苹果支付付费,支付渠道仍然是通过信用卡公司,零售商户也依然需要支付传统的手续费。由于苹果支付简化了刷卡行为,因此可以从信用卡公司相应获得回报。
针对谷歌钱包试图通过获取消费数据赚取利润的颠覆式商业模式,苹果重点强调了其对用户隐私的保护。库克承诺,“苹果不知道你买了什么,你在哪买的,以及花了多少钱”。同时,苹果坚称绝不出售用户的个人信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苹果支付甚至比传统信用卡支付更安全,因为即便连收银员都无法看到消费者的姓名、信用卡号或安全码;也因此更容易获得银行、商铺及消费者等多方支持。
在全球推广中,苹果支付遭遇的最大抵制来自于试图“自立门户”的零售店,因为它并未能改变信用卡公司在支付链条中的利益分成与话语权,而这恰恰是零售业期望改变的。
零售业和信用卡公司的矛盾早已显现,星巴克移动支付的成功更给其他商铺树立了榜样,沃尔玛、塔吉特(Target)及其他零售业品牌也共同组建了自己的移动支付联盟,寄希望降低对信用卡公司的支付依赖。不过,它们抵制的并非苹果支付,而是现有的信用卡分成体系。但很显然,绝大部分零售店并不具备独立搭建移动支付平台的条件,还是要选择最为便捷的移动支付提供商。
中国移动支付格局复杂 目前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并存两大势力。一类是以支付宝为首的二维码远程支付,用户通过手机扫描实体店内的二维码打开支付链接支付;另一类则是三大电信运营商旗下支付公司及中国银联推出的NFC近场支付,用户在手机中添加移动支付应用,在实体店中专用的POS机上刷手机进行付款。
两股势力对线下实体店资源的争夺极为激烈。短期来看,支付宝、财付通发展迅猛,而从长期看,银联布局的NFC近场支付想象空间巨大。眼下,两者又都面临着不同的问题,整体而言,线下实体店的移动支付依然处于探索阶段。
一方面,二维码支付遇政策阻碍。二维码支付不像NFC支付产业链那么长,需要协调的利益少,且推广成本低,无需对消费场所硬件进行改造,只要安放一个二维码标识牌,用户扫一扫就可轻松支付,因此发展极为迅速。
但是,病毒与网络安全问题一直是二维码支付的硬伤。2014年3月,央行下发紧急通知,表示为保护客户的资金和信息安全,暂停线下条码(二维码)支付以及虚拟信用卡有关业务。与此同时,央行明确表示鼓励发展NFC手机近场应用。
4月,央行金融IC卡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李晓枫再次公开表态,将促进移动金融服务与金融IC卡融合,商业银行、通信运营商、中国银联的NFC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主导,第三方支付机构、地方性区域性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为补充,实现优势互补、多方共赢。
他还提出,央行对于移动支付电子化路线一视同仁,但包括一些打车软件中使用的二维码支付方式,没有密码认证,不能作为一种可信的支付方式广泛推广。
不过,由于市场的偏爱,央行的禁令并没有完全阻止二维码支付发展的脚步。支付宝与腾讯微信在拓展二维码支付业务上仍然不遗余力,同时在安全性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传统商业银行甚至中国银联也在不同程度地跟进。但安全与政策风险仍是悬在二维码支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同时,NFC近场支付依然踟蹰。NFC近场支付在中国演绎着一场至今尚未落幕的“看上去很美”的故事。作为一种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NFC技术早在2003年推出时就被寄予了厚望,移动支付就是其中之一。然而10年过去了,NFC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支付产业链始终难以打通。
先是自2009年开始,三大运营商与银联的标准主导权之争持续了近3年。银联在商户网络、POS终端等基础设施上占据优势,而运营商拥有庞大的手机用户群和移动网络、对上游手机、芯片厂商也有相当的影响力,双方都希望能够借机掌控整个移动支付产业链。
最终,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于2012年妥协,两大阵营达成统一,中国银联建立的13.56MHz移动支付企业标准被确立为移动支付国家标准。此后,产业各方致力于受理环境的改善和技术、服务的筹备,中国银联积极推进线下POS机的改造。期间,银联、手机芯片厂商、通信运营商以及商业银行也合作推出了一些产品。
从技术的成熟到政策的支持,加上标准的统一,所有的资源都在聚拢,NFC支付看上去前程似锦,但市场现状又如何呢?可以从一个小事例中窥见一斑,2014年7月上市的小米4取消了NFC功能,在产品发布会上,雷军如此解释:“在小米3和小米2A上我们确实尝试了NFC功能,但是根据反馈,这项功能的实际使用人数并不多,甚至只有1%,以致该功能很难推进,因此在小米4上取消了NFC模块。”
小米在中国智能手机低端市场中的占有率毋庸置疑,iPhone 6重推苹果支付之时,小米4却取消了NFC功能,不得不引人思考。另外,看上去非常合拍的中国银联与苹果支付并没有成为合作伙伴,而支付宝可能牵手苹果支付,同时,苹果仍在向中国银联示好,而中国银联却欲推安卓支付并把握主动权。可见,移动支付的迷雾仍未散去,未来,金融政策、各产业巨头布局以及市场用户偏好,均会对产业格局造成影响。■